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觀看第一書記的個人感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雖然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片子,但看了真覺得不錯。除了演員的表演外(據說這部片子就是人藝大腕們的一次集體秀,人藝的幾大臺柱子基本上全部上陣,當然還有其他像王剛、劉威這樣的名角),更能打動人心的應該還是故事本身。
小崗村,這個幾十年前曾響徹全中國的名字,如今又怎么樣了呢?當片頭的音樂響起,鳳陽縣的古城墻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時,那被明星吸引的注意力跑了回來,觀影的人們安靜了。沈浩故居、房東家的廚房、小崗村的牌坊、大包干紀念館、紅手印……這些符號,很快勾引了回憶。而修路、建房、遷墳等等情節,也是熟悉的故事。
真誠讓我一直在流著淚,序幕一拉開,我已覺不出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好似走進鳳陽小崗,和沈浩的心一同起伏,和小崗村干部百姓的喜怒衰樂一同起伏。一聲大爺、一聲奶奶,一句我記住了;一只能產奶的小羔羊,一個說不清楚話的多孩殘疾家庭,一個隆重的葬禮;一臺鏟車,一條通村路,一條開放路,一個新的紀念館,一個高科技企業;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次的力量相擁,;一眼一眼的深情,一個一個發自心底的愛的信息,一雙一雙牽手的默契;一次特殊的年夜飯,一次一次的紅手印;那是什么樣的人才能贏來的大愛,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凝聚的力量,是什么樣的人才能源于人民無限需求的動力;是沈浩,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是60年代的大學生,是一名普通的國家公務人員,是響應組織部門號召的一名機關干部。也許是自己和沈浩具有相同的工作背景,相同的心里感受,總之,一切都是那么的期待與親切。我從第一書記里看到了一個好人的影子,一真正基層干部的影子。
沈浩同志作為優秀年輕黨員干部,他胸懷大志,有著共產黨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主動積極要求組織選派去最窮最惡劣的小崗村。當時的小崗村遠近“聞名”,是安徽省鳳陽縣出了名的落后村。剛到小崗村的他,就受到很多群眾的懷疑、取笑、刁難甚至攻擊。可是他沒有畏懼,下定決心,他不是來鍍金的,他也不是來走過場的,在他眼里小崗村是一個大舞臺,在這里他可以大有作為,不僅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還可以給小崗村帶來徹底地改變。就像一顆優秀的共產主義種子播進了最貧瘠的農村土地里。
沈浩同志在小崗村奮斗和付出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人生的快樂,體會到了人生的價值。他把在小崗村掛職當做鍛煉人生的好舞臺、實現人生價值的好平臺和磨練意志的大熔爐,在他看來,“在小崗做出一點成績來,也是自身價值的最好體現”。同時,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好小崗村的未來。因此沈浩同志對每件工作都認真對待,兢兢業業地去做。
沈浩同志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不是兩個小時長的電影所能完全表達的,更不是我們一言一語能道盡的。影片《第一書記》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給我們共產黨員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奮斗的目標。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就是先鋒、就是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