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五五普法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廣泛開展“法律七進”活動;創新載體、注重實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部門聯動、營造聲勢,“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精彩紛呈;進行講述。其中包括:以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為抓手,推進“法律進機關”活動、以“提高農民法律素質,促進農村改革發展”活動為契機,推進“法律進農村、進社區”活動、以提高企業應對金融危機能力為抓手,推進“法律進企業”活動、以提高青少年學法守法能力為抓手,推進“法律進學校”活動、以提高市場經商人員法律素質及依法經商能力為目標,推進“法律進市場”活動、改版升級《法制在線》、用好各類普法載體、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月”活動、辦“攜手學法守法,共建和諧社會”主題法制文藝晚會,強力烘托法制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開展“**市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標兵”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先進的榜樣示范作用、開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座談會,積極探討我市外來人口普法新途徑、舉行大型廣場法律咨詢活動,大力營造全民學法的濃厚氛圍、以點帶面,各鎮(街)同步舉辦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全面開展法律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活等,具體材料詳見:
一年來,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部門的有力指導下,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三大任務,努力在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普治并舉上下功夫,多措并舉,大力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求在廣度、深度和力度上實現新的突破,努力為國際商貿名城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廣泛開展“法律七進”活動
年初,以市委辦、市府辦名義下發了《**市20**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指導全年工作。一年來,我市各級各部門以重點對象普法為抓手,以“法律七進”活動為載體,共開展各項大型法制宣傳教育活動30余次,組織各類法律咨詢458次,接受法律咨詢100余萬人次,開展法制講座375場次,受教育人數32萬余人次,印發各類法制宣傳資料176萬份,重點普法對象法制覆蓋面超過90%以上。
1、以提高領導干部和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為抓手,推進“法律進機關”活動。突出抓好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活動,大力推進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學法經常化、規范化。一是抓好日常普法工作。為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各機關、鎮(街)的黨政一把手贈閱一份《法制日報》和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法制宣傳材料》,供他們日常學法。8月,依托公務員學法用法征文活動,推進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全市公務員踴躍參加,共收到學法用法征文85篇,推薦給上級普法部門7篇。其中市總工會選送的《依法維權天地寬》和市水務局選送的《老吳與老胡》分別獲省一等獎和三等獎,這也是**地區唯一獲獎的兩篇征文。二是強化法律知識培訓。通過把法制教育納入到各培訓輪訓班次、函授班次,各機關部門與市委黨校開展培訓合作等形式,增強全市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法律知識培訓的系統性,提高其正確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處理工作事務的能力,增強各級領導干部、公務員依法行政的自覺性。據統計,市委黨校全年共開設法制課程及講座77場,其中培訓班次中法制課程及對外宣講43場,函授課34場,培訓人數達6134人次。三是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我市各機關部門結合本職工作特點,通過探索新的平臺和抓手,加強執法業務的培訓,樹立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的執法理念,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如公安局的“戰訓合一,輪值輪訓”平臺,執法析理和執法素質測試活動,法院的干警審判技能比武活動,行政執法局的法制員業務幫帶制度等,大大提高了公務人員的規范化執法水平。四是落實學法用法考核(考試)制度。今年我市繼續組織開展了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的法律知識考核。此次法律知識考核的對象為全市市管領導干部及全體公務員,共回收試卷4122份,其中領導干部703份,其他公務員3419份,考試合格率均達到了100%。
2、以“提高農民法律素質,促進農村改革發展”活動為契機,推進“法律進農村、進社區”活動。通過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和法制宣傳教育兩手抓,大力推進基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是以“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為載體,大力推進農村基層依法治理工程,民主法治村的創建質量得到了較大提高。組織全市村(社區)開展了新一輪的省級、市級、縣級“民主法治村(社區)”的創建工作,全市“民主法治村(社區)”的創建面達到了100%。利用司法所長例會,進行“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的經驗交流,相互學習。通過典型示范、以點帶面的方式,先進帶動落后,自查與互查相結合,組織全市鎮(街)之間的相互走訪,促進全市民主法治村創建的均衡發展。11月上旬,組織人員到各鎮(街)檢查民主法治村(社區)工作,提出存在問題,要求他們予以改進,提升創建質量。通過努力,今年共爭創省級民主法治村1個,**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31個,市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的覆蓋面達到了10.4%。二是依托現有的普法資源和普法陣地,積極組織開展農村社區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征訂500份《健康文明上網,遠離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普法掛圖,下發至各村、社區,張貼到“法制宣傳窗”,供未成年人觀看學習;安排基層義務法制宣傳志愿者隊伍為本村(居)未成年人上一堂法制課;在**普法網上傳有關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案例。三是推行農村法律顧問制度。組織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為全市280個行政村免費當任法律顧問,法律顧問以提供法律咨詢、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幫助制定修訂村規民約和合同、協議以及幫助困難群眾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等方式,宣傳法律知識,化解基層矛盾糾紛,促進農村民主法治建設。四是出臺《關于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農村基層干部培訓規范化、常態化。文件要求村黨組織和村委會主任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市或市以上的集中培訓,其他村干部每年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5天。同時市、鎮(街道)兩級建立相關學者、有關單位領導、專業技術人員和優秀農村干部等組成的村干部培訓師資庫。五是將安全生產法律知識送進企業、社區、村居,通過刊出消防法普法掛圖、編印消防法法制宣傳材料,發放安全生產法律知識讀本、懸掛標語、開展法律咨詢等形式,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另外,組織開展了百場消防安全生產電影進基層活動,在電影播放前進行消防安全生產法律幻燈宣傳,用寓教于樂的方式宣傳消防安全生產法律知識。
3、以提高企業應對金融危機能力為抓手,推進“法律進企業”活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不利影響,大力宣傳與企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一是組織開展了“加強企業法制宣傳,積極應對金融風險”主題宣傳活動,主要宣傳企業債務危機化解、風險防范、重整重組方面的法律法規,提高企業化解矛盾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召開法律服務民營企業工作會議,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趙國榮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工商聯執委、商會會長、秘書長、律師代表共24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市工商聯與市司法局簽訂了關于法律服務民營企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六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鄭金都作了“做好法律體檢,防范和化解企業法律風險”的演講。5月,我市規模以上企業負責人、經營管理人員140余人聽取了**浙中律師事務所主任嚴亮奇講授的“應對金融危機企業健康體檢專題法制講座”,講座受到企業負責人、經營管理人員的一致好評。二是依托企業社會責任評證活動,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工作。作為創建標準的《**市“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指標體系》中,包含了將大量的誠信守法內容,比如企業職工的教育和權益維護、企業的守法經營和信用誠信指數等,同時將未按法規履行列為減分項,有下列情形的每起減20分:勞動爭議案件企業敗訴;因勞工權益、環保、資源利用、安全生產隱患、偷漏稅、違規經營、知識產權、產品質量等問題受到相關部門行政處罰的。通過企業社會責任評證活動,可以引導全市企業誠信守法經營,并參與、規范、履行社會責任。目前,企業社會責任評證試點已完成,準備在全市推開。三是認真組織企業經營管理者參加法律知識競賽,促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提高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征訂了1000冊《應對危機公司治理法律百問》,贈送給各企業經營管理者,擴大企業法律知識面的宣傳教育。并以鎮(街)為單位召集當地企業負責人參加法律知識競賽動員大會,層層發動企業經營管理者參加競賽。全市共有2000余位企業經營管理者通過書面或者上網的方式參加此次答題,增強了他們的守法經營意識、依法管理能力,從而提高了企業化解矛盾和防范風險的能力。
4、以提高青少年學法守法能力為抓手,推進“法律進學校”活動。教育系統繼續實行中小學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法制宣傳教育的通知》,使得中小學階段的法制教育更具針對性和規范化。一是充分發揮法制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設置法制教育課,有專任教師、有統一教材和教學計劃,并在各學科中滲透法律法規意識,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動。全市101所中小學校重新聘請了兼職法制副校長,同時明確了兼職法制副校長的職責。通過參與制訂學校法制教育計劃、為師生上法制課等方式,增強了學生維護自身權益、自我保護和抵御不良風氣的能力。二是舉辦了全市初中生法制小論文競賽,選手根據競賽提供的情景材料,運用所學的法律、心理、道德教育等相關知識,進行闡述分析。通過初賽、復賽,共決出一等獎7名,二等獎14名,三等獎28名。此次競賽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初中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道德意識和法制觀念。三是發動全市青少年積極參加全國青少年法律知識大賽,同時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并在普法網上公布了競賽的題庫,以供學習。四是強化教師法制培訓,提高教師依法執教水平。舉辦校長讀書會,在加強校長教學管理的同時,強化校長的法制意識,提高校長依法治校水平。在每年暑期舉辦的教師政治業務培訓中,法律法規作為必學內容,并將教師的法制學習及執行情況列入師德考核內容,與職稱評定掛鉤。通過師德培訓和考核調控方式增強教職工的法律意識。
5、以提高市場經商人員法律素質及依法經商能力為目標,推進“法律進市場”活動。政府各職能部門通力配合,把市場法制宣傳工作在面上做的更廣,在點上做的更細,使相當數量的“邊和角”都能夠得到法律知識的普及,20**年著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編寫了以“知識產權”和“反貿易欺詐”為主要內容的“五五”普法讀本市場專輯10000冊,發放給市場經營戶。該書既有法律的解讀,也有案例的例舉,更增添了專業部門的提示,是一冊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法律讀本,得到了經營戶的好評。二是在國際商貿城舉辦各類主題宣傳咨詢活動,如“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6.26”國際禁毒日、“9.20”公民道德宣傳日、“11.9”消防宣傳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活動,依托各項主題開展法律咨詢和培訓,宣傳教育取得較好成效。三是組織“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市場專場講座。邀請省金道律師事務所主任胡祥甫前來授課,來自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三區、四區及賓王市場的400余名經營戶代表聽取了講座。講座既有案例的分析,又有具體操作的指導,對于前店后廠的經營戶們來說非常實用。現場還發放了與經營生產密切相關的法律書籍近1000冊,受到了經營戶們的歡迎。四是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百題知識競賽,廣大市場經營戶參加了競賽,共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20名,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二、創新載體、注重實效,加強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
通過電視、電臺、報紙、網絡、法制宣傳欄、法制文藝演出、法制電影、主題宣傳月等多種途徑,針對不同時期、不同任務,采用多種形式開展全市面上的大眾普法。
一是改版升級《法制在線》。《法制在線》作為我市法制宣傳的品牌欄目,憑借其高水準、高密度、高覆蓋的特點,為普及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為百姓解決難題,打造和諧**做著積極努力。今年,《法制在線》還被市委宣傳部、市機關工委、市學習型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評為“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創新載體”。為進一步提升欄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度,今年5月對欄目實行改版升級,除了在農村有線廣播同步播出外,還實行了欄目擴容。每天一名律師上線,節目時間從原來的30分鐘延長至60分鐘,播出時段調整到每天17:00—18:00點黃金時段,內容除講解法律問題、接聽法律咨詢熱線外,還穿插播送一些法制新聞。周六、周日則增設“熱線零距離”欄目,對本周律師的精彩解答進行剪輯,循環播放,增強法制宣傳效果。
二是用好各類普法載體。20**年各單位部門充分利用了各類載體,做好普法宣傳工作。繼續在**電視臺播出《經濟與法》、《新聞故事》欄目,在電臺上播出《法制在線》、《**警方平安預警》欄目,在**商報上開辟《法官手記》、《法律信箱》等欄目,用以案說法的形式普及法律。依托市區、市場及各村(居)法制宣傳欄,用普法掛圖的形式,廣泛宣傳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新消防法、食品安全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截止12月份,共刊出法制宣傳欄8400余期次。借助普法辦每月一期的法制宣傳材料,解讀最新的法律法規,發放到全市各單位、各鎮(街)、各企業、各村(居),供大家學習參考。利用**普法網和各單位網站,及時上傳新頒布的法律法規,**最新的普法依法治理動態、圖片,全國的法律事件、法制新聞等,豐富普法途徑。加強法制文藝創作,運用多種形式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宣傳教育,注重提高實際效果,運用文藝形式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20**年全年開展安全生產、“十七大”、稅收、迎奧運、生態環保、禁毒、平安**等文藝宣傳演出活動162場,放映宣傳普法內容的電影1668場,放映普法宣傳幻燈片30816片次,受教育觀眾52.5萬人次。
三是大力開展“法治宣傳月”活動。今年的法治宣傳月采取多方聯動的方式,營造全市學法用法新高潮。聯動安全生產月,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利用咨詢日活動、黑板報競賽、“安全伴我行”職工演講競賽、“安康杯”安全知識競賽、法制電影等形式,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聯動禁毒宣傳月,普及禁毒法律法規。在公共場所張貼宣傳品、播放公益廣告、進行禁毒教育培訓,組織在校學生和青少年等到禁毒教育基地參觀,營造禁毒氛圍。聯動食品安全法宣傳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在食品安全法宣傳周期間,開展了食品安全法宣傳進社區、進鄉村、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五進”活動。通過懸掛橫幅、展示宣傳牌、張貼《食品安全法》宣傳畫、發放法制宣傳材料等形式,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圍繞市委市府中心工作,普及相關法律法規。針對打擊整治“兩搶”犯罪,通過宣傳橫幅、刊出宣傳畫、發放法制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對關于“兩搶”的法律法規進行了系列宣傳。針對防范“”邪教組織利用人民幣進行反動宣傳,開展了法制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動。
三、部門聯動、營造聲勢,“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精彩紛呈
今年的“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日活動形式多樣,重點突出,效果顯著。全市共開展大型普法活動10次,舉辦普法競賽和演講8次,舉行法制講座和培訓80次,開展“送法下鄉”13次,舉行法制文藝演出5場次,懸掛橫幅650條,組織開展法律咨詢14次,接受法律咨詢2300余人,印發法制宣傳資料近6萬份。
一是舉辦“攜手學法守法,共建和諧社會”主題法制文藝晚會,強力烘托法制宣傳教育的濃厚氛圍。晚會現場氣氛熱烈,可容納一千多人的劇院座無虛席。省市領導講話鼓舞人心,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的先進事跡感人動聽,標兵的獲獎感言更是催人奮進,法制文藝演出內容豐富、節目精彩,也時不時的贏得場下觀眾的陣陣喝彩。晚會上對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標兵進行了表彰,并為外來建設者代表贈送了法律書籍。
二是開展“**市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標兵”評選活動,充分發揮先進的榜樣示范作用。為發揮普法教育先進典型的引導、示范和輻射作用,進一步加強外來建設者的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外來建設者的學法守法熱情,增強外來建設者的法治素養,更好地推進國際商貿名城的建設,11月份,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市司法局、**商報社、市廣播電視臺、市普法辦聯合開展了“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標兵”的評選活動。最后,通過部門推薦和專家聯評的方式,評選出了在各行各業中有突出貢獻的十位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標兵,在12.4法制文藝晚會上進行了表彰,標兵代表作了生動的獲獎感言。
三是召開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座談會,積極探討我市外來人口普法新途徑。12月初,我市組織召開了“**市十佳外來建設者學法守法用法標兵座談會”。座談會期間,標兵們圍繞我市法律環境建設、學法氛圍構建、自身守法用法體會等展開闡述,暢所欲言。標兵們普遍認為,**之所以能吸引廣大的外來建設者來這里創業、學習、生活,除了優越的經濟發展環境、公平的政治文化待遇、舒適的生活居住條件外,與**和諧的法治文化氛圍是分不開的。他們從一個個身邊的事例出發,講述自己學法的切身體會,以及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真實感受,也對我市近年來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還就今后我市外來人口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
四是舉行大型廣場法律咨詢活動,大力營造全民學法的濃厚氛圍。12月4日下午,由宣傳部、司法局、普法辦牽頭,聯合包括公安局、法院、地稅局、國稅局、人勞局、安監局、計生局、建設局等29家單位,在繡湖廣場上舉行的大型廣場法律咨詢活動。現場采用發放普法資料、書籍、物品,解答群眾法律疑問,擺放普法展板等形式,對憲法、勞動合同法、法律援助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安全生產法、個人所得稅法、環保法、土地管理法等各專業法進行集中宣傳教育。咨詢活動共持續兩個多小時,吸引了上千市民參加,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活動現場共展出各類宣傳展板45塊,發放各類書籍、資料176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391余人次。活動期間,我市還在城區人流量大的公園、路口擺放普法氣球44個,懸掛宣傳橫幅100余條。
五是以點帶面,各鎮(街)同步舉辦形式多樣的法律宣傳活動,全面開展法律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活動。12月1日--10日,各鎮(街)在當地舉行法律咨詢活動,針對當前群眾普遍關注的安全生產、土地征用,舊城改造等民生問題開展政策宣傳和法律解答;在全市較大的行政村和人口流動量大的主要公園、廣場懸掛橫幅,集中播放法制電影,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群眾法律保護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同時,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期間,各鎮(街)結合本地特點,創新形式,舉行特色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鎮司法所聯合鎮派出所到**小學、中學以及相關企業送法進校、進企,結合學生和農民工的實際特點,就未成年人保護法、交通法規、勞動保護、勞動工資等方面開展系列法制講座,增強學生和農民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街道司法所會同市總工會、市司法局、**法庭、**派出所、**法律服務所等,在人口流動量大的街道設點進行法律宣傳和相關業務咨詢,并現場接受群眾投訴,深受群眾和民工的歡迎。活動以后,參與單位就人民調解和外來民工權益保護開展了座談。**街道舉辦了“學法用法”主題演講比賽,街道全體干部、工作員、大學生村官共270余人參加,11名來自基層一線的干部和大學生村官參加了比賽。這次演講比賽既是宣傳法制意識觀念,又是交流心得體會的一個舞臺,更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深入開展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