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習十七大有感于民生問題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生問題好比水載舟,關注民生就是得民心順民意,就是水載舟,否則,就是水覆舟。民心民意不可違,這是歷史的必然。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5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民生就是國民的生計和生活。十六大以來,全面取消農業稅,優先發展教育,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等,成了廣大民眾的福祉,贏得了一片叫好聲。不過,由于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基礎比較薄弱而且不平衡,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導致利益群體訴求多元化,民生問題面臨著諸多新課題、新矛盾。讓人欣喜的是,十七大報告用了大量篇幅來關注這一社會問題,把繼續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列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當作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六大任務,其中“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這一任務,更是體現了教育與民生問題的密切聯系。
報告特別指出了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眾所周知,農村教師的現狀不容樂觀,農村教師生存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非常脆弱。其表現為農村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高緩慢;農村教師條件艱苦,工作壓力大,自我發展空間狹小,教師專業化發展途徑受阻。因此教師培訓部門要有行動方案,這個方案要有可操作性,逃出研究的怪圈,在行動中解決問題,如給予優秀農村教師到城市任教的機會,提高農村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在一種“積極向上、你追我趕”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優勝劣汰機制,不斷地為農村教育機構輸送“新鮮的血液”。當然,優秀的標準、教學質量的標準肯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單一的“分數”,只有這樣農村教師在“競爭”的過程中,才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進而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和師德素養。
民革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親密友黨和參政黨,是我國社會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執政黨的建設作了全面部署,為我國各方面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民革的一分子應該對中共十七大一系列重大決策表示衷心擁護,要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作為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七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偉大事業上來。
我們應以十七大精神來指導參政議政工作,為完成十七大提出的各項任務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緊緊圍繞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各項任務開展參政議政工作,致力于科學發展,關注民生,促進和諧,深入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參政議政工作的水平和質量。致力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民革作為參政黨的職責,是參政黨的價值所在,是時代賦予民革的使命。作為民革黨員我會堅定信心,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我所能地開創各方面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