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科學發展觀實踐學習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習實踐活動從準備階段到學習培訓階段的一個多月時間里,集中學習了科學發展觀理論,現談點認識體會。
科學發展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新時期、新階段科技工作必須遵循的行動指南。黨的*大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這集中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戰略思想,集中體現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近期,市委提出要圍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力實施外引內建、西進東出、城鄉一體發展戰略,走出一條以非公經濟、節水增收、勞務輸轉為支撐的科學發展新路子”的總要求,*經濟發展要走這樣一條路,對科技創新應該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公經濟發展,當下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要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遇到的機遇和應對金融危機,必須要做好的是調整生產布局和進行產品結構升級,這對技術創新有了更為迫切的需求。節水增收,重點推廣的日光溫室、暖棚養殖,本身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高技術的產業,只有轉化推廣一批農作物栽培、畜禽養殖及管理綜合技術,才能實現節水增收的目標。等等。科技在實現市委“走出一條以非公經濟、節水增收、勞務輸轉為支撐的科學發展新路子”的總要求中,肩負著歷史使命和特殊任務,要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科技工作實際,就必須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科技惠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全面提高科技服務水平作為科技系統建設的重要抓手,以更高的站位籌劃推進科技工作,真正走出一條依靠科技發展非公經濟和節水增收的路子。
把科學發展觀理論與科技實踐相結合,密切對接市委“非公經濟、節水增收、勞務輸轉為支撐的科學發展新路子”的總要求,通過解放思想,拓寬思考科技工作的視角,科技發展的工作思路,要堅持以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現代農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培育企業科技創新主體為重點任務,進一步完善全市科技工作“3357”工作思路,即:實現三個轉變、抓好三個環節、實施五項工程、提升七項工作水平。實現三個轉變,即:一是從僅限于科技部門的工作手段抓科技,向集成運用全社會科技資源抓科技轉變;二是從過分注重以科技項目為主的工作重點,向構建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的工作重點轉變;三是管理理念要由重視研發推廣,向以人為本,注重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能力提高轉變。抓好三個環節,即:上爭科技項目、中抓創新能力建設、下推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五項科技工程,即:一是實施創新項目帶動工程。爭取部省科技項目對我市主導產業發展的支持,帶動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星火產業帶著手建設技術和企業集聚、產業發展和城鎮建設良性互動的星火技術密集區。二是實施創新企業培育工程。圍繞我市重點發展的食品工業、能源化工業,著手重點培育10戶高成長型和高新技術企業。三是實施創新人才保障工程。圍繞實施市委《工業富市人才保障計劃》和《石羊河流域人才保障計劃》,針對企業重點培育自主創新團隊和創新人才。針對農村結合重點支柱產業和示范項目培養實用人才。科技特派員基層創業行動穩步推進。四是實施創新平臺建設工程。一是抓企業研發平臺建設,重點是抓好企業研發機構的建設。二是抓創業平臺建設,重點通過產學研合作,集成科技資源,為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搭建平臺。五是創新環境優化工程。一是爭取加大財政對科技的投入。二是落實創新政策,把支持科技創新的優惠政策協調落實到位。提升七項工作水平,即:一是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水平;二是大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水平;三是大力提升產學研合作水平;四是大力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水平;五是大力提升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六是大力提升科技創新組織引導水平;七是大力提升科技管理工作整體水平。
創新科技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從科學發展的角度,重點推進科技管理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不斷為科技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工作的支持,集成全社會科技資源建設創新體系,形成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工作機制。創新科技項目的組織運作機制,由自下而上自由申報、被動受理,改變為自上而下深入調研、提出方向、凝煉項目、主動設計。面向全社會特別是面向企業科技需求,確定科技工作重點,帶動科技管理方式的轉變。建立健全財政科技投入穩定支持機制,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與省內外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為經濟實體技術創新搭建合作平臺。
增強科技支撐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能力。強化科技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是科技工作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切入點。結合全市科技發展特點和對科技事業科學發展的把握,更加重視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與支撐作用的發揮。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在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煤化工、醫藥化工、新能源、現代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大力開展技術創新,努力形成支柱產業科技化、科技產業高新化的發展格局。加快對具有發展潛力的本土企業培育,積極組織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力爭使榮華、鑫淼、高新、泰康、金蘋果、敬業等企業生產出更多的高新技術產品并早日進入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支持民營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創業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具有民營加科技的雙重優勢,從全市現有103家民營科技企業的現狀來看,存在著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自主研發能力弱等諸多問題,對具有成長型的民營科技企業,要重點聯系,從項目申報、專利申請、產學研合作、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方面給予扶持。重點加強現有的5家省級和7家市級技術研發中心的技術創新能力建設,提升傳統產業產品創新水平,加快主導產業技術升級。
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把學習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認真落實,更將其作為推動我市科技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機遇來牢牢把握。要帶頭積極參加理論學習、開展大討論、深入基層調研;帶頭到廣泛征求和聽取群眾意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帶頭查找班子和個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存在的主要問題、參與撰寫分析檢查報告、制定整改措施、解決實際問題,以學習實踐活動為契機,努力把科技工作推向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