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程計劃措施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程計劃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工程計劃措施

(一)工程計劃《碧水藍天綠地工程計劃》重點項目共42項,“*”期間總投資49.*億元。其中碧水工程計劃項目15項,投資22.19億元;藍天工程計劃項目7項,投資10.96億元;綠地工程計劃項目12項,投資12.01億元;固體廢物處理工程計劃項目8項,投資3.90億元。1、碧水工程計劃(1)水環境污染現狀由于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后,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劇增,導致我市局部水環境有機污染嚴重。1*9年全市城市污水年排放量19822萬噸,比1*5年增加3268萬噸,比增19.7%。其中1*9年工業廢水排放4157萬噸,比1*5年減少3248噸;工業廢水處理率86.3%,比1*5年上升49.7個百分點;但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劇增長,1*9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為15665萬噸,比1*5年增加6516萬噸,比增71.2%,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年總排放量的79.0%。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直接污染了納污水體。西港內河、黃厝圍溝、三腳關溝、新河溝、潮陽市護城河、澄海市環城河等水體出現烏黑發臭現象。汕頭市近岸海域水質因受有機污染,無機氮、石油類、總磷時有出現超標現象。練江污染尤為嚴重,超過《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Ⅴ類標準的有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石油類、非離子氨、亞硝酸鹽氮等多項指標。(2)工程措施①主要江河、河溝綜合整治工程:投資144386萬元,采取截污、疏浚、沿岸綠化等工程措施,建設汕頭市區東區排水系統整治工程、汕頭市區中區污水截流工程、達濠片區和河浦片區排水管網建設工程,以及汕頭市西港內河、濠江和潮陽市練江、護城河綜合整治工程等8個工程項目。②城市(鎮)污水處理工程:投資71500萬元,建設汕頭市區西區污水處理廠、潮陽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澄海市澄城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汕頭市區達濠片區污水處理廠、潮陽市峽山污水處理廠和南澳縣青澳灣污水處理工程等6個工程項目。上述項目建成后,至20*年全市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36.5萬噸/日,削減COD排放量1.11萬噸/年。③市區重點水污染源企業搬遷工程:在20*年前,將汕頭市區內重點水污染源企業遷出市區中心區,調整不合理的工業布局。2、藍天工程計劃(1)環境空氣污染現狀1*9年我市工業耗煤量為127.49萬噸,比1*5年增加了102.09萬噸,比增4.0倍;廢氣排放總量為2*3132億標立米,比1*5年增長了1.4倍;廢氣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1122噸,比1*5年增加了89.5%;工業廢氣處理率91.8%,比1*5年上升6.0個百分點。雖然我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良好,但由于機動車擁有量增長加快,1*9年機動車保有量為386756輛,比1*5年增加了41.6%,道路建設沒有形成有力的疏導網絡,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力度不夠,造成機動車排氣污染日益嚴重。我市市區“九五”期間酸雨出現頻率范圍為10.4~55.3%,酸雨pH值最低達4.45。(2)工程措施①燃煤鍋爐改造工程:投資2600萬元,將汕頭市區和二市一縣城區所有燃煤鍋爐改造為燃油鍋爐,改造后可削減SO215*噸/年、煙塵830噸/年。②機動車排氣整治工程:投資3000萬元,在汕頭市區內建設6個汽車加氣站。③市區城市管道燃氣工程:投資35000萬元,建設氣化站2座,改造原有的4座氣化站,敷設100公里的燃氣干管,供氣規模為20萬戶。④城區飲食服務業油煙廢氣整治工程:投資2000萬元,將全市城區餐飲業實施燃氣改造,削減SO270噸/年、煙塵10噸/年。⑤華能汕頭電廠二期工程煙氣脫硫工程:投資40000萬元,建設華能汕頭電廠60萬千瓦發電機組煙氣脫硫工程,SO2去除率達90%以上,削減SO215194噸/年。⑥市區重點大氣污染源企業搬遷工程:在20*年前,將汕頭市區內重點大氣污染源企業遷出市區中心區。3、綠地工程計劃(1)綠地生態現狀由于大規模的土地開發,亂開山采石取土,毀林造墳,陡坡開荒等人為破壞,加上森林生態功能脆弱,防護林整體效能下降,導致宕石風景名勝區筆架山和廣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汕頭路段等局部地段自然生態景觀遭受破壞,也帶來水土流失問題。建成區現有綠地面積仍然偏少,城市綠地系統不健全,生活居住區綠地明顯不足。(2)工程措施①生態公益林重點建設工程:投資7000萬元,主要通過造林補植、更新改造,實施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沿海沙灘防護林主干林帶建設工程、高產片農田林網建設工程、入汕“綠色通道”建設工程等重點建設項目,提高生態公益林功能等級。②林業基礎建設項目:投資2350萬元,主要進行13.3公頃林業科技園和7.3公頃中心苗圃的建設。③紅樹林建設及保護工程:投資1200萬元,建成2000公頃沿海灘涂紅樹林造林工程和濕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④汕頭市南彭-勒門列島(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工程:投資500萬元,建成保護區海域面積36000公頃。⑤生態示范區規劃及建設工程:投資130萬元,完成汕頭市區及南澳縣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分別投資300萬元及400萬元,建設潮陽市及澄海市生態示范村(鎮、場)。⑥水土保持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投資7800萬元,完成水資源保護及水土保持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km2。⑦汕頭市區城市園林綠化設施建設工程:投資100000萬元,市區新增公共綠地290公頃,建設公園、廣場、苗圃,開展有關科研項目,提高綠化設施檔次。4、固體廢物處理工程計劃(1)固體廢物污染現狀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持續增加,已成為我市的又一重大環境問題。1*9年我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44.3萬噸,比1*5年增長了4.6倍,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高達94.8%。1*9年全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達134.1萬噸,除汕頭市區外,各縣(市)的生活垃圾基本未作無害化處理,二次污染十分嚴重。(2)工程措施①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場建設工程:投資20000萬元,建設汕頭市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場,年處理危險廢物4萬噸,徹底解決我市危險廢物的出路問題。②城區和中心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工程:投資14793萬元,建設汕頭市鮀浦黃酸坑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汕頭市南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潮陽市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澄海市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南澳縣城區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以及各個中心鎮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等。③城鎮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場建設工程:投資4200萬元,在全市其它的城鎮各建設1座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場。(二)實施工程計劃的主要保證措施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齊抓共管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把實施《碧水藍天綠地工程計劃》納入政府任期環保目標責任制,加強領導,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優先安排本工程計劃中所列的項目。在具體實施中,要把本工程計劃分解到各有關部門和企業,明確責任,實行部門領導責任制。定期檢查各有關部門的實施情況,并以此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和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之一。各級計劃、經濟、建設、農業、財政、環保、林業、國土、水利、海洋、電力、民政、公安等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各司其職,通力合作,認真實施本工程計劃。要把本工程計劃中本部門的工程項目納入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依法保護藍天、碧水和生態環境,為完成本工程計劃提供保障。每年年終要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本部門實施本工程計劃情況。2、建立地方環保法規體系,推進環境管理法制化依照“依法治市”的要求,加快地方環境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質量,基本建立具有汕頭特色的地方環境法規體系。“*”期間,逐步制定飲用水源保護、污染物排放許可證管理、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以及環境污染防治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法規和規章。在加強立法的同時,加大執法力度,正確運用環保法律法規,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強化環境監督管理。把經常性的監督管理與定期執法檢查緊密結合起來,各級政府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環保執法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向同級人大和上級政府報告。3、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調整工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①以修編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汕頭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為契機,加強對市區周邊擴延腹地的規劃控制,制定遠期城市空間布局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和適度超前的原則,抓好二市一縣的總體規劃修編和村鎮規劃、環境規劃的編制工作,加強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建立健全城鄉協調發展機制,使市域城鎮體系的空間布局結構、規模和等級結構趨于合理、有序。逐步形成以汕頭市區為中心,以棉城、澄城和后宅為次中心,以各中心鎮為增長極核、廣大城鎮為依托的市域城鎮體系。堅持高起點規劃建設,推進東西兩翼和南澳海島城鎮群的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②合理調整城市布局,減輕由于人口、工業聚集于城市中心城區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明確功能分區,改變同一區域兼有多種功能的發展模式,形成功能清晰的城市分區圈層結構。從全市的大局出發,合理調整全市工業的規劃布局,工業區布局要相對集中,并適當增大規模,便于污染集中治理。集中發展市、區、鎮級工業區,嚴禁新辦街道、村級工業區,已建成的要進行調整,徹底改變歷史遺留下來的小型工業區與居住區混雜的狀況。汕頭市區北岸工業用地宜作為一、二類工業用地。安排從事機械、電子、紡織(不含印染)、縫紉、電腦軟件開發、食品(不含食品發酵)、醫藥(不含原料藥生產)、工藝美術文教體育制品、加工業和高新科技等無污染或輕污染的工業企業;黃厝圍工業區的油、氣庫要逐步搬遷,并限制工業發展規模;西港片工業區的企業要逐步調整產品結構,轉產無污染或輕污染的產品。市區南岸的廣澳片和河浦區的部分工業用地宜作為三類工業用地,安排從事電力、冶金、化工等污染型工業企業。市區北岸污染嚴重的企業宜搬遷至南岸三類工業用地。潮陽市、澄海市的污染型工業宜向三類功能區海域一側發展。③結合技術改造或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對布局不合理的工業企業,實施限期搬遷。促使汕頭老市區小公園片的地方國營汕頭無線電四廠,陵海片的汕頭市中藥廠、汕頭微電機廠,大華片的汕頭市羽毛球廠、汕頭市樂器廠、汕頭市米面制品廠、汕頭制藥廠提取車間,烏橋片的汕頭市漁業用品廠、地方國營汕頭醬油廠、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汕頭市紅衛化工廠、汕寧氨基酸有限公司等一批與居住區混雜的工業企業易地搬遷;一些布局不合理的小型工業區,如白沙里工業區、長夏里工業區、廣興工業村等,應予以調整,工業區(村)內工業企業也必須在20*年前逐步遷出城市中心區。④嚴格禁止建設國家、省、市列入淘汰名錄的行業、生產工藝和裝置以及“15小”企業,已建成的要堅決關閉,并嚴防死灰復燃。嚴格控制建設漂染、電鍍、制漿造紙、制革、食品發酵等污染型工業項目。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積極引導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少污染的行業,促進我市產業結構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變。⑤積極調整工業產品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產品。推行環境標志產品計劃,提高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質量,擴大認證產品種類。為適應我國即將加入WTO的新形勢,在全市各行各業中推進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引導企業取得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促進我市工業可持續發展。4、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積極推進清潔生產①進一步強化污染源管理,繼續鞏固和發展工業污染源達標成果,確保污染防治設施完好運行,提高三廢處理率和達標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②運用行政、經濟手段推行清潔生產,推動工業污染防治從生產的末端治理為主向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排污控制從濃度控制為主向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相結合轉變。超過水環境容量的河段所在區域――練江及西港河流域,列為污染物總量控制重點區域,原則上不得新建水污染型項目。凍結生產和使用消耗臭氧層物質。開發同環境友善的技術,發展清潔生產工藝。③繼續實施《汕頭市酸雨控制區二氧化硫污染綜合防治規劃》,調整能源結構,優化能源質量,全面限制使用高硫煤(油),確保燃料煤的含硫率控制在0.6%以下、燃料柴油控制在0.5%以下、重油控制在1.0%以下。到20*年,除火電廠和熱電廠外,全市城區全部淘汰燃煤鍋爐,改用燃油鍋爐;大力發展熱電聯供,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禁止新審批單機容量12.5萬千瓦以下(不含12.5萬千瓦)燃煤、燃油發電機組,新建火電廠應配套脫硫裝置,切實落實華能汕頭電廠60萬千瓦發電機組煙氣脫硫工程。調整全市電力工業布局,逐步關停汕特電力發展公司發電廠、汕特松山電廠、汕頭長浦電力發展公司鮀浦電廠、汕頭長潮電力發展公司潮陽電廠、汕頭長海電力發展公司澄海電廠、華能汕頭燃機電廠、汕特燃機電廠等一批小型發電機組,充分發揮大型骨干電廠的規模效益,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南澳縣要大力發展風能發電,開發潮汐能發電等清潔能源。5、強化水資源利用和保護,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①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行各種節水措施,發展節水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為調動全社會節水和治理水污染的積極性,要改革水的管理體制,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通過征收水資源費和城市污水處理費,實行用水定額分配、取水許可證制度,運用價格調控機制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分配。②組織實施韓江、練江和榕江水質保護規劃,與有關市、縣(市)聯防聯治水污染。重點整治汕頭市區西港內河、新河溝、龍湖溝、黃厝圍溝、潮陽護城河等流經城市(鎮)河溝和練江污染,促使上述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③加快城市(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做好下水道管網、城市(鎮)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規劃,并做到一次規劃、分步實施。下水道管網要實現雨污分流,污水處理廠規模盡量大型化,以利于發揮規模效益。優先建設汕頭市區東區排水系統整治工程、汕頭市區中區污水截流工程、河浦片區排水管網工程和汕頭市區西區污水處理廠、潮陽市污水處理廠、澄海市澄城污水處理廠及其匯水范圍下水道管網配套工程。④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工程。開展生物防治,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的農藥,積極開發和推廣禽畜糞便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減輕農村面源對水環境的污染。6、加大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力度①全面實施《廣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實施定期淘汰和限期維修制度,及時淘汰超齡服役車輛,加強在用車的年檢、路檢、抽檢,對檢測超標排放的車輛責令限期維修,無法修復的按規定強制報廢。②合理規劃、建設城市交通網絡,將遠程交通和過境車流控制在城市中心區外圍,減輕中心區交通壓力。中心區內要結合城市功能布局的調整,外遷中心區內的工廠、貨場、倉儲等設施,逐步形成暢通的交通疏導網絡。進一步加強交通管理,解決違章占用道路問題,降低因道路交通堵塞、車速過低而導致的機動車排氣和噪聲污染。③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車用含鉛汽油,推廣機動車排氣凈化技術,減少機動車排氣污染;加強雙燃料汽車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汽車技術開發,在公交車、出租車中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優先在汕頭市區中普及使用,逐步向二市一縣城區推廣;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事業,限制并逐步削減市區摩托車的保有量,從源頭上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量。7、規范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①強化危險廢物的管理,落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和收集、運輸、貯存、利用、處理、處置經營許可證和轉移報告聯單制度,全面執行《廣東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和《廣東省危險廢物轉移報告聯單管理暫行規定》,加強對危險廢物的監督管理,防患于未然。②提高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大力推廣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新建擴建燃煤電廠的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使用。③加快城市(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建設。要做好城市(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并認真組織實施。城區和中心城鎮都要建有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繼續推行“凈菜進城”,減少過量包裝,逐步實行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利用,改變現有垃圾收運方式,防止二次污染。探索多種綜合利用和經濟可行的處理途徑,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8、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促進城鄉生態良性循環①以發展特色林業為指導思想,加快林業建設步伐,確立林業在生態保護中的主體地位;把山地綠化與城市、公路、江堤、海岸的綠化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山、林、田、水、路綠化統一規劃,分類經營,分步實施。做到經營專業化,管理法制化,四旁五邊林果化,農田、江堤、海岸林網化,城鎮鄉村園林化,形成比較完備的,多元化、多功能、高效益、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區位特色的現代汕頭林業新體系。抓四大生態公益林重點工程建設,完善我市生態公益林體系,重點營造沿海灘涂紅樹林,每年造林400公頃;水源涵養林建設,每年更新改造2333公頃,樹種以臺灣相思、木荷等鄉土闊葉樹為主;沿海沙灘防護林主干林帶建設,采用高標準營林措施更新改造每年267公頃;入汕“綠色通道”建設工程,每年完成采石取土跡地和疏殘林更新改造200公頃;高產片農田防護林網建設,每年建設林網長度40公里,植樹及補植原來林網30萬株,樹種以落羽杉為主。大力加強森林管護工作,一是加強林地管理工作,制止亂征占用林地的行為;二是強化森林防火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火災;三是抓好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做好蟲情的預測預報工作;四是抓好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工作以及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②構筑城市綠化體系。按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城市綠化系統,從四個層次構筑城市綠化體系。一是城市外圍充分利用周邊現有森林,開發森林的多種功能為城市服務,形成城市可依托的綠色生態屏障;二是規劃組團間的分隔綠化,建設具有生態、綠化、美化綜合功能的骨干防護林帶;三是改造提高老城區現有綠化水平,擴大綠化覆蓋面積,確保新城區的綠化用地面積,加強道路綠化的建設改造;四是健全鄉村綠化,提高農田防護林網建設質量,增強防護效益。發展以水系、海岸線、道路系統、風景區的大面積公共綠地和郊區林網所組成的城市綠化主網絡,結合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綠化系統。加強城市(鎮)綠化規劃、管理工作,增加公共綠地面積,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擴大綠化覆蓋率,做到合理布局,提高綠化檔次。市區北岸形成以小型綠地和大型道路及沿海、沿河、沿路、沿溝的綠化帶為主,以廣場綠地、街心綠島、小區綠化等為輔的綠色結構。市區南岸利用組團間大面積的山地、農田、風景游覽區進行普遍綠化,建立防護綠地。近期主要對汕汾路、潮汕路、泰山路、河浦大道等沿路綠帶進行建設,對三腳關溝、黃厝圍溝等東區四溝的沿溝綠化帶進行配套,對梅溪河、西港河、大港河等沿河綠帶進行規劃、建設,對海灣大橋北側的海灣公園、宕石大橋橋頭公園等沿海綠地進行建設。建設七日紅公園、北郊公園、體育公園、東方公園、達濠雙泉公園等一批市級、區級公園,加快宕石風景名勝區、青云巖風景區、龍泉巖風景區、北回歸線標志塔風景區等一批風景區的開發建設,完善配套設施,把風景林地開發建設成為城市公共綠地。加強城市出入口的綠化,在市區主要出入口,如324國道、2*國道、深汕高速公路及汕汾高速公路汕頭路段等敏感地帶建設綠化防護帶,使城市出入口兩側的采石取土跡地和疏殘林相得到改造,減輕市區的揚塵和機動車尾氣污染。強化居住區綠化建設,強調環境保護以人為本的主題。在城市舊城改造、新城區建設以及交通道路建設過程中,都要按《廣東省城市綠化條例》、《汕頭經濟特區實施〈城市綠化條例〉辦法》的規定,安排配套綠化用地,切實增加綠化用地面積,提高城市居住區綠地率。近期主要做好各新建小區的綠化工作,新建居住小區的綠地率不低于30%,舊城改造的綠地率不低于25%,加強居住區綠化管理,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道路綠化用地,必須與總用地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完成,穩步提高城區園林綠化水平。③加強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的建設。對已建成的各類自然保護區,要嚴加管護,依法監督,堅決禁止在核心區和緩沖區內開展各類生產開發活動。大力推動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和各種保護小區的建設,逐步建立類型齊全、布局合理、管理完善的自然保護區體系。全面開展創建生態示范區工作,建成省級生態示范村(鎮、場)6個,力爭把南澳縣建設成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④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積極治理水土流失。全面實施《礦產資源法》及自然資源開發建設的生態環境管理規定,做到依法開采。重點抓好石礦場開發利用的環境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確保生態保護措施的落實。取締廣汕公路汕頭段等國道、高速公路兩側的采石取土場。對已封場停采的砂石土礦場要限期完成生態恢復治理工作,特別是宕石風景名勝區的筆架山,要在3年內完成綠化墾復工程。要堅決禁止無證開采、違法開采行為,組織制定發展控制性規劃,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防止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生態破壞。鞏固和發展水土保持成果,依法嚴禁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建設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⑤強化海洋環境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近岸海域。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重點加強海岸工程和陸源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尤其要加強圍海造地、灘涂開發、河口整治等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防止海域污染。保證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符合國家標準。加強入海河口和近岸海域水質的監測,隨時掌握水質的動態變化,為我市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提供科學依據。9、依靠科技進步,積極發展環保產業引進和開發有益于環境的高新技術、經濟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和生態環境保護技術。著重開發節水、節能降耗、清潔生產、煙氣脫硫、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機動車排氣凈化、油煙凈化、污染物總量監管技術以及適用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加快環保產業的發展,擴展新的領域,建立社會化的環保服務體系和環保投資、融資體系,將環保產業擴展為產品從原料生產-使用-報廢處置整個生命過程中對污染嚴格控制的新型環保產業。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支持企業發展環保產業,使之成為我市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制訂環保產業管理法規,培育和規范環保產業市場,促進環保產品和工程服務標準化、規范化。10、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環保投資機制,切實增加環保投入①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本工程計劃的項目投資,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有計劃地列入國家、省和地方財政安排,加大政府的投入。②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納入市政建設規劃,其建設資金從市政建設費、市政設施配套費、市政設施建設附加費中統籌安排。③新、改、擴建項目的污染治理投資納入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實施建設項目“三同時”保證金制度。污染防治和生態恢復工程的建設資金由污染者自籌。④按“資源有償使用”原則,開征生態環境補償費,用于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汕頭市區和潮陽市區、澄海市區全面開征城市污水處理費、生活垃圾處理費,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運行費用和建設費用補助。從征收的水資源費中安排5%用于水環境保護監測。⑤改革排污收費制度,按照“總量收費和多因子收費”的原則提高排污收費標準,用于污染源的專項治理。⑥積極爭取和利用國際金融機構、外國政府貸款或贈款資金和吸引外商投資開發。凡列入本計劃的項目,在銀行貸款和外資利用方面,應給予優先安排。⑦建立政府投入和社會投入相結合的多元化、多渠道、穩定的投資機制,按“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相應的經濟政策,鼓勵企業、個人或BOT方式投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鼓勵汕頭現有上市公司參股投資營運環保產業,政府扶持組建市環保責任公司,建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良性機制,促進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市場化,并積極開拓新的投融資渠道和方式,運用融資租賃等金融創新工具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到20*年,全市環保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大于3.0%。11、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加大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的宣傳力度,提高各級領導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各級宣傳機構、新聞媒體要從貫徹基本國策的高度來認識這一問題,通過電臺、電視、報紙等渠道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重點抓好對各級決策者、企業負責人和廣大青少年的環境教育。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把環境保護內容納入各級黨校和各類干部培訓班的教學計劃,各級教育部門要在中小學普及環境保護知識,開展創建環境保護示范點和綠色學校活動,建立環保教育示范基地。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法制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規范公眾環境行為。加強公眾參與和輿論監督力度,營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及時報道我市《碧水藍天綠地工程計劃》的執行情況,動員廣大群眾支持、參與和監督本工程項目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市| 商丘市| 黎城县| 嘉黎县| 华亭县| 来宾市| 西藏| 万年县| 平武县| 富平县| 柯坪县| 天津市| 靖江市| 姜堰市| 平山县| 伊通| 托克逊县| 宁夏| 碌曲县| 榆林市| 天全县| 封开县| 桓台县| 当涂县| 晋城| 揭西县| 韶山市| 崇义县| 定兴县| 武功县| 双峰县| 集安市| 奇台县| 桑植县| 南汇区| 河东区| 吉水县| 浪卡子县| 广丰县| 左贡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