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營造和諧的網絡生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文化創新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迫切需要發展先進的網絡文化,加強網絡管理,形成和諧的網絡生態。
堅持正確的網絡文化價值導向,引領構建網絡主流意識形態。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思想文化傳播渠道,其形式具有先進的科技屬性,其內容往往又不乏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網上有政治,網上有較量。網絡文化的發展,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民心向背。中國的網絡文化,植根于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需要做到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構建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就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到網絡文化建設全過程。
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拓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網絡學習、宣傳和教育,積極組織網絡評論,推進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在網民中的普及,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文化領域的主導地位。
二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政治家辦網的方針,做好網絡新聞宣傳工作;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高度關注網上輿情,正確引導網絡輿論;配合國際輿論斗爭,積極組織網絡攻防。網絡報道要準確快捷,主題策劃要科學合理,熱點引導要及時有力,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形成網絡新聞宣傳強勢。
三要堅持正確的創作導向。本著有利于倡導科學精神、傳承科學知識,有利于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有利于提高網民素養情趣、格調品位的原則,鼓勵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各類文藝、娛樂作品和網絡出版物的創作,讓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產品和先進的思想觀點占領這一陣地。
四要堅持正確的傳播導向。遵守國家有關知識產權的政策法規,努力傳播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網絡文化產品,宣傳科學真理,傳承先進文化,共建網絡誠信。
五要堅持正確的管理導向。要像管理宣傳思想工作一樣,加大對網絡媒體特別是重點網站和主流網站的采集、編輯、上傳以及技術崗位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嚴肅網站工作紀律。
擴展先進文化的網上傳播,豐富充實廣大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網絡文化的娛樂功能愈加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網民上網的目的就是休閑娛樂、溝通交友。因此,加強網絡文化的內容建設成為網絡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方面。
一是要貼近不同層次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行創作和生產。網民的價值取向、興趣愛好、知識水平、文化層次不盡相同,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網絡“群落”。要把網絡文化創作生產的先進性要求和廣泛性要求統一起來,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并用,聲、色、圖、文、動作并茂,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網民,形式多樣、雅俗共賞、各取所需。
二是要把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作為創作、傳播網絡文化的重要源泉。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中華網絡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須充分消化和吸收這些優秀成果。要精心篩選適合網絡傳播特點的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成果,采用新技術,設計新載體,對這些高品位文化信息進行數字化編輯、精品化包裝、網絡化傳播。
三是要打造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網絡文化品牌。近年來,人民網的“強國社區”、新華網的“新聞中心”、央視國際的“網絡電視直播”等逐漸形成品牌,深受廣大網民喜愛,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要把經濟工作中的品牌思路引入網絡文化,主要網站要進一步把品牌欄目和頻道建設好、發展好,并創造出更多深受網民喜愛的網上欄目和頻道,豐富其內容,活躍其風格,不斷提升網絡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促進網絡文化與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繁榮發展網絡文化產業。網絡文化是全球同步的文化,它徹底打破了文明的地域限制和時空隔斷,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推上了一個新階段。一方面,網絡加速了資本流、信息流、人才流、技術流的流動,加速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管理經驗的交流共享,提高了生產效率,優化了經濟結構;另一方面,網絡與經濟發展的交融互動,也催生和促進了網絡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網絡文化產業為網絡注入了文化的靈魂,為文化插上網絡的翅膀。當今時代,網絡文化產業異軍突起、方興未艾,逐漸成為新的文化支點和經濟增長點。發展網絡文化產業,當前要重點推進四個轉變:
一是由“舶來品”向“民族品牌”轉變。網絡是舶來品,網絡文化產業起初也是舶來品,這些舶來品在傳播有益文化內容的同時,伴之而來的是西方不良文化的強勢入侵。趨利避害、為我所用,就是要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鼓勵和扶持民族網絡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其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提高國內原創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占領市場,爭奪網民。
二是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網絡文化產業是一種創意產業,要積極鼓勵、引導、扶持國內企業和網站開發反映時代特點、科技含量高、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形成一批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彰顯民族文化魅力、體現傳統美德及價值觀念、凝聚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感的民族網絡文化精品,進一步開拓和占領國際市場。
三是由以網絡游戲為主向多種經營轉變。網絡文化產業已經幾乎涵蓋了當前社會文化生活的所有領域,但從目前國內文化產業的結構來看,網絡游戲份額過重。網絡文化產業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今后要進一步向網絡視頻、網絡培訓、網絡教育以及傳媒、出版、影視、娛樂、旅游、音樂、戲劇、藝術、博物館等整個文化產業領域拓展。
四是由重點發展信息產業向信息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轉變。在推進社會信息化的進程中,要把握網絡傳播的特點和規律,大膽創新,在推進互聯網物理層面建設的同時,注重從網絡文化消費引導、網絡文化趣味培養、網絡文化價值弘揚等方面,加強引導、管理和服務,實現網絡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的統籌協調發展。
增強網絡文化的社會服務功能,改進網絡文化的建設和管理。加強網絡文化管理,是完善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網絡文化的教育、服務和引導功能,可以為完善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網絡文化支撐,這在當前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一個嶄新課題。
首先,網絡文化要增強社會服務功能。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越來越需要文化的滋潤和支撐。網絡文化在社會服務領域大有可為。比如,建設誠信度高、安全性強的電子商務網站,服務經濟交往;建設收集民意、政民互動的網絡論壇,暢通人民利益訴求渠道;建設社會服務類組織和商業信息的資源站點,實現網上搜索,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等等。總之,要增強網絡文化的社會服務功能,為完善社會管理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其次,網絡文化的管理必須走法治化道路。要本著依法、科學、有效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思想教育、行業自律等手段,形成依法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規范有序的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政府網站要發揮表率作用,規范運轉,提供優質的網絡服務。要從國情出發,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管理互聯網的先進經驗和有效做法,推進網絡文化管理的創新。
再次,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要推進互聯網應用與管理技術的創新,加大力度清理惡意網站,打擊流氓軟件,嚴懲網絡犯罪。要強化技術保障,加強對網絡防病毒技術、防火墻技術、防攻擊入侵檢測技術、不良信息監控過濾技術、加密與認證技術、遠程監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和開發,有效封堵和杜絕不良信息。重點網站、論壇上設立的“報警崗亭”和“虛擬警察”,要充分發揮作用。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網上接受群眾舉報求助、網下迅速處置的工作機制,構筑起有效的網絡安全防范體系,更好地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網絡文化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扎實推進,互聯網就一定能夠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臺、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