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個人防疫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迅速行動,今日防疫工作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保障轄區內企業復工復產。取消因疫情防控對企業復工復產的批準手續,復工復產改為報備制。
二是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在遵循“三項可靠”的原則下,團結帶領村“兩委”干部和廣大黨員全部返崗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常態化進行巡查。鎮政府聯合鎮紀委、派出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等鎮直單位常態化對鎮農貿市場及19個村(居)進行巡查,規范口罩佩戴,未發現有聚集娛樂現象;對鎮衛生院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及鄉村醫生管理情況進行督查。
四是落實外地返鄉人員“雙向管理”。對縣外返泰人員實施登記備案管理,重點排查湖北、新余、豐城、鄱陽、南昌縣等較重疫情區返泰人員,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進行管理,有序復工復產。
五是繼續加強“村村響”疫情防控宣傳。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鎮村干部巡查播放宣傳音頻,利用各村廣播循環播放,配備保潔車宣傳小喇叭巡回播放,廣泛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告知群眾自覺做好個人防疫工作,確保疫情防控知識家喻戶曉。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一)堅持“雙擎驅動”,加速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認真抓好12個站點TOD城市規劃一體化設計,1個站點通過市規委會,11個站點通過專家和部門聯合審查會。積極推進青羊新城22項基礎設施建設,日月大道光彩整治工程、綠舟立交、光耀二路(樂平段)等6個項目已完工。全力打通“斷頭路”,與金牛區交界的蜀西南一路完成施工招標,目前組織施工單位打圍,逐步開始進場施工;花都大道(青羊段)文樂一路段、環城生態區段、光華西一路段分別完成一體化方案設計,文樂一路段進一步完成施工招標,光華西一路段通過專家評審和合規性審查。持續用力推進6條軌道線路建設,10號線三期、13號線一期、17號線二期和18號線三期等4條線路全部19個站點打圍進場,準備全面開工建設;27號線一期3個站點完成初設評審;9號線一期2020年底建成通車。積極推進錦江公園一到兩個街區橫縱向道路綜合整治工作,順利完成馬鎮街、小關廟街、東通順街、慶憲街、飲馬河街等12條道路建設任務,有力提升“毛細街巷”通行能力,為臨錦江形成慢行開敞空間提供條件。大力實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2017年10月至2020年全區確定啟動建設211個公服項目,目前完工81個,在建113個,17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著力推進提督街120號、石人北路2號、快活4組、光華村街4個智慧停車場項目建設(計劃提供泊位1046個),提督街、光華村街項目建成,快活4組、石人北路項目均已開工。全面深入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青羊區城市體檢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科學統籌推進;研究制定《城市體檢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實施步驟、具體要求等,圍繞8個方面確定10個必選指標、25個自選指標、3個特色指標;借助大數據與傳統數據分析相結合、縱橫向對比分析等技術方法,形成《2020年城市體檢報告》,對城市建設發展進行全面綜合評估。大力推進天府文化公園拆遷建設,按照“五個一批”要求,牽頭抓好3個方面8項具體工作,持續推進市級資產和私產搬遷,認真開展天府文化公園、騾馬市TOD、青羊坊、寬窄巷子方案編制以及項目開工促建工作。
(二)堅持改善民生,扎實做好住房保障服務。大力抓好全區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工作,發放租賃補貼796戶,發放補貼金額497萬余元。加強公共租賃住房管理,加大對違規行為整治力度,強化保障對象動態管理,完成各類住房保障申請審核及年審3470余戶;配合市住建局完成2020年成都市市本級公共租賃住房配租及資格復審等相關工作。扎實推進人才安居工作,建立人才安居聯合審核機制,受理各類人才安居申請1838人,審核通過1186人,為80名人才提供購房支持服務;牽頭制定《青羊區人才公寓租售管理實施細則》,完成第一批次人才公寓租售工作,人才最終選房397套。深入推進全區住宅類排水戶內部排水管網普查治理,選定實施點位73個院落,其中6個竣工驗收、4個進行整改,其余點位有序推進。嚴格辦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業務,受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業務423件,其中完成結算審核248件,涉及金額1428.5萬元;完成資金歸集1780件,涉及資金9066.97萬元。全力推進新啟動棚改(舊改)項目實施和老項目產權注銷工作,完成東御河片區棚改項目、德盛路地塊棚改項目、太升南路280—286號地塊棚改項目、諸葛廟片區棚改項目和祠堂街地塊舊城改造項目等5個改造項目范圍內108戶(建筑面積5971㎡)直管公房產權登記信息查檔、租賃管理情況核實工作。妥善處理德盛路地塊棚改項目、大安東路1號地塊舊改項目、東御河片區棚改項目、中房公司拆遷青羊正街舊城改造項目等4個改造項目內18戶公房建租管理、補償安置遺留問題。
(三)堅持便民利民,大力營造優質交通環境。努力發展綠色交通,加強網絡預約出租車管理,全年受理《網絡預約出租車駕駛員證》700余件、《網絡預約出租車運輸證》1600余件;積極推動分時租賃汽車、共享單車、共享停車位等新興出行方式健康發展。完成西大街、上同仁路、中同仁路、民生里、蜀輝路等35條道路50公里自行車道建設任務。積極配合市交通局開展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及時收集并解決轄區居民公交出行需求,協調開行復工專線6條,學校專線車1條,優化調整公交站臺1個,出動車輛303臺,運送返崗復工人員4508名。認真抓好停車場管理工作,制定印發《關于優化全區臨時停車場備案工作的告知函》,進一步簡化停車場辦理流程;針對閑置地塊(含臨時工地)臨時停車場市民投訴多等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營造干凈整潔、經營規范、便民利民環境。
(四)堅持平戰結合,狠抓人民防空事業發展。突出抓好人防工程建設管理,開展結建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全面落實驗筋及人防設施預埋件檢查制度,專項竣工驗收到位,確保工程建設質量。認真做好人防工程維護管理,按照“三清、四不留”的要求,摸清和掌握本區已建人防工程基本情況,人防工程標示標牌無丟失、無污損,完好率達100%。扎實開展防空警報維護管理檢查,確保每臺警報器處于良好戰備狀態,設備設施完好率100%。加強人防宣傳教育,利用國防教育日、全民安全宣傳月、人防應急包發放等時機,開展各類針對性人防宣傳咨詢活動,探索建立人防宣傳進社區示范點;推進人防知識進機關、進社區、進單位活動,會同教育部門在全區14所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開展人民防空知識教育,接受教育學生達6400余人。深入開展人防系統治理工作,制定《青羊區人防行業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治理重點,積極查找問題,主動接受監督。
(五)堅持健全體系,持續加大行業監管力度。房產行業方面,完成房屋租賃備案16161件,房地產中介機構備案322家,辦理預售征詢21件,精裝修現場勘驗18件,對開發企業現場檢查90余次、約談16次,要求整改6次、通報批評1次;嚴肅處理整改凱德風尚、西城尚錦、金沙云庭、錦繡光華、香木林新城小區內違規隔間出租行為。妥善做好巢客遇家、滿城青客、蛋殼公寓等住房租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建筑行業方面,全區共核發112個施工許可證,施工面積為290.21萬平方米;完成15個項目、82.42萬平方米的竣工驗收備案;核繳35個項目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共計57594.29萬元;審查建筑業企業三級資質新辦、增項549家,變更5759家,其中新辦、增項辦結通過155家,變更通過4022家。完成151項招標備案,70項中標備案,妥善處理5件招投標投訴,依法依規對2家監理單位、1家招標機構進行信用扣分。工程質量方面,大力開展工程質量治理行動,全面落實五方責任主體質量終身責任制,健全工程質量監督和監理機制,對10個在建項目混凝土抗壓強度、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進行結構實體監督檢測,全年新增監督工程28個、工程竣工項目9個,區管新建項目受監覆蓋率100%,工程質量備案率100%,全區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率100%。消防驗收方面,不斷規范辦理流程,正規驗收程序,擬制《青羊區建設工程消防現場竣工驗收內部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責任分工、辦事流程、現場查驗內容和方式、資料存檔等要求;全年接收各類消防驗收報件90余件,現場驗收100余次,過程監管20余次,較好完成消防驗收任務。交通運輸行業方面,全面開展機動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工作,深入排查機動車維修行業廢鉛蓄電池污染防治源頭、產量和流向,有效防控廢鉛蓄電池污染風險;積極開展駕駛培訓機構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治未經許可非法從事駕培業務的“黑駕校”和“黑招生點”,加強行業規范和自律;強化對寄遞物流企業監管力度,大力開展寄遞物流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抓好寄遞物流行業掃黃打非、禁毒、反恐宣傳,組織對75家門店進行抽查,重點檢查疫情防控、安全制度、三個100%制度等落實情況,針對存在問題,立即要求整改。建筑企業資質審批突出問題系統治理方面,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深入調查研究,暢通監督渠道,扎實抓好自查自糾,摸排問題線索,完成審批流程、申請資料、審查要點等3個方面8個問題整改;積極配合市住建局撤銷48家企業違規取得的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全區住建系統共問責處理4人,其中移交檢察院1人、提醒談話3人,進一步規范審批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公開透明的資質申報和審批工作機制,從源頭上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摘要】目的總結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抗震救災中的衛生防疫措施,為今后災后防疫工作提供參考。方法根據地震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實踐,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結果總結出六點重點防疫措施:(1)根據當地實際條件,及時修正工作方案,為當地衛生應急指揮部門提供總體防疫規劃;(2)優先做好水源的選擇、檢測與消毒;(3)嚴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經蟲媒傳播的疾病;(4)做好疾病癥狀監測,及時發現疫情苗頭;(5)加強食品衛生宣傳教育,搞好食品衛生監督;(6)培養村民骨干,增強群體防病意識,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防疫隊。由于措施得當,災區沒有出現傳染病爆發流行和食物中毒。結論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應根據
【關鍵詞】抗震救災;衛生防疫;體會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給災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地震發生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以各種方式抗震救災,共度難關,筆者有幸隨我部抗震救災防疫隊奔赴平武縣南壩鎮執行衛生防疫任務。
1基本情況
平武縣南壩鎮是是平武縣的重災區之一,常住人口2萬多人,流動人口1萬多人,在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中,該鎮遇難1614人,失蹤2213人,受傷14851人,房屋倒塌率高達95%以上。供水、供電系統中斷,道路阻塞,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不得不飲用泉水和淺井水,水井多年不用,防護設施陳舊或缺失,有的水井周邊不足10米處就有廁所和豬圈。糞便、垃圾運輸和污水排放系統普遍被破壞,受災群眾的集體居住、大量救援人員的涌入所致的生活垃圾、廢水、自建簡易廁所隨處可見,家畜在圈舍倒塌后四處流竄,隨地排泄,等等,都會為蚊蠅孳生創造條件,導致蒼蠅密度一時間很難控制,有的地方最高時達到每視野1000只以上;災后初期群眾集體居住,條件簡陋,交叉感染機會增加,對傳染病病人缺乏早診斷、早隔離的條件,另外臨時災民安置點的人群流動性大,流動人群有時高達3萬人左右,外來救援人員(包括部隊、志愿者、各級政府安排的救災及其輔助救災人員)多達2萬人,這些人群中不乏傳染病患者,為各類傳染病的傳播帶來了條件。災民安置點、各救援隊伍集體起伙做飯,加之用水緊張,食品、食品容器、餐具沒有條件洗凈、消毒,剩余食品無條件貯藏,易導致食源性疾病和生活接觸性疾病的發生。
2主要防疫措施
一、強化服從、服務意識,在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任務上盡責盡力,努力作為
1、在實現“六保”目標上盡責盡力,努力作為。我辦將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保”重大決策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全年人防工作之中,在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本市房地產業開發建設處于低迷境況下,我們竭盡全力,依法抓好“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和征收人防易地建設費工作,以實際行動,為保增長、保稅源、保民生作出努力。
2、在策應“四大一新”發展戰略上盡責盡力、努力作為。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構建大框架城市的發展戰略,著手人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使人防工作與城市發展的步伐相同步。二是積極爭取余江縣列入省級人防重點城市,在全市所有縣(市、區)依法開展人防工作。三是主動為全市中心任務提供服務保障。在我辦人員編制少、12個公務員編制就有三分之一切線退居二線休息,且人防建設任務又非常繁重,在這種情況下,市委抽調人員搞中心工作,我們是隨抽隨派,今年又嚴格遵照市委的要求,選派年富力強的縣級干部參加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并提供車輛作保障。四是出色完成新農村建設試點任務。20*年牽頭幫扶貴溪市河潭鎮九夏年六一組開展新農村試點建設。我辦駐村幫扶干部立足村情,協助鎮村干部制訂村建規劃,擠出幫扶資金3萬元,協調籌資3.6萬元,出色完成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自建項目、公建項目及整體效果等各項任務,深受鎮、村干部和村民的贊譽。去年年底,該村自發地組織村民敲鑼打鼓贈送“傾心幫扶謀民利,合力共建新農村”的錦旗。本辦被貴溪市新村辦推薦為市級新農村建設幫扶先進單位。
3、在落實聯建共創責任中盡責盡力,努力作為。以聯建共創工作為己任,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為強化干部職工聯建共創責任意識,我辦安排單位所有干部職工擔任衛生監督員,履行衛生巡檢、監督職責,并多次組織干部職工突擊清掃責任區的環境衛生,在市聯創辦的多次評比中受到好評。
4、在落實維穩責任上盡責盡力,努力作為。實行維穩“三級”責任制和“五定”措施,實現了“六無”目標。“三級”責任制即:單位、部門(下屬單位)、個人(家庭、承租戶)三級簽訂責任狀;“五定”措施即:定人員、定對象、定責任、定獎懲、定措施。“六無”目標即:無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無災害事故和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無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無越級上訪事件和上訪信件,無違法違紀人員,無入室偷盜案件。被市綜治委評為*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二、強化監督制約機制,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優化政務環境上盡職盡力,努力作為
【摘要】目的總結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抗震救災中的衛生防疫措施,為今后災后防疫工作提供參考。方法根據地震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實踐,進行回顧性總結分析。結果總結出六點重點防疫措施:(1)根據當地實際條件,及時修正工作方案,為當地衛生應急指揮部門提供總體防疫規劃;(2)優先做好水源的選擇、檢測與消毒;(3)嚴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經蟲媒傳播的疾病;(4)做好疾病癥狀監測,及時發現疫情苗頭;(5)加強食品衛生宣傳教育,搞好食品衛生監督;(6)培養村民骨干,增強群體防病意識,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防疫隊。由于措施得當,災區沒有出現傳染病爆發流行和食物中毒。結論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應根據
【關鍵詞】抗震救災;衛生防疫;體會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給災區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地震發生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以各種方式抗震救災,共度難關,筆者有幸隨我部抗震救災防疫隊奔赴平武縣南壩鎮執行衛生防疫任務。
1基本情況
平武縣南壩鎮是是平武縣的重災區之一,常住人口2萬多人,流動人口1萬多人,在這次特大地震災害中,該鎮遇難1614人,失蹤2213人,受傷14851人,房屋倒塌率高達95%以上。供水、供電系統中斷,道路阻塞,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不得不飲用泉水和淺井水,水井多年不用,防護設施陳舊或缺失,有的水井周邊不足10米處就有廁所和豬圈。糞便、垃圾運輸和污水排放系統普遍被破壞,受災群眾的集體居住、大量救援人員的涌入所致的生活垃圾、廢水、自建簡易廁所隨處可見,家畜在圈舍倒塌后四處流竄,隨地排泄,等等,都會為蚊蠅孳生創造條件,導致蒼蠅密度一時間很難控制,有的地方最高時達到每視野1000只以上;災后初期群眾集體居住,條件簡陋,交叉感染機會增加,對傳染病病人缺乏早診斷、早隔離的條件,另外臨時災民安置點的人群流動性大,流動人群有時高達3萬人左右,外來救援人員(包括部隊、志愿者、各級政府安排的救災及其輔助救災人員)多達2萬人,這些人群中不乏傳染病患者,為各類傳染病的傳播帶來了條件。災民安置點、各救援隊伍集體起伙做飯,加之用水緊張,食品、食品容器、餐具沒有條件洗凈、消毒,剩余食品無條件貯藏,易導致食源性疾病和生活接觸性疾病的發生。
2主要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