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讀死水微瀾的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死水微瀾》是一部揭露1900年代四川當地鄉土風情的的一本書,也是他最受推崇的一部小說。小說描寫了甲午戰爭到辛丑條約簽訂的幾年間成都郊區天回鎮袍哥和洋教兩股力量的起落消長,以及古城死水微蕩的歷史波瀾。
作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學家來說,李劼人先生的這部作品以故鄉四川為背景,作品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
比如:小說中對于婦女的描寫就非常有特色。當時巴蜀地區道德文化積淀相對淺薄,貞操觀念的淡薄為四川女性的種種“出軌”創造了社會環境,形成了女子們的“川辣子”氣。獨特的生存環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現實。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鎮,就有很多同樣不守規矩的小掌柜娘,她們也并未遭到過多的道德譴責。蔡大嫂當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個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談不上個性解放、婦女獨立的命題,但是,正因為有了蔡大嫂這樣的大膽叛逆的女子,才能在這沉寂的川西壩攪出波瀾,正因為有了這反抗的氣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
又比如:小說在環境的勾畫上,具有濃烈的地方風味,里面描繪的趕場、東大街花燈火炮、趕青羊宮等,都是蜀地鮮活的民俗風情的寫照,方言、行話的使用,更給小說增添了幾分活的生命力,但是,這種濃郁的地域性特點,并沒有影響到小說寬廣的時代視野。
從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李先生對于四川的文化是非常了解,有研究的。而這一切又說明李先生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成都。
作為一名以李先生的故居“菱窠”來命名學校的老師,我覺得首先就應該培養孩子們這種熱愛家鄉的情感。比如那次世界文化遺產日,我帶著孩子們去參觀了李劼人爺爺的故居——菱窠博物館。孩子們如饑似渴的仔細閱讀著李劼人爺爺的資料,并不時地做著筆記。有孩子在回來后的作文中寫道:“李劼人爺爺真是太厲害了,他不僅是咱們成都人的驕傲,更是咱們中國人的驕傲。以后我一定要以劼人爺爺為榜樣,努力學習,將來為成都爭光,為中國爭光!”
因此,作為一名成都的教師,我們有責任要引導孩子去了解成都,培養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讓他們成為新時代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