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冬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它實在舍不得吃這有限的食物。
這是一只剛剛獨立生活的小黑鼠同那些松鼠一樣,它有過溫暖的家、慈愛的父母。可是就在一個月前,它在兩聲槍響里失去了爸爸媽媽,變成了孤兒。
“砰”,遠處傳來一聲槍響。小黑鼠身體一抖,“多么熟悉的槍聲啊!”它清楚地記得,那天它的父母正是在兩聲槍響中喪命的。
“不知道哪個可憐的伙伴又被槍殺了。”它不由得緊張起來,坐立不安。
一陣蹄聲響起,小黑鼠警覺地向下望去,只見一頭馬鹿正扭頭舔著后胯上那片殷紅的血漬,顯然剛才的那一槍把它打傷了。
小黑鼠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忽然,小黑鼠看見一個獵人握著槍悄悄地向這邊走來。他那黑乎乎的槍筒顯得那么陰森可怕。
小黑鼠“吱吱”地叫著,給那只馬鹿發出危險信號,可是無情的寒風把它的聲音送到了馬鹿聽不到的地方。
小黑鼠仿佛看到獵人那驚喜的眼神。它飛快地鉆進樹洞,滿滿含了一口松子,又奔出洞外。
獵人滿滿舉起手中的獵槍。小黑鼠鼓起腮,對著受傷的馬鹿使勁噴了一口松子。馬鹿被打中,猛抬頭看到了小黑鼠焦急的目光,頓感不妙,慌忙逃走了。
第二天早晨,寒風早已失去了它的威力,雪也停了下來,田野呈現出一片耀眼的光芒。
突然,大樹“轟”的一聲倒下了,小黑鼠急忙向旁邊的一棵樹跳去......
小黑鼠呆呆地站在一棵大樹上。突然,樹下一陣響動。小黑鼠向下望去,只見那只受了傷的馬鹿遠遠走來。馬鹿來到樹下,一邊搖動著自己短小的尾巴一邊“咴咴”地叫著,像一個老朋友,用小黑鼠聽不懂的語言和它交流著。小黑鼠明白它的意思,也“吱吱”地叫著與它交談起來。
它們不是同類,卻因那場生死攸關的劫難而成為了朋友。
“砰”,不知哪里飛來一顆子彈,小黑鼠只覺得有一股很大的力量把自己推下樹來。就在它小小的身體快要落地時,忽然被馬鹿一口銜住了。接著,馬鹿揚開四蹄,鉆出榛樹林,向遠處狂奔而去。
“砰”,槍又響了,馬鹿一個踉蹌,又跑了起來,但它顯然傷得很重。盡管如此,它仍然叼著小黑鼠。
“砰”,馬鹿“哼”了一聲,蹣跚了兩步。它把小黑鼠輕輕地放在地上,用舌頭舔了舔小黑鼠身上的血漬,然后砰然倒下。四蹄伸了幾下,吐出了最后一口氣。
血把雪染得鮮紅。
小黑鼠心里一陣酸楚,它明白,這就是友誼,生死與共的友誼!小黑鼠的四肢漸漸僵硬。它明白自己的生命就快結束了。它用盡全身力氣,看了一眼身旁的馬鹿......
張旭升筆名:張評
冬天好冷
灰蒙蒙的天空翔著飛鳥
落于枯枝
一幅凝固的版畫
冬天好冷
賣火柴的小女孩已不見蹤影
室內溫暖的火
又在講述異域的童話
冬天好冷
歸家的孩子在雪地追逐打鬧
紅潤的臉龐像盛開的玫瑰
送來陣陣誘人的香馨
冬天好冷
布滿積雪的街市
總有一對對情侶踏過
留下情話、赤誠、美麗的背影
冬天好冷
但已被熱愛生活的人消融
早起鍛煉身體的老人
匆忙趕上班的人流
所以詩人在冬夜,只合圍爐話舊,這就有點近于“蟄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給詩人們添了詩料。甚而至于踏雪尋梅,此時的詩人儼然又是活動家。不過梅花開放的時候,其實“冬”已過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詩人,對于一年四季無所偏憎。但寒暑數十易而后,我也漸漸辨出了四季的味道。我就覺得冬天的味兒好像特別耐咀嚼。
因為冬天曾經在三個不同的時期給我三種不同的印象。
十一二歲的時候,我覺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大人們定要我穿了許多衣服,弄得我動作遲笨,這是我不滿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黃,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謝“冬”了。
在都市里生長的孩子是可憐的,他們只看見灰色的馬路,從沒見過整齊的一望無際的大草地。他們即使到公園里看見了比較廣大的草地,然而那是細曲得像狗毛一樣的草坪,枯黃了時更加難看,不用說,他們萬萬想不到這是可以放起火來燒的。在鄉下,可不同了。照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黃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腳踏下去簌簌地響,有時沒到你的腿彎上。是這樣的草――大草地,就可以放火燒。我們都脫了長衣,劃一根火柴,那滿地的枯草就畢剝畢剝燒起來了。狂風著地卷去,那些草就像發狂似的騰騰地叫著,夾著白煙一片紅火焰就像一個大舌頭似的會一下子把大片的枯草舐光。有時我們站在上風頭,那就跟著火頭跑;有時故意站在下風,看著那烈焰像潮水樣涌過來,涌過來,于是我們大聲笑著嚷著在火焰中間跳,一轉眼,那火焰的波浪已經上前去了,于是我們就又追上去送它。這些草地中,往往有浮厝的棺木或者骨殖甏,火勢逼近了那棺木時,我們的最緊張的時刻就來了。我們就來一個“包抄”,撲到火線里一陣滾,收熄了我們放的火。這時候我們便感到了克服敵人那樣的快樂。
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這“放野火”的趣味不能再有了,然而穿衣服的多少也不再受人干涉了,這時我對于冬,理應無憎亦無愛了罷,可是冬天卻開始給我一點好印象。二十幾歲的我是只要睡眠四個鐘頭就夠了的,我照例五點鐘一定醒了。這時候被窩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氣爽的,而又大家都在黑甜鄉,靜得很,沒有聲音來打擾我。這時候躲在那里讓思想像野馬一般飛跑,愛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夠了時,頂天亮起身,我仿佛已經背著人,不聲不響自由自在做完了一件事,也感得一種愉快。那時候,我把“冬”和春夏秋比較起來,覺得“冬”是不干涉人的,她不像春天那樣逼人困倦,也不像夏天那樣使得我上床的時候弄堂里還有人高唱《孟姜女》,而在我起身以前卻又是滿弄堂的洗馬桶的聲音,一直沒有片刻的安靜。而也不同于秋天,秋天是蒼蠅蚊蟲的世界,而也是瘧病光顧我的季節呵!
然而對于“冬”有惡感,則始于最近。擁著熱被窩讓思想跑野馬那樣的事,已經不高興再做了,而又沒有草地給我去“放野火”。何況近年來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點衣服,并且把窗門關緊。
不過我也理智地較為認識了“冬”。我知道“冬”畢竟是“冬”,摧殘了許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過是“冬”,北風和霜雪雖然兇猛,終不能永遠的統治這大地。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運命快要告終,“春”已在叩門。
“春”要來到的時候,一定先有“冬”。冷罷,更加冷罷,你這嚇人的冬!
賞析
冬天是又好又不好的,是無憎亦無愛的,那種種變化而復雜的情感讓我們知道作者的縝密心思。對過往的追憶,對眼前的審視,也證明了冬天的耐人尋味。
我們不得不承認,作者是一個冬天的關注者,從童年,一直到長大成人。但作者無意羅列太多的東西,我們不禁問:在略帶隱晦的語言背后有著什么?我們翻過來之后才知道,語言的背后是我們自己的思考。
既然如此,就讓我們的思考成熟一些吧,讓冬天也在我們的思考中慢慢長大,長成春天,長成我們心中的情結。
思考題
床上拆了帳子,鋪了稻草。洗帳子要揀一個晴朗的好天,當天就曬干。夏布的帳子,晾在院子里,夏天離得遠了。稻草裝在一個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鋪了稻草,喧騰騰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不過也還是冷的。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難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脫了棉衣,鉆進冰涼的被窩里,早起,穿上冰涼的棉襖棉褲,真冷。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懶覺。棉衣在銅爐子上烘過了,起來就不是很困難了。尤其是,棉鞋烘得熱熱的,穿進去真是舒服。
我們那里生燒煤的鐵火爐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銅爐子,腳爐和手爐。腳爐是黃銅的,有多眼的蓋。里面燒的是粗糠。粗糠裝滿,鏟上幾鏟沒有燒透的蘆柴火(我們那里燒蘆葦,叫做“蘆柴”)的紅灰蓋在上面。粗糠引著了,冒一陣煙,不一會,煙盡了,就可以蓋上爐蓋。粗糠慢慢延燒,可以經很久。老太太們離不開它。閑來無事,抹抹紙牌,每個老太太腳下都有一個腳爐。腳爐里粗糠太實了,空氣不夠,火力漸微,就要用“撥火板”沿爐邊挖兩下,把粗糠撥松,火就旺了。腳爐暖人。腳不冷則周身不冷。焦糠的氣味也很好聞。仿日本俳句,可以作一首詩:“冬天,腳爐焦糠的香。”手爐較腳爐小,大都是白銅的,講究的是銀制的。爐蓋不是一個一個圓窟窿,大都是鏤空的松竹梅花圖案。手爐有極小的,中置炭墼(煤炭研為細末,略加密,筑成餅狀),以紙煤頭引著。一個炭墼能經一天。
冬天吃的菜,有烏青菜、凍豆腐、咸菜湯。烏青菜塌棵,平貼地面,江南謂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園辟小片地,種烏青菜,經霜,菜葉邊緣作紫紅色,味道苦中泛甜。烏青菜與“蟹油”同煮,滋味難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豬油“煉”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凍,久貯不壞,可吃一冬。豆腐凍后,不知道為什么是蜂窩狀。化開,切小塊,與鮮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無不佳。凍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們那里過去沒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從山東運來的,美其名曰“黃芽菜”,很貴。“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陰天下雪,喝咸菜湯。
冬天的游戲:踢毽子,抓子兒,下“逍遙”。“逍遙”是在一張正方的白紙上,木版印出螺旋的雙道,兩道之間印出八仙、馬、兔子、鯉魚、蝦……每樣都是兩個,錯落排列,不依次序。玩的時候各執銅錢或象棋子為子兒,擲骰子,如果骰子是五點,自“起馬”處數起,向前走五步,是兔子,則可向內圈尋找另一個兔子,以子兒押在上面。下一輪開始,自里圈兔子處數起,如是六點,進六步,也許是鐵拐李,就尋另一個鐵拐李,把子兒押在那個鐵拐李上。如果數至里圈的什么圖上,則到外圈去找,退回來。點數夠了,子兒能進終點(終點是一座宮殿式的房子,不知是月宮還是龍門),就算贏了。次后進入的為“二家”、“三家”。“逍遙”兩個人玩也可以,三個四個人玩也可以。不知道為什么叫做“逍遙”。
早起一睜眼,窗戶紙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園去折臘梅花、天竺果。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臘梅開得很長,天竺果尤為耐久,插在膽瓶里,可經半個月。
舂粉子。有一家鄰居,有一架碓。這架碓平常不大有人用,只在冬天由附近的一二十家輪流借用。碓屋很小,除了一架碓,只有一些篩子、籮。踩碓很好玩,用腳一踏,吱扭一聲,碓嘴揚了起來,嘭的一聲,落在碓窩里。粉子舂好了,可以蒸糕,做“年燒餅”(糯米粉為蒂,包豆沙白糖,作為餅,在鍋里烙熟),搓圓子(即湯團)。舂粉子,就快過年了。
賞析
在冷的冬天,把床鋪上稻草,就讓人覺得暖和些,但不是每一顆心都能聞出幸福的稻草香味。有不解風情的人甚至會反問“稻草香嗎”?
太細膩的感受,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撥動我們久已麻木的心弦。不是我們真的麻木了,而是我們原本沒想到,生活竟然如此簡單。還有那冬天的爐子、冬天的菜、冬天的游戲……仿佛某位小學生的稚嫩手筆,但簡單的冬天,確實沒有必要哪怕是一點點的修飾和夸大,如果有,那便不是冬天了。還是讓我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快過年的時候,我們的臉上會有怎樣的表情。
思考題
在這驕陽似火的夏天里,我不覺想起了那美麗的冬天,上年,很慘。很慘。我沒有過上一年真正的冬天,而我眼里冬天是象征著雪花漫漫的季節,如果沒有,那將失去冬天的意義。而上一年沒有下雪,我只得整天呆在屋子里,三步不出門。
在房門里也少不了幻想,因為我是個愛幻想的女孩,我對世界充滿好奇與想像。我在想:前年下雪的一切美好。我和家人一起堆起了超大超大的雪人,我一會拿胡蘿卜給他們做鼻子,一會拿掃把給他們裝飾雪人模樣,忙得上氣不接下氣。可我覺得心里一點兒也不累,多快樂呵,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只見雪球一個一個的堆我的腳下,我防守著球門,不讓對手來搶我的球。我用手使勁往對面扔了幾個,“哈哈!扔到了一頭‘豬’啊!”我對哥哥喊道。
最喜歡冬天下雪時的情景。鵝毛般地雪紛紛揚揚落在了許多人家屋頂上,第二天雪停了,雪就厚厚地貼在了上面。仿佛成了童話里美麗的水晶宮殿!
冬天,我真快樂啊!
曉莊小學五年級:崔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