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規范茶陵農村客運市場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茶陵縣地處羅霄山脈中段,系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六縣之一。茶陵農村客運也是在“有路大家行車”的政策指引和農村公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形勢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目前,全縣擁有農村班車148輛,通鄉(村)班線28條,鄉鎮通車率100%,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節點,連接城鄉、關聯鄉村的農村客運網絡已基本形成。不可否認,農村客運的迅速發展為農民兄弟的便捷出行,幫助農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茶陵農村客運由于體制不順暢、市場不規范、管理不到位,出現了一系列與新農村建設不相適應的弊端。一是市場主體眾。由于農村客運市場準入門檻低,個體戶幾乎只要購了車就可以獲得經營許可。目前,除湘運一家企業擁有農村客運車輛38輛以外,其余110輛農村班車全系個體運輸業戶,夫妻車、父子車、兄弟車是茶陵農村客運的顯著特點。二是經營秩序亂。由于市場主體多而散,受利益驅動,經營者亂停亂靠現象相當普遍,有客就走、無客就停現象相當突出,爭搶客源現象相當嚴重,“馬路車站”應運而生,“車進站、人歸點”成為空談,導致客運市場一片混亂。三是服務意識差。由于經營者沒有通過業務培訓,業務素質普遍低下,在旅客運輸服務過程中,不講求職業道德和服務信譽現象比比皆是,他們的目的就是多拉快跑,方法簡單、態度惡劣,以講質量、講信譽來求生存、謀發展在他們的潛意識里是陌生的,導致服務質量投訴事件時有發生。四是安全隱患多。個體運輸業戶由于追求的是純經濟利益,車輛維護工作很難到位,加上駕駛工作大都是自己承擔,沒有通過系統的安全知識培訓,安全意識不牢,安全責任不強,為爭搶客源,開英雄車、揍合車現象相當突出,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隱患。五是御險能力低。由于是單車單個經營,經濟實力有限,加上經營者保險意識較差,隨著交通事故賠付標準的提高,一旦發生事故,受害方的利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護,其后果是,將誘發一系列社會不安定因素。
年初,交通部提出“努力做好‘三個服務’,推進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這是對我們交通服務行業的準確定位。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僅是“三個服務”的重中之重,而且是貫徹落實中央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政方針的必然要求。而規范農村客運市場正是服務新農村建設的迫切需要。為此,筆者就規范茶陵農村客運經營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行家及管理、決策層參考,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目的。
一、整合運力資源
整合運力資源就是以線路為基礎,以資產為紐帶,以品牌企業為龍頭,將全縣所有縣內班線車輛集中組建由品牌企業控股或參股的新的松散型聯合運輸組織。具體做法是:根據客運車輛的購入時間、技術狀況、營運班線對車輛現值進行評估,按照現值進行配股,再采取統一組織、統一管理、統一運調、統一分配的方式,實行合作經營,實現資源整合。這樣既可以減少個體運輸業戶的利益沖突,化解個體運輸業戶之間的經營矛盾,又可以通過資源整合,達到互利多贏的目的,為實行緊密型公司化經營打下堅實基礎。
二、科學規劃站場
農村客運站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茶陵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力度還要加大,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繼續采取“公建公營、公建民營、民建民營”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強農村客運站場建設,形成鄉鎮有站、集鎮有場、大路有亭、小路有牌的比較完善的農村客運站場體系,努力改善農民兄弟的候車環境,實現“進站,人歸點”。
三、加強客運調配
目前,全縣縣內班線個體運輸業戶發班幾乎都是各自為政,也無法根據旅客流向、流量、流時的規律變化科學安排班次,因而車輛利用率低下。組成聯合運輸組織以后,可以統籌安排,依據縣內旅客流向、流量、流時的規律性變化,堅持加密通鄉干線,保障連村支線的原則,重新布局線路,科學安排班次,合理分流運力,適時均衡運量。同時,還要根據茶陵的鄉風民俗,增開“逢墟班”、“趕集班”,還可以充分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增設縣內“旅游班”,減少乘客的中轉和換乘費用。通過加強運力調配,充分提高車輛利用率。
四、強化安全管理
目前,茶陵農村客運安全確實令人擔憂。新的聯合運輸組織成立后,要認真理順交通安全中“人、車、路”的關系,切實加強安全監管。一是嚴格把關,重點是嚴把駕駛資格和車輛資質關,對不合格的駕駛員堅決不準上車,對不合格車輛堅決不準上路;二是加強培訓,要組織道路客運從業人員加強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培訓學習,特別是對駕乘人員,用“血淋淋”的教訓開展警示教育,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責任;三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四是統一車輛保險,根據縣內班線的客觀實際,合理選擇險種,做到應保盡保,有效化解風險。
五、搞好旅客服務
客運服務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是服務供求雙方心靈溝通的特殊產品。旅客滿意度就是衡量和考察客運服務工作的標準,“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就是旅客服務工作的內涵。隨著國家對“三農”的重視,農民兄弟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對“行”的要求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升華,由“走得了”發展到“走得好”、“走得舒適”、“走得愉快”。因此,農村客運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從規范服務流程、創新服務內容、創建服務品牌、嚴格質量考核入手,把農村客運服務工作抓緊抓實,不斷提高旅客滿意度。
當然,規范農村客運市場,還需要政府的主導,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更需要廣大從業人員的密切配合。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茶陵農村客運市場秩序一定能實現根本好轉。這也是我們落實“三個服務”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