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培養新型農民促進新農村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讓廣大農民更快地富裕起來。然而,富裕的生活不是他人賜予的,要靠新農村建設的主體――農民自己來創造。建設新農村,必須要有千千萬萬“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同時具有健康體質的新型農民。
建設新農村,順應了農民的根本愿望,吸引大家積極投身其中。但從總體上看,要幫助農民真正成為新型勞動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盡管方方面面都在為農民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出力,實際上,相當多的農民只有傳統農耕的經驗和技能,對農業產業化、市場化少知識、缺技能。不少農民法制觀念不強,宗族觀念根深蒂固。
培養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目標的實現,任務很艱巨也很急迫。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有責任在提高農民素質的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清除體制、制度障礙,綜合運用市場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衛生等公共資源適當向農村傾斜,把廣大農民變成人力資源,而不是人口負擔。
值得優先考慮、也容易取得實效的辦法(,首先是著力培養建設新農村的帶頭人、農民技術員、骨干農民、農民企業家和能工巧匠隊伍,使他們成為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其中,包括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素質教育,防止增加新的文盲和半文盲;在繼續鞏固基礎教育的基礎上,注重發展職業教育及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就業本領和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在農民中積極發展成人教育,進一步完善農村科技推廣體系建設,提升農民對新技術的吸收和運用能力。
其次,要提高廣大農民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素質。要結合農村民主制度建設,大力健全民主集中的村民自治新機制,培育扶持農村社區組織。同時,農村普法教育的任務仍然很重,要通過生動活潑的事例,教育農民通過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需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文明村風的形成,還有賴于逐步完善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農村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形成講文明、講信用的良好社會氛圍和誠信環境。還應該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文藝演出等形式和載體,加快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傳播速度。
第三,要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素質,提升其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基層干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帶頭作用。目前,我國農村基層干部的基本情況差異不小。在東部沿海地區,基層干部的文化水平整體提升較快,工作思路也越來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在中西部地區,不少能力較強的青壯年農民往往選擇外出打工,加劇了基層人才缺少的趨勢。所以,除了提高基層干部的能力培養,還要想辦法留住人才。
第四,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保護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尤其是要把提高農民身體健康素質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上。通過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建立大病、重病統籌機制等手段,較好地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強營養衛生知識和預防重大疾病諸如防艾等的宣傳教育工作,針對農民生活中諸多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錯誤認識和飲食習俗,針對農村衛生工作薄弱和農村人口體質欠佳的狀況,加強對農民的營養衛生教育;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政策和資金傾斜,防止農民因病返貧,因病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