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本課程實施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以前對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當學校現有的利于校本開發的資源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沖突時,作為開發者我們該怎么辦,側重于哪方面比較合適?準備在講座完后交流環節提出來,沒想到崔教授的講座幫我解決了這一問題。原來一直以來是自己對校本課程認識有誤,而且我發現不少教師和我一樣,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秘,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于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課程開發并不具有局限性,沒有條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說的一樣,只要那位老師興趣愛好,他的興趣愛好就可以開設一門校本課程。以前我一直錯誤地把校本課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認為一所學校都要圍繞某個主題去開發。
校本課程開發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知識、技術、能力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職業道德水準,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要充分認識校本課程對于學生個人發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認識基礎教育階段各科教學的水平對于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重要性,充分認識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要以強烈的責任心愛生、敬業、為人師表。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合作的良好氛圍。為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建有利條件。其次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課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對長期以來習慣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維護教材的權威性的中小學教師而言,是一種思想觀念層面上的革命。這要求教師不能再僅僅滿足于知識的傳授,而必須轉變角色意識,從教材的使用者轉為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轉變教學方式,在轉變教學觀念的同時,必須轉變教學方式、更新教學方法,面向課程改革。開展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使教師們對課程價值的認識,由關注知識向關注人的發展轉變;對課程功能的認識,由給出結論向引出活動轉變;對課程資源的探討,要求老師們告別僅僅依*教科書教學的歷史,充分利用和廣泛開發新的課程資源。第四要提高素養形成研究意識: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鉆研教育理論,積累課程資源,挖掘自身潛能,努力學會并運用教科研方法,培養探究意識,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做個有心人。通過對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教科研水平,開設滿足學生需要、激發學習興趣、提高素養、培養完滿人格的課程,使每個學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師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