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大學專業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當代護生的主要心理問題
1.1由于學業壓力導致的心理問題護生在大學期間不僅要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還要掌握各項護理基本技能操作,需要學生花費較多的時間在學校的實訓中心進行相應的訓練。其中關于內科、外科、兒科和婦產科厚重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基礎護理學各項實踐操作對于護生來說著實費力。此外,學期末的考試,在繁重課業的基礎上劇增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有調查顯示,準備和參加考試是護理本科生最大的壓力源??荚噳毫υ谝欢螘r間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是持續的,易引起其極大的焦慮情緒,成為護生在校最大的壓力源。其次,大學教育制度下單次考試不過后的補考,清考以及畢業前的重修,還會帶給少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嚴重的困惑??茖W研究表明,護生在專業課的學習和應試中,長期精神高度緊張所產生的焦慮情緒甚至會導致一些心理疾病的出現。
1.2由于個人情感產生的心理問題有關調查統計,近35%的大學生存在情感困擾。從現實生活角度來看,由于戀愛問題產生的心理問題最為突出,有的學生甚至因此悲觀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對于處于青春期的護生而言,他們渴望得到異性的關注和愛護,渴望在大學擁有一份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生理早熟和心理滯后的矛盾,導致他們往往不能很好地處理好需要愛和理解愛之間的偏差。由于護生一般以女生居多,個人情感所導致的一些負面影響容易給女生帶來嚴重的傷害,甚至產生一些偏執的心理問題。
1.3由于自適應能力差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對于剛步入大學的護生而言,生活、學習在陌生的新環境,容易產生孤獨感。除此以外,部分護生在大學學習期間,對比于以往高中階段的應試學習,多數護生不適應大學的自我管理與自主學習模式,失去奮斗的目標和方向,產生一種迷茫感,表現為整天的無所事事,以感情生活來填補精神生活的空白。當面對學習生活中產生的一些變化,如掛科、評先評優、各種社團崗位競爭乃至大學后期的實習崗位的競聘,因適應能力差帶來的若干次挫敗,容易造成護生的信心缺失,部分護生也會在心理上產生不自信、壓抑感。
1.4由于人際關系導致的心理問題由于護理專業女生占95%以上,日常與男生交流的機會很少,加上女生敏感、細膩的心理,容易產生焦慮、積郁的心理問題。有研究發現,性別和年齡是影響大學生人際信任的因素,人際信任的程度和性格的內外向是交往焦慮的重要影響因素。當大學生之間出現因信任危機導致的感情疏遠等問題時,部分學生難免會產生抑郁心理。在女生居多的護生中,平常的生活學習中,多以宿舍為單位的形式進行著,宿舍內部的矛盾如果處理不好的話,極可能引發女性護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除此以外,在現如今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社會里,多數的學生傾向于通過網絡宣泄自己的情感,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用的電子設備總是隨著品牌的換代而更換,始終追求著“更快、更好、更多”的功能,整天沉浸在虛擬世界中,不愿主動與他人交往,逐漸產生因逃避群體而產生的自我封閉、孤獨感等心理問題。
1.5由于實習就業壓力產生的心理問題大學后期所面臨的實習和就業壓力是護生心理壓力最大的體現。如實習期間的人際關系的改變,從在校期間的師生接觸到臨床的眾多陌生醫護人員,病人以及陪護人員。人際關系的驟變造成護生的心里矛盾,使其處于一種精神緊張的狀態。同時,護生實習期間因缺乏實踐經驗,在操作技能上和護士有很大的差距,往往不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易出現害怕實習,甚至逃避操作的膽怯心理,產生沉重的心理負擔。就業方面而言,日益增加的護理專業畢業生和逐漸減少的護理崗位需求,無形之間給護士畢業生增加了就業的壓力。此外,作為奔波于臨床第一線的護理人員而言,良好的外貌形象氣質顯得至關重要。這也就涉及到各大醫院每年面試時身材姣好、外貌出眾的學生會更受醫院人員青睞。這些應聘條件給予了這方面不盡人意的學生壓力,使得她們面臨就業時會產生挫敗之感。因此,實習期間護生面臨的人際關系和就業相關的壓力是當前護生面臨的主要心理壓力之一。
1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對于艱苦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其自身觀念因素很重要。只有學生本人具有正確的就業觀念,才會不斷從各個方面來提高就業的競爭力,來很好地把握就業機會。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艱苦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保證。筆者所在學院的資源勘查工程、采礦工程、選礦工程、安全工程、測量工程等專業都屬于艱苦專業,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多為野外或礦山,很多學生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所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轉變就業觀念非常重要。大部分學生在就業觀念上存在“誤區”,表現為:一步到位和白領意識;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發達城市工作;期望到條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即使待業也不愿意到國家需要的基層、艱苦地區就業等等狹隘的就業觀念,學生的這些就業觀念,本身就給就業帶來了很大不利。學院針對這一現象,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消除學生的專業思想。例如,每學年學院都舉行《滇之約講壇》系列講座,主要請學院知名的教授、礦山企業的專家及領導、事業有成的校友來學院為學生做講座。講述他們本身對這些專業的理解、在奮斗與成功過程中的快樂、以及對專業的熱愛和國土資源工程學院這些專業的發展前景等。學生對講座很感興趣,主講人起到了很好的榜樣的作用。通過聽講座以及和主講人的交流互動,使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專業和發展方向,對自己將來的就業充滿了信心。另外,艱苦專業就業渠道比較窄,單位對專業的對口要求比較嚴格,有些是在行業里很好的單位,但學生認識不清,在找工作過程中,左顧右盼、盲目攀比,錯過了許多就業良機。在就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一個好的職位可能有許多人去競爭,狹隘的就業觀很難適應現在的就業市場。因此,班級會經常召開主題班會,使學生充分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要腳踏實地,客觀評價自己,并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要改變過去“精英教育”的就業觀念,樹立“先生存、后發展”,“先就業、后擇業”,“從基層做起”的新型求職觀念,更為重要的是,要樹立勞動的意識。學生的就業觀念轉變了,才會去積極就業、主動就業,對就業機會把握的敏感程度加強,從而提高就業能力。
2抓好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艱苦專業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強化艱苦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是增強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手段。該院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提高實驗課、實習課、設計課、研討課等實踐課程的地位,把課堂教學、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社會調研以及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
2.1重視實習教育基地的建設
學生的實習一般分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三種。雖然前兩種類型的實習時間較短,要求也較低,同時系統性也不夠強,多是對某門課程的實習,但是同學可以更進一步認識了自己的專業,明確了自己未來的從業方向,更加了解就業時需要哪些基本技能,為將來的就業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畢業實習,不僅是對學生本人整個大學階段專業學習的一次全面檢驗,使自己在大學學到的知識系統化,也成為學生開始正式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因此,學院在大力建設院內的各種試驗實訓設施的同時,十分重視校外學生實習基地的建設。云銅集團、云錫公司、云南省地質調查院等大型的企事業單位都有該院學生的實習基地。學院將這些實習安排在校外的大型企事業單位內進行,這樣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親自動手參與到現實工作中來,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豐富了實踐經驗,單位錄用的畢業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即能進入工作角色。
1地方建筑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1.1就業地點分布不均
建筑類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工作時,往往會更加傾向于建筑業比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很多畢業生都愿意到一線城市。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在上述地區,建筑行業人才基本上不存在短缺的情況,而中西部地區,在建筑行業,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由于中西部地區,建筑行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薪資待遇水平也不是很高,在加上比較艱苦的生活條件,使得很多畢業生不愿意到中西部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就業地點分布的集中,從整體上看不夠均勻。
1.2就業面較窄,需求量較小
建筑類專業的學生,其專業知識較深,專業性也比綜合類專業強。因此,在就業過程中,主要是比較對口的單位,例如,建筑工程設計單位、建設行政管理單位和科研教育單位。重點本科院?;蛘叽T士研究生,一般能夠進入設計院等較好的單位工作,但是地方性的建筑大學,學生的專業基礎和綜合知識,相較于重點大學,要差一些,在就業過程中,主要是一些建筑施工單位。但是很多學生不愿意到一線的施工現場,因此,雖然施工單位需要的人才較多,但是經常出現招不夠人的情況。而畢業生希望就業的單位,如一些設計局、園林規劃局等單位,其人才缺口非常小,并且由于是國家事業單位,建筑類專業畢業生,想要進入上述單位工作,還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傮w上來看,地方性建筑大學的畢業生,就業面比較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
1.3對就業期望值高
一、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特殊性
隨著高教體制改革,高校擴招措施的實施,各高校紛紛開設了藝術專業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謂藝術類專業一般包括音樂專業、美術專業、設計專業、傳媒專業等,從專業群體來看,這是一個思維風格、心理特點、行為方式具有鮮明專業特點的群體,而與普文、普理的學生相比,藝術類專業的學生有如下特點:
(一)思維方式上
長于形象,短于邏輯藝術類大學生的專業要求多是訓練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情感體驗、較強的審美與表現力,特殊的思維訓練和心理體驗導致藝術類專業學生特殊的思維定勢:形象思維發達,邏輯思維欠缺。形象思維的發達導致他們對訴諸視覺、聽覺的線條、色彩、聲符以及意象具有較強感受力,且善于聯想與想象,情感豐富。邏輯思維的缺乏使得他們在掌握與接受概念、判斷、推理、論證的理論知識方面能力較弱?!八囆g創作”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生產,伴隨著復雜的心理活動與思維活動,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形象性是最突出的美學特征,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傳達都離不開具體可感的形象。盡管好的思維品格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互相配合、協同運行,但不可否認,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確實存在著利于專業技能學習的重形象輕邏輯的思維定勢。
(二)學習行為上行為是思維的體現
不同的思維風格可能導致不同的學習興趣和行為偏好,“藝術類學生受藝術思維特征的影響,一般更習慣于直覺和形象思維,更富于情緒、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歡追求浪漫情調和美感”。故反映在學習過程中,藝術類專業學生的學習行為更多體現出如下特點:
一、日語專業大學生就業過程中責任感缺失的表現
(一)自我定位不準確,缺失奮斗目標
一帆風順的生活和學習使他們邁入大學后全力享受生活,缺少進取心和創新意識,自高自大,崇拜虛無縹緲的東西,對未來沒有目標感,還有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家庭背景,找工作時再努力也沒有用,干脆放棄了努力。這樣的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要么因對自我能力的過高估計而盲目的自大,不從基層做起;要么在就業時缺乏競爭意識,使大好的就業機會白白流失掉。還有的人因缺乏理想和奮斗目標,在選擇崗位時,沒有遠見,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長期奮斗的勇氣。
(二)感恩意識和團隊精神缺失,自私自利
這表現在一些人自私任性,完全不顧父母對自己的養育,沒有意識到社會對他們的幫助而應設法回報社會。他們滿腹牢騷,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就業時往往忽視企業和社會的需要,開口就向企業要求高薪酬,而不考慮自己能給企業創造多大的效益。團隊精神的缺失,導致他們對同事和領導缺乏必要的尊重,未掌握與別人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他們只要求他人考慮他們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卻對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置若罔聞,故難以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三)自我承受力差,缺乏獨立自主和艱苦奮斗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