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林業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通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學習《鄧小平論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以及平時讀書看報,使自己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歷史背景、基本內涵、核心方法、基本要求有了深刻認識,深深感到學習實踐活動對個人進步,對工作開展都有重要的幫助和提高,下面談三點體會:
一、科學發展觀的目的是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
*總書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目的是使我們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打牢科學發展的理念,打牢科學發展的思想基礎,做到想問題、做工作、辦事情是否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減少工作的盲目性,避免走彎路,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率。
二、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實事求是
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是付出實踐,把科學發展觀體現到各項工作中去。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和前提,脫離實際就不可能科學,因此,必須在思想上深刻認識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林業和林業工作尤其講科學,實事求是,否則不可能有理想效果。因為林業生產具有周期長的特點,決定林業生產一旦出問題,將是長期和嚴重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三、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發展竹產業思考
作為林業部門的一名管理工作者,學習實踐科學發展一定要結合當地林業工作的實際和上級有關要求,加快發展的林業思路。根據我縣的具體情況,我認為發展竹產業應當成為首選,現談幾點想法與意見。
(一)竹子資源的發展現狀
我縣竹資源5.5萬畝,主要品種為毛竹,集中分布在姚村鄉境內。據統計竹子總株數1000萬根左右,年采伐量在100萬根左右。由于經營不當,畝效益非常低,綜合分析存在以下薄弱環節:
1、認識上有盲區。竹了屬禾本科植物,一年種植多年收益,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廣大干部群眾對竹子的產業發展還不是很了解,看不出優勢和潛力,受傳統的束縛,對竹子生產不抱有多大的增收希望,存在自產自用,滿足于半成品生產,對科學經營和規模式發展竹子缺乏一定的膽識和氣魄。
2、技術跟不上。我縣懂技術、善管理竹子的科技人員非常欠缺,科技力量跟不上。在竹子新品種開發上幾乎是個空白,研究太少。在這方面科技人員沒有。因此,要大力發展這個產業急需選派一批年富力強,有培養能力的科技人員外出學習培訓或從大專院校中錄用,用科技指導發展的全過程。
3、投入有阻力。發展竹子首先應從抓好竹子品種關入手,而我縣優良竹子品種不多,需要從外地引進,這需要很大一筆資金。據市場調查,從浙江安吉引進毛竹竹母品種,每株單價10元。株運輸費用1元左右,再加上栽植等費用,設計每畝栽42株,每畝種苗投資在462元以上,投入費用相當高。僅靠一個部門或農民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再則我縣財政也比較困難,一時要集大量資金發展竹子也不現實。鑒于這種情況,近年內發展竹子有一定的阻力。
5、市場壓力大。由于某種原因我縣竹子品種少,面積小,起步晚,浙江、福建及我市廣德、寧國等地的竹產業已走在全國前列,而且竹制品已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因此,我縣發展竹子產業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存在不可預測的風險阻力。
(二)發展竹子的優勢與條件
1、發展竹子的坡耕地多。據調查統計,我縣坡耕地面積在萬畝左右,是發展竹子理想之地。
2、氣候條件適宜。我縣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9℃,年平均降水量大于1143mm,土壤主要為黃紅壤和黃棕壤,非常適宜竹子的正常生長。
3、發展已有思路。我縣姚村鄉有1200戶生產經營毛竹,其中達50畝以上農戶近100戶,每年每畝產竹子1500斤,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每畝將收入450元,效益比較可觀。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近3000戶利用房前屋后發展自用竹。
4、勞力資源豐富。竹子生產簡單、操作方便,適合不同群體參與開發,能夠充分利用當地的勞動力資源。
5、具有區位優勢。我縣緊臨蘇浙滬發達地區,靠318國道、218省道、宣杭鐵路橫貫全境,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市場基礎。
6、海撥優勢顯著。我縣東南高,西北低,相差400米左右,根據不同的高度,形成小氣候,可以發展早、中、晚不同品種的竹子。
(三)發展竹子的建議
針對以上現狀和優勢分析,如何抓好我縣竹產業的建設與發展,我認為必須注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統一干群思想,形成發展共識。在我縣大力發展竹子是一項新型產業,全縣上下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好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郎溪縣發展竹產業的決定》,用文件統一思想,武裝骨干,達成共識。同時,從現在起,全縣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向全縣廣泛宣傳,利用各種會議講竹生產的作用、技術、要求,在全縣上下形成良好的氛圍。
2、搞好規劃設計,確定發展目標。要堅持“一個目標抓到底,一個路子走下去”的原則,在開展現有竹子資源調查的基礎上,由林業部門結合縣情,制定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規劃。確定三步走的目標:第一步穩妥辦好示范點,爭取今冬明春發展竹園1000畝,利用現有竹園資源,“以園擴園”1000畝至5000畝,抓好亮點工程,為全面鋪開做準備;第二步,通過引進繁育基地,為進一步擴大竹園面積提供優質壯苗;第三步,集中全力上規模。力爭用三年時間使全縣優質竹林面積達到10萬畝。
3、統一優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竹子產業發展必須有優良的種竹品種和資金投入,在資金投入上,縣財政要擠出一定數量的資金對發展農戶給予一定的補助,解決農戶投入問題。也可以爭取金融信貸發放小額貸款;民政部門解決因發展竹子導致生活困難的農戶。林業部門結合退耕還林荒山造林解決農戶吃飯問題,舉全縣之力,多管各下引導農民把基地建起來。
4、統一型帶動力,樹立樣板工程。在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良好,群眾積極性高的地方,選擇一定數量的示范戶,重點扶持,實行一個部門幫扶一個村,一個領導負責一片,嚴格按照科學管理的經營方式,抓好基地建設,通過一戶典型帶動一個村,一個村帶動一個鄉鎮,一個鄉鎮帶動整個縣,最終實現全縣竹子產業大發展。
5、強化領導服務,抓好檢查督辦。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和分管領導負責制,一級抓好一級,層層抓落實。縣、鄉鎮村都要建立發展竹產業的班子,具體指導、協調和督辦這一項工作,做到人人有任務,個個肩上有壓力。堅持定期不定時的下基層檢查督辦,及時總結典型,對抓得好的總結推廣,任務完成差的通報批評,并取消年終評先資格,連續兩年完不成任務的黨政一把來,不得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