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辦信訪做法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去年以來,*縣本著“重心下移、方便群眾、解決問題、促進和諧”的原則,創新思維,革新觀念,“跳出信訪看信訪”,貼近群眾,穩固基礎,狠抓信訪舉報工作,在全縣19個鄉鎮設立了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負責辦理群眾信訪,“你的事,我來辦”成為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的服務宗旨,“有問題找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的觀念在我縣已深入人心,*6年以來全縣各鄉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共化解各類疑難、復雜信訪件100余件,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280余個,大大降低了群眾信訪成本,減少了越級訪和重復上訪,“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信訪新秩序正在形成。
一、主要做法
為確保全縣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能“辦得好,干得實”,在實際工作中,該縣通過實施“五個一”做法,強化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了工作實效。
(一)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干部隊伍。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由鄉(鎮)紀委書記負總責,從本鄉鎮綜治、經管、財政、國土資源等站所抽調素質高、能力強的人員為工作人員,每個行政村的紀檢委員為信息聯絡員,有效整合了多方面力量。縣紀委掛點領導和掛點科室還定期不定期對所掛鄉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促指導,形成了縣紀委、鄉(鎮)、村三級辦信訪的工作格局。同時,我們還注重強化對中心工作人員的培訓,每年舉辦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班時,各鄉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人員也一并參加培訓,切實提高了工作水平,為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二)開辟了“一站式”高標準接待場所。該縣19個鄉(鎮),均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每個“便民服務中心”都設立了信訪舉報窗口,由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人員輪流到窗口上班,接待群眾來訪,接待場所并按照統一規格制作了醒目的標牌,將重要制度、規定、職責、流程制成掛圖,同時配備了電話、紙筆、桌椅等必備設施,對群眾信訪實行一門式受理、一條龍服務,徹底解決了群眾為一個事項多方上訪和部門互相推諉等問題,為群眾反映問題提供了方便。
項(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在廣泛調研、多方論證的基礎上,該縣出臺了《關于在全縣各鄉(鎮)設立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的工作機構、工作范圍、辦理程序、辦理時限等工作制度,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能夠辦理的直接給予解決,重大信訪事項并報縣紀委信訪室登記備案;不能解決的,按照程序向縣紀委反映。同時,我縣將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開展情況列為重點工作目標納入全縣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工作目標管理考核中,加大考核力度,為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在全縣深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項(四)開展了一場全方位的宣傳發動。印制了“信訪舉報聯系卡”、“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人員監督卡”、“檢舉控告的權利和義務告知卡”、“信訪舉報雙向承諾書”等*00余份宣傳卡片,采取在各鄉(鎮)集貿市場、候車點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設點的方式集中向群眾進行面對面的宣傳。同時,我們還采取懸掛宣傳橫幅、制作宣傳欄、在中國*網信息、在*電視臺播放公告、發送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的工作范圍、程序和要求;各鄉(鎮)把信訪舉報協調中心有關工作制度、辦理事項及工作人員的情況印發給各村,做到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五)制定了一系列規范化工作辦理程序。工作人員在接待群眾咨詢或來訪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其在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反映和解決問題,受理每一件群眾信訪都要認真填寫在“群眾信訪情況登記薄”上,并與來訪群眾簽署“來信來訪雙向承諾書”,信訪舉報協調中心承諾依法及時處理反映的問題、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來訪群眾承諾反映問題的真實性、自覺維護信訪秩序。從登記到答復,全過程建立起了完備的檔案,增強了工作的嚴肅性、規范性。
二、幾點體會
實行鄉(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理群眾信訪,在基層群眾與紀檢監察機構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既為群眾反映訴求提供了方便,又提高了解決信訪問題的質量和效率,從而贏得了信訪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實施一年多來,在暢通信訪渠道、提高工作績效、規范信訪秩序、化解基層矛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維護了信訪安全,促進了我縣的和諧穩定。
(一)實行鄉(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進一步暢通了群眾信訪渠道。反映訴求方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是信訪渠道暢通的重要標志。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將群眾反映訴求的平臺延伸到“家門口”,群眾不出鄉(鎮)就可以反映問題,省卻了奔波勞頓之苦,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幾乎沒有什么成本。由于實行了嚴格的登記備案、書面承諾、限時反饋等制度,群眾的問題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高質量的辦理或答復,從而以最小的成本暢通了反映問題的渠道。如今年6月,我縣甘洛鄉甘洛村4名村民向鄉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反映該村存在財務混亂,村委會主要干部侵吞上級撥付的補助款、私分集體財產等問題。對此,鄉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迅速派員進駐該村,組織財務進行清賬,打相關人員進行了解核實,經過認真細致的核查,沒有發現村委會主要干部侵吞上級撥付的補助款、私分集體財產等問題,但在調查中發現村委會沒有將上級部門撥付給該村抗旱打井補助款*0余元發放給村民,而是用于村里公益事業支出,為此,鄉紀委責成村委會將該*0余元補助款補發給村民,并對村主要干部進行了批評教育。村民高興地說:“鄉里建起了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后,我們老百姓又多了一個說理的地方,再也不用多跑路,走彎路,向組織反映一些信訪問題,真是方便快捷?!?/p>
(二)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進一步提高了信訪處結績效。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以來,群眾只進一個門(信訪舉報協調中心接待窗口),只找一個人(接訪人員),即可解決問題。信訪舉報中心工作人員都是本鄉(鎮)的工作骨干,熟悉當地實際情況,容易找出問題的關鍵點,確定解決問題的主體,增強了辦信訪的針對性,減少了盲目性,大大縮短了辦理過程。為進一步提高信訪事項的處結效率,各信訪舉報中心都嚴格執行信訪受理書面告知、限時辦結制度,做到簡單問題從速從快處理,復雜問題實行包案聯動處理,重大信訪事項由縣紀委信訪室登記備案,定期督查督辦,保證了信訪事項處結的高質量。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以來,全縣信訪事項按期處結率100%,沒有出現新的纏訪問題。
(三)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進一步規范了信訪秩序。由于部分群眾對信訪工作程序和問題解決機制的不了解,一旦出現矛盾糾紛就奔上級、找“大官”,致使能在村里解決的問題反映到了鄉(鎮)里,能在鄉(鎮)里解決的問題反映到了縣里,信訪秩序不夠規范。通過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信訪人把問題交到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人員手中即可回家等消息,有效避免了信訪人越級上訪問題的發生。同時,由于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工作貫穿信訪事項的受理、辦理和答復的各環節,有利于隨時把握信訪人的思想動態,提前掌握了個別群眾越級上訪的苗頭和信息,便于超前做好思想疏導和穩控工作。通過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形成了依法合理表達訴求的氛圍,基本杜絕了無答復意見或事前無信息的越級上訪問題,較好地維護了信訪秩序。如今年5月底,我縣楓田鎮一村民小組三十余名村民到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上訪,反映對該組山場轉讓承包不滿意,要求中止轉讓合同,并稱如果問題在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得不到解決,將到上級部門上訪。由于反映的問題涉及到多個部門,鎮信訪舉報協調中心難以辦理,便將情況向縣紀委報告,縣紀委當即從縣紀委、縣林業局、縣森林公安分局抽調人員組成聯合工作組進行調查,經調查后,責令承包商暫停對山場作業,由承租雙方協調解決合同糾紛問題,經雙方協商,對合同條款進行了補充修改,上訪群眾對處理結果非常滿意,有效避免了一起群訪、越級訪的發生。
(四)實行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進一步加深了基層干群感情。信訪工作是基層干群關系的重要“晴雨表”。許多信訪問題往往就是因為在基層得不到有效處理而到上級討說法引發的,其原因就是部分基層干部把自己擺在了信訪群眾的對立面,群眾反映問題時沒有好臉色,搪塞、推諉甚至呵斥,使矛盾逐漸擴大。信訪舉報協調中心辦信訪轉變了基層干部與信訪人之間的角色。一方面信訪舉報協調中心由過去的信訪責任主體轉變為群眾的“代言代辦人”,設身處地協助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又要向信訪人進行深入的法律政策宣傳,疏導群眾情緒,一來一往,干部與群眾之間增加了聯系與溝通,增進了了解和信任,推動了基層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