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區聾啞學院工作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年來,市聾校在上級黨政的領導下,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大、屆五中全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強先進性教育,全面貫徹黨教育方針,貫徹落實“殘疾人十一五發展綱要”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克服困難,突出特點,發揮優勢,努力發展殘疾兒童少年康復、教育和職業培訓工作;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特殊教育工作水平。使學校建設有了一定的發展。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一、貫徹落實黨的大、屆五中全會精神,全力推動市特殊教育的發展
市聾校以《大》精神為動力,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導,努力貫徹執行《第三次全國特殊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及“殘疾人十一五發展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動素質教育,提高特教水平。組織教職工學習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通過板報、宣傳欄、主題活動,宣傳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積極爭取盡快易地重建市特殊教育學校,為把市聾校辦成集康復、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培訓、高中教育及職業教育為一體的骨干學校;辦成有質量、有創新、有特色、有活力的地區示范學校盡心盡力。
二、加強德育管理,提高聾生的道德水平
加強德育管理是聾校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們認為:“聾生身體有缺陷,但心理應是健康的;身體有殘疾,品德應是優良的。”為了把正確的思想觀念、行為變成聾生個體的思想品質,學校建立一支思想品質較好、業務素質較強的德育隊伍,同時調動學校全體教職員工根據不同的業務從不同的角度開展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整體化、系列化、規范化。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國旗下講話,檢查一次班級工作,開展一次“三項競賽”評比活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主線,有針對性地加強德育工作。根據不同類別和年齡的殘疾學生,開展理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加強安全意識教育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提高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防止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加強對殘疾學生自強意識教育,重視法制教育。特別加強了日常道德規范教育和師生的安全教育。開展“我讓父母感動的一封信”活動。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中摸索出“認知—范例—判斷—導行”的教學模式。
為了提高新生是非的分辯能力和日常行為規范水平,我們為每年新入學的聾生設立了思想品德、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周,學校領導、班主任老師、教養員、新生家長互相配合,多管齊下,對新生實施日常道德規范培訓,幫助新生提高是非的分辯能力和道德的判斷能力。團支部、少先隊根據學校的中心任務,以宣傳欄、知識講座等形式開展團隊知識教育;組織“自編自演”活動,豐富了學校團隊生活。學校團支部還組織團員學生建立值日執勤制度,從日常的點滴中規范學生行為習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積極開展教改教研活動
市聾校把“全面提高聾生素質,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作為自己的辦學目標,堅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在充分掌握聾生聽力損失情況和學習特點、學習困難的基礎上,更新教育觀念,積極開展教研、科研,改進教學方法。
本年度市聾校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重點為:
(1)總結我校參加廣東省第一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情況;參加第二屆()聾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暨教研活動;籌備參加廣東省第三屆(年)聾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暨教研活動。
(2)組織市聾校-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廣東省第一、二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活動,我校共有17名教師參加;分別獲得:現場課堂教學大賽二等獎1個、三等獎1個、四等獎2個、優秀獎3個。送審的課件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送審的教學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7個。
在廣東省第一屆聾兒康復教學技能比賽和第一屆聽力語言康復學術年會,我校有一篇學術論文入選論文匯編,兩個教學技能錄像參加交流。
市聾校-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師基本功競賽活動。我校共有23名教師參加;分別獲得:一等獎2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四等獎2個、優秀獎14個。
市聾校開展的教科研工作水平較低,有關工作,都是由于自身在特殊教育工作過程碰到困難而引發的思考和探索。從事一線教學的聾教育工作者都深有感觸,盡管自己辛辛苦苦教學,但仍有很多聾啞學生,雖經過九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培養,在他們臨畢業時還是不能寫通順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解決特殊教育教學難的問題,是很多聾校都必須長期面對的課題。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方面,積極推行“以口語為主導的全溝通教學法”本學年度,我校在一至四年級開設強化口語訓練班,把推行“以口語為主導的全溝通教學法”作為學校的教科研重點。在新收的一年級新生中進行聽力、言語發展前景評估,為他們制作耳模、科學驗配合適的助聽設備,選配業務骨干任教。強化聽力、言語訓練,開展口語教學的新探索。
我們現在對“口語教學”的實施方法是:“以口語為主導、手語為輔助手段;創設情景、重視直觀;注意表情,利用語境;重視聽力補償和聽力重建;努力提高聽覺水平和看話能力,努力提高言語清晰度和唇讀能力;加強讀寫訓練,促進語言的內化。”。強調“以口語帶手語,口語和手語同步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