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普通護理

普通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普通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普通護理

普通護理范文第1篇

1.1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小組人員由責任護理人員以及護理組長等組成,詳細規定風險管理小組的具體職責,并按照具體內容實施。評估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總結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1.2建立完善的護理管理制度明確護理工作中各項制度內容,如不良事件發生后要立即上報,若不然應采取強制性懲罰措施,針對積極上報者,可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從而有效保證風險管理的落實,提高風險管理制度的實施效果。1.3提高醫護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并對醫護人員進行必要的理論基礎培訓,鍛煉醫護人員的具體實踐操作水平,增強其責任感以及法律意識,保證醫護人員能熟練相關業務操作。分析近期發生的醫療糾紛事件,明確發生的原因,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每個月組織質控小組進行巡房檢查,明確患者的具體病情,評估潛在的護理風險,并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責任。醫護人員應按照規范要求對患者實施一系列的護理措施,評估護理質量,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1.4做好病房護理工作為了保證病房護理安全,可通過建立醒目的標識牌,提醒患者注意防滑防燙。監控病房的濕度、溫度,保證患者處于舒適的病房環境中,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保持干凈整潔。醫護人員嚴格遵循病房探視制度,盡量減少探視,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有利于患者身體早日恢復健康。同時應該注意保持病房絕對的安靜。1.5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據醫護人員的年資以及護理技能水平,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針對人力資源缺乏的班次,醫護人員可通過合理安排,保證在突發急診以及患者人數增加下人力資源充分調動,保證護理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減少醫療事故發生。1.6外科手術管理在外科手術治療時,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預防上,監控手術治療情況,防止手術意外發生。術前應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明確患者具體情況并制訂合理的護理方案,術前詳細檢查術中可能會使用到的儀器,并保證安全無菌;巡回護士應提高儀器的操作水平,仔細認真填寫護理單;嚴格實施手術室質量監控,組織定期考核調查,分析手術室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措施,提高手術治療以及護理水平。

2結果

患者實施前后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率比較實施前,護理風險事故發生17例,占7.1%;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護理風險事故發生5例,占2.1%。與實施前相比,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率明顯減少(χ2=4.05,P<0.05)。實施前后護理質量滿意度比較實施前護理質量滿意度為70.8%,實施后護理質量滿意度為98.8%,實施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3討論

普通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普通吸痰管;經鼻氣管;吸痰;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11(b)-128-02

氣道管理是ICU日常重要工作之一,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了呼吸系統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決痰液滯留問題的62例患者,經鼻置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有效地預防和控制了肺部感染,收到了良好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6年10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臥床患者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齡最小28 d,最大84歲,平均42歲;包括腦出血89例,顱腦損傷19例,其中,意識障礙53例,開顱血腫清除術后16例,留置胃管6例,小兒不配合咳痰者15例,入院時經X線胸片診斷肺部感染25例,經護理評估,有肺部感染危險者83例。

1.2方法

在霧化吸入之后,翻身叩背,其方法是:手五指并攏,手指關節微屈曲,掌成凹式,從肺底由外向內,由下向上輕拍,力量以患者能承受為易,有效振動支氣管,使痰液排出,每一肺葉1~3 min,120~180 次/min,時間5~15 min[1]。第二步給患者平臥位,肩下墊一小枕頭后仰,充分開放氣道,兩人配合,甲在患者的右側,乙在患者的左側,乙手持吸氧面罩置于患者口腔部位,并調氧流量6~8 L/min,甲接通電動吸引器的電源,打開開關連接吸引器管,接吸痰管吸生理鹽水,吸引通暢吸凈鼻腔部的分泌物,重新更換吸痰管,經鼻腔置吸痰管下至咽喉部時,囑乙向前下方壓喉結,使聲門下移,咽部與氣道成一直線,在患者吸氣時將吸痰管進入氣道,見有嗆咳在插入3~4 cm給負壓吸引(壓力10.46~15.9 kPa)?;颊邥蛔灾鲉芸龋畈康奶禃S之咳入主氣道旋轉提拉吸痰管,能充分吸出肺部的痰液,4~6 次/d,同時配合吸痰前霧化吸入20 min,翻身叩背,每2小時1次,對肺部感染者使用藥物抗感染治療。

傳統方法是常規霧化,叩背,經鼻腔吸痰,只能吸出口咽部的分泌物,不能將吸痰管深入氣道,充分吸痰,吸痰后聽診:雙肺大量痰鳴音,不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2結果

有肺部感染危險者,用普通吸痰管經鼻入下呼吸道吸痰,肺部聽診無痰鳴音,合并肺感染者3 d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參考痰液黏稠度的判斷方法[3],痰液黏稠度明顯降低,痰量逐漸減少,肺部聽診呼吸音變清晰。

3護理

3.1危險因素評估

臥床患者第一時間進行危險因素的評估,通過查體了解患者的意識、癱瘓側肌力、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呼吸音的情況,詢問有無吸煙史,通過X線胸片了解感染部位,測量患者的體重,評估患者體質的強弱程度及臥床的時間,確定護理問題:不能自主排痰,有肺部感染的危險。據此制定相關護理措施,使用普通吸痰管經鼻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

3.2吸痰護理

使用前與家屬進行溝通,對意識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釋工作。進行霧化吸入后給予患者側臥位,充分暴露背部進行叩背,叩背后仰臥位,用普通吸痰管經鼻行下呼吸道吸痰,治療均在餐前每1~2小時1次或餐后每2小時1次進行鼻飼時采取患者頭部抬高45°的,鼻飼后保留1~2 h后進行吸痰。

3.3對有肺部感染危險者的吸痰護理措施

用普通吸痰管經鼻行氣道吸痰4 次/d,霧化吸入,翻身、叩背,同時保證攝入量2 000~2 500 ml/d,餐后床頭抬高45°,并保持30~60 min。

3.4操作中注意事項

操作中注意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心律和血氧飽和度、咳嗽情況,觀察患者有無嗆咳、氣急、發紺等癥狀,以免短時間內反復吸痰導致出現呼吸困難或顱內壓增高或肺動脈高壓、支氣管痙攣,立即停止操作,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對有管路的患者應注意檢查管路的情況。

3.5指導事項

指導清醒患者有效咳痰,對于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隨時給予吸痰,操作完畢幫助患者取舒適。

3.6吸痰器的清潔

吸痰器的清潔,吸痰后用1 000 mg/L的84消毒液進行擦拭備用,定期檢查機器完好性。

3.7口腔護理

口腔護理根據患者口腔情況,在選擇適宜的口腔護理液。為患者做口腔護理2 次/d,口腔護理時注意清潔口咽深部分泌物,可減小口腔內細菌的寄生和繁殖,預防細菌向下移引發下呼吸道感染。

3.8營養支持

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必要時遵醫囑靜脈補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漿等,有助于提高機體抵抗力,減少感染的發生[2]。

[參考文獻]

[1]劉鳳淑.神經外科患者使用排痰儀的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6,22(7):16.

[2]薛雅靜,劉玉萍.呼吸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3):36.

普通護理范文第3篇

【摘要】分析和探討綜合護理措施對普通外科術后疼痛的影響。觀察兩種干預方法的止痛效果。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控制疼痛效果優于常規鎮痛措施,可提高鎮痛效果,增加患者舒適,促進患者病情恢復。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鎮痛;普通外科;術后疼痛

手術作為普外科的常規治療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或大或小的創傷,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給患者造成疼痛。而疼痛不僅僅造成感覺上的不舒適,還可引起循環、呼吸系統的功能失調以及代謝和內分泌的紊亂[1]。術后疼痛一般集中在手術后的24~48h,已有學者將其作為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生命體征[2],因此,術后疼痛應引起廣大醫護人員的重視。筆者總結多年臨床經驗,分析臨床上實施的各項術后鎮痛干預措施,總結出一套綜合護理鎮痛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現分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選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期間普外科收治的常見胃腸道和肝膽手術的患者168例,其中男105例,女63例;年齡在1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6.8歲;其中闌尾切除術14例,胃大部切除術52例,結腸癌根治術38例,直腸癌根治術25例,肝部分切除術18例,經腹膽囊切除術21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68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84例,對照組8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給予微量鎮痛泵靜脈鎮痛,干預組在微量鎮痛泵靜脈鎮痛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干預措施。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對照組給予微量鎮痛泵靜脈鎮痛,干預組在微量鎮痛泵靜脈鎮痛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干預措施。

1.2.2 微量鎮痛泵鎮痛法:于患者手術后麻醉清醒前,將芬太尼0.8~1mg、哌替啶5 mg、生理鹽水100 mL加入鎮痛泵, 使鎮痛泵的擴張囊擴張至100ml刻度處,離開手術室前為病人推注首次劑量,維持鎮痛藥物的有效濃度。把鎮痛泵通過靜脈連接到病人身上后,微量鎮痛泵以2~5 mL/h的速度泵入,如果患者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可按住自控按鈕將鎮痛藥物快速注入3~5 mL[3]。

1.2.3 綜合干預鎮痛方法

(1)術前健康教育。手術前給予患者疼痛相關知識的宣教,讓患者對疼痛做好心理準備,減輕焦慮情緒。告知患者鎮痛藥物的使用原則,教會患者鎮痛泵使用方法。

(2)心理護理。患者回病房后陪伴患者,詢問疼痛情況,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情緒對疼痛的影響,樂觀等正面情緒可緩解疼痛,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則會使疼痛加劇[4]。

(3)促進舒適,轉移注意力。給予患者舒適的;協助患者翻身,2小時一次;對患者傷口周圍和全身肌肉輕輕按摩,加快傷口愈合;指導患者按住傷口深呼吸,緩解緊張情緒;選擇患者喜歡的輕柔音樂,使患者心情放松,轉移注意力。

(4)家屬陪伴和藥物止痛。給予患者微量鎮痛泵維持預防性鎮痛,如患者出現疼痛劇烈難以忍受時,可適當給予藥物止痛。

1.2.4 評估方法[5]:采用NRS疼痛評分法:無痛為0分;有疼痛感,但不嚴重為1分;患者輕微疼痛的不適感為2分;患者有痛苦的疼痛感為3分;疼痛較劇烈為4分,劇痛難以忍受為5分。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和生命體征的改變,綜合評估。分別于術后4h、12h、24h、36h、72h評估患者的疼痛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用SPSS 1 1.5軟件對統計結果進行處理。將兩組評分結果進行組間t檢驗,p

2 結果

由表中可以看出,兩組的疼痛均逐漸減輕,但干預組的疼痛控制情況明顯由于對照組。

3 討論

疼痛對機體是一種有害刺激,通過自主神經的調控作用,能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煩躁不安等,并影響消化系統及內分泌調節,影響到術后患者的恢復。同時,普外科多是腸道或腹部手術,疼痛可使患者不愿呼吸、咳嗽、下床活動等,易引起肺部感染、腸粘連及靜脈血栓。因此,術后應積極做好鎮痛的治療和護理。綜合干預護理措施通過術前健康教育、心理干預、轉移注意力、預防性止痛等方法,可提高鎮痛的效果,大大減輕疼痛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是一種有效的鎮痛方法。

參考文獻

[1] 魏大瓊,田繼書. 不同鎮痛給藥途徑用于術后患者的效果研究[J].華西醫學,2010,1.25(1):148~150

[2] 朱麗霞,高鳳莉.癌痛控制的現狀及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226-228

[3] 孫紅霞,何農,劉紅玉,劉野,謝燕妮.自控鎮痛泵應用于術后鎮痛的臨床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10.8(29):7097~7098

[4] 張維娜,姜亞芳,付艷芳. 影響術后患者自控鎮痛滿意度的因素及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5.22(10):75~77

普通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滿意度

隨著優質護理服務工程的推出,我院普通外科積極開展并落實優質護理服務,為住院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護理,提升了患者護理的滿意度。本文主要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滿意度的影響,并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住院患者204例,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76例;年齡在38~77歲,平均年齡為(47±4.64)歲。所選患者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患者44例,高中及中專文化109例,大專及其以上文化程度51例。將204例普外科住院患者平均分為兩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02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的護理,如飲食護理、心理護理等;研究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具體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從護理人員的角度,加大優質護理服務的力度

1.2.1.1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統一全科護理人員的思想;使其能夠積極解答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提出的疑問,做到多觀察、勤巡視、耐心、微笑,進而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

1.2.1.2加大護理人員理論知識以及技術操作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定期安排護理人員參與理論知識、技術操作以及服務規范等的培訓,進而提升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1.2.1.3加強安全護理思想的教育,護理人員在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前提下,還需加強護理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提升護理人員法律意識,能夠應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

1.2.1.4優化并落實護理的流程;優質護理服務過程中,需實行彈性的排班制,確保排班合理化和人性化;患者增加時,需調整護理人員的數量,讓患者感受到護理的專業性,提升患者配合度。

1.2.1.5實施責任制護理,讓住院的患者知曉自己的責任護士[1]。

1.2.2從患者的的角度,進行優質護理服務

1.2.2.1入院護理 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面帶微笑向患者講解住院病房的環境、主治醫生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患者到病房后,護理人員還應了解患者疾病的類型、臨床癥狀、心理情況以及家庭條件等;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引導患者及其家屬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提升護患關系。

1.2.2.2術前、術后護理 患者在手術前容易產生緊張、擔憂的負面情緒,會影響治療的療效。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術前、術中以及術后應注意的事項。術前還需指導患者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如何飲食等;術后,做好患者吸氧以及心電的監護,指導患者正確,如何保持各種導管引流通暢、防止脫管;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的監測,一旦發現患者有不適的癥狀,應及時通知醫生對其進行處理。

1.2.2.3患者舒適度的護理 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選擇正確的,并從旁協助患者床上運動,加強肢體功能的鍛煉;指導患者家屬正確的翻身及拍背方式,引導患者正確咳痰和咳嗽。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需加強巡視的時間,定期更換床單、衣物等;對于生活無法自理的患者,需幫其梳頭、擦浴、洗臉以及洗腳等。保持病房內空氣的新鮮,定期通風。操作時間要集中,操作前做好告知,動作輕柔,避免影響患者睡眠[2]。

1.2.2.4出院護理 患者出院前需對其病情進行評估,并做好康復指導。

1.3觀察標準 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統計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實行打分制,總分為100分;≥85分為非常滿意;61~84分為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7.0進行分析,一般資料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86.67%,比較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醫學模式逐漸的轉變,患者對實際的價值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護理質量的改進和發展已成為醫院所關注的話題之一[3]。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提出,直接體現了護理服務的精神,本次調查顯示,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有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進而提升醫院社會及經濟效益。此外,優質護理服務中,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緊張、不安等負面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能夠提升治療的總有效率。

優質護理服務使得護理的工作與患者、臨床以及社會貼近,增強了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熱情,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和溝通的時間多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態度得到了改善,進而拉近了護患之間的關系,護理工作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好評。

實施優質護理服務以來,還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的質量。住院患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患者家屬不僅要承擔經濟負擔,而且還要承擔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陪護工作。但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患者生活護理由一部分護理人員替代,大大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質量,減輕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負擔,縮短患者住院的周期,提升了病房的周轉率。

本次研究表明,對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4.7%,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3.33%,比較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不僅能夠積極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熱情,而且還能改善護患關系。因此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需將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落實到位,推動護理工作的創新和完善,從而進一步促進護理事業健康、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秀古拉?木哈買提別克,楊賀霞.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4):314-315.

普通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普通外科;手術護理管理;感染;疼痛;相關性

外科手術具有創傷性,因此術后會出現疼痛,或發生與手術相關的感染。研究發現,普通外科術后實施手術護理管理能夠緩解術后疼痛,減少手術相關感染的發生。本研究對普通外科手術護理管理與手術感染及疼痛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共98例,均為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患者。膽道疾病26例,肝臟疾病3例,胃腸疾病63例,肝腸疾病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平均(45.9±2.3)歲。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平均(46.2±2.5)歲。兩組疾病類型、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護理方法

對照組用普通外科常規護理,包括基礎護理、術后感染控制護理、疼痛控制護理等。觀察組用手術護理管理模式,除基礎護理措施外,護理內容為:①手術感染護理管理:a.合理規劃手術室布局,按照無菌疾病劃分區域,對個區域進行個體化管理,手術器具合理擺放在規定區域內。b.限制手術室人員流動,避免人流將細菌帶入手術室,導致手術室細菌超標。c.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著裝、口罩、手套等需保證無菌,手術過程中不需要再使用的手術器械由一護理人員負責管理。②定期對手術室空氣進行菌群監測,做好手術室的消毒滅菌工作。③術后疼痛護理管理:術前告知患者術后出現疼痛屬正常現象,消除患者的疑慮。告知能夠緩解疼痛的方法,如聽音樂、看電視等。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使其對術后疼痛有正確的認知,避免因疼痛產生不良情緒。

3觀察指標

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進行評價。用直尺和黑筆在白紙上畫一長度為10cm的線段,以mm為單位標記刻度,每1cm的長度代表為1分,0(0分)一端表示無痛,10(10分)一端表示最痛,要求患者在最能反映疼痛程度的刻度處做標記。輕度、中度、重度疼痛的評分范圍依次為1~3分、4~6分、7~10分。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結果

兩組術后感染發生率比較。觀察組術后感染2例(4.1%),對照組術后感染8例(16.3%)。兩組術后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9,P<0.05)。

5討論

普通外科手術治療所引起的術后疼痛感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術后康復[1]。手術護理管理是指對能夠影響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及術后康復的相關因素進行管理,以確保手術治療效果和安全性[2]。對普通外科患者實施手術護理管理,能夠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緩解術后疼痛感,促進術后早日康復。

作者:鄔春芳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中心衛生院手術室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米脂县| 托克托县| 广灵县| 潮州市| 和龙市| 漠河县| 巴青县| 阿拉善右旗| 闻喜县| 崇礼县| 瓦房店市| 辽阳县| 嘉善县| 隆回县| 达州市| 乌什县| 华池县| 博湖县| 平乡县| 酉阳| 澳门| 宁陕县| 景宁| 日土县| 榆中县| 象州县| 蒙自县| 怀化市| 浮梁县| 长泰县| 铜陵市| 阿拉善左旗| 吉林市| 丹江口市| 温州市| 蒙自县| 凤翔县| 汶川县| 深圳市|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