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培養新型農民建設新農村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設新農村要注重培養新型農民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億萬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要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從新農村建設實踐看,農民素質的高低,既決定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和質量,也決定著新農村建設水平。因此,各級應當把培養新型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長期任務,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各種方式,探索多種途徑,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培養出千千萬萬適應新農村建設新階段新任務的建設群體,加快我市新農村建設步伐。
首先,要加快農村實用性技能人才的培養。有一技之長的農民,不論是在外務工還是在鄉務農都具有增收優勢。因此,各級各部門和各個培訓機構要在科學分析市場需求和農民愿望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職業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采取專家集中授課、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能人傳幫帶等有效方式,在增強農民科技興農、科學致富創業意識的同時,提高農民實用技術技能。特別要針對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還比較低的實際狀況,大力發展農村經紀人隊伍,培養一大批眼界開闊、熟悉市場、善于經營的農村經貿管理人才,帶動和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規模和速度,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其次,要加大農村政策法規宣傳力度。要利用廣播、電視、閱報欄、互聯網等大眾媒體優勢,采取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宣傳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廣泛調動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把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土地承包法、民事訴訟法、中央一號文件等作為宣傳重點,不斷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同時,政法部門要加強農村基層調解組織的建設力度,及時消除和化解影響農村和諧的矛盾,對影響農村社會治安的違法犯罪活動要堅決整治打擊,創造農村生產發展、治安穩定、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再者,要加強農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導。隨著農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對文化生活出現了新需求。各級在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同時,要加大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基層文化設施,扶持和發展各種群眾性文化組織,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生態家園創建活動,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文化生活,使農村文化建設不斷適應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同時,要重視和加強衛生健康科學知識的普及,倡導農民養成文明向上的生活習慣,使農民群眾逐漸接受現代文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