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戒奢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奢”者,“過分”的意思?;ㄙM大量錢財擺門面,比豪華,顯富貴,是奢華;好逸惡勞,追求享受,沉湎于酒綠燈紅之中,是奢侈;揮霍浪費,一擲千金,醉生夢死,就是奢靡。
奢,危害極大。古今中外,名人志士都敲過戒奢的警鐘。奢,“惡之大也”?!膀溕菀?,所自邪也。”“開國起家,莫不由于祖父之勤儉;敗國亡家,莫不由于子孫奢惰?!薄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奢是禍胎,奢是壞兆。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繼先世遺烈,遣無敵師旅,“包舉宇內,并吞八方”,其國力財力又強又盛。可是他特“愛紛奢”,窮奢極欲,紙醉金迷,以奢失德,結果“戍卒叫,函谷舉”,“萬世基業毀于旦夕”。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順治和之后的康熙一生“崇尚節儉,禁止奢侈,故能使人心淳樸,治化休隆”。但是隨著政權的穩定,經濟的恢復和繁榮,清代乾隆以后,社會風氣便由儉入奢,特別乾隆6次南巡,極盡飲食聲色之好,所過之地,地方官爭相邀寵,大肆鋪張,修行宮,建牌樓,搭彩棚,辦筵席,酒池肉林,城開不夜。從乾隆后期起,這般奢靡之風,愈演愈烈,使得習俗日移,為清朝由盛到衰埋下了伏筆。至嘉慶、道光年間,終于走上了衰敗道路。泱泱“康乾盛世”終被積貧積弱所取代,最終導致了近代史上的悲劇。這一切,細細品味,個中的歷史教訓十分深刻,令人深思。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成與敗”、“興與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節儉與奢侈”、“勤勞與逸樂”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們共產黨人繼承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等具有共產黨人革命風格的艱苦奮斗精神??恐@種精神,我們吃草根、咽樹皮,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用“小米加步槍”,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國。奪取全國政權后,黨又率領全國人民繼續發揚戰爭年代的拼命精神,沖破封鎖,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把一個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建設成了初步繁榮昌盛的新中國。鞍鋼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等,都是共產黨人在執政條件下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生動體現。
方今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把黨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好傳統好作風淡忘了。在不少地方、部門、單位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成風,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威信,削弱了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系,成為腐敗問題得以藏身和蔓延的溫床。如果任其蔓延泛濫,不但會侵蝕人們的心靈,瓦解人們的斗志,敗壞社會風氣,還會毀掉一批干部,葬送掉社會主義事業,使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成為泡影。
創業還是享樂,艱苦奮斗還是奢侈浪費,崇儉尚廉還是揮霍擺闊,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的文明素質和精神風貌。反映一個社會、一個時代是否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發展的精神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應該有自己的“靈魂”和“支柱”。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厲行節約,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竭誠奉獻,正是一個國家、民族,也是一個人有朝氣、有生機、有活力、有希望的標志,我們要想有所作為,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把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就必須保持奮發向上、艱苦創業的精神風貌,就必須確立起倡儉崇實的社會風尚,就必須戒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