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糖尿的治療與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糖尿病足;治療;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經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或)深部組織的破壞[1]。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升高,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的患病率高達49.5%[2]。糖尿病足在臨床上存在的問題是:感染進展較快, 早期不容易引起患者重視, 導致潰瘍遷延不愈, 甚至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不得不選擇截肢;療程長, 花費高, 病情反復, 使許多患者苦不堪言。其主要表現為:足局部缺血, 神經營養障礙, 經久不愈且合并感染, 致殘率高, 嚴重者可危及生命[3]。近年來, 本科通過對收住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綜合治療和護理措施, 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1 臨床資料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68例, 其中男38例, 女30例, 年齡59~72歲, 平均年齡65歲, 糖尿病病程均超過10年, 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 合并糖尿病足病程1個月~3年, 平均9個月。根據Wagner 分級, 其中0級5例, 1級20例, 2級28例, 3級10例, 4級2例, 5級3 例。我們根據每位患者情況, 有針對性的采取抗感染、擴血管、抗凝、營養神經、控制血糖等全身綜合治療措施, 局部及早徹底清除壞死組織, 加強創面護理, 最終療效顯著。53例痊愈;12例足部潰瘍干燥結痂, 瘡面縮??;3例截肢。

2 治療與護理

2. 1 全身治療與護理

2. 1. 1 抗感染。根據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和藥敏實驗選擇敏感抗菌素控制感染, 合理安排給藥時間, 維持血藥濃度, 最大限度發揮藥物療效, 使感染盡早控制。

2. 1. 2 控制血糖。嚴格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足的綜合措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措施。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囑咐患者定時定量飲食, 按時服用降糖藥或按時注射胰島素, 避免進食含糖高、含油脂高的高熱量食物。老年患者在保持全天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 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來控制血糖。除了要求患者規律飲食外, 還要監測其全天血糖變化, 必要時行動態血糖連續監測, 及時了解血糖動態變化, 及時調整控糖方案, 使血糖盡快達到理想水平。

2. 1. 3 營養支持。糖尿病足由于血管病變導致足部供血差, 營養缺乏, 使潰瘍不易愈合。尤其是一些高齡患者, 胃腸功能弱, 消化吸收差;食物營養單一;不注意營養搭配, 所進食物滿足不了機體營養需求;再加上合并感染后消耗增加, 特別需要加強營養。除了在飲食上注意各種營養均衡外, 必要時還可通過靜脈提供胃腸外營養支持。另外, 每天還要配合應用硫辛酸、甲鈷銨等藥物營養神經, 改善神經組織功能。

2. 2 局部創面治療與護理 局部創面處理對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徹底清潔足部, 如果潰瘍面深, 有膿性分泌物時, 可用3%的雙氧水沖洗創面, 再用0.9%的生理鹽水反復沖洗, 然后, 視創面大小分次清除局部壞死組織, 注意嚴格無菌操作, 動作輕柔, 避免損傷正常組織。如患者疼感明顯, 可應用康樂保清創膠和銀離子敷料來逐步溶解壞死組織, 同時也可配合使用康樂保泡沫貼貼敷創面吸收滲液, 必要時放置引流條引流分泌物。初期感染重、創面分泌物多時, 可每日換藥1~2次。壞死組織清除干凈、新鮮肉芽開始生長時, 可減少換藥次數, 2~3 d換藥一次。如果創面肉芽生長不良, 可涂瘡瘍靈粉, 促進組織再生。囑咐患者臥位時間斷抬高足部, 促使靜脈回流。保持足部清潔, 穿寬松鞋襪, 注意冬季足部保暖。

2. 3 心理護理 糖尿病足患者多存在焦慮、沮喪心理, 護理人員應關心體貼患者, 多和患者交流。特別要對患者及家屬給予疏導和耐心細致解釋, 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向患者說明積極的生活態度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4], 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 4 健康教育 (1)飲食管理是控制糖尿病“五駕馬車”當中的一項基礎措施, 住院期間要教會患者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活動量制定適合自己的飲食計劃, 既保證了機體營養需求, 又避免了血糖波動。應向患者講解控制飲食的重要性, 因為長期高血糖可使下肢組織產生營養障礙, 導致缺血性壞死[5]。(2)讓患者改掉吸煙、飲酒、暴飲暴食、赤足行走等不良生活習慣。(3)每天用溫水泡足部, 水溫不宜過高, 以38~40℃水溫為宜。泡腳時間不超過20 min, 保持足部皮膚清潔, 腳趾間皮膚保持干燥[6]。(4)每日檢查足部:足底可用小鏡子幫助觀察, 觀察足部皮膚有無紅腫、破裂、胼胝、擦傷、水泡等。(5)避免赤足在室內外行走, 穿棉質、透氣性好的鞋襪。每次穿鞋前注意檢查鞋內有無異物。(6)不使用熱水袋等取暖工具取暖, 以免出現燙傷。(7)皮膚干燥者, 泡腳后涂護膚膏。(8)避免過多活動, 并選擇平坦的場地。糖尿病足危害很大, 如果不重視, 可能引來截肢之禍, 給患者帶來終生遺憾。

3 總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且較嚴重的并發癥。全世界每年約有550 萬例行肢端截除術, 約占全年非創傷性截肢總數的50%[7], 糖尿病足病程長、愈后差、花費高、危害很大, 多數患者對糖尿病足預防知識缺乏, 出現了糖尿病足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往往在家自行處理, 使病變進展很快, 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 醫護人員在工作中應加強糖尿病知識的宣傳教育, 使更多的患者掌握預防糖尿病足的知識, 及早采取防護措施, 做好自我防護, 發現足部異常, 及早到正規醫院治療和護理, 從而使他們遠離糖尿病足帶來的危害。近幾年來, 我們科不斷探索治療糖尿病足的新方法, 統計住院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 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 療效顯著, 提高了治愈率, 降低了截肢率, 避免了患者更大的精神痛苦及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李建芳.15例糖尿病足的護理體會. 吉林醫學, 2012, 33(15): 3318-3319.

[2] 廖二元,趙楚生.內分泌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12.

[3] 葉任高, 陸再英主編. 內科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 759.

[4] 鐘俊娥. 糖尿病足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吉林醫學, 2012, 33(26): 5812.

[5] 謝彩芬. 糖尿病足的護理. 中國醫藥導報, 2008, 5(11):144.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教育

1糖尿病健康教育內容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活動,促使人們自愿改變不良的健康行為,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4]。糖尿病教育內容應包括: 何謂糖尿?。?糖尿病的分型、癥狀; 血糖的產生和利用, 尿糖的生成; 維持血糖相對穩定的重要性;個體化的治療目標; 合適的生活方式飲食方案; 治療中有規律的鍛煉的重要性; 飲食、體育活動、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或其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的損害; 急、慢性并發癥;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監測方法、結果的意義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何應付患病、低血糖、應激及外科手術等緊急狀態,足部護理知識等。

2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傳的主題即為“糖尿病教育”,口號是“無知的代價”,指對糖尿病無知將付出高代價,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1996年國際糖尿病聯盟把糖尿病教育列為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措施之一,即: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糖尿病教育和自我血糖監測[5]。Joslin 提出:DM教育不僅是治療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種治療。DM教育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減少醫療開支,同時能夠改善代謝控制。已有報道在同等治療條件下,經過教育可使DM 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謝異常。有研究表明,通過教育培訓,需要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對認識和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態度有明顯改善,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由教育前的26.8%提高到教育培訓后的73.2%,87.5%的患者學會了胰島素的保存、混合和抽吸方法,95.1%的患者掌握了胰島素注射部位的選擇和注射方法,80.5%的患者知道低血糖的癥狀及如何防治,32.4%患者主動驗血糖及尿糖,67.6%的患者能主動進行足部檢查護理,比教育前明顯提高。對新診斷的住院DM患者的教育培訓顯示,教育后的糖尿病患者知識總評分比教育前明顯提高,27%的患者達到各級試題的滿分。教育前對DM 知識測試評分的優良率為27.1%,教育培訓后患者對知識評分的優良率達89.6%。對190例DM 患者隨訪1a的研究發現[13],84%的患者空腹血糖和72%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良好,接受教育的患者1a內沒有發生酮癥酸中毒。有報告[6],通過11a 組織兒童夏令營活動,使DM 患兒學會防治DM 的知識和技能,營員中無1 例發生酮癥酸中毒及眼部并發癥。DM 教育減少了老年DM患者合并急性并發癥的發生率;教育干預后,DM 足潰瘍的發生率明顯減低,以高危足最為顯著。有研究對772 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者實施健康教育,725 例患者從教育前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配合治療,并消除了治療前的恐懼、疑慮心理;733例患者能糾正操作錯誤和處理局部皮膚硬結、感染;772 例安全如期按醫囑執行治療;8 例長期帶泵患者,在出院前都能掌握胰島素泵的操作方法,出院后定期復診和電話隨訪,能配合治療護理要求。通過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對糖尿病的認識,了解疾病危害程度,明白自我監測、自我護理的重要性,從而增強病人治療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健康教育,病人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敏感指數明顯改善。有助于降低病人餐后血糖,緩解和減輕胰島素抵抗,降低超重和肥胖病人的體重,并可減少口服降糖藥用量[17]。上述研究表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患者學習DM知識,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

3護理模式與治療效果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對醫院服務軟環境、硬環境的要求隨之俱增,要求護理工作必須適應社會發展,滿足病人多元化的需求。醫療服務人性化是要尊重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醫療服務對象的特點和個性出發開展醫院服務,使醫療服務對象享受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高質量的醫院服務。吳秀媛等,觀察對糖尿病患者開展人性化的服務行為(Humanized Serving Behavior)、人性化的服務流程(Humanized Serving Program)、人性化的服務語言 (Humanized Serving Language)、人性化的服務環境(Humanized Serving Envirorment)、人性化的服務品牌(Humanized Serving Brand “5S”)的護理模式的效果,看到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始終以病人為中心,從方便病人考慮,隨時為病人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使病人的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滿足,從而提高了病人及家屬對醫院的滿意度?!?S”護理更注重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對糖尿病病人實施個性化護理服務,可以使護理工作實現“五到位”,即:關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狀況和病情變化到位,按護理程序實施護理措施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難病人的基礎護理到位,與病人溝通和護理指導到位,提高了護理質量,使護理缺陷的發生率下降至002%?!?S”護理模式有效地促進了護理工作的健康發展。研究顯示:小組化加個體化的強化教育與單純小組化教育相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提高了患者對糖尿病的認識,使其更加注重關懷自己;注重患者在與疾病斗爭過程中的實踐指導,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了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通過家訪提高患者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從而加強在醫療行為及日常生活過程中的看護與督促;加強了醫患之間的交流,改善了醫患關系,利于血糖的控制。

4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糖尿病教育的過程中,護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一種特殊的、專業性很強的職業。在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早已有了糖尿病教育護士協會。護士作為DM患者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之一,必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Waller H等將1395例高危糖尿病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IGT、靜坐生活方式者)隨機分為教育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由接受過專業糖尿病知識培訓的護士對患者進行教育、監督,并由經治醫師進行督促。而對照組護士則不接受任何訓練。3個月后隨訪發現,干預組患者中分別有15%,16%和6%接受了運動、飲食和減重計劃,而對照組中相應的比例分別為2%,3%和2%(p

5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

一次詳盡的健康教育效果可能會在6~9 人之后逐漸減弱,故需反復進行鞏固教育。21世紀護理人員將成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通過健康教育的方法將護理學擴展到預防、保健和康復領域是護理學今后發展的方向。護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確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并且是綜合的、動態的、具有決策的反饋功能的過程,把護理模式運用于DM 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體現了這一工作的專業性、科學性及獨立性, 形成了科學的健康教育模式。其工作流程如下:

通過確定患者的DM教育需求共同建立教育目標選擇教育方法協同實施教育計劃進行效果評價。

參考文獻

[1]Brown SA. Studies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and outcomes in diabetic adults:a meta-analysis revisited [J]. Patient Educ Couns,1990,16(3):189~215

[2]劉俊英,董榮喬,呂璇. 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 河北醫藥, 2004, 26(5):442-443

[3]黃敬亨.健康教育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4-5

[4]錢榮立.搞好糖尿病教育是提高和鞏固療效的基礎.中國糖尿病雜志.1998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范文第3篇

目前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加強治療可以選擇使用胰島素泵。胰島素泵是一種智能的胰島素灌入機器,使用胰島素泵注入胰島素,能夠形成一副模擬的生理圖景,從而達到阻礙患者血糖升高的目的[5]。目前胰島素泵在中國的各大醫院已經十分普及,在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也得到了有效地利用。

因為胰島素泵能夠更加真實的再現人體對胰島素的分泌,所以抑制血糖升高的效果要更加優于傳統的皮下注射胰島素,并且發生風險的可能性也更低,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種既安全又便捷的胰島素輸入方式。但是因為各種客觀原因,醫院為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泵的過程中,可能導致出現各種意外發生,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傷害。為了避免使用胰島素泵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我們對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老年糖尿病護理的研究現狀與進展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1.胰島素泵的定義與分類

1.1 胰島素泵的定義

胰島素泵也被成為“人工胰島”,主要由電腦進行控制,將外源性的普通胰島素按時且定量的使用胰島素泵精確的輸入到患者體內,能夠盡可能真實的模擬人體生理上正常釋放胰島素的過程以及人體正常生理上晝夜分泌的胰島素水平,使糖尿病患者能夠對自身的血糖進行24小時的控制。

1.2 胰島素泵的分類

胰島素泵是一種能夠對胰島素進行連續輸注的裝置,從結構方面來說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閉環式”,一種是“開環式”。其中閉環式胰島素泵由微機程序來進行控制,胰島素泵中的微小馬達能夠推動泵內藥室中的胰島素,使其通過導管及前端皮下所埋置的針頭將胰島素注入患者體內;開環式的胰島素泵則需要事先為其設定程序,之后胰島素泵就可以根據程序定時、定量的向患者體內輸入胰島素。開環式的胰島素泵目前僅用于臨床,經過培訓的醫護人員能夠直接對患者的血糖進行分析,完全取代了昂貴的葡萄糖感受器,節約了患者治療的成本。并且,根據胰島素泵所在的位置,可以分為植入泵與體外泵兩種,植入泵可用的通路有靜脈內和腹腔內兩條通路。

2.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護理

2.1 預防低血糖

2.1.1 血糖?z測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泵,能夠有效的對自身血糖進行控制,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但是,使用胰島素泵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尤其對于感知度較弱的老年患者來說。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者的血糖過低,同樣會使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脅,所以在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老年患者血糖的變化不可忽視[6]。一般來說,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人員應該為其每天做4~9次血糖檢測,直至患者的血糖完全穩定,才可以將檢測血糖的次數減少到每天3~4次。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患者有特殊情況發生,護理人員則應該對該患者進行動態即時的檢查,以便能夠對患者的情況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夠及時調整對該患者的治療計劃。

2.1.2 胰島素輸注量 患者使用胰島素泵進行治療的時候,應該根據自身的飲食情況及運動狀況對胰島素泵進行控制,除此之外,還需要對胰島素泵為自身注入胰島素的量和頻率進行適當調整。例如患者在用餐前注入胰島素的量應該適量增加以防止餐后血糖升高引起不適,在夜晚入睡之前則應適當的將胰島素的用量降低以避免血糖的變化加大。比如,患者可以對一頓飯的能量進行計算,每6~12g能量對應1個單位的胰島素,以此來對血糖進行良好的控制。

2.2 穿刺部位皮膚護理

2.2.1 穿刺過程中皮膚的護理 進行穿刺應該首先使用安爾碘對患者皮膚進行充分的消毒,之后將軟管置式插頭放在持針器的上頭,用左手緊按住患者皮膚,右手持針頭,迅速將針頭插入,再將針芯拔出,最后使用膠帶將針頭固定好,同時叮囑患者切勿擅自將針頭拔出[7],并對患者家屬做好適當的健康宣教。

2.2.2 穿刺部位皮膚的消毒護理 使用胰島素泵為患者進行治療,一般治療5~7日之后,應該為患者更換進行注入的部位,同時將使用過的陳舊器械和導管全部以處理醫療垃圾的方式進行處理,并為患者更換上新的注入管,注意應首先將管內的空氣排出干凈,再將針頭插入,且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更換導管時,必須嚴格遵守操作流程。操作結束后,可用皮膚消毒液為患者進行消毒。

2.2.3 穿刺后皮膚的觀察護理 為了避免患者的注射部位發生感染,護理人員應該每日兩次以上對患者胰島素泵輸注的部位進行檢查,仔細查看該部位是否發生紅腫、過敏、脫出等不良反應,一旦發現患者有不良反應發生,護理人員應該立刻為患者更換進行輸注的部位。一般來說,每7~10日為患者更換1次輸注部位為宜,同時患者應注意觀察患者胰島素泵的運行是否正常。

2.3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健康護理

2.3.1 使用胰島素泵前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雖然胰島素泵已經進入我國十余年,并且在各大醫院的糖尿病臨床治療中已經被廣泛的運用,但它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胰島素泵依然是一件陌生的設備,最初進行接觸必然會存在緊張的情緒并且持懷疑的態度。所以,在為患者使用胰島素泵之前,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詳細介紹胰島素泵的特殊性和安全性,幫助患者緩解緊張的情緒,并建立患者對胰島素泵的信任[8]。因為面對的患者為老年人,普遍接受能力較差,護理人員必須叮囑其家屬做好陪護工作。

2.3.2 使用胰島素泵后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 在患者接受使用胰島素泵之后,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胰島素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尤其是患者將胰島素泵脫下時,經護理人員指導后患者家屬應該能夠自行將胰島素泵重新接上;老年患者使用胰島素泵可能會有意外情況發生,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在患者使用胰島素泵之前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以便在老年糖尿病發生意外時,家屬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處理[9];護理人員還應定期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等現象,應該及時給予恰當的處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護理,緩解其緊張、不安的情緒,使患者及家屬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

2.4 患者的心理護理

一旦患上糖尿病,患者即是處于終身帶病的狀態,在患病的狀態下,如果患者沒能將自己的血糖控制好,心理上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甚至恐懼的情緒,在這樣的負面情緒的作用下,患者可能對治療失去希望而放棄治療;尤其老年患者,溝通能力、理解能力較常人都較差,護理人員對待老年患者應該更加的細心并且更加的有耐心,加強與老年患者的交流,及時了解老年患者的想法,詳細為老年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適當的為患者介紹胰島素泵的先進之處和使用規范,使患者在能夠完全掌握用法后感到心安。

2.5 患者的自我護理

患者在使用胰島素泵治療期間,應該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對飲食進行控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定期對血糖進行檢測,并且,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宣教,叮囑患者嚴格遵醫囑服用降糖藥物。

2.6 患者的飲食護理

因為患者處于老年階段,每日必須能夠攝入足夠的熱量和營養元素,所以老年患者應該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食用高維生素的食物,適當的攝入膳食纖維,保持二便的通暢;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群體,為了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應該對老年人攝入的脂肪進行控制,老年人每餐攝入的脂肪占全部食品熱量的20%――25%為宜,禁止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糖飲料、冰淇淋、巧克力等含糖量很高的食物。

2.7 患者的運動護理

為患者制定運動方案,應該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來進行,以患者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患者的年齡。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應該避免進行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所以,為老年糖尿病患者安排的運動項目,應該以散步、打太極之類為主,對于身體素質較好、年紀不是很高的老年患者來說,可以適當的進行慢跑、廣場舞等運動[10]。一般來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時間,應該以30分鐘以內為宜,運動時間安排在每日上午、早餐后90分鐘后左右為宜。老年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的是,在進行運動之前,應該首先為自己準備好糖果的隨身攜帶,以防在運動過程中發生低血糖,并且注意防止胰島素泵的針頭脫落。

3.胰島素泵強化治療老年糖尿病護理的研究進展

根據研究顯示,老年人糖尿病的發病率能夠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并且對糖尿病進行治療必須理性對待,以防止疏忽導致患者病情發生惡化,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患者生活舒適度,甚至能夠對患者的生命產生威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使用胰島素泵無疑是為糖尿表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最好的方式,并且此觀點還不要得了多數專業學者的贊同,同時也使我們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得到了更全面的認識。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方案對糖尿病患者治療及康復的作用與意義。方法:以我院2009年7月至今收治的首次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案,實驗組行個性化護理方案,比較兩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時的依從性及各項生理與心理指標間的差異。結果:在患者出院后三個月進行復診,觀察組依從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糖尿??;個性化護理;依從性。

糖尿?。―M)是一組與遺傳和環境有關的代謝性疾病,其發病機制為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或因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而導致的血糖,血脂及電解質等體內物質代謝紊亂引發的一類臨床綜合癥,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故名糖尿病。近年來,我國糖尿病患者數目不斷上升,且發病年齡呈現低齡化趨勢,在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對醫囑的依從情況不好,或因對疾病認識的不足,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拒絕配合治療或消極對待治療[1]。如何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成為了臨床護理工作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為探索糖尿病整體護理方法,我院自2009年7月始,在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開展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個性化護理措施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在其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本文以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間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共計202人,其中男性患者108人,女性94人,平均年齡(51.9±8.4)歲,所有研究對象被要求為在我院首次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患者一般狀況可,無其他系統嚴重疾病及長期用藥史。所有對象均被告知實驗目的及方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方面未見顯著差異(P

1.2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遵醫囑用藥,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案,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運動鍛煉、以降糖降壓降血脂為目的的生活習慣矯正及病情自我監測項目。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有所改進,于入院伊始即對患者病情及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根據患者評估結果對患者施以個性化護理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飲食及運動計劃;開展小組討論、專題講座等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項目,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治療策略,消除患者滿不在乎或驚恐萬分等不良心理狀態,并建立正確的康復觀念;在患者出院時,由主管護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關依從性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綜合指導,并將護理意見及患者承諾落于書面,以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到院外治療中。兩組患者在出院時發放隨訪卡,內容包括飲食、運動及用藥情況等,用以評價患者依從性,并于出院三個月后復診時回收此隨訪卡,計算得分,比較兩組患者依從性得分。同時在復診時測量患者各項生理指標情況及心理健康狀態,比較其差異。

1.3 統計方法:所有數據經epidata雙向核查錄入計算機,經SPSS17.0對實驗前后兩組數據的改變值行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經過三個月的院外治療,兩組患者中均有一部分隨訪卡丟失,其中對照組回收有效隨訪卡89份,回收率88.1%,觀察組回收有效隨訪卡92份,回收率91.1%,兩組患者在回收率方面未見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在依從性得分方面,對照組平均分數為72.8±15.1,觀察組平均得分83.6±4.9,兩組患者行t檢驗得P

2.2 兩組患者生化及心理狀況方面的比較:患者出院后三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復診,兩組患者中均未出現死亡或其他嚴重并發癥病例。在各項生理指標的檢測中,觀察組患者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UAER)及總膽固醇(TC)水平均較對照組有顯著差異(P

3 討論

根據相關文獻研究結果,糖尿病的發生與發展與飲食習慣、運動及心理壓力或應激有顯著相關,這些生理或心理活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分泌量增加,使血糖相應升高而引起糖尿病。更為重要的是,糖尿病無法徹底治愈,患者需終身治療,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一些對患者造成不可逆轉損害的嚴重并發癥,加之在我國傳統意識及社會保障方面的問題,患者往往會產生焦慮及抑郁情況,更是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颊呱砑靶睦頎顟B的惡化,會增加包括下丘腦邊緣系統等在內的神經內分泌及免疫調解系統功能紊亂,更一步影響血糖,加重病情。所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生理及心理狀態,是提高患者生存治療的重要途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各生理及心理指標水平較對照組均有更積極的改善(P

參考文獻

[1]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78-79.

[2] 馮玉芳.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療依從性的臨床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5):15-16.

糖尿的治療與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糖尿病  治療  護理

    糖尿病是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日益現代化及社會的老齡化,糖尿病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增加,且發病有年輕化傾向。全球現有糖尿病病人1.35億,我國有近4000萬,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5%以上,約60-70%血糖控制不理想[1]。糖尿病的并發癥也很多,其誘因為動靜脈血管閉塞[2]。2009年5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糖尿病患者68例,經中西藥結合治療及精心護理,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齡52-90歲,平均63歲。診斷為II型糖尿病,病程6個月-12個月,平均3年。氣虛血淤型32例,濕熱下注型12例,熱毒熾盛型24例,血液流變學纖維蛋白原值增高40例,空腹血糖值7.8~22.3mmo/L,平均11.5mml/L。

    1.2 治療方法

    1.2.1一般治療  靜脈滴注川芎嗪、燈盞花素、丹參、丹紅、丹參酮、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維生素、阿司匹林,藥理作用為擴張血管、降低血粘度;靜脈滴注尿激酶、前列地爾,藥理作用為溶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低分子肝素鈣,藥理作用為抗凝。

    1.2.2辨證論治  氣虛血淤型以益氣養血為主,應用丹參通脈湯加味;濕熱下注型以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應用四妙勇安湯加味;熱毒熾盛型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應用四妙活血湯加味;氣血兩虛型治以益氣養血、培補肝腎,應用顧步湯加味,同時煎服四蟲片、活血通脈片、通脈安[3]。

    1.2.3控制血糖應用美康、二甲雙胍、拜糖平、消渴丸,本組35例應用胰島素或諾和靈。

    2  結果

    68例糖尿病,47例血糖降至正常值,21例高于正常值0.5-3.6,68例糖尿病通過合理的治療與護理,未發生其他護理并發癥。

    3  護理

    3.1 用藥的觀察與護理  口服阿司匹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物,可增強康激酶、前列地爾的纖溶活性,提高血管開通率,還能減少血管閉塞的發生率[3]。使用輸液泵持續滴注尿激酶時,保持輸液裝置通暢,藥物現配現用,并觀察皮膚、粘膜有無出血。采集血標本應避開輸液肢體,以免影響檢驗結果。一旦患者凝血酶原活動度<30%時,減少或暫停滴注溶栓劑。囑患者飯后服用阿司匹林,避免對胃刺激。囑其終身服用抗凝藥物。定時做溶栓治療,以防血管再次發生閉塞。

3.2 心理護理  護理病程長、情緒不穩定、心理恐懼的患者時,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其病情變化,消除思想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于煩躁易怒型患者,要耐心說服安慰,對其講解怒傷肝,而肝主疏泄,肝氣郁結則氣血運行不暢,同時可導致淤血阻滯,脈絡不通,而加重病情,使其配合治療。

    3.3 一般護理

    3.3.1密切觀察患者血糖變化,是否有并發癥等。

    3.3.2勸告患者控制飲食,戒煙酒,告知吸煙的危害,煙草中含尼古丁,可引起周圍血管痙攣,導致肢體疼痛,并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血液粘稠,血流緩慢,加重病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州市| 砀山县| 钟山县| 浙江省| 临颍县| 和硕县| 原平市| 昭苏县| 报价| 龙江县| 湖州市| 涟源市| 六盘水市| 建宁县| 广饶县| 抚州市| 漳州市| 宁城县| 准格尔旗| 虹口区| 勃利县| 黑山县| 望奎县| 潼关县| 临沧市| 简阳市| 嘉禾县| 茌平县| 虞城县| 贡山| 互助| 西昌市| 海南省| 常德市| 南陵县| 嘉义县| 东莞市| 阜阳市| 阆中市| 合肥市|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