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從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識科學發展觀現實意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鍵在于自覺性和堅定性。要增強自覺性和堅定性,需要進一步解決一些認識問題。
一、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是應當并且可以駕馭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表明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認識程度和駕馭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任務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用社會主義社會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開啟了人類真正的歷史時期,也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指出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自由人聯合體的時期。這個歷史時期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這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過程。對于社會主義社會如何發展,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在理解這些原則的時候,恩格斯說過的這樣一段話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他說:“社會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樣,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和考慮到它們的時候,起著盲目的、強制的和破壞的作用。但是,一旦我們認識了它們,理解了它們的活動、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們越來越服從我們的意志并利用它們來達到我們的目的,就完全取決于我們了。”人類謀求發展的力量就是這樣一種社會力量。這種社會力量在還沒有擺脫資本主義影響、社會生產力還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定的自發性、盲目性、異己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任務,就是要領導人民正確認識和科學駕馭這種社會力量,使之按照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方向前進。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并將之貫徹于“十一五”規劃當中,表明我們黨對這種社會力量的認識程度和駕馭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走上了新的起點。這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取得的最重要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新進展。
科學發展觀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同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繼承和發展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思想的結果,也是總結和借鑒中外發展經驗教訓得出的科學結論。從“發展才是硬道理”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等論斷,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等思想,以及在這些論斷和思想指導下的發展實踐,使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畢竟是一個全新的事業,伴隨著巨大成就的取得,一些日益突出的問題也接踵而來。這些難題的集中指向是在考問:什么是發展,發展為了什么,怎么樣發展。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領導人關于發展的思想,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樣一個重大的歷史性任務,使我們黨對于社會主義社會如何發展問題的認識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也使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的實踐因為有了新的科學發展理論的指導而進入了新的階段。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因為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和核心價值。離開了以人為本的“發展”不是社會主義所需要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會毀掉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簡而言之,就是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它的本質與核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
我們黨提出的以人為本之所以同西方的人本主義和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有著本質的區別,就在于它堅持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體現的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對黨的本質要求。以人為本亦即以人民為本,這是由黨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在黨的根本宗旨早已確定之后,為什么在今天還要特別強調以人為本呢?這不僅是因為以人為本用新的話語表述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而且是因為在現實的發展當中,如果不及時而清醒地強調和落實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個本質性、核心性的問題,發展的走向有可能會偏離黨的根本宗旨。所以說,是否堅持以人為本決定著發展的性質、結果和意義,也決定著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前途。
三、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是遵循唯物辯證法的法則前進的,要自覺認識和把握這個法則,堅持發展問題上的科學精神,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還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堅持唯物辨證的科學方法,同時吸收了當代系統論、控制論、發展論、環境論等新興學科的科學方法,為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開辟了正確途徑。要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沿著唯物辯證法所指引的方向,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以形成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前進發展的強大合力。
唯物辨證法告訴我們,發展是絕對的、無限的、永恒的,決定發展的各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所謂全面發展,強調的是發展的整體性、集合性。我國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是一種整體性、集合性的發展,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強調全面發展,決不能動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而是必須堅持這個中心,否則所謂全面發展就會因為失去了物質基礎而成為空中樓閣。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不能單打一只抓經濟,甚至要以犧牲社會發展為代價,這樣經濟和社會都發展不起來。只有緊緊抓住中心,堅持全面發展,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起來,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所謂協調發展,強調的是發展的協同性、和諧性。對立統一規律既承認事物之間的差別和對立,又承認事物之間的聯系和統一,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運動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基于這種認識,我們黨提出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發展戰略,以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所謂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發展的連貫性、永續性。馬克思主義認為,發展是連續的、沒有止境的。發展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