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工程量審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建筑電氣工程審計的幾種方法
根據電氣工程審計方法特點,我們對已有的電氣工程審計方法進行歸納,主要的電氣工程審計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圖紙審計法
建筑電氣工程的設計圖紙是指導建筑工程電氣施工的重要參考,建筑工程的設計圖、變更圖、竣工圖等圖紙是建筑電氣工程審計的基本參考資料。圖紙審計法首先要求審計人員對圖紙具有一定的計算和分析能力,在利用圖紙審計法進行建筑電氣工程審計時,不僅要對建筑工程的總設計圖進行分析,還要結合建筑工程的結構施工圖、竣工圖和電氣系統圖、電氣平面圖等進行綜合分析計算。通過系統的綜合性計算分析發現和揭露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這種方法對審計人員的看圖能力和計算能力要求很高,圖紙計算分析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通過對圖紙的分析和計算,能夠基本反應出審計工作的諸多要素,為審計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2現場測量法
現場測量法是最準確的建筑工程電氣審計方法,根據施工圖紙對照現場情況進行測量,可以很容易的發現電氣工程施工中的偷工減料現象和質量問題,準確的測量數據還能保證審計結果的精確。但現場勘測法的運用有很大局限性,這種方法僅適用于非隱蔽工程,因此遇到隱蔽工程時需要結合圖紙分析法綜合利用才能準確計算工程量。
作為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合同履行和經濟關系終結的標志,竣工結算審計意義重大。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涉及的資料多、任務繁重、技術要求高、政策性多,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涉很多難點,也易出現很多問題。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得出提高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中應重點注意的問題。
一、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建筑工程竣工結算的準確度與建筑工程結算編制的準確性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但在實際工作中,這項工作卻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施工單位刻意提高工程量、將定額套高、提升取費標準、巧立名目,這樣使的竣工結算審計的難度加大,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違反規定,算錯工程量
混淆界限,重算工程量;沒有減算應減算的工程量;將規格不同的分項工程混在一起計算;將應該合在一起的工程量分開計算;將已經合在一起的工程量另外計算;沒有減算實際中未施工,而預算中計算的量;計算疏漏。
(二)違反規定,多算工程直接費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院校對基本建設投資的力度明顯加大,基建項目逐年增加,因而在基建、修繕工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為了提高基本建設投資效益和資金的合理使用,筆者僅就所開展審計的基建項目中發現的一些帶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剖析,并提出控制幾個重要環節的相應對策。
收集資料
基建工程在立項審計前要向基建管理部門和施工單位收集工程項目建設計劃,施工圖紙,竣工圖紙,招、投標標書,施工合同,工程預、決算書,設計變更通知書和變更項目表,甲、動雙方購置設備、材料的原始發票及與工程有關的文件,圖集等資料。當資料收集齊后,審計人員認真閱讀和摘錄,發現問題向甲、乙雙方咨詢和解答,根據提供的資料和圖紙,審計人員及時到施工現場詳細核對,弄清工程的施工工藝、耗用材料,以便合理套用定額,特別是變更項目不僅要核對,而且還要認真測量工程量,只有把所有資料吃透、工程量掌握準,才能使審計工作做到心中有數。
嚴格審核
1.重點審核直接費用的工程量計算和定額單價的套用。工程量不按規定計算,導致工程量增加或減少;錯套定額,導致實際工程項目內容與定額內容不符。因此,審計人員對工程量大、價值高,容易“舞弊”的項目要反復審核計算。例如,對基礎、墻體、梁、柱、板、建筑面積、場地平整等項目要進行重點審核計算,同時要核對乙方在預、決算時所套定額、工程量、取價是否正確,對有出入的項目要做好詳細記錄,作為分析原因、找準問題的依據。在邊核邊審的過程中審計人員要主動與乙方核準后再審定該項工程的總造價。
2.審核變更項目的真實性。在審計這部分工程時要按照甲、乙雙方提供的設計變更圖紙,臨時用工,改變用材,增減項目記載表,審計人員與現場管理員、監理員一起到施工現場勘察,對內容不詳的要實地測量工程量,核對與設計變更的內容不相符,變更內容所套項目不正確的要當場糾正并予以修改。
摘要:隨著國家建筑行業深化改革,市場經濟的放開,各方主體責任制度的落實,政府監督管理制度的不斷創新和改進對于仍處于摸索階段的內部審計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本文以高校某學生宿舍招標項目為案例,討論建設單位內部審計招標控制價的風險與實施對策。
關鍵詞:造價咨詢;項目特征;審計機制
1項目背景
高校某宿舍工程立項金額為3500萬,建筑面積約16000㎡,層數6層,高度20.8米,按標準屬中型規模。項目前期準備階段,由設計單位編制設計概算,招標編制招標控制價和工程量清單,由社會審計機構審核招標控制價。招標控制價審定時經設計院、招標、社會審計機構3方多次的會議審核,有效的把招標控制價控制在設計概算范圍內。項目經招標后,合同履行時發現工程量清單中預制鋼筋混凝土管樁項目特征說明存在描述不準確的問題,圖紙描述管樁為“樁徑D=500mm、壁厚125mm的AB型樁”,而工程量清單子項目特征描述管樁為“樁徑D=500mm、壁厚100mm的AB型樁”,該缺陷引起施工方的索賠。2案例分析根據建設方與施工方簽訂的施工合同條款:《地區建設工程材料指導價》中有的,材料單價按施工同期《地區建設工程材料指導價》下浮25%,沒有的,先由監理工程師審定,再報發包人根據市場調查情況確定。(1)單位價差。①第一種方法(暫按照施工同期《地區建設工程材料指導價》某品牌管樁價格):φ500×125管樁單價*75%-φ500×100管樁(管樁投標主材單價)=168.00×75%-120.73(管樁投標主材單價)=126.00-120.73=5.27元;②第二種方法(暫按照施工同期《地區建設工程常用材料稅前綜合價格》管樁綜合價格):φ500×125管樁單價*75%-φ500×100管樁(管樁投標主材單價)=149.57×75%-120.73=-8.55元;(2)管樁總數量=預制鋼筋混凝土管樁數量+預制鋼筋混凝土管樁(試驗樁)數量=5608.8+119.7=5728.5米;(3)估算補償金額=管樁總數量×價差×(1+稅金11%)×(1-投標下浮率4.83%)。①第一種方法(暫按照某品牌價格)估算補償金額為:31891元;②第二種方法(暫按綜合價格)估算補償金額為:根據合同約定,由于φ500×125管樁單價下浮25%后已低于施工單位的投標報價,可不予補償。在本案例分析中,造價咨詢單位提出的
2種估算補償計算方
式從審計角度是比較理想的方法,但也有商酌的地方,如主材下浮25%后還要再按投標下浮率下浮以及綜合單價是各種品牌管樁的平均價,施工方不一定認可該計算方式。合同履行時,施工方仍未提供實施方案預算,職能部門留待竣工結算時送審審定。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工程基本情況和審計目的;審計案例分析等進行講述,包括了審計思路和流程分析、審計實施方案編制情況分析、工程造價審核原則分析、工程造價主要審減情況分析及審計方略、工程管理存在問題分析、工程建設施工審批程度問題分析、合同價的約定問題分析等,具體資料請見:
一、工程基本情況和審計目的
該主體工程為磚混結構住宅樓,實際建成建筑面積為14300平方米,包括土建、水、暖、電等工程。配套設備用房為地下一層479平方米。送審工程結算造價不僅包括上級批復的工程建設費用,而且包括該住宅樓工程戶外配套工程所發生的費用。
審計目的:了解工程前期管理及其投資計劃批復情況。施工招標管理情況。抽查核實工程施工結算,了解工程施工價款結算情況,了解工程竣工決算造價構成情況,了解工程批復計劃、概算執行情況,了解工程資金渠道及其資金到位和資金缺口情況,了解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和薄弱環節,提出改進建設。
二、審計案例分析
1審計思路和流程分析。主體工程采取邀請招標。工程招標計價方式采取綜合單價法,按(2004)《陜西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則》計價。按照工程量清單招標原則——綜合單價固定不變原則,工程結算造價原則上等于工程竣工圖工程量乘以綜合單價加上措施項目費及其他項目費用和規費、稅金。但經過審前發放審計調查工作記錄了解到,該工程在招標時,斜屋面鋼結構屋頂尚未出具正式施工圖,招標采取的是暫定價,且在基礎地基處理過程中發生較大設計變更,由樁基礎變更為大開挖基礎,因此招標中標報價中的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不能完全適應工程竣工結算造價的計算。經過審前調查及審計思路分析,確定了以合同為基礎。進行合同價調整、變更簽證造價審核、施工單位投標價與建設單位現場認價價差審核、甲供材料費用調整、前期油庫拆除費用審核、代繳城建稽查費審核,從而審核認定工程結算造價的審計思路和審計流程。這一審計思路流程的審計工作量。相對要少得多,且審計的具體工作內容相對要單純和簡單得多,對于不是從事土建工程專業的審計人員,也相對要容易人手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