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地鐵施工總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在地鐵工程項目中,地鐵測繪工作及測量技術是項目建設的基礎工作,它不僅貫穿于整個地鐵工程建設始終,還對地鐵工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本文結合地鐵測繪工作的實踐經驗,分析了常見的地鐵工程測量技術,就具體的實踐應用進行了分析探討,以期對相關的地鐵工程測繪工作有所啟示作用。
關鍵詞:地鐵測繪;測量技術;地鐵工程
伴隨我國經濟建設的蓬勃發展,各地城市交通建設也面臨著全新的發展局面,作為城市交通的最基礎建設之一,地鐵工程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其工程質量自然也備受社會關注。地鐵測繪工作是地鐵工程的一項重要環節,它貫穿于整個地鐵工程,從地鐵工程開始籌劃直到工程的后續運營,幾乎都離不開測繪工作的支持。因此作為工程施工單位,需重視地鐵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保證測量的準確性,提高工程建設水平。本文結合具體工程實例,對上述問題進行探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地鐵工程概述
為方便本次研究分析,本文選取了某地鐵工程的具體實踐建設作為研究參考對象。工程為某城市的地鐵線路,是南北方向的主干線,線路全長約21.9km,其中地下線長約13.5km,地上線長約8.4km,該項工程是解決主城南北客運主流向出行需求的南北主軸線。結合本次地鐵工程概述及以往的施工經驗,總結本次地鐵工程測繪工作和測量技術工作具有以下特點。首先,本次地鐵工程項目屬于城市地鐵線路主干線,對城市交通影響較大;而且地鐵項目投資大,工程建設周期長,因此地鐵測繪工作要貫穿于整個項目始終,從地鐵工程開始籌劃直到工程的后續運營,都需要測量技術支持。其次,地鐵工程界限規定嚴格,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誤差都必須受到嚴格控制,測量技術必須有精確性和可靠性的保障。最后,地鐵測量工作必須抓好每一個細節,要通過測量技術的管理提高項目管理質量,對于施工過程中一些關鍵環節如鋪軌基標測量、隧道施工方面測量等,都要做好嚴格把控,從整體上提高測量技術水平,為地鐵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地鐵工程測量技術分析
摘要:地鐵工程建設中,需要在施工質量、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好統籌協調,其中安全管理必須擺在首要位置。本文首先概述了地鐵工程安全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隨后以福州地鐵工程為例,從施工環境、管線改遷、技術要求等方面,介紹了該工程建設的特點和難點。最后在結語中,從安全管理要點和風險防范措施兩個角度,總結了福州地鐵工程建設中安全風險管控的經驗。
關鍵詞:福州地鐵;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工程保險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地鐵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9年,全國已經開通城軌交通的城市達到40個,運營總里程超過6700km。城市地鐵工程具有跨度大、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大、施工場地限定、施工動態變化大、管線遷改及交通導改難度大等特點,做好施工期間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根據相關的新聞報道,地鐵施工中基坑坍塌、地面塌陷、管線斷裂等事故頻繁發生,這些事故的發生凸顯了施工安全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因此樹立全過程、精細化的風險防控和安全管理理念,構筑牢固的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切實保障施工安全。
1安全風險管理流程
1.1風險識別。超前識別安全風險是安全管理的首要步驟。地鐵工程的施工現場存在較多的危險源,一旦危險源管控失效,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就會大大上升。工程建設中風險識別方法,主要分為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綜合分析方法。工程勘察與設計風險管理中一般采用定量風險分析法。工程施工風險管理中多數采用綜合風險分析,即通過運用專家調查、工程類比分析、FTA(事故樹)、風險矩陣、模糊綜合評判等安全工程評價方法,定量地判斷、識別安全風險。
1.2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的關鍵環節是確定衡量風險水平的指標,依據《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設風險管理規范》(GB50652-2011)中,工程建設風險等級標準劃分,對各站點、區間地質風險、施工風險、環境風險進行評估,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損失,劃定風險等級,并通過召開專家會對風險進行評估,并結合專家意見修改完善,形成風險評估報告。
摘要:地鐵出現并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地鐵工程項目包含著多個方面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所開展的前期管理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地鐵工程項目效果,因此必須要將地鐵工程項目前期管理落到實處,確保其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簡要介紹了地鐵前期工程項目特征,分析了前期管理包含的內容,并提出了相關措施,希望能夠為地鐵工程項目前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鐵工程項目;前期管理;措施
0引言
地鐵前期工程是鐵路工程必不可少的構成部份。從當前地鐵工程施工現實情況來看,項目前期工程管理不當,無法按時完成是導致當前地鐵工程施工存在問題最為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相關人員必須要從源頭上進行整改,強化鐵路工程項目前期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只有這樣才能夠為鐵路工程項目施工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
1地鐵前期工程項目特征
對于地鐵前期工程進行分析,發現其特征主要可以總結為整體性比較強,具有一定的臨時性,目標較多,唯一性等。地鐵前期工程開始和結束時間較為明顯,無論是從時間還是空間的角度來看,都屬于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前期工程需要達成的任務是固定的,可以將其劃分成為不同階段,按照順序結束施工。前期工程內容是不變的,主要是為地鐵施工提供支持。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對于地鐵前期工程項目予以充分關注[1]。需要注意的是,地鐵工程項目和其他項目具有一定的差異:地鐵屬于大規模市政工程,和社會生活關聯緊密,在開展前期工程時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內容;開展地鐵施工需要投入較多的成本,并且對于工作時間以及質量等有明確規定,前期工程可用的時間并不多;地鐵工作可以被歸類為焦點工程,能夠對于群眾的正常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群眾的重視度高。
【摘要】圍繞地鐵站防水工程質量控制管理進行研究,分析了地鐵車站的防水標準,并以南寧地鐵4#線超長地鐵車站洪運路站為例,研究洪運路站主體與三縫部位的滲漏原因,并分別從施工材料、施工過程2個方面對防水工程進行質量控制和管理,提出有效的質量控制對策。
【關鍵詞】質量控制;地鐵站;防水工程
1引言
地鐵站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場所,地鐵站的防水性能直接決定了地鐵站的使用壽命以及功能的發揮,同時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因此,對地鐵站的防水工程開展深入研究,對地鐵車站和城市交通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2地鐵站防水標準
地鐵站防水標準:要求出口、入口通道防水達到一級標準;地鐵站風井、風道風水達到二級;主體結構、出入口通道、風道、風井全部采用全包防水形式,不允許結構出現漏水現象,結構表面不能有濕漬存在,遵循以防為主、多道設防、綜合整治,以外加防水工程為輔、結構自防水為主為的原則,對施工縫、穿墻管、圍護、變形縫等部位進行合理、有效的設置,選擇防水材料時,要求材料具備耐酸堿特性,確保防水層有足夠的整體密封性。
[摘要]太平洋廣場二期基坑圍護結構距離正在運營的地鐵隧道外邊線僅318m。通過科學的施工方法、信息化監控等措施使其對地鐵隧道的影響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本文對這一成功經驗進行有益的總結,為今后同類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提供參考價值。
太平洋廣場二期工程由一幢39層高的辦公樓、三層商業樓、三層會所組成,東靠襄陽北路,西連東湖路,南臨淮海中路,距地鐵一號線隧道外邊線僅318m,隧頂埋深約-12170m。基坑占地面積4400m2,周邊裙房區開挖深度912m,塔樓區及襄陽北路一側挖深約11m,屬深基坑工程,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樁及3m厚承臺板。
1施工區域地質情況
基坑土體自上而下分為以下土層:①雜填土,上部夾碎磚、石子等雜物,下部以素填土為主,層厚1100~3140m;②粘土,含云母及鐵錳結核,層厚015~211m;③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飽和,中~高壓縮性,夾粉砂薄層,層厚為2155~5160m;④灰和淤泥質粘土,流塑,中壓縮性,夾薄層粉砂,層厚為7140m~1010m;⑤粘土,飽和軟塑,中~高壓縮性,層厚3100~5160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015m處。
2基坑圍護及支撐方案
該基坑圍護結構為寬600~800mm、深18~20m地下連續墻,北側采用鉆孔灌注樁(樁徑Φ=1000mm,樁長l=18m),樁后運用兩排攪拌樁止水,墻頂設置鋼筋混凝土壓頂圈梁以增強維護結構的整體性。基底以下采用水泥攪拌樁滿堂加固,深度為5m,地鐵隧道側加固寬度達10m,水泥摻量為15%,基底以上為8%,深層攪拌樁加固區與地墻的縫隙處進行了壓密注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