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耕地利用現狀分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按照國務院、省、市政府對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的部署和縣人民政府的具體安排,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技術方案。
一、工作任務
總結評價上一輪規劃的實施情況,開展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中土地利用的重大戰略問題研究,分析全縣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開發利用潛力,核定土地利用現狀數據,開展土地利用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提出規劃期間土地利用的目標和原則,按照上級下達的規劃控制指標,確定全縣土地利用結構,科學劃分土地利用區域,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的產業空間布局;確定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用地;提出保障規劃實施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規劃管理信息系統。
規劃修編以年為規劃基期年,2010年為近期目標年,2020年為規劃目標年。規劃范圍為本縣行政管轄范圍內的全部土地。
二、資料收集
收集具有真實性、現實性和權威性的資料,是做好規劃編制工作的前提條件。
一、規劃修編的基本原則
鄉鎮、街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具體應遵循以下原則:
1、用途管制原則。統籌安排各類重點建設用地,明確各土地利用區塊的用途,特別要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引導與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農用地。
2、耕地占補平衡原則。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力度,適度開發宜耕后備資源,確保耕地占補平衡。
3、集約節約用地原則。規劃圈外的建設用地要逐步向圈內置換,著力挖潛盤活存量閑置、空閑土地和已建設的粗放低效土地,強化“雙控”指標體系,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率。
4、可持續利用原則。重視保護與改善生態環境,充分考慮環境容量和生態承載力,保障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直有關部門和單位: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城鄉建設、土地管理的基礎,是落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據,也是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隨著我市城市化、工業化的強勢推進,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必須重新編制。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做好市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意見》(浙政辦發[*]42號)精神,現就做好鄉鎮、街道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規劃修編的指導思想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全面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深入實施“工業立市、開放興市、合力建市、生態靚市”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各鄉鎮、街道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堅持“保護、保障、挖潛和集約利用”的總體要求,正確處理內涵挖潛與外延擴張、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的關系,通過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推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規劃修編的基本原則
鄉鎮、街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具體應遵循以下原則:
根據《合肥市第二次土地調查實施細則》要求,保證我區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廬陽區第二次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負責全區土地調查組織實施工作。各鄉鎮、街道、工業園區也要相應成立由分管負責人為組長的組織機構。
二、加強宣傳培訓
各鄉鎮、街道、工業園區和村、居要利用會議和宣傳欄、簡報等形式,大力宣傳本次調查對促進資源、環境、社會持續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提高認識,為廬陽區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三、落實調查經費
《*區*鎮土地利用總何體規劃(20*-2010年)》(以下簡稱“本規劃”)*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主要成果,也是政府評議、報上級政府審批和組織實施的政策性文件,包括:總則、土地利用現狀及潛力分析、規劃目標與方針、土地利用總體布局、主要用地規劃和空間管制引導、規劃實施與管理,附則及附表等內容。為了對本規劃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現將有關問題作如下說明。
一、*鎮概況
*位于*區東南部,集鎮距市區15公里,屬半丘陵半圩區地形。東與*縣、*鎮和*接壤,南與*鎮相連,西與*鎮隔河相望,北與*和*鎮緊連,是*區建制鎮之一。
全鎮轄*村民委員會*個街道居委會,*個村民組,轄區總面積*平方公里。20*年全鎮總人口5.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萬人,非農業人口0.84萬人,人口密度475人/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5823.90公頃,人均耕地0.1*2公頃。
*鎮是*區*大建制鎮之一,區域位置較佳,*省級開發區區域面積三分之一在我鎮境內有*鐵路及復線和*高速東西穿越,*省道北穿而過,交通便捷。
這里典型的溫帶氣候,加上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擁有皖南山區的樸質,更兼江南水鄉的柔美。境內山巒起伏、環境優美。南有千年古壩-*壩,滋潤著*兒女;東有圣地-*,休閑度假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