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測控技術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針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特點,提出了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的四項具體舉措,通過確保畢業設計的時間、加強畢業設計過程管理、推行“畢業設計實物化”、加強畢業設計交流總結與傳承,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研究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達到了培養儀器儀表行業高質量的創新型應用型專業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設計;過程管理;實物化
一、畢業設計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意義
多數高校都把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專業人才,而在應用型創新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僅靠課內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把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的培養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之中。“知識+能力+綜合素養”“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為廣大高校所認可,其中能力的培養主要采用實踐教學的方式。“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的最主要手段。畢業設計是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嘗試,其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研究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特點,決定了畢業設計是培養儀器儀表行業創新型應用型專業人才的保證措施,搞好學生的畢業設計,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畢業設計改革的具體舉措
1.確保畢業設計的時間
作為教師在博士或者碩士研究生期間都有各自不同的專業研究方向,雖然專業名稱相同,可實際卻有差別,因此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應優先考慮自身優勢,這樣教學時方可因勢利導,進而真正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綜合則是要從宏觀考慮,合理地分配學生資源,掌握學生在各自專業上的優勢,比如軟件和硬件、界面和語言、文字和動手能力。緊貼實際或者需要研究的課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全方位實踐,相信他們的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科研的一部分,富于挑戰的實際工程項目課題會成為精準選題的上上之選。比如,指導畢業設計之初備選了兩個題目:(1)基于LabVIEW虛擬儀器的溫度測控系統。(2)C#的考試平臺設計與實現。這兩個題目主要是考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愿意動手作硬件的學生可選擇前一道題目;擅長做軟件如數據庫SQLServer2000等學生則可選后者。同年硬件題目的畢業論文還參加了NI每年舉行的畢業設計論文大賽,軟件則嵌入相關學科平臺進行實踐,一舉兩得。
合理安排
在畢業設計期間,教師要本著對學生不放任、不約束的原則,學生面臨畢業,考研的學生準備復試,還有一些學生需要找工作,如何合理安排,協作分工畢業設計人員和時間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愛護每一個學生,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擅長研究自己的專業。比如溫控系統小組,由三個學生共同完成,其中一名學生經過電子大賽的磨練,本身基本功很扎實,由他負責硬件部分中較難的PID控制。其他兩人則根據自身情況參與論文的編寫和LabVIEW軟件中需要的基礎編程工作。基本人員分配汲取電子大賽三人一組的模式安排。C#的考試平臺設計不涉及硬件環境,相對容易實現,只安排兩名學生,為提高學生自助學習能力,建議采用不同的開發環境和編程語言進行區分。時間安排集中在三個階段,首先為了避免專業基礎知識出現不應有的疑問,在選題后開始畢業設計之前應安排一至兩周時間讓學生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掌握畢業設計相關的知識和背景,提出課題實現的可行性建議。其次集中進行兩個月畢業設計實踐,這段期間教師要盡量一周查看一次進度,由學生逐一匯報情況,避免一個小組的學生同時離開而導致課題無進展或只有一人做畢業設計而其他學生袖手旁觀的現象出現。最后留兩到三周撰寫畢業論文和準備答辯。
解決疑難問題
對畢業設計而言,沒有問題是不正常的,在保證一周至少一次的匯報中盡量啟發學生。假如學生碰到的問題很多,那么問題的細化就顯得尤為重要。遇到問題不要回避,也不要急于幫學生解決,而是先進行小組討論,闡述彼此的想法,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中得到所需的答案,這樣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在畢業設計中要常與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探討,與同學深入交流專業知識和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解決。比如在進行基于LabVIEW虛擬儀器的溫度測控系統這個題目時,溫度傳感器的選擇讓我的學生束手無策,這方面的資料很豐富,就是因為選擇太多,他們在選擇熱電偶還是熱電阻傳感器上出現了分歧,在各抒己見后我從符合條件的三個型號(包含熱電阻、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給予了肯定,建議學生買來進行實際測量看是否滿足實驗要求,從中選擇性價比最好的那一種即可,最后確定了PT100鉑熱電阻作為溫度傳感器,盡管從一開始我就可以告訴他們哪一個才是最合適的,可通過這樣的爭論和嘗試相信他們一定受益匪淺。同樣,對于軟件設計,兩個學生剛開始也在基于ASP設計還是JSP實現上有所爭議,我讓他們分別嘗試開發一個小模塊,比如用戶登陸或注冊模塊,將各自運行情況進行校驗,最終確定最優化方案,選擇ASP、SQLServer2000、Dreamwaver開發在線考試系統,采用WEB技術實現。畢業設計是要讓學生有積極的創新和創造性思維方式,教師不必親力親為,可每一步對其引導與交流,教學相長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畢業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主要技術特點;常見故障分析;抗干擾;微機保護的發展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改善和提高繼電保護的動作特征和性能,動作正確率高、可以方便地擴充其他輔助功能、由軟件實現的動作特性和保護邏輯功能不受溫度變化、電源波動、使用年限的影響、硬件抗干擾、軟件抗干擾、更趨自動化、智能化、提高微機保護的設備管理和事件記錄功能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關鍵詞:微機保護故障抗干擾
論文摘要: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實際工程經驗,介紹了我國微機繼電保護技術的特點,針對目前我國微機保護的常見故障和抗干擾技術進行了分析,對微機繼保未來的發展提出了相關看法。
繼電保護技術主要是針對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微機繼電保護指的是以數字式計算機(包括微型機)為基礎而構成的繼電保護。微機保護裝置硬件包括微處理器(單片機)為核心,配以輸入、輸出通道,人機接口和通訊接口等。該系統廣泛應用于電力、石化、礦山冶煉、鐵路以及民用建筑等。
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實際工程經驗分析一下電力系統微機繼電保護技術的技術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畢業設計設計要求
畢業設計選題、查閱文獻的方法、畢業設計指導、答辯等方面要求和注意事項,請參閱《電氣信息類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書(修訂版)》。論文撰寫格式、成績評定及評分標準,請參閱教務處下發的《2009年**技術師范學院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規程(修訂)》(電信學院網站上下載)。
二、畢業設計時間安排
1、本部:
(1)師范班06電1Z、06電氣: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3月1日:確定選題,指導學生收集和查閱資料
近年來,在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使得學生壓力倍增,紛紛把考取研究生和找一個理想的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忽略了實踐環節對于專業學習的重要性,這一矛盾對于通常安排在第八學期的畢業設計而言顯得更加突出。在畢業設計環節,有些學生應用人單位要求提前到崗實習。然而到了工作崗位上,既要盡快熟悉新的工作環境,又要努力做好手頭的工作,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完成從學生角色到員工角色的轉變,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對不少學生來說在其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很難再有精力去做好畢業設計。更有甚者,部分學生頂崗實習后,由于專業不對口,工作環境根本不具備做畢業設計的條件,尤其對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這種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而言,沒有最基本的實驗設備和實驗環境,學生無法去做畢業設計,只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本文針對當前高校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存在的普遍問題探尋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BG1001試點班為例,嘗試建立符合人才培養規律與學校定位的畢業設計(論文)模式。
一、改革方案
1.方案制訂
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畢業設計中得到實在的鍛煉,目前,畢業設計(論文)基本實行單人單題目制度,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這種主要的模式雖然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協作能力的培養上卻有所不足。因此,試點班BG10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試點班)嘗試通過相互協作的團隊合作模式,即2個學生相互合作、完成一個較大的綜合性題目的模式。指導教師選擇上盡量選擇具有一定硬件開發能力及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教師,此次試點班指導教師配備了2名教授、5名副教授(高工)、2名講師。團隊合作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個人的設計內容與他人的相互關聯,具有下列特點和要求:
(1)題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或合作性,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為了能夠滿足2個學生共同完成一個項目課題,選題就比較重要,需要滿足2個學生的工作量,又能彼此分工。本次選題要求能夠完成實物,并在正式答辯時能夠進行實物展示。
(2)題目來源多樣化、自由化。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專業內容或自己的科研課題命題,也可結合學生的想法和思路與學生商議共同命題。例如:基于ARM的四軸飛行器姿態控制研究項目有學生自己提出。本次選題類型有硬件設計、PLC控制、基于單片機的開發、基于ARM的開發、基于DSP的開發、仿真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