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振興教學事業工程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育振興工程是2010年我縣九大系列工程之一,是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是縣委、縣政府為推進汝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和戰略部署。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縣直有關部門、各鄉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牢固樹立“管理是第一責任,質量是第一要務”的意識,確立“一年調整,三年突破,六年爭先”的目標,圍繞“抓班子,帶隊伍,整合資源,提高質量”的工作思路,務實重干,開拓創新,全力推進教育振興工程,教育改革和發展穩步推進。現將教育振興工程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中小學校整合工作。按照“高中向縣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鎮集中,小學向鄉鎮所在地集中”的原則,結合城市建設規劃和人口增長趨勢,科學調整農村學校和城區學校布局。整合生源少、規模小、辦學效益低的小學52所,2010年計劃整合農村小學45所,保留成建制小學152所。每個鄉鎮打造一所高標準、成規模的寄宿制小學。2010年5月13日,召開了汝南縣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會議,全縣資源整合工作全面鋪開,撤并初中13所,保留初中22所。使教育資源更為集中,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促進整體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二高搬遷后,將縣三中、汝寧一中、汝寧二中、古塔中學合并遷入原二高校址,更名汝南縣第二初級中學。原古塔中學建成汝南第一小學;原汝寧二中與回小合并,建成汝南第二小學;原汝南三中作為汝南三小分校;原汝寧一中建成汝南第二幼兒園;其它撤并初中建成農村寄宿制小學。把城區4所初中(一中、二中、清華園學校和雙語初中)和農村6所中心鄉鎮初中打造成示范性初中,既優化農村教育資源,又可實現窗口引領、示范帶動。
二、鄉鎮中心校校長、副校長,初中校長、副校長公開選拔工作。5月1日,教體局由局黨組成員、相關業務股室負責人和初中校長組成面試評委,分別對全縣45歲以下的31名初中副校長和17名中心校副校長進行了面試,隨即對進入前十名的初中副校長和前六名的中心校副校長進行了考核,建立了教育系統干部人才儲備庫,為教育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后續力量。5月13日,根據學校布局調整情況,按照注重業績、注重一線干部選拔、注重群眾公認、干部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原則,調整了中心校校長和初中校長。校長全部異地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原初中校長平均年齡43.5歲,調整后平均年齡41.9歲;原中心校校長平均年齡49.4歲,調整后平均年齡43.7歲。
結合目前汝南縣學校布局調整及資源整合現狀,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作用工作條例》規定,為推進我縣教育干部隊伍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進程,近期內教體局將讓現有中心校副校長、初中副校長年齡超過50周歲人員退居二線。據統計,中心校副校長超齡12人,初中副校長超齡5人,空缺職位將嚴格按照《汝南縣教育系統中小學校長競爭上崗方案》要求進行公開招聘,此項工作將于近期內完成。
三、小學校長公開競爭招聘工作。為加大選拔年輕小學校長力度,優化小學校長隊伍,實現小學校長作用優中選優,教體局按照《汝南縣教育系統中小學校長競爭上崗方案》,通過自薦、資格審查、面試、民主測評、組織考察、研究決定、任前公示、任命等程序,從全縣現任初中各處室主任、副校長和小學校長中公開選拔出16名中心小學校長;從全縣現任小學教導主任、副校長中公開選拔出19名優秀農村小學校長。面試工作于2010年2月5日在汝寧三小進行,56名人員參加中心小學校長競聘,46名人員參加了農村小學校長競聘。整個選拔工作堅持平等競爭、擇優聘用的原則。通過競爭上崗,選拔出了一批優秀、年輕的業務型、管理人才,為汝南縣基礎教育的穩步提升奠定了基礎。近期,將對三橋鄉安莊小學、張樓鄉邢橋和廟東小學校長空缺職位進行公開招聘。
四、公開招聘初中、小學教師。2009年,教育系統中小學空編201個,其中初中空編77個,小學空編124個,計劃招聘150名,其中初中教師30名,小學教師120名;實際招聘151名,其中初中教師31名,小學教師120名。
2010年空編292個,其中初中空編110個,小學空編180個,特殊教育崗位空編2個。目前已向縣領導匯報,等縣領導研究決定具體招聘數額。
2010年汝南高中、汝南二高分流至縣直及汝寧教職工37名(一高25名、二高12名),老君廟高中分流至城鎮職教中心和縣直初中教職工38名,總計高中分流75名教師。空余編制用于引進、招聘優秀普通高中在職教師,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及進入211工程院校的普招師范類本科畢業生。
今年應給清華園學校配備教師160名,其中初中103名,小學57名;給職教中心招聘專業教師20名。
存在問題:截止至2011年8月31日,因到齡退休形成空編就達到202個,還不包括其他原因形成的空編。近幾年,是教育系統因民師招轉人員到齡退休高峰期,若不及時按缺編足額補充教師,將嚴重制約汝南教育發展。
五、二高搬遷工作。2010年3月15日,縣政府與江蘇省泗陽縣投資商石志權簽訂了投資5千萬元的辦學合同,用于二高搬遷。4月22日投資方進駐實驗中學。現學校已翻修新建了學校大門,電線架設完畢,配電房也已建成,學校綜合樓基礎工程完成,女生宿舍樓出地面,正在整理操場,準備建400米塑膠跑道。
為保證汝南二高順利搬遷和搬遷過程中一名學生不流失,教體局黨組成員多次深入二高宣傳發動,并多次召開二高教師座談會和動員會,統一了廣大教職工的思想和認識,奠定了順利搬遷的思想基礎。現正在進行清產核資工作,以利于資產移交和利用。
六、新建初中一所。2010年2月14日,縣政府與江蘇省泗洪縣投資商王家廷簽訂的總投資8000萬元、擁有156班規模、集初中、小學為一體的汝南縣清華園學校于2010年3月25日動工興建,4月20日全面開工。現正建設中的有一棟教學樓、二棟宿舍樓、一棟綜合辦公樓、餐廳、學校圍墻等相關輔助設施。其中,教學樓、宿舍樓、綜合樓已進入二層施工階段,餐廳基礎完工。目前,學校整體施工基本順利。不耽誤今年秋季開學招生。
但存在的問題有:
1、位于校園西北角的當地群眾的墳地沒能及時拆遷,影響了學校院墻的施工。
2、校園內的水渠沒能及時改道,影響部分建筑施工。
3、學校院墻沒能及時按要求整修,影響柵欄的安裝。
4、近期以來雨水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期。
七、建立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職教中心于2010年4月16日簽訂辦學合同,計劃投資9000萬元人民幣,規劃占地260畝,120班規模,在校生6000人,預計2012年全面建成。
學校現在正在進行規劃設計及征地,征地完成后馬上進行施工建設,計劃10月底一期工程完工,能滿足30班、1500名學生教育教學及專業實訓需求,可把新招的職教生從駐馬店工業學校遷入新校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