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讀書會總結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讀書小組的成立過程。武漢人學歷史學本科專業按人類招生,每年招生人數一百人左右,一年級上學期為大班教學,至一年級下學期,按照個人興趣分為三個小班,即歷史學基地班、考古學班、世界歷史實驗班。其中歷史學基地班的學習內容主要是中國歷史,2009級歷史學基地班共有四十名同學。自2010年秋季(大二上學期)開始,以中國歷史的發展時段為標準,我們將全班同學劃分為四個小組(也有一位同學參加數個讀書小組的情況),即先秦秦漢史讀書小組、魏晉隋唐史讀書小組、宋元明清史讀書小組、近現代史讀書小組,分別聯系相關的指導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讀書活動。另外,每個小組指定一人為組長,負責具體事宜,包括本小組成員的召集、閱讀材料的復印分發、讀書活動時間地點的確定、以及與指導老師的聯系等。
2.閱讀內容與活動程序。以先秦秦漢小組為例,2011年共開展十五次活動,除去假期和期末考試時間,基本上每兩周一次。閱讀的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選定,主要包括《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河渠書》、《漢書•地理志》、《漢書•食貨志》、《漢書•藝文志》、《資治通鑒》秦漢部分、郭店楚簡《成之聞之》等,基本上都是原始史料,甚至還包括新公布的出土文獻。每次閱讀之前,小組成員先進行預讀,并記錄下有疑問之處。每次的讀書活動大約持續三個小時。首先由指導老師對文獻本身作簡要介紹,指出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由組員按照順序逐字逐句閱讀,每次由一位組員導讀、解釋,其他組員遇到問題隨時提出,共同討論;文獻通讀完成后,就文獻涉及的歷史事件進行分析、討論。組員若有感興趣或認為需要深入探討之處,則在讀書會后撰寫讀書筆記,并在后一次讀書會開始前交由指導老師評閱、修改。
3.總結與匯報。每次小組活動結束后,各組長撰寫總結報告,指出本次活動的收獲與不足,并在下一次活動時進行改進。以先秦秦漢小組閱讀《史記•秦始皇本紀》為例,總結報告談到:“本次讀書會主要關注三個方面:秦始皇的成長與秦的宮廷斗爭;秦國統一六國的的路線;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政策。此次閱讀主要在秦始皇所立刻石銘文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老師為我們分析了秦在統一戰爭時所經過的路線以及秦始皇巡游的路線,并指出釋讀秦刻石時的一些誤讀,告訴我們雖然司馬遷將這些資料寫入《史記》中,但是這些材料多半是歌功功德之語,以后閱讀刻石資料時應該謹慎使用。[2]每學期期末,各組長將本學期的報告匯總,班主任召開會議,總結經驗并對下個學期的活動作統一規劃。如2010-2011年下學期讀書會結束后,一位小組長的報告中說:“經過本學期的學習,我們感覺到自我的學習能力有了較大的提升,尤其是通過讀書過程中的探討,學會了在討論中發掘深層問題。同時,在運用史料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我們感覺自我的古文功底仍然十分薄弱,對于原始史料的閱讀量不夠,這是我們小組成員需要繼續努力的方面。經過小組的討論,我們計劃在下學期加入對于論文的閱讀,了解學術動態與各個史家的治史思想,在閱讀傳統文獻的同時提升分析材料的能力。”[3]由此可見,讀書小組的開展對歷史學專業本科生史料閱讀能力的提高頗有助益。同時,在史料的閱讀與過程中,學生的史學研究興趣被激發出來,能夠有意識地針對某一學術問題搜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結合所閱讀的史料開展研究,學術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4.經費保障。由于閱讀材料多是原始史料,對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本科生來說,購買或復印這些材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負擔較重。歷史學院主管本科生教學的副院長劉安志教授獲知這一情況后,積極向學院爭取經費支持,學院領導也十分重視,2011年共為這四個讀書小組撥出經費7000元,解決了同學們的后顧之憂。2009級歷史學基地班由一位班委和四位小組長共同組成經費管理委員會,規劃每一筆開支,確保經費完全用于讀書活動的開展。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各讀書小組的活動已經走上了正軌且逐漸制度化,在培養學生的史學興趣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現行的歷史學本科專業教育與史學研究之間的錯位,效果顯著。
二、試行讀書小組制度的總結
讀書小組制度的實施,調動了本專業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他們專業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總的來說,在以下幾個方面成效顯著:
1.擴大閱讀量,加強專業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眾所周知,受到當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各大院校招收的歷史學專業本科生中,以第一志愿被錄取的學生不多,大多數是經過專業調劑后入學的。入學后,學生普遍存在專業信心不強的的現象,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專業學習興趣。讀書小組活動的開展,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獨立閱讀、獨立分析、討論交流的良好機會,不少學生專業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增強,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2.結合讀書活動,撰寫讀書筆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如果說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仔細復習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居于被動地位的學習方式的話,那么讀書小組活動則是以學生自身為主導的主動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之后,他們會自覺、自愿地投身于閱讀之中,樂此不疲,當有新的發現、認識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會提筆書寫。這些讀書筆記雖然略顯粗疏稚嫩,卻是千里之行的開始,有助于獨立的科研活動的開展和科研能力的礪煉。
3.初步明確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方向,有利于提前適應研究生專業教育。武漢大學歷史學本科專業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至少有一半的學生會被保送攻讀研究生,因此要求學生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具備初步的進行獨立史學研究的能力,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通過讀書小組的劃分和獨立、自主的讀書活動的開展,不少同學建立了各自的專業興趣,對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方向有了初步的認識,能夠盡快地適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求。
4.加強了與指導老師的聯系,有利于師生之間學術溝通,融洽了師生關系。本科新生入學后就會發現大學與高中的不同,學習基本上要靠自我監督,不再是老師的耳提面命;他們同時會感覺與老師交流的機會太少,除了上課時間,基本上很少有近距離的接觸。老師們則專注各自的科研,有很少會主動地與學生聯系。在這種情況下,師生之間關系不免日漸生疏,對學術的傳承和學科的發展相當不利。近兩年的讀書活動在師生之間建立了固定的交流互動機制,同學們在平時的思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借助這個機會向老師請教,老師也非常樂意為他們釋疑解惑,師生關系在學術溝通中得以融洽。
5.通過組員內部的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利討論氛圍,鍛煉了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術的活力在于學者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砥礪,讀書則是一切交流的源泉。讀書活動的一個宗旨是帶著問題去讀,用懷疑的精神去讀,除了讓學生們形成了研習原始史料的習慣之外,還培養了他們的問題意識、促進了相互之間的交流,拓展了學術視野,鍛煉了他們的學術敏感性,為史學研究儲存了不少后備人才。
三、結語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