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試驗區建設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基本情況
汊河鎮地處洪湖岸邊,四湖流域下游,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之一,也是洪湖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地。全鎮國土面積1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萬畝(其中水田7萬余畝),水產養殖面積2.1萬畝,產業以糧食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全鎮地勢低洼、河網密布,境內生產線在22.8—26.5米,素有“水袋子”之稱,是典型的農業型鄉鎮。鎮轄38個村,252個村民小組,1個集鎮街道,1.34萬戶,總人口5.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7萬人)。共有基層黨組織70個,黨員1389名,共有村干部138人。2007年,全鎮糧食總產量49284噸,水產品總量14235噸,農民人均純收入3203元。
省道仙洪公路在汊河鎮境內全長15公里,沿公路有10個行政村,59個村民小組,2562戶,11270人,耕地面積15974畝(其中水田15338畝),水產養殖面積5452畝。農民大多居住在仙洪線兩旁,農田主要分布在仙洪線以北。
按照省、地、市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今年4月份以來,我鎮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參照洪湖市總體規劃,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制訂了我鎮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其主要內容包括現代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鎮環境建設、社會事業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五個方面,共涉及建設項目8類130項,資金總投入預算5.94億元,其中上級投入5.54億元,自籌資金3425萬元,其它投入582萬元。20*年擬建設項目48項,預算投資12211.65萬元。
圍繞以上五個方面的建設內容,我們的主要構想是。
(一)以建設“三大板塊,六大基地”為支撐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三大板塊”,即:以紅三、槎頭、賽武、黃臺、白楊等村為中心的五合院萬畝優質稻板塊、以雙河、龍坑、龍甲、五愛、港洪等村為中心的南港河萬畝水產標準化養殖板塊、以西池、雙河、沿湖、沙嘴等村為中心的白涉垸萬畝雜交高產油菜板塊;“六大基地”,即按照“特而專、新而奇、精而美”的思路,發展以洪城魚場、麻田漁場、小港村為主的5000畝生態養蟹基地、以十八家漁場為主的千畝蟹苗培育基地、以黃臺、賽武等村為主的千畝稻蝦連作基地、以紅三、槎頭等村為主的萬頭畜禽養殖基地、五豐萬頭牲豬養殖基地、以農科、汊河、壇子、西池等村為主的2000畝設施蔬菜及藜蒿特色蔬菜種植基地。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圍繞這些板塊和基地建設,我們將立足實際,突出“高產、優質、高效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堅持用現代科技來改造,用現代產業體系來提升,用現代經營形式來推進,用現展理念來引領,不斷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現代農業建設共涉及38個項目,投資預算8732.5萬元,其中20*年建設項目15項,投資預算3176.5萬元。
(二)以實施“十大工程”為突破點,切實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力度。
1、溝渠治理工程。全鎮計劃疏洗排灌溝渠25條,162.48千米,完成土方2*.98萬方,其中20*年完成仙崇公路沿線10個村8.5公里灌渠、6.4公里村莊河等16條91.33千米溝渠的治理。
2、公路改造升級工程。一是16公里主干公路改造。汊大公路和南港河公路,兩線全長16公里,其中汊大線汊河段長10公里,南港河公路長6公里,全面按縣道標準改造建設。概算資金為960萬元。二是興建118公里的通村連組公路。全鎮共有64處118公里的農村公路需要新建,其中通村公路24.5公里,通自然村公路93.5公里。概算資金2360萬元。其中部分通自然村公路除國家政策補助資金外,其余部分村級按政策“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以及社會資助,市級財政按每公里4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解決缺口問題。三是公路橋梁新建與維修加固。主要是仙洪公路上的汊河橋、沙咀河橋、紅三橋、紅衛河橋,共有4座公路橋梁維修加固。概算資金200萬元。四是汊河五級客運站和10個渡口達標建設。為紅三、洪城、小港、黃臺、金灣、石楊、賽伍、西池、太洪、十八家等10個渡口添置渡船,建設碼頭和渡口公路。概算資金144萬元。
3、“一建三改”工程。全鎮三年計劃建設1.1萬戶,其中20*年以紅三、黃臺、西池、雙河等村為重點,完成1200戶。
4、安全飲水工程。全鎮在三年內計劃新建、改建日產5000噸的自來水廠4座(新建雙河、集鎮兩座中心水廠,改建五豐、紅三兩座水廠),全面覆蓋39個村(場)、居委會,基本實現農村人口安全飲水目標。其中20*年主要建設覆蓋11個村1.3萬人口的雙河中心水廠。
5、農村電網設施改造工程。以建設“三大板塊,六大基地”為重點,主要解決農業生產用電設施嚴重不配套的問題。
以上五項投資預算22126.91萬元,其中20*年投資預算4509.82萬元。
6、集鎮和村莊的環境整治工程。在集鎮,主要建設商業步行街、天燃氣門站、集鎮下水管道、垃圾、污水處理廠建設等。在農村,按照先凈化,再美化,然后制度化的思路,發展中心村,建設垃圾填埋場,設置垃圾桶,配備保潔員,配套清掃清運工具,制訂長效衛生保潔制度等。
7、“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積極發展多元化市場流通主體,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產品運銷專業戶和農村各類流通中介組織。新建便民超市8個,恢復修建集鎮中心農貿市場1個。
以上兩項投資預算2135萬元,其中20*年投資預算1034萬元。
8、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用兩年時間將“五小二中”(一小、二小、三小、五豐小學、晏坊小學、前進中學、汊河中學)七所寄讀制學校建設達到教育部頒發的標準。重點內容是:教學樓改造、學生食堂建設、學生宿舍建設、學生廁所建設、教學電腦配置等。
9、農村合作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工程。一是新建中心衛生院綜合醫療樓一棟、改擴建25個村衛生室和醫療設備添置等置。概算資金380萬元。二是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主要包括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三個方面。概算資金40萬元。三是血防滅螺。概算資金230萬元。四是農村合作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概算資金8萬元。
10、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工程,包括新建鎮文化宮、村中心文化服務站、寬帶入戶工程、有線電視入戶(安裝4000戶農村有線電視)等。
以上三項投資預算3026.5萬元,其中20*年投資預算970.4萬元。
(三)以大力開展“雙強雙創”主題活動為著力點,充分發揮基層組織、黨員干部、各類人才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加快推進新農村試驗區建設步伐。
以“強基固本、強村富民,創建‘五好’村黨支部、創建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為主要內容,大力開展“雙強雙創”主題活動,主要抓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構建“支部+基地+協會+農戶”聯接鏈,創新組織設置,探求農村黨建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新路子。二是實行“三培養”(把致富帶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黨員和致富能手培養成后備干部)、“三諾兩評”(年初承諾、年中踐諾、年底述諾,黨委考評、群眾測評)和星級化管理,創新村干部選培管用新模式。三是建立“三先一掛五帶頭”制度(方針政策黨員先知道、村級債務黨員先討論、決定決議黨員先執行;對黨員實行掛牌服務和管理;帶頭推廣農業科技、促進生產發展,帶頭遵守村規民約、樹立文明新風,帶頭增收致富、謀求生活富裕,帶頭扶貧幫困、實現共奔小康,帶頭參與環境整治、維護村容整潔),探索黨員發揮作用新途徑。四是積極開展村級組織“三化”(規范化、標準化、示范化)建設,著力構建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新機制。五是實施新農村建設“橋頭堡工程”,全力打造農村黨員群眾的精神家園。六是大力實施“三大計劃”,即“牽手計劃”、“項目興村計劃”、“新型農民培育計劃”,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為全面推進我鎮新農村試驗區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持。
三、當前工作開展情況
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啟動以來,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委組織部、省水利廳的大力支持下,團結和帶領全鎮廣大干部群眾,振奮精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實現了試驗區建設的良好開局。截止目前,我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抓宣傳發動,二抓規劃編制,三抓項目啟動。到現在為止,已經完成《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洪湖市汊河鎮建設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全鎮共啟動了六個建設項目。一是村鎮環境整治項目,已在仙崇公路沿線10個村和集鎮展開,制訂了衛生保潔制度,配備了保潔人員和清運車輛,建了填埋場、垃圾池(桶)等,第二批14個村的環境整治工作也在陸續展開;二是公路建設,已完成建設里程22公里;三是溝渠治理工程,已疏挖溝渠3.8公里,護坡0.8公里;四是曬場建設,仙崇公路沿線村已建曬場8個,7600平方米;五是“一建三改”已完成仙崇公路沿線4個村的規劃、拆障、挖溝、修路等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完工的有53戶;六是雙河中心水廠建設已全面啟動,管網埋設已完成工程量的55%。
以上工程已投入資金385.6萬元,其中上級政府預撥66萬元,占已投入資金的17.1%。
四、下段工作打算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進一步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鞏固環境整治成果,完善衛生保潔制度,啟動第二批14個村的環境整治工作。
二是按照總體規劃,完成在建項目20*年的年度計劃。
三是依據總體規劃,結合秋冬農業開發,落實產業發展中板塊、基地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
四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1、與部門的協調問題。比如,產業發展建設需要電力部門增加擴容計劃和線路改造計劃,公路建設中需要電力、電信、廣電等部門配合進行桿線遷移等。
2、“一建三改”需要增加投入。從目前的情況看,按標準建設,每戶需投入6000余元,地方政府還需配套資金用于修路、挖溝,而國家政策性投入每戶1000元(僅限建沼氣池),建設過程中的除障拆舊和新建有一定的工作難度。
3、公路建設需要增加以獎代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