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拆除技術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秘書長胡春宏、副秘書長王兆印率團參加了2002年7月21–8月2日在美國舉行第二屆中美泥沙學術討論會,我國水利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支持的重大課題《江河泥沙災害形成機理及防治研究》項目組骨干成員及相關知名專家25人赴美參加交流會,其中水利部所屬成員有胡春宏、王兆印、劉成(國際泥沙研究與培訓中心)、楊小慶(水科院)、張俊華(黃委)5人。有50名美國和6名比利時代表參加了會議。
關鍵詞:中美泥沙與環境學術討論
一、會議概況
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國際泥沙研究培訓中心秘書長胡春宏、副秘書長王兆印率團參加了2002年7月21–8月2日在美國舉行第二屆中美泥沙學術討論會,我國水利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支持的重大課題《江河泥沙災害形成機理及防治研究》項目組骨干成員及相關知名專家25人赴美參加交流會,其中水利部所屬成員有胡春宏、王兆印、劉成(國際泥沙研究與培訓中心)、楊小慶(水科院)、張俊華(黃委)5人。有50名美國和6名比利時代表參加了會議。會后,代表們實地考察了美國Sheboygan河生態修復項目、Peoria湖保護工程、伊利諾伊河、周文德水力實驗室、胡佛水壩、科羅拉多河等水利、環境工程。
二、主要內容
1、學術討論會
摘要:掛籃懸臂澆筑施工使用少量施工機具設備,避免了大量的支架,可以方便地建造跨越深谷、流量大的河道和交通量大的立交橋,而且施工不受跨度限制,跨度越大,其經濟效益越高。因此,掛籃法施工在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論文主要介紹了掛籃法施工的相關工藝流程,在此基礎上介紹了掛籃施工的控制要點、線性控制、合攏段質量控制等內容。為以后采用掛籃法進行施工的工程,在掛籃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提供了參考依據,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掛籃法懸臂澆筑施工控制
1掛籃施工主要流程
1.10號橋梁段施工流程
0#橋梁結構相對復雜,預埋件、鋼筋、預應力束交錯密集,因此我們的現場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要特別仔細,主要流程如下:(1)在墩頂安裝托架平臺;(2)澆筑支座墊石和臨時支座;(3)托架平臺試壓;(4)綁扎底板及腹板;(5)安裝腹板縱向、橫膈梁橫向鋼筋、管道;(6)安裝0#段的模板;(7)對頂板底層鋼筋網進行綁扎、定位管道鋼筋;(8)拆除頂板、底板模板;(9)混凝土強度達到85%以上才可進行張拉和管道壓漿。
1.2懸臂澆筑節段施工
摘要:隨著無人機技術的不斷成熟,無人機在各行各業中都逐漸開始得到應用。由于無人機本身的高機動性、低成本等特點,其在建筑工程管理領域的應用前景較大。通過在主流數據庫中進行相關文獻檢索,最終得到89篇文獻。針對這些文獻進行了分析與討論,對未來的無人機在該領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無人機;建設工程管理;文獻分析;應用現狀與挑戰
1緒論
無人機指的是可以被人類遠程操作或者自動運行的飛行器。無人機自被發明以來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在大部分時候,無人機都應用于軍事領域。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機逐漸進入了民用領域,例如空中農業普查、考古挖掘、森林防火、交通監測等。建設工程領域作為對國民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行業自然也不例外。建設工程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對建設工程項目的全壽命周期管理就更為艱巨。這種復雜性主要存在于三個方面:第一,建筑物或者構筑物的生命周期很長,大型基礎設施的生命周期甚至可以長達百年以上,長壽命周期會給相關管理維護工作帶來挑戰;其次,一項工程從開始立項建設到最終拆除要經歷多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工作各不相同,涉及不同的管理方法、模式;最后,不同的建設項目的項目規模、地理位置、功能等特征都各不相同。這些因素都對管理者提出了高要求。為了提高對于復雜建設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有許多新技術開始被使用在建設工程領域。如今隨著民用無人機技術逐步走向成熟,建設工程領域也逐漸開始看到它們的身影。許多學者開始針對無人機技術在建設工程管理領域應用的可行性進行研究。本文通過對四大主流數據庫(WebofScience,ASCE,ScienceDirect,EI)進行文獻檢索,探究目前無人機技術在建設工程管理領域應用的現狀與挑戰,為后續相關無人機應用研究提出建議。
2文獻計量
在進行文獻檢索之前首先確定相關檢索關鍵字,關鍵字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無人機(UAV)及其變種(UAVs,drone)等;第二部分為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全壽命周期各階段特征關鍵字,本文將建設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分為五個階段:設計計劃階段、建造階段、運營維護階段、拆除階段、災害應對階段,例如設計計劃階段選取designing,planning,survey,mapping等作為檢索關鍵字。最后使用AND,OR等運算符連接關鍵字進行搜索。檢索時間截至2019年4月。最終在剔除不符合本文主題的文獻和會議文獻后,總共檢索到89篇文獻資料,盡管可以確定還會有部分相關文獻未被檢索到,但這89篇文獻資料已經可以很大程度上代表目前的無人機技術在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情況。后續討論都建立在對這些文獻資料的分析之上。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產生縱向裂縫的原因;縱向裂縫的防治措施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由于土基地質差,導致新老路基底部土基因荷載的增加發生沉降、新路基本身所用的填筑材料、壓實度等設計施工中存在一定問題,造成新路堤本身出現沉降、因施工工期短,土基及新路基的固結下沉未到位,工后沉降大、施工后新老路基出現差異沉降,路基失去穩定、新老路基結合部結合強度不足、市政道路拓寬改造路基是關鍵、市政道路改造拓寬路面結構的施工關鍵技術、路面縱向裂縫的養護維修等,具體材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市政道路改造縱向裂縫裂縫防治縱向裂縫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市政道路事業的發展,既有市政道路逐漸不能滿足交通需求,需要進行拓寬改造,但在改造過程中容易產生縱向裂縫。文章結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經驗,分析了產生縱向裂縫的原因,并從路基施工、路面結構的施工、路面縱向裂縫的養護維修等方面探討了縱向裂縫的防治措施,為工程實踐提供經驗。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政道路事業的發展和國民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既有市政道路逐漸不能滿足交通要求,需要對舊路進行拓寬改造,擴大通行能力。舊路加寬改造后,由于新舊路基間存在著沉降和變形差異,可能造成路面結構層的層底脫空,從而使路面結構開裂。為改變路面結構的這種不利受力狀態,通常可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考慮:一是采取可靠而有效的地基和路基處治措施,以減小新舊路基間的沉降和變形差異;二是加強路面結構層的設計,以改善路面結構的不利受力狀態。本文結合筆者參與的城市既有道路改造施工經驗,分析了路基的受力變化對路面結構縱向開裂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一、產生縱向裂縫的原因
導致舊路拓寬改建工程路面出現縱向開裂的原因很多,其中原路基底部地基土的沉降固結狀態、拓寬處土基的水文物理力學性能、路基拓寬后土基新增的作用力對沉降變形的影響等為主要因素。這些因素間的作用也比較復雜。通過定性分析可知,原市政道路因增設補強層和鋪筑新面層,增加了下部土基的壓力,拓寬部分地基相應外加的壓力分別使地基沿路基橫斷面發生不均勻沉降,其中拓寬部分的沉降量大于下部土基,當路基壓力大于地基極限承載力時還會使路基坡腳附近(可能在坡腳內,也可能在坡腳外)發生沉降,若路基壓力大于土基極限承載力,還會引起路基坡腳附近區外的拓寬區地基隆起,這時路堤將因沉降變形過大使市政道路發生嚴重的損壞。筆者通過對縱向裂縫的調查觀察和定性分析,可知新老路基出現差異沉降是最終使路面產生縱向裂縫的根本原因,具體而言,產生縱向裂縫的可能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的立法現狀;流域入河排污口法制化管理體制的建設;流域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的內容、方法及程序;流域入河排污口管理的法律責任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管理體制的設置原則、明確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權限、嚴格入河排污口設置、變更的審批權限、制定流域入河排污口設置技術規范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流域排污口法制化建設
論文摘要流域入河排污口管理的法制化包括規定入河排污口的設置及變更的審批原則、審批程序、監管體制及制度等方面。入河排污口的法制化建設,是適應新時期對流域水資源保護的新的要求,是實現流域水功能區劃水質保護目標、總量管理、入河污染物控制及削減的基石和落腳點。加強對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是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及水功能區劃實施的重要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用水量的持續增大,排入江河湖庫的廢污水量也隨之增加。據統計,長江流域年污水排放量已由1997年的183億t上升為2000年的234億t。由于沿江(湖)企業排污口、城市綜合排污口和取水口設置無序,加之大部分廢污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放,導致流域水污染呈加重趨勢,長江干流岸邊污染帶長度逐年增加,已接近600km;沿江城市的500多個主要取水口均已不同程度地受到岸邊污染帶的影響,一些城市已面臨水質型缺水危機。
一、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的立法現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中,曾就流域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做出了一些規定,但這些法律法規較多地側重于分散性點源的治理及河道防洪的管理。在新水法頒布實施以前,由于沒有適合流域水資源保護工作需要、針對性強、便于操作的監督管理辦法,導致入河排污口的設置、變更與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和水功能區劃不相適應,使得規劃及區劃所確定的水質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無法落到實處,出現重審批輕管理、污染治理反彈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