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元貶值影響中國投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損失不會達到80%,但實際上最終可能損失20%-30%”,克魯格曼說,中國在美國投資最大的風險是美元貶值。
克魯格曼將在今年5月份訪問中國,他告訴本報記者,“中國陷入的美元陷阱非常深,以至于中國想要進行多元化的配置,一定會造成資本損失,這是中國最擔心的。”
這位敢言的經濟學家最近毫不留情地批評了奧巴馬政府的金融救助措施,引起廣泛影響。美國《新聞周刊》上周對克魯格曼進行了封面報道,稱他是奧巴馬的“諾貝爾煩惱”。
“中國做的事情正是我不斷催促奧巴馬政府要做的事情”
《21世紀》:中國總理說有點擔心中國在美國投資的安全。你認為中國在美國投資最大的風險是什么?另外,中國如何更好的管理這種風險?
克魯格曼:中國購買美國政府債券的熱情很高,也購買了很多機構債券,這些是有政府隱性擔保的。如果以美元來計價的話,中國不會有太多的資本損失。
這些投資最主要的風險是,美元相對于一籃子(中國希望購買的)貨幣大幅貶值。中國陷入的美元陷阱非常深,以至于中國想要進行多元化的配置,一定會造成資本損失,這是中國最擔心的。
中國在美國的投資損失不會達到80%,但實際上最終可能損失20%-30%。這不是一場災難,它相當于中國近些年來經濟以10%-11%的速度增長,但投資回報非常低甚至是負值。
有人說美國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我相信這將是最糟糕的結局,但我并不認為這種情況會發生。在我看來,收購這么多的美元資產真的不是明智的策略,但還談不上是災難性的策略,只是浪費了錢。
《21世紀》:你說經濟刺激方面歐洲錯了,美國對的。對中國的刺激方案怎么看?
克魯格曼:中國宣布了非常激進的經濟刺激方案。而官方正在公布各種積極的成果,如銀行信貸猛增,經濟好轉。
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那中國確實做得非常好。但是這種經濟形勢的逆轉來得太快了,我對此持懷疑態度。我很難相信這么短時間內銀行信貸和市場情緒變化如此之快。
中國做的事情正是我不斷催促奧巴馬政府要做的事情,即通過大規模刺激來逆轉經濟。所以關于中國我也要做一些研究工作,看看情況是不是真的如此。
美國還需要對銀行進行大清理
《21世紀》:最近股市大幅上漲你如何看?經濟基本面出現了轉變嗎?
克魯格曼:目前只是經濟下滑的加速度確實在減緩,也就是說情況惡化的速度在減慢,但實際上經濟并沒有任何轉折點的跡象出現。
《21世紀》:伯南克說美國經濟將在今年年底前觸底,而奧巴馬上周說美國經濟已經初現曙光,你同意這些樂觀的看法嗎?
克魯格曼:伯南克可能會是對的,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今年下半年某個時候可能會宣布衰退正式結束了。但是我們并沒有正式的衰退定義,所有指標都向下就是衰退,但是只要有一些指標開始向上了,我們就宣布衰退結束了。
2001年時,官方宣布的衰退在當年11月結束,因為工業生產和GDP當時出現了小幅上漲。但不幸的是,在衰退結束之后的一年半,失業率仍然不斷上升。所以,假如官方在今年10月份宣布衰退結束,我是不會感到奇怪。衰退結束會讓伯南克看起來是正確的,但這并不是真正的經濟恢復。
失業人數在明年一整年都會繼續上升。失業不斷增加,消費需求會進一步下降。接下來你不知道還有什么鞋子會掉下來了。如果某個國家(如奧地利)違約,如果一個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如果商業房地產比想象更差,經濟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跌。
上兩次衰退結束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失業一直增加,同樣的情況這次也會發生。所以我預計失業增加會持續到2010年和2011年。
《21世紀》:很多人希望你能提供建議,如何能走出經濟下跌。
克魯格曼:如何走出來有兩方面。一是如何緩和這場危機,如何防止危機演變成真正的大蕭條2.0。我們可以做的包括,使用強有力的政策解凍金融市場,拓寬貨幣政策,擴張經濟刺激。
這些事情做了會比不做要好很多很多,但這些措施的規模都還不夠,只是暫時減輕痛苦,但如何讓這一切結束就不同了。如何走出來,我們并沒有學習的例子。大蕭條之所以結束是因為二戰。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日本失去的十年,它的結束是因為出口的繁榮。現在這場經濟下滑是全球性的,除非我們可以找到另外一個星球去出口,否則這一招也行不通。
我認為,我們還需要對銀行進行大清理,對經濟進行持續刺激,直至人們開始消費。我們正在不斷的嘗試。我的基本觀點是,看看哪些動作可能會見效,然后都嘗試一下。
《21世紀》:美國政府最近宣布修改按市值計價的會計規則,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應對危機時也用了類似的措施,你如何評價?
克魯格曼:從我的渠道了解到,這個動作是想買一些時間,但無法幫助經濟復蘇。金融系統損失不再增加的話,必須把這個亂局徹底收拾干凈。銀行或許情況很糟糕,或許他們也可以自己走出來。這個是給他們一些時間。
如果我們在1982和1983年危機中實施按市值計價的會計準則,當時那場危機中我們可能就會讓花旗銀行,以及很多其他銀行倒閉。
這一修改行動確實有點像日本,實際上,從現在看來,美國遭受的如此高的失業率,使得日本失去的十年比較起來還要好很多,我們比日本要糟糕很多。
激進救市后遺癥
《21世紀》:美聯儲的救市措施使得資產負債表膨脹,造成的通貨膨脹風險有多大?
克魯格曼:我不認同美國面臨巨大的通貨膨脹的說法,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的確在急速擴張,但是這個可以很快逆轉,而且美聯儲也愿意盡快這么做。所以更大的威脅是通貨緊縮,不是通貨膨脹。
《21世紀》:歐洲央行也采取了類似美聯儲的措施,如何比較在歐洲和美國投資的風險。
克魯格曼:風險應該是同等的。其原因與美聯儲以及歐洲央行的政策無關。主要因為歐元經濟與美元經濟相當,歐元債券市場可以與美元債券市場可轉換。所以可以看成是同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