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工廠實訓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中職學校電子專業教學的現狀
1.1學生對理論教學缺乏興趣
影響技能教學電子專業課程是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的課程,在實際的作業中,離不開對電的基本概念的正確掌握,離不開對各種計算公式的適當運用和各種安全規程的遵守,否則不僅無法完成實際操作,甚至會造成無法預計的后果。而近年來,由于中職學校學生的生源素質與以往的有較大改變,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數學計算能力不過關,學習思想不端正,總覺得學習電子類的理論知識難等,這些原因導致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積極性下降,達不到理論教學的要求。而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持,很多簡單的操作工作就無法完成,甚至還會造成一定的危險。例如,當線路短路或過載造成熔絲熔斷,需要更換熔絲時,但熔絲的材料與粗細的選擇,都需要進行理論分析和運用公式計算,如果計算錯誤,熔絲無法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電路通電時很可能還會燒斷熔絲,使電路存在安全隱患。電子專業課經常是帶電操作,安全要求較高,如果在實際作業中存在安全隱患,人民生命和財產就會受到威脅,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電子專業課程時能認真掌握理論知識,并把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融會貫通。在以往的教學中,就曾經有學生把0.5mm的焊錫絲充當220V閘刀開關的保險絲,導致電路安裝后接在閘刀開關中,焊錫絲直接燒焦,損壞了閘刀開關的使用,如果把焊錫絲接在家庭電路,后果將不堪設想。如何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產生興趣,這是教師需要研究的問題。
1.2電子專業實訓室教學設備無法滿足社會需求
近幾年來,電子專業招生人數逐漸減少,大部分中職學校不會投資太多的經費建設電子專業實訓室,因此電子專業實訓室目前還屬于基礎實訓室的建設階段。實訓室內設備簡單,除了電工工作臺外,僅有照明電路接線材料、電機拖動接線材料、電容電阻小元器件和簡單測量儀器等。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電氣技術迅猛發展,如變頻技術、微機控制、FLC技術等在工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電氣技術的發展使機械設備的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對相應電類維修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子專業實訓室設備老舊,基礎設備不齊全,根本無法滿足技術含量如此高的教學要求,這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電子專業教學內容與社會新技術出現脫軌現象。在畢業生調查表中,學生普遍反映在工廠工作很需要理論知識,但職校教學中講授的理論知識太少,學校設備老舊,在工廠中使用頻率不高,無法滿足工廠需求。
1.3缺乏“雙師型”教師,教學方法陳舊
一、培養途徑
1.基于專業核心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
高職自動化專業以培養學生專業核心能力與職業核心能力為出發點,構建以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通過對課程進行改革整合,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使培養出的高技能人才具備良好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理論課程體系包括:①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平臺。包括人文素質課程模塊(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能力素質課程模塊(包括大學英語、應用寫作等課程)、行為素質課程模塊(包括入學教育、心理健康、體育與健康等課程)。②崗位專業能力培養課程平臺。包括專業基本能力課程模塊(包括電工基礎、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等課程)、專業綜合能力課程模塊(包括過程檢測與控制技術、PLC應用技術、嵌入式控制技術等課程)。③延伸能力培養課程平臺。包括選修課程模塊(包括供配電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等課程)、專業拓展課程模塊(包括電機與拖動基礎、專業英語等課程)。實踐教學體系包括:①崗位對接課內實踐教學體系。包括綜合實訓(包括自控系統集成與創新、智能儀表調試與創新、熱工儀表實訓等實踐課程)、專業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②技能競賽創新實踐活動體系。包括文化節活動、藝術節活動、技能節活動、學科競賽(包括國家化工儀表自動化競賽、三菱電機自動化創新設計競賽等)、技能競賽(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技能競賽等)、創新創業競賽(包括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等)。③第二課程實踐活動體系。包括雙休日工程、社團和協會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社會調查活動、假期社會實踐、主題班會活動、校園文化創建活動、文明寢室建設活動、體育活動。
2.創建“教學工廠”理念下的校內實訓基地
“教學工廠”是一種將先進的教學設備、實際的企業環境引入教學環境中,并將其深度融合?!敖虒W工廠”模式是以學校為本位,而不是以企業為本位,它是在現有的教學體系(包括了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基礎上而設立的。通過真實的企業環境、先進的教學設備、合理的教學設置,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與職業核心能力?!敖虒W工廠”模式的實施,實現了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的融合,能夠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師生共同參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從中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企業真實的環境中,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3.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拓展能力培養平臺
一、企業資源在壓縮機系統構造職業能力核心課教學中的應用過程
壓縮機系統構造是開山學院的一門職業能力核心課,課程主要內容為各類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性能參數、系統構造、零部件制造工藝。作為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之一的訂單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典型壓縮機的系統構造及零部件的制造工藝。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壓縮機原理部分的內容講授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但對于壓縮機的系統構造和零部件制造工藝部分,傳統課堂教學的短板便立即顯現出來。抽象的零件圖紙、材料、工藝過程通過講授方式往往顯得枯燥、乏味,更嚴重的問題是學生即便通過課堂講授對這些知識有了一知半解,將來他們真正到了技術崗位,這些課堂所學的知識可能早已淡忘。面對這種情況,企業不得不重新開始對他們進行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這個矛盾其實可以在企業中解決。開山集團擁有壓縮機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裝配、銷售,售后服務等整套產品的實現過程,這些實際上是課堂教學中最具價值的資源。在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依托開山學院這個平臺,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比如,在零部件制造工藝的課程設計時,可以把課堂從學校“搬到”工廠車間,讓學生親臨鑄造生產線,切削加工生產線,熱處理生產線。實踐表明,讓學生親自面對零件生產的現場時,他們會專心致志地觀察生產的各個環節和細節,多數學生會自覺地交流和討論眼前的所見所聞。同時,他們也會產生諸多的疑問,比如,曲軸的軸頸為什么要進行表面熱處理?連桿對鑄造的要求為什么這么高?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們提得很多,他們問的許多問題其實是課堂教學中的某些知識點。針對學生們現場提出的問題,老師就可以充當解說員的角色,一方面解答學生知識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傾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及時掌握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把握程度。這樣的工廠課堂給學生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大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使得先前顯得枯燥的知識活力四射,生機迸發。這些企業資源一旦轉變成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便立即發揮了彌補課堂教學劣勢的重要作用。
二、校企合作平臺上面職業能力的打造過程
高職向來強調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而職業技能的培養往往離不開到生產一線去參加定崗實踐。通過此種形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堂所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職業能力得到了實質性的鍛煉,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相關職業技能,積累了一部分工作經驗。同樣企業資源此時可以為學校所利用。壓縮機系統構造這門課安排了一定學時的獨立實訓環節(壓縮機拆裝和零部件測繪實訓),這個獨立的實訓環節最終安排的場所正是開山公司的各個裝配車間和零部件的加工車間。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學生們從小門走進廠門,從學生身份轉變為工人身份,親自和工人師傅一起學習壓縮機的裝配工藝,學習零部件的制造過程,并動手操作。通過這一形式,克服了學校實訓設備單一、實訓內容陳舊單調的弊端。學生在車間內實實在在地參與了產品的制造、裝配過程,接觸了最新的設備和制造工藝。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將來必須的職業技能,這正是當今各個企業對人才最迫切的要求。在學生們的實踐過程中還發現,學生對產品的質量意識有了深刻認識,因為他們參與動手操作的產品最終是要交付給客戶的,而不是像在學校里面那樣,只是一件作業。因此,他要面對工廠苛刻的質量檢驗,這也迫使學生們克服平時粗心、不注重細節的一些通病。學校、課堂借用企業的這些豐富的資源,收獲的不僅是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也間接地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通過這一實踐形式,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具體表現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強烈激發,在活生生的機械零部件制造和裝配現場,同學們表現出了濃厚的求知欲望和強烈的好奇心,這在以往的純課堂式教學中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環節;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從抽象轉化為具體,從老師講授為主轉化為親眼所見所聞、親自探索為主,依托企業里的各種生產設備、各種生產線、各個生產制造環節,學生們或觀摩、討論學習,或親自動手實踐,這種理實一體化在企業中的具體實踐不但充實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生與生產的零距離親密接觸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工廠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讓學生在校門之內便感覺到了質量和品質的重要性,使學生們更加注重質量、注重細節,這無疑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走向職場具有積極作用。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校企合作的平臺基礎上充分、靈活的利用企業里的各類資源無疑對學校的課堂教學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這些資源可以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的諸多不足,為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提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起到了助推劑的作用。
摘要:國務院總理在《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而中職學校是向社會輸送應用實踐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這就需要中職學校加強在教育方面的改革與發展,為社會培養符合新時代需求的應用實踐型人才。鑒于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其自主學習與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有效的培養,影響了其專業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所以對機械專業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十分有必要。本文立足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對機械專業教育教學有效改革與優化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機械制造工藝;教學改革;優化策略
1中職機械制造工藝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形式單一化。在目前的中職機械制造工藝教學實踐中,諸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仍以傳授式為主,通過直接講授機械相關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學進度,卻難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再加上機械制造中存在較多抽象化概念,學生很難直接理解。此外,在單一的理論教學環境下,學生往往難以將理論運用到未來的工作實踐中,動手能力不足。
1.2對能力培養缺乏重視。在機械制造工藝課程中,涉及到專業制造知識較多,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傳授無法完全實現課程教育目標。為了讓學生掌握機械制造的工藝,教師應將重點放在理論和實踐教學時間分配上。但是,依據目前調研實際來看,受到教育條件、教育理念等方面限制,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更側重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學生很難將教材內容與機械制造工藝聯系起來,以至于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動手能力、獨立處理問題能力得不到有效鍛煉,學生的職業素養發展緩慢。
1.3考核方式不科學。從客觀角度來看,諸多學校與教師在機械制造工藝課程中仍采取卷面考核的方式,這種單一化的考核評價方式使得學生僅重視最終的考評成績,忽略了課程學習中重難點知識的總結與掌握,更多學生選擇在考前依據教師所劃重點進行突擊式復習,對日常學習任務的完成不夠用心,以至于他們對理論知識把握的不夠全面。
1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相互提高和促進的工程實訓教學模式
在工程實訓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先講原理,用實踐來驗證;也可采用先實際操作,為實踐現象找到理論依據,理論和實踐相互促進提高的過程。最初總是感覺應該把工程實訓放在第三學期或者更后一些。認為沒有理論基礎,工程實訓是沒辦法開展好的。但通過幾輪實踐后,感覺把工程實訓放在第二學期末和第三學期初時還是比較對。這個時候學生有了前面機械制圖的基礎,以及一些對機械專業的簡單了解,通過幾周的實訓,教師在課堂上做一些必要的講解和介紹,但內容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可太深,讓學生能夠聽懂。在實訓現場,要求指導教師結合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及時指導學生,并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數控也是,在有一些制圖基礎上,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可以編輯一些簡單的程序,然后自己也可以再深入地學習。通過實訓不但促進了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與提高,同時促進了對專業理論的了解,激發了進一步深入學習理論的興趣與積極性,為后續課程打好基礎。
2構建不間斷的實訓教學體系
為強化實踐教學,我們增加了工程實訓的教學時間。一本二本學校安排工程實訓時間為6—8周,而且一次性完成。我們安排14周分四個教學模塊不間斷進行工程實訓,第一個模塊為常規制造技術實訓(共4周),學習普通機床的實際操作技能、刀具的安裝、工件的裝夾、零件的測量及機械制造的基本知識;第二個模塊為先進制造技術實訓(安排4周),學習數控機床的操作技能,按零件的加工工藝編制數控加工程序,并在數控機床上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務;第三個模塊為先進制造技術的強化訓練(安排3周),繼續提高數控機床操作的熟練程度和數控編程水平,學習各種數控加工軟件;第四個模塊為綜合實訓(安排3周),提高學生掌握復雜零件加工技術水平。這樣安排的工程實訓,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接近生產實際,使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一定會得到較大的提高。工程訓練中心,是獨立學院學生在校期間的重要實踐教學基地。由于平時大部分時間都被正常的教學安排占用,學生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練習提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考慮周六和周日開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選擇工種進行實踐。開放期間應安排指導教師全程跟蹤,不僅有利于隨時指導學生,更重要的是為了確保人身和設備的安全。為了更好地做到實踐不間斷動員學生假期參加學工勞動。利用各種機會向學生宣傳參加學工勞動的意義,特別是動員經過工程實訓有了機械制造技能和基礎知識的學生,假期一定抽時間到有機械設備的生產企業或工廠,特別是中小企業或私企,學習和了解企業的經營和生產情況,并親自參加自己能做的學工勞動,提高實踐能力,擴大知識面,樹立安全第一,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和市場需求意識,為今后就業、創業打下良好基礎。
3制定合理的教學指導內容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是實施工程實訓的核心任務,可以根據實際條件進行相應的調整,改革訓練內容,激發學生興趣,挖掘教學潛力,增加知識性趣味性的內容,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時間安排上,優化傳統實習內容,壓縮傳統實習項目的時間,例如,刨工實習改為刨工表演,鍛造、熱處理改為看錄像等。合理安排數控現代制造技術。在內容上要貼近學生生活,要制作設計加工學生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指導教師的詳細講解程序的編制和設備的操作,然后給定一固定尺寸的材料通過自己設計、自己加工出各種形狀的小零件、小飾品,增強了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激發學習的興趣。例如實訓中電子的實習,焊收音機,之前都沒拿過烙鐵,但是想到要自己即將聽到自己制作的收音機,做起來特別起勁。鉗工做個錘子,車工做個錘子把。數控實習時,老師讓學生自己設計,很多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找圖形,畫圖,修剪,編程序,機床加工??粗约旱淖髌穭龠^了花很多錢買來的,真自豪。激發學生興趣,才能達到實習的目的和效果。在教學內容安排上還要充分考慮到要培養和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首先要利用傳統設備完成操作技能的實習,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一定的實踐經驗以及一定的基本操作訓練之后,預留一定的時間用于創新設計制作,讓他們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根據所學的加工方法和操作要點,展開想象的空間自主構思,自行設計零件,選擇加工工藝,自己完成制作。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極大地調動了教和學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