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工程地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各種類型的工程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要想保證這些工程建設的有序進行和后期功能的有效發揮,就應當開展有效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進而對可能產生的地質災害進行事前有效的預防,最終保證工程有序建設和運行。但是,實際上我國工程地質勘察開展的時間較短,在各個方面的經驗和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工程建設單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當采取有效的地質勘察措施,進而形成對各類地質災害的有效預防和治理。
關鍵詞:工程建設;地質勘察;地質災害;災害防治
工程地質勘察是基礎性工作,對于工程有序施工和工程質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但是我國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設單位的認識程度不夠造成的。本文將對某工程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工程建設項目的地質勘察工作,最終研究該工程防治地質災害的措施。
1工程實例分析
以在某市建立的鋼廠區項目工程為例。該項目工程所在地原是斜坡地貌,整體發生滑動,為了滿足修建廠區的需求,在場地的平整處理中依據規劃進行大開挖坡腳位置,形成高度為8~10m的高陡臨空面。開挖完成后,由于自重力的作用,有少量裂縫出現在坡體位置,但是相關人員并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在進一步的開挖過程中出現了降雨,最終導致在2014-11-23日產生整體滑動,進而形成了圈椅地貌,有多條裂縫產生于滑坡內。這樣,寬為2m、切割深度為1.4~2m的裂縫就形成了。在滑坡產生滑動后,工程人員立即停工前緣開挖,滑坡狀態區域穩定。后來,隨著雨季的到來,滑坡再次產生滑動。滑坡極大地影響了前緣鋼渣綜合利用工程。如果進一步產生失穩滑動,就容易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將對場區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滑坡北側為邊坡,為斜坡地帶,從下至上的地貌分別為平臺、陡坡、斜坡。后部為12°~17°的斜坡,局部陡坎高度為0.8~1.5m。由于開挖放坡,邊坡前緣產生了高為10m的陡坡,坡度為30°~40°之間,坡腳處為粉砂質泥巖。下部為坡度為2°~5°的平臺,是廠址區的所在地。邊坡長度為85~110的,有105°~114°的坡向。后部山脊下為最高點,分布高程為1879~1980m,坡腳處為最低點,分布高程分別為1950~1951m。在該土質邊坡中,邊坡高度在10~15m之間。如果發生失穩破壞問題,周圍建筑物安全就會受到威脅。
2工程項目的地質勘察分析
一、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分析
(一)工程地質勘察中地下水位動力作用的危害。
在不同工程地質中,其自身巖土體組成成分也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在含有大量蒙脫石的工程巖土體中,如果該部分巖體受到一定的地下水變化的影響作用,就會使得蒙脫石中的水分含量發生驟然的變化而導致其發生明顯的縮脹問題,這種縮脹不僅能夠使得蒙脫石自身出現嚴重的變形,同時也會導致整個巖土層的穩固度與承重能力受到一定的沖擊,從而使得整個工程建設項目的地質條件出現問題與缺陷。
(二)工程地質勘察中地下水位上升的危害。
能夠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非常的多,其中最關鍵性的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因素就是降水量的變化。就目前我國的工程地質勘察情況來看,在降雨多發的季節,如果工程建設人員不能對其進行及時的排水處理,就非常容易導致工程建設地段因為地下水的迅速上升,而使得工程地質中的巖土含水量變得過大而導致其自身的強度與穩固度受到不小的影響與沖擊;同時,在降雨過少的季節,如果巖土體過分干燥就會使得其出現大面積的龜裂現象,而此時如果通過水庫來對其進行給水灌溉工作,則會使得巖土在極端的時間內由干燥轉變到濕潤狀態,這就非常容易使得工程建設中的巖土體變得過于松散,從而進一步引發其出現坍塌問題,造成嚴重的水文地質危害。
(三)工程地質勘察中地下水位下降的危害。
[摘要]河南省通柘煤田地層從老到新有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和新生界,不同巖性差異很大,含水層與隔水層呈交錯分布。依據含水層巖性特征、孔隙性質、埋藏條件及地質時代等,自上而下劃分為新生界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二疊系砂巖裂隙含水層、石炭系太原組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奧陶系灰巖巖溶裂隙含水層。煤田二疊系山西組二1煤層大部可采,其充水通道主要為裂隙導水、斷層導水、井筒導水。煤層頂底板是以泥巖、砂質泥巖為主的泥巖類巖石,可能出現片幫、冒頂、底鼓、支柱滑沉等不良工程地質現象,工程地質性質較差。煤田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是礦井開采的基礎性工作,在礦井開采過程中,需不斷進行資料動態綜合分析,才能提交出更優質的勘察報告。
[關鍵詞]通柘煤田;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含水層;充水通道
1區域水文地質概況
通柘煤田是河南省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煤田,主要可采煤層為二疊系山西組二11、二12煤層。其煤炭資源蘊藏量約282億t,現已初步查明22.5億t。該煤田處于豫東黃淮沖積平原,地跨開封、周口、商丘三市,面積約8000km2。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一般海拔50~60m,屬半干旱、半濕潤溫帶大陸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1-3]。區域上地層從老到新有寒武系、奧陶系、石炭系、二疊系和新生界,不同巖性差異很大,含水層與隔水層呈交錯分布。新生界含水層以砂巖為主,隔水層以粘土為主;二疊系含水層以砂巖為主,隔水層以泥巖為主;石炭系含水層巖性以灰巖和細粒砂巖為主,隔水層巖性以泥巖為主;奧陶系巖性以灰巖為主,是區內煤層的主要含水層巖段。新生界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中,淺層地下水補給以大氣降水滲入為主,其次是側向徑流和河渠側滲入補給,徑流方向基本上同現在地形傾斜方向一致,由西北流向東南。排泄方式以蒸發和工農業生產為主。
2煤田水文地質條件
2.1煤田淺層水特征
一:實習目的
1.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了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二:實習儀器
摘要: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國的工程地質勘查技術也取得了相當可喜的成就。對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造成制約的主要因素就是水文地質危害,所以,要想切實提升工程地質勘查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就必須對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有深入的了解及掌握,確保工作人員在施工作業時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并采取針對性較強的措施,以對水文地質災害予以有效避免。該文旨在對現階段我國工程地質勘查中與水文地質災害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論述,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以期行業人員借鑒與指正。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查;水文地質危害
1引言
作為建筑施工的前期準備階段,工程地質勘查對于工程項目整體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反觀我國現階段的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依然存在著對水文地質危害不夠關注和重視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水文地質危害對于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來說非常重要,只有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預先制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才可實現對此類危害的有效控制,由此可大幅度提升工程質量水平。
2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質評價概述
在進行工程地質勘查工作時,要充分考慮到工程項目所處區域的水文地質條件,對于周邊地下水可能會對建筑物與巖土體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考量,由此精確判斷地下水能否對工程造成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在勘查工作開始后,需要對建筑物的地基基礎種類進行詳細了解,并結合工程類型著手對水文地質問題進行探究,除了要對各類水文地質影響進行科學評價之外,還要為之后的工程施工提供扎實、可信的水文地質參考資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設整體進度和質量受到負面影響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水文地質危害有可能出現于地基基礎下方的承壓含水層,因此工程技術人員要估算和判斷基坑底板被承壓水突破的可能性,尤其是要考慮到巖土因水位升降而發生的不均勻漲縮以及地下水位所處的狀態等指標。此外,在開展工程地質勘查工作中,還要測量和記錄地表水與地下工程地質勘查中水文地質危害分析石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