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診斷描述方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癌癥患者;心理護理

癌癥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癌癥的研究已從單純的生物模式轉換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筆者通過對67例癌癥患者的調查分析,闡述與癌癥相關的社會、心理因素以及心理護理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象為住院并被臨床確診的癌癥患者,共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齡26~72歲;平均(51.37±7.83)歲;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7年;Ⅰ~Ⅱ期患者21例,Ⅲ~Ⅳ期患者46例。

1.2 方法 采用“焦慮情緒評定”[1]及“醫學應對問卷”(MCMQ)[2]兩種方式調查。

2 結果

2.1 “焦慮情緒評定”結果 按照國內標準,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標準分≥50%視為異常,67例癌癥患者焦慮的發生率為61.19%(41/67)。其中Ⅲ~Ⅳ期患者31例,為75.61%。

2.2 “醫學應對問卷”結果 該問卷分為面對、回避、屈服三種應對方式。調查結果顯示,各期癌癥患者的應對方式有所不同。Ⅰ~Ⅱ期患者多采取回避或面對的應對方式,而Ⅲ~Ⅳ期患者多以屈服或回避應對。

3 討論

癌癥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階段其心理狀態各不相同,其心理變化與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的關系[3]。20世紀80年代已提出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的概念,主張從心理學、社會學和腫瘤學相結合的多學科角度進行系統研究。通過對腫瘤患者的社會心理問題、心理因素在腫瘤形成中的作用機制等問題的研究,在腫瘤患者心理問題干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癌癥患者的一般心理特征體現為依賴性較大,自尊心較強,較突出的心理問題表現為恐懼、焦慮和絕望,甚至伴發精神障礙[4]。 Fawzy等[5]從疾病診斷治療的過程上描述了癌癥患者在不同階段時的心理特點及應對方式:(1)診斷前階段:患者對真實癥狀感到害怕和恐懼,對身體變化過于警覺;(2)診斷階段:患者否認癌癥的診斷,回避談論自己的病情,此時的心理表現為焦慮、悲傷、郁悶和受傷害感;(3)治療階段:此時患者接受手術或化療等治療,可能出現回避、術后反應性抑郁,化療引起期待焦慮、惡心甚至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4)復發階段:此階段患者的心理反應類似診斷前階段,容易對治療失去信心,而尋找非醫學的治療方法;(5)終極階段:此時患者的反應為恐懼、絕望和屈服。

針對不同階段癌癥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心理特征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預及心理護理,有利于減輕心理障礙,提高生活質量和心理恢復:(1)健康教育:知識的增加可以幫助患者更多地認識自我,并在社會環境中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順從性[6]。(2)行為治療:①漸進性放松訓練:訓練患者隨意放松全身肌肉,以消除緊張與焦慮,建立心情輕松狀態。②催眠:選擇安靜的環境,舒適的,誘導患者進入催眠狀態,此時患者最容易接受暗示。 ③臆想治療:通過讓患者想象自己完全健康了,功能完全恢復了,可以增強患者對良好預后的信念。(3)支持性心理治療:醫護人員應用婉轉的語言,精湛的技藝來解答患者的疑問,家屬及親友應以樂觀的態度去感染患者,關懷和照料患者,喚起患者與疾病作斗爭的勇氣和信心。(4)集體心理治療:通過集中講課,讓恢復良好,預后較好的患者談談自己的體會,增強患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吳文源。焦慮自評量表。見: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長沙:湖南科學出版社,1998,39-42。

2 姜乾金,沈曉紅。醫學應對問卷。見:汪向東。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24-127。

3 李心天。醫學心理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75-80。

4 Derogatis LR,Morrow GR,Fetting J. 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mong cancer patients.JAMA,1983,249(4):751。

5 Fawzy FI,Fawzy NW.Psychosocial as of cancer.I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cancer.Menlo Pard,CA: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2,111-123。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范文第2篇

【關鍵詞】臨床路徑;小兒肺炎;應用效果

肺炎是兒童的常見病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會對患兒的呼吸以及肺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對生命安全構成威脅[1]。臨床表明,對于小兒肺炎患兒除了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還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文旨在分析臨床路徑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診治的100例小兒肺炎患者進行分組試驗,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診治的100例小兒肺炎患者,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肺炎診斷標準[2],患兒入院時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發熱等癥狀。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名,觀察組中有31名為男孩,19名為女孩,最大年齡為10歲,最小年齡為1歲,平均年齡(4.74±3.26)歲;對照組中有29名為男孩,21名為女孩,最大年齡為9歲,最小年齡為1歲,平均年齡(4.87±3.29)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各項基本資料基本相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包括:首先是制定臨床路徑護理方案,主要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向有關專家進行咨詢,再結合美國臨床護理路徑的相關內容以及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本次護理路徑的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詳細記錄,主要包括患者的發病時間、發病原因、病情發展情況等信息;(2)積極會診,主要是配合兒科等科室的醫師對患者進行迅速及時的會診;(3)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制定醫療護理目標,維持患者的血壓及循環改善;(4)做好患者的病情評估,主要通過祛痰化驗尿便標本、血氣分析等相關化驗和檢查,對患者的病情程度做好評估;

1.3 效果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治愈率、并發癥發生率及平均康復時間進行分析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試驗所得數據均錄入SPSS19.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描述計數資料,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并采用均數±標準差對計量資料進行描述,P

2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治愈率為100.0%,有2名患者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0%;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100.0%,有10名患者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比較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3 討論

小兒肺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則會對患兒的預后以及未來的成長發育都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導致患兒死亡。加上小兒群體的特殊性,在治療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非常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科學的、滿足現代化醫療需求的護理方式,這種方式從人的整體出發,全面從疾病、社會、心理等眾多方面入手開展護理診斷和計劃,從而提高醫療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降低了醫療成本和患者的經濟負擔。本文主要采用分組對照的形式,對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診治的100例小兒肺炎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給予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中治愈率為100.0%,有2名患者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0%;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為100.0%,有10名患者發生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20.0%,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比較無明顯差異,但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

臨床路徑在小兒肺炎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能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冼鴻歡.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炎患兒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1:50-51.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范文第3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摘 要】目的:探討80 例腦外傷功能障礙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1 月我院診斷為腦外傷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 組: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同護理,研究組加用早期康復護理。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時間、出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結果: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時間、出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別為(23.4±5.3 天、12.6±3.2 分)、(29.7±6.5 天、8.4±4.5 分),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結論:本次研究認為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明顯縮短腦外傷患者住院時間,對提高肢體功能的恢復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腦外傷;功能障礙;康復;護理

顱腦損傷是各種創傷中最嚴重一種,一旦發生患者的死亡率高達45%~65%。有學者指出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預后,減少住院期間的死亡風險,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自理能力[1]。因此本次研究擬收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1 月我院診斷為腦外傷的患者,探討早期康復護理的方法。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14 年4 月~2015 年1 月我院診斷為腦外傷的患者,受傷方式:高空墜落、交通事故、暴力傷。分為2 組:40例研究組和40 例對照組。兩組患者入院后接受相同護理,研究組加用早期康復護理。研究組平均年齡(45.6±15.7)歲,男性25 人,女性15 人。對照組平均年齡(44.8±14.9)歲,男性28 人,女性12 人。2 組人員性別,年齡,受傷方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對照組護理方法

護士積極進行術前準備,完善各項檢查,術后檢測患者血壓、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定期換藥,遵醫囑進行護理。

1.3 研究組早期康復護理方法

1.3.1 吞咽康復

訓練時,患者半臥位或坐位,床頭抬高,選取粘性食物,放于患者舌尖,誘導吞咽反射。對于伸舌困難的患者,可采用冰刺激,即將小冰塊放于患者舌體中央,刺激軟腭,增加對大腦的刺激。對于需鼻飼的患者,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及家屬進行鼻飼知識培訓。

1.3.2 失語康復

護士采取表情、觸摸、眼神與患者交流,增強患者護理依從性。運動性失語者,我們選用語音訓練,護士首先進行發音,然后指導患者更讀。感覺性失語者,護士選用情節簡單的故事與患者講訴,讓患者回憶情節。

1.3.3 肢體康復

(1)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正確的擺放,防止痙攣姿勢。(2)每日對患者偏癱肢體進行關節活動。(3)按摩上下肢肌肉,力度由輕到重,方向由近心端向遠心端,

1.3.4 膀胱訓練

(1)護士指導患者尋找引起排尿反射的扳機點,叩擊以誘發排尿[2]。(2)手掌觸摸脹大膀胱, 由底部向體部進行環形按摩, 慢慢向恥骨后下方擠壓膀胱。

1.3.5 心理護理

患者在損傷后,會面臨尿失禁、排尿困難等問題,會加劇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耐心與患者交流,指導他們逐步適應術后的生活方式, 通過轉移生活重心來減輕對膀胱功能障礙的過度注意力。

1.4 評價方法

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時間、出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參考文獻[3],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由凝視、言語、面癱、肌力、步行能力5 項組成,總分20 分,分值越高,恢復越差。

1.5 統計分析方法

將資料錄入 Econometrics Views6.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描述,使用Student&acute;s t 檢驗。當P<0.05,判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時間、出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住院時間、出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分別為(23.4±5.3 天、12.6±3.2 分)、(29.7±6.5 天、8.4±4.5 分),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顱腦外傷后患者會遺留嚴重的后遺癥,原因與腦組織缺血缺氧、手術應激、創傷等均有關系。目前有學者指出早期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促進患者的康復,避免形成難以恢復的終生殘疾[4]。

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住院時間、出院時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我們分析通過優質的早期康復護理,有效的避免關節的攣縮,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

在護理中護士指導患者早期進行排尿訓練。

讓患者隨時能得到全方位的訓練,迅速恢復生活自理能力[5]。

因此,本次研究認為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明顯縮短腦外傷患者住院時間,對提高肢體功能的恢復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太秀. 顱腦損傷患者躁動的觀察及預見性護理[J]. 華夏醫學,2014,1(4):37.

[2] 陳汝純. 顱腦損傷昏迷病人留置尿管的護理[J]. 護理學雜志,2014,14(4):211.

[3] 貢浩凌.124 例老年重癥顱腦損傷的護理體會[J]. 中華護理雜志,2013,31(8):449.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范文第4篇

【關鍵詞】護理記錄;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1-0067-02

外科手術患者多,危重患者多,護理記錄內容多,時間長, 歷經各班護士之手,客觀上造成護理記錄單質量不統一,因此,保證護理記錄單書寫質量尤為重要,是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環節。現將外科護士在書寫護理記錄中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綜述如下。

1護理記錄中存在的問題

1.1護理評估不確切:缺乏對患者全身情況的深入了解及全面掌握,以致入院評估不準確,甚至錯誤。只注重外科情況,沒有記錄同時存在的內科疾患(如未記述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因而不能正確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對于新入院患者院外帶入的褥瘡,接診護士未如實填寫部位、大小、深度并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不正確的評估,既與病情或治療要求不相符,也使我們在制定護理措施時忽略本來存在的一些護理問題,失去針對性。

1.2基礎護理內容少:護士主要記錄的是醫囑的執行情況, 而對于基礎護理的記錄很少。例如昏迷患者,長期臥床患者無皮膚情況的記錄,留置導尿的患者無更換尿管的記錄等。普遍存在著只重視記錄患者的病情和治療,跟著醫療活動在記流水賬,沒有反映出護理活動的行為。如為患者更換引流袋、擠壓引流管、做健康宣教、指導功能鍛煉、協助患者翻身等,在書寫護理記錄時沒有詳細、及時記錄這些護理行為,從記錄中不能體現出護士付出的勞動及價值。

1.3護理記錄缺乏連貫性:包括對急診的患者未記錄入院原因,入院后的病情。對患者病情的變化、診療情況、護理效果、活動情況缺乏及時、連續、動態的追蹤記錄。

1.4護理記錄缺乏客觀性: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主觀性的描述,在記錄中使用諸如“病情尚平穩”、“呼吸困難較前減輕” 等等無法衡量和模棱兩可的語言。再如描述:患者行胃大部切除術,術中順利,出血不多,安返病房。護士所描述的就不是客觀資料,因為病房護士未參與手術過程,未見到術中情況。應該按要求記錄麻醉方式、手術名稱、術中出血量、輸血輸液量、麻醉清醒時間、返回病房時間、臥位、傷口引流情況、生命體征及注意事項。

1.5護理記錄缺乏及時性:當患者發生病情變化時未及時記錄,待病情進一步惡化時再進行回憶性描述。常見臨下班時回顧性的將各時間段的病情及落實的護理措施進行補記, 記錄不及時,出現關鍵的內容漏記,由此導致記錄與實際的出入。

1.6護理記錄缺乏完整性:往往對重點細節缺乏有效記載: 如患者出現病情變化時通知醫生的時間及處理措施;患者私自外出時發現的時間及通知醫生的時間;患者拒絕做某種治療、檢查時未記載或有記載但未引用患者的原話等等。同時, 護理告知缺乏體現:如患者術前注意事項、禁食時間、留置尿管、胃管的意義等,均應給患者詳細說明,同時做好記錄。否則,術晨患者因進食影響手術而責怪護士未交代清楚,必然引起糾紛。

1.7護理記錄與醫療記錄不相符:由于資料收集的渠道不同,判斷能力的差異,部分患者與家屬提供資料的不準確性, 導致醫護記錄矛盾。在住院、主訴、甚至診斷等各方面不一致,外科患者的手術方式,以及行何種手術等記錄不一致,手術時間、病情變化等有出入。危重患者記錄單執行處置的時間與臨時醫囑不一致,病情描述有分岐,例如患者意識的描述,護士形容的是譫妄,而醫生記錄的是淺昏迷。醫護記錄相沖突,這些都會在醫療糾紛中引起評議。

2對策

2.1強化外科護士法律觀念與防范意識:加大護理病歷法律地位的宣傳力度,增加護士的法律風險意識、證據意識及自我防范意識,使其認識到一旦出現護患糾紛,護士要面對患者訴訟,書寫護理記錄不單純是記錄病情為患者建檔,還是訴訟時的法律依據。要從法律的角度規范護理記錄的書寫,遵照科學性、及時性、真實性、完全性的原則,要求護士做到3個隨時、3個重點、3個不能有。即有病情變化隨時記,發現護理問題隨時記,特殊檢查,治療用藥及手術前后隨時記;重點記錄客觀事實,重點記錄護理行為,重點記錄確實做過的事;主觀描

、判斷、結論不能有,自相矛盾的記錄不能有,含糊其詞記錄不能有。使護士從觀念上轉變,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樹立醫療糾紛重在防范的意識。

2.2加強學習,培養護士臨床專科護理能力的觀察:外科是手術科室,要加強對專科理論、病情觀察內容的培訓,護士要熟練掌握好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如心肺復蘇術, 呼吸機,監護儀的使用方法),尤其要提高觀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手術患者,危重患者應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根據專科特點規范護理記錄的書寫程序,對每位患者的護理重點進行重點觀察、重點護理、重點記錄。護理觀察貫穿于護理工作的每個環節,要掌握觀察的方法、內容、范圍和途徑,記錄真實、可靠、及時清楚,病情描述確切、簡要、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認真、準確、規范地記錄,養成隨時觀察、隨時記錄的習慣。

護理診斷描述方式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護理信息學;學科特性;學科發展

[中圖分類號] R194[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5(b)-0134-06

A discussion regarding to the discipline connotation of nursing informatics

LIU Hui1 CHI Hui2 LIU Huaping1

1.School of Nursi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44, China; 2.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Nursing informatics, as an emerging nursing specialty in recent 30 years,has no consensus about the connotation of it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bject, methodological basis, research contents, education pattern, native status of nursing informatics, and discusses the discipline connotation of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ursing. It aims to cause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jointly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informatics discipline.

[Key words] Nursing informatics; Features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從20世紀中葉開始至今的全球信息化,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20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日本、韓國等國在護理實踐中開始引入信息技術,逐步印證了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9世紀提出的關于收集利用信息可以改善疾病治療和管理的理念。護理行業信息化的規模發展產生了新的學術需求,對應的護理學專業領域稱之為護理信息學。從歷史看,全球范圍的信息與生物技術革命、社會老齡化和疾病譜的改變,將引導護理信息學向縱深發展。而當前我國護理行業不斷擴大的信息建設,是國內護理信息學發展的背景和機遇。

一般認為“護理信息學”一詞最早由Scholes和Barber于1980年在MedInfo大會(東京)上提出。1992年,美國護士協會(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認可護理信息學具備獨特的知識體(distinct body of knowledge),是護理學的一門專業[1]。從提出到認可,護理信息學只用了12年的時間。快速的發展印證了護理信息學旺盛的現實需求和生命力。各國學術組織(如美國護士協會、世界醫學信息協會等)和學者不斷地試圖對護理信息學做出解釋,已有多個版本,但其確切含義至今尚無共識[2]。

護理信息學缺少相對穩定和規范的內涵描述,給本專業的長期發展和護理人員的參與造成了困擾。本文通過分析護理信息學的基本特點、研究對象、方法學基礎、研究實踐內容、教育模式等問題,從護理角度構建了護理信息學研究實踐領域的若干模型,探討護理信息學作為我國護理學二級學科的可行性。期望引起進一步的討論,以共同推動我國護理信息學的建設和發展。

1 護理信息學的基本特點

近年已有多篇文獻報道國內外護理信息學的進展,本文不做贅述。為明確若干專業建設問題,我們有必要先討論該專業發展呈現的基本特點。

1.1 實踐需求的主導地位

護理行業的信息化需求與護理信息學之間的關系極為密切,是后者產生的土壤并賦予其存在的價值。而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實踐和人才培養必須在實踐需求之下才能獲得有意義的發展。護理行業的信息化又是護理行業發展的工具和現象,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的健康。脫離實踐需求談論護理信息學是沒有意義的(圖1)。

圖1 護理信息學的服務目標模型

1.2多學科的輻射與交叉

護理信息學是多學科交叉的專業領域,而且不斷有新的學科加入。新學科強化了該專業的服務能力,從簡單的信息再現走向護理決策支持和信息整合開發。多學科交叉的方式是以護理行業信息化實踐需求為中心,向護理科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等各學科呈輻射狀交叉(圖2)。

圖2 護理信息學的學科交叉模型

1.3 服務范圍和人群的擴大

1.3.1 向全護理行業提供理論技術資源服務的領域從單純的臨床護理實踐擴展到護理管理、教學、科研等護理領域其他部分。

1.3.2 向全社會提供護理信息的管理或服務從服務于臨床護士和護理管理者,走向其他健康服務者,走向護理學者、教師和學生,走向患者和家庭;從醫院走向康復服務機構,走向科研院校、行政部門和社區,成為全社會的健康資源。

1.4 加速擴大的研究規模

本文通過分析Web of Science數據庫截至2013年9月收錄的3088篇護理信息學相關論文的年代分布情況,初步了解當前護理信息學研究的發展狀態(圖3)。

2 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一個學科區別于其他的標志。關于護理信息學的定義已有多種,但針對其研究對象的討論比較少,應推動討論以盡快形成共識。

2.1 護理領域的信息不等于護理信息學研究對象

護理領域的信息(按照形態可表述為護理領域的數據、信息和知識),顯然是護理信息學研究的內容,但不足以構成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對象。因為這個提法既不能表征該專業的主要目的和全部內容,也不能區隔專業領域的邊界,用來描述護理信息學研究對象是有缺陷的。因此,國外學術機構和學者一般將信息作為實踐的媒介或一部分研究內容來處理,并不斷地吐故納新。2001年ANA認為護理信息學綜合了護理學、信息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用以實現數據、信息和知識的管理和交流,從而在決策上為護士和健康服務者提供支持。時隔7年,ANA 2008年就修改了這個定義,在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基礎上新增了智慧(wisdom)[3],即“該專業整合護理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在護理實踐中管理和傳播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ANA強調“智慧”是對知識的合理運用。智慧不屬于信息范疇。有學者認為智慧包括三個關鍵要素[4]:①既照顧公共利益,也照顧當事者間的利益;②運用智力和情感解決問題;③運用經驗和常識去處理問題。

自20世紀90年代起,管理系統的應用、護理數據的處理、通信技術的應用、護理術語的標準化等等先后成為護理信息學關注的熱點,又紛紛被新的技術種類和理念所替代。具體的研究內容缺乏穩定性,因而不適合用來描述這個快速發展的實踐領域。

2.2 護理信息學研究對象的描述

從需求的角度看,護理信息學研究與信息相關的科學技術如何滿足護理領域需要的問題,即以人的健康為最終目標的護理領域信息化的問題。

從資源的角度看,護理信息學研究信息資源在護理領域的開發、管理、利用問題及其相關規律。

從學科的角度看,護理信息學研究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術語學等相關學科與護理科學圍繞護理領域信息化實踐的最佳結合。

從應用的角度看,護理信息學研究信息相關的科學技術在護理實踐、護理管理、護理研究和護理教育方面的應用。

實踐性是護理信息學專業研究的鮮明特色。護理信息學全部研究內容都服務于護理領域的實踐活動(包括臨床實踐、管理、教育和科研),并在實踐活動的牽引下快速發展。在護理信息學發展過程中,需求具有自變量的性質,其他內容隨需求的變化而變化。基于前述觀點,本文認為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對象應當描述為:以人的健康為最終目標的護理領域信息化的一切問題及其規律,包括信息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各學科知識的應用與結合等。

3 護理信息學的方法學基礎

3.1 通過文獻計量工具看護理信息學研究

護理信息學是學科交叉的結果。不同學科對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和實踐方法都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理論和方法群。本課題運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護理信息學研究涉及到的理論和方法學進行了探索。

通過分析Web of Science數據庫截至2013年9月收錄的3088篇護理信息學相關論文,發現護理信息學主要分布于護理學、計算機科學、醫學信息學(下圖中最粗線形成的三角形),還包括衛生保健服務、圖書情報學、教育學、工程學、心理學、經濟學以及醫學的各個專業領域(圖4)。

3.2 護理信息學的方法學結構

按照國內目前的學科狀況,將上述結果歸納如下:護理學(Nursing Science)、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信息科學(Informatics)、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其他學科。

上述學科中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和管理科學構成了護理信息學的方法群。信息科學包含圖4中的醫學信息學、圖書情報學,對護理信息學的影響至少有三方面,一是信息工程技術,二是以信息論的視角,三是信息方法論。部分學者認為護理信息學屬于信息學的一個分支。管理科學包含圖4中的衛生保健服務管理,是護理信息學獲得更深入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本領域應用日益增多。

其他科學如教育學、工程學、心理學、經濟學、語言學(尤其術語學)以及醫學的各個專業領域(如社會醫學、公共衛生等)則在某些方面發揮影響。多學科拓寬了護理信息學的應用范圍,從側面詮釋了“智慧”作為護理信息學研究新階段的特征。

4 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內容

本文從護理領域信息化的角度出發,對護理信息學研究內容做一簡單分類,并舉例介紹一些熱點課題進展。

4.1 護理作為一門科學的信息化問題

護理作為一門科學,其信息化至少需要解決三方面問題:①護理學的知識表達,如術語及分類標準化、數據編碼和信息標準等,支持全領域信息化;②現代信息技術和研究理念在護理科研中的應用,如護理知識的組織和檢索、數據挖掘、支持循證護理實踐、科研輔助軟件開發等;③關注護理領域信息化的宏觀管理和政策。國際研究的熱點課題包括護理數據和術語標準化及其與衛生保健術語的整合、循證護理實踐基礎上的知識更新等。

限于篇幅,本文舉例介紹護理術語及分類標準化的研究進展。按照GB/T 15237.1-2000中的描述,術語是在特定專業領域中一般概念的詞語指稱[5]。術語標準化則是運用標準化的原理和方法,通過制定術語標準,使之達到一定范圍內的術語統一,從而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6]。護理術語及分類標準化是護理信息數據共享與交流的基本條件。該基礎問題不解決,護理領域的信息化難以避免“碎片化現象”。

美國等西方國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國際護理術語與分類標準化研究的起步以1973年北美護理診斷協會(前身)確定37個護理診斷數據集[7-8]為標志,迄今已歷經四個時期,目前已從研制標準轉向標準的檢驗、修訂和實施。20世紀90年代國際護理學界相繼出現了一系列的術語系統,包括國際護理協會(ICN)的國際護理實踐分類(ICNP)、護理干預分類法(NIC)、護理結局分類法(NOC)、臨床護理分類系統等。2003年國際標準組織ISO18104:2003《健康信息學―護理參考術語模型集成》。

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學者較早關注并研究美國護理標準化數據集的引進、遷移和本土化。2009年我國衛生部推出了19個電子病歷數據集和32個健康檔案數據集(試行),其中首次了臨床文檔基礎模板的《護理操作記錄數據集》[9]。2010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了《健康信息學―護理參考術語模型集成》(GB25515-2010-T),等同采用ISO18104:2003標準并做少量編輯性修改[10]。

由于護理具有特殊的社會、文化和管理屬性,從國外引進的護理術語標準至今缺乏實踐上的認可。有學者認為北美護理診斷協會NANDA的部分診斷不適于我國,需要對護理診斷進行重新定位,并提議建立我國的護理診斷分類體系[11-12]。從2011開始,國內逐漸出現關于護理術語標準化的實踐與分析的實證研究。但目前我國還缺乏統一的、與國際接軌的臨床護理術語標準化體系用于護理實踐,亟需相關的研究工作。

4.2 護理作為一類實踐的信息化問題

護理實踐地服務于人的健康、亞健康、治療疾病和康復,其信息化集中在護理數據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是最受關注的護理信息學研究領域。計算機、互聯網和信息系統技術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的應用一直是近20年來護理信息學的研究主題,主要的研究實踐內容有醫院護理信息系統(NIS)的研發與升級、護理臨床決策支持、電子病歷(EMR)、個人健康檔案(PHR)、移動計算技術的應用、社區(家庭)護理的信息支持等。近年國際學者還特別關注通過信息學的工具和途徑改善患者安全、護理質量和健康結局,以及電子健康檔案相關課題。國內關于護理實踐領域的信息化報道與研究文獻較多,本文不再贅述。

目前該領域有兩個發展趨勢:一是運用新技術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強支持患者、家屬和社會公眾的護理知識和信息服務需求。尤其后者,是公眾健康服務的新內容,有效地幫助患者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將在未來老齡化社會和疾病譜改變為背景的慢性病護理中發揮顯著作用。這實際上也體現了護理領域信息化的本質即服務于人的健康。

4.3 護理作為一個教育專業的信息化問題

護理教育的信息化包括護理教學環境、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變革三方面,參與者來自護理院校、醫院、培訓機構、軟硬件廠商等。護理教學環境信息化包括基礎信息設施建設、軟硬件研發和服務人員培訓;護理學習內容信息化包括課程資源的數字化和信息技能教育;護理學習方式的信息化,主要是護理課程在線學習和信息化實驗教學。本文僅以護理學習方式的變革為例簡單說明。

在線學習(或稱遠程教育、在線教育)類項目以其更低的經濟成本、更多樣的選擇、更大量的潛在生源,吸引了大量的學校和公司加入研發。當前美國護理聯合會認可的大多數護理院校都提供了網絡教學[13]。如今,在線學習的理念和實踐已經發展到了“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階段。“慕課”作為更大范圍的教育資源共享方式,非常有利于彌補護理教育需求與優質資源供給之間的不平衡。我國發展大規模和高質量的護理在線學習有一定的后發優勢,包括新建的網絡設施、已開展的精品課程制作與傳播、一大批優質的高等護理教育資源,但仍需要大量的組織和技術性工作。

信息化實驗教學包括傳統實驗教學的信息化應用和網絡化的虛擬實驗教學。后者如虛擬病房、虛擬搶救室等,在西方國家已有較多應用。加拿大百年理工學院開發的網絡教學平臺除教授課程外,還具有實驗模擬功能,可以通過模擬真實環境和相應處理措施,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如感染控制和預防[14]。比利時根特大學提供網上課程和模擬實驗平臺,護理學生可以充分模擬壓力性潰瘍的具體情境,增加對壓力性潰瘍的了解,提高對壓力性潰瘍的辨別[15]。國內許多護理院校的教學實驗室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信息管理支持,有一些院校開展網絡化的實驗教學。

我國教育部等六部委于2013年將護理專業列入4個緊缺人才優先發展專業,而護理教育的信息化對護理人才的培養和繼續教育尤顯價值。《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護理專業教育的信息化也可視為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

5 護理信息學教育

按照國外的經驗,護理信息學教育具有明顯的層次性特點,不同層次有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對應的職業管理方式;護理信息人才的職業管理則是該專業教育的必要延續。

基礎層次:該層次的護理信息學教育針對普通護理專業學生和一般護理人員,培養基本信息素質。2008年ANA指出,所有護士不論是否屬于信息專業領域的都應具備信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ies)。由于護士正于無處不在的計算環境之中,因此所有的護士都必須具備信息素質和計算機素質[3]。在當今世界范圍內的護理本科教育,已經逐步把計算機基本知識列入基礎課程。但如何讓護理生掌握更具實用性、更切合護理情境的信息技能,仍是非常艱巨的課題。

專業層次:該層次的護理信息學教育針對中高級護理信息專業人才。美國的實踐較為成熟,對本專業的中、高級人才有不同的培養要求:中級專業人才應全面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信息素質能力及信息管理能力;高級護理專業信息人才除具備前述基本能力外,還應加強培養高級信息分析、項目管理與信息系統設計能力。

職業資格管理:職業資格管理是美國護理信息學人才培養的特色。美國護理認證中心(ANCC)對符合條件且通過測試的申請者給予信息護士(Informatics Nurse)等職業資格[16]。

社會需求:美國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學會(HIMSS)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護理信息領域受訪者的平均工資為98 702美元,與2007年的83 675美元和2004年的69 500美元的調查結果相比,2011年報告的平均工資比2007年高出16%,比2004年高出42% [17-18]。

目前我國護理信息學教育尚在研討階段,遑論職業資格管理。借鑒美國的經驗,我國目前的護理信息化已進入大規模建設時期,應考慮建立多層次護理信息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及其職業資格管理,服務于我國護理事業發展。

6 關于我國護理信息學當前發展狀況的探討

6.1 發達國家的經驗

早在20世紀90年代,ANA就認可了護理信息學是護理學之下的一門獨立的專業實踐領域。美國的經驗對護理信息學的定位有借鑒意義。

從科學體系上,護理信息學具備成為護理學下二級學科的條件:護理信息學具有獨特的研究對象和實踐領域,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在全國的醫院擁有一批護理信息學專業隊伍從事實踐工作(該隊伍已擴展到教育、科研和公眾領域),建立起了若干專業組織機構。

從專業設置上,護理信息學已經成為護理教育內的獨立專業:21世紀初,在發達國家陸續有護士學校和護理學院開設獨立的護理信息學課程和專業學位課程,建立了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師資隊伍,涉及多個層次的學位教育以及繼續教育[19]。

6.2 我國護理信息學仍處于快速發展的初期

我國護理信息學的研究實踐已有很多成績,但整體上仍處于發展的初期:一是尚未在全國形成一支專業實踐隊伍,多由臨床護士、教育工作者等兼任;二是有待組織自身知識體系建設,形成一批有影響的研究和實踐成果;三是護理信息學專業教育仍在探索中,各層次護理信息學教育需要切實地組織與整合,護理信息學人才的管理機制尚未明確;四是護理信息學作為一門學科和專業,缺乏頂層設計。

我國護理信息學的發展有巨大的需求基礎:一是我國已進入信息化建設的高峰時期,全國范圍內的醫院信息建設規模龐大,部分醫院已達到較高水平。護理信息管理系統(NIS)的設計和運行產生了大量的研究和開發任務,而且加快我國的護理信息學人才隊伍及管理機制的形成;二是我國老齡化社會形成與疾病譜改變的歷史背景,對護理服務產生了緊迫的需求,既包括護理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也包括護理人才的培養。這都需要護理信息學發揮有力的支持作用。

我國學者很早就關注護理信息學的發展,并做了很多調查和研究工作。有多個護理院校嘗試將護理信息學作為護理學研究生的培養方向之一。護理信息學的學術組織也在不斷涌現。所有這些努力,將為我國護理信息學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因此,筆者認為護理信息學是護理學范圍內一個獨立的專業實踐領域,是正在形成的一門護理學二級學科,也是一個正在形成的護理學教育專業。

7 關于護理信息學定義的討論

本文認為,護理信息學是研究以人的健康為最終目標的護理領域信息化一切問題及其規律的護理學二級學科和獨立實踐領域,它綜合應用護理科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等相關科學理論和技術,服務于護理各領域的發展。本文權且對護理信息學做一個粗淺的描述,希望更多的學術機構和廣大學者來批評和討論護理信息學的內涵,共同保持這個快速發展學科的開放與活力。

[參考文獻]

[1]Virginia KS,Kathleen A,McCormick. Essentials of Nursing Informatics [M]. 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2011:175

[2]Linda QT,Jeanne PS. Informatics and nursing: competencies & applications [Z]. USA:Wolters Kluwer,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0:7.

[3]Bickford CJ. Nursing informatics: scope and standards of practice[J]. 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2009,146:855.

[4]Lois AH,Pamela G. Clinical wisdom: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of “good” nursing care[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08,24(4):235-240.

[5]全國術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GB/T 15237.1-2000.術語工作詞匯[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6]李玉恩.術語與術語標準化[J].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5,(3):12-13.

[7]Gebbie KM. Summary of the Second National Conference: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Diagnoses[Z]. St. Louis,MO:National Group for Classification of Nursing Diagnoses,1975:22.

[8]Gordon M. Nursing diagnoses and the diagnostic process[J]. Am J Nurs,1976,76:1298-1300.

[9]國家衛生標準委員會信息標準專業委員會.電子病歷基本數據集[S/OL].http://.cn/hism/wcmpub/hism1029/search/.2014-03-06.

[10]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5515-2010/ISO18104:2003健康信息學―護理參考術語模型集成[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11]李寧,蔣剛.對護理診斷的重新定位[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5):378-379.

[12]蔣剛,李寧.對建立我國護理診斷分類體系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8):638-639.

[13]Reinert BR,Fryback PB. Distance learning and nursing education [J].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7,36(9): 421-427.

[14]Atack L,Luke R. Impact of an online course on infection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mpetencies [J]. J Adv Nurs,2008, 63(2):175-180.

[15]Beeckman D,Schoonhoven L,Boucqué H, et al. Pressure ulcers: e-learning to improve classification by nurses and nursing stud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8,17(13):1697-1707.

[16]American Nurses Credentialing Center. Certification Credentials [EB/OL]. http:///CertificationCredentials.aspx.2014-03-06.

[17]Anderson C,Sensmeier J. Nursing informatics scope of practice expands,salaries increase[J]. Comput Inform Nurs,2011,29(5):319-320.

[18]Judy M. The nursing informatics workforce[J].Nurs Econ,2011,29(3):150-152.

[19]Matin HF. New Frontiers for Nursing and Health Care Informatics [J]. Int J Med Inform,2005,(74):695-704.

(收稿日期:2014-03-07本文編輯:程銘)

[基金項目] 中華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醫學教育研究立項課題(編號2012-HL-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邮箱| 宝鸡市| 遂宁市| 额尔古纳市| 伊宁县| 谷城县| 剑川县| 固阳县| 连州市| 吉木萨尔县| 获嘉县| 呈贡县| 平谷区| 肇东市| 景洪市| 万山特区| 体育| 巴彦淖尔市| 陈巴尔虎旗| 济宁市| 邯郸市| 遂昌县| 清涧县| 博湖县| 五寨县| 神池县| 阿拉善盟| 漳平市| 慈溪市| 庆安县| 民勤县| 革吉县| 兴文县| 衡山县| 柘荣县| 长宁区| 九台市| 涞源县| 隆子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