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時期科學發展觀農機化發展應注意問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機化工作論文
新時期農機化發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面對新的發展機遇,我們應深刻認識到,要實現農機化工作更快更好地發展,就必須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農機化工作,進一步提高對農機化工作的認識,推進農機化事業再上新臺階。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機化工作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堅持以統籌發展觀念,謀化農機化
“三農”工作是我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難點所在。農機部門作為涉農部門,責無旁貸地要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發展農村經濟發揮積極作用。當前,我國農業已經開始進入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進入了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的發展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階段多樣化的農業結構對農機化也提出了多樣化的需求。在新的發展格局面前,科學、合理、全面規劃農機化發展,對于保持農業農村經濟穩定、健康、快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統籌農機化是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統籌農、林、牧、漁和農產品加工各業機械化,拓展農機外延,將涉農業機械由農機部門統籌管理,有利于整合農機資源,發揮農機的整體效能,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機部門的管理服務職能,有利于農業發展項目的統一規劃。因此,統籌農機發展就是要統一認識、統一規劃、統一政策,以統籌發展的觀念謀化農機化,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科學的大農機化觀念,要跳出農機想農機,跳出農機抓農機。
二、堅持興機富民為目標,發展農機化
中央歷來非常重視農業基礎地位,重視保護耕地產出能力,重視增加農民的增收。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農民增收這一目標不動搖,圍繞農民增收來發展農機化。同時通過農機化的發展,使農民分享工業化、現代化帶來的成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并帶動相關農機產業的發展。主要是:
1、通過擴大農機總量,增加農民收入。農機總量增長,既是擴大內需方針、增加農村投入、拉動農村消費的必然結果,也是促進農民離土轉崗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基礎條件。
2、通過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我區近年來農機裝備結構正向在“調優調強”方向發展,根據我區農業種植結構實際,小型園田機械和植保機械及水產養殖機械等效率高、效益好的機械快速增加,使廣大農戶嘗到了甜頭,促進了農機化層次上的發展。
3、通過拓寬服務領域,增加農民收入。大力扶持和發展農機服務組織、農機協會和農機大戶,通過各種作業等形式,提高了農機使用率,大幅度增加了農機戶的收入。
三、堅持可持續協調發展,保障農機化
科學發展觀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本。要正確處理和協調好農機化發展速度與效益、增長質量的關系,加強對農業資源、環境保護,建立長效的投入增長機制和科學的管理服務機制,為農機化健康、快速、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要創新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機制。要根據當前農機化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機化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推動農機化事業穩步發展。一是整合建立新的公益性農機推廣服務組織。二是改革和完善基層農機推廣體系,改變現有的在鎮農經服務中心設置農機員的做法。三是要積極扶持發展多種形式農機協會,農機專業服務組織、農機大戶,開()展農機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努力提高農機服務的組織化程度。
2、解放思想,建立農機化新的投入機制。農業是弱質產業,為農業服務的農機化產業更加弱質。農機化的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為支撐,單靠政府補貼的投入是不可能的,要動員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用好農機補貼政策,發揮補貼資金的導向和“四兩拔千斤”的作用。
3、轉變觀念,更新方式,依法行政。《行政許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機化促進法》相繼出臺實施,對農機部門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法律地位管理權限、職責任務等更加明確,我們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熟悉相關法律,執行相關法律,不斷推進農機化事業走上法治化軌道。
4、抓好農機技術培訓,為農機事業輸送實用技術人人材。隨著現代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先進農機裝備的廣泛應用,對農機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就為農機培訓提出了新課題。近年來,農機學校始終把先進的農機技術知識傳授給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為己任,積極參與農業"三個一"培訓工程,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培訓規模較大時,采取集中培訓形式。培訓規模小時,采取走出去的辦法,深入鄉村、田間、地頭,根據農戶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組織了現場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為我區經濟騰飛輸送了大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