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委領導加強效能創新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3月份,我縣全面啟動了機關效能年活動。自活動開展以來,我縣效能工作在上級機關效能工作領導小組及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扣《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認真組織,周密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全縣上下形成了“人人講效能,處處抓效能,事事高效能”的良好局面,實現了工作作風有新轉變、辦事效率有新提高、長效機制有新突破、和諧發展有新氣象的“四新”景象。現將我縣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機關效能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工作涉及面廣,標準要求高。為此,我縣專門召開縣委常委會就如何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并以兩辦名義下發了《關于在全縣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何曉雄,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袁和庚為副組長,部分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紀委,并從縣四套班子辦公室和縣紀委抽調了專門人員。
做法一:狠剎“機關干部作風”,解決作風不實問題。結合執行市紀委“六條禁令”,以領導班子和機關干部為重點,在全縣深入開展以“剎五風、正作風、促發展”(剎走讀風、剎玩樂風、剎攀比風、剎漂浮推諉風、剎宴請吃喝風,樹埋頭苦干之風、真抓實干之風、艱苦創業之風、廉政勤政之風)為主題的機關干部思想作風整頓活動,著力解決作風不實問題。在作風整頓期間,縣效能辦堅持每周一次以手機短信的形式,提醒全縣機關效能建設從我做起。同時,在電視臺上專門設立“踐行科學發展,提高機關效能”專欄,通過抓正反兩方面的典型報道,營造氛圍,推動工作。并建立了長效督查機制,采取隨機抽查、突擊督查、明查暗訪等形式,配備微型攝像機,不定期對全縣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各單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實地督查。對所督查的情況以《機關效能督查內參》的形式呈送縣委主要領導參閱。同時,成立由縣紀委、公安局等單位組成的案件查處小組,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對反映的問題,一經查實,予以從重處理并公開曝光。
做法二:開展“雙百雙評”活動,解決環境不優問題。為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我縣繼續推行“雙百雙評”活動,即組織“100家企業代表、100名群眾代表(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風廉政監督員)”對全縣26個執法部門、25個綜合管理部門、19個窗口行業開展政風行風評議評價活動,著力解決環境不優問題。重點測評各參評單位執行政策、政務公開、服務客商、行政執法和廉潔自律等五個方面。由縣紀委牽頭半年測評一次。對每個系列年終總評分進入前三名的單位在全縣通報表揚,并授予流動紅旗,單位“一把手”直接評為優秀公務員。每個系列年終總評分為最后一名的單位予以全縣通報批評,取消其綜合評先評優資格。第一年總評分為倒數第一的,單位“一把手”向縣委縣政府寫出書面檢查;連續兩年總評分為倒數第一的,單位“一把手”在電視上向全縣人民作檢查;連續三年總評分為倒數第一的,單位“一把手”主動向縣委縣政府辭職,屬條管部門的單位“一把手”確定為“**人民不歡迎的人”,并向其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做法三:開設“廉政效能互動臺”,解決民意難訴問題。結合我縣實際,為進一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關注民生,我縣專門以縣委文件下發了《關于認真實施“雙創”工程全面推進全縣農村基層“廉政效能”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在全縣181個行政村開設以“村民點題、干部跑腿、群眾評議”為工作流程的“廉政效能互動臺”,圍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村務管理等事項,就村民關注的焦點問題,努力搭建農民訴求表達、干部跑腿辦事的互動平臺,著力解決民意難訴問題。在*鎮召開了鄉鎮(街道)黨委書記、紀委書記和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現場會,全面部署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做到“四個健全,四個到位”。即健全工作機構,人員落實到位;健全服務功能,項目集中到位;健全規章制度,運行機制到位;健全辦公設施,中心管理到位。為方便群眾辦事,各“中心”還向群眾發放了“三卡”,即明白卡、點題卡、聯系卡。明白卡主要告知群眾進駐中心各個職能服務部門的服務項目、辦事程序、服務承諾、聯系人、聯系電話;點題卡主要是請群眾向鄉、村兩級干部反映民意,鄉、村干部就群眾反映的問題幫群眾“勤跑腿、跑好腿”;聯系卡主要是告知群眾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及聯系電話、便民服務中心有關規章制度和進駐中心職能服務部門的服務項目。至今為止,全縣17個鄉鎮(街道)已全面完成便民服務中心建設,181個村全部設立民事幫辦點。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各便民服務中心、民事幫辦點為民辦實事1060件,調處上訪32件,開展入戶聽訴132人(次)。
做法四:建立“機關效能監測點”,解決監督不力問題。按照省市統一安排部署,我縣在各鄉鎮(街道)、工業園等地全面建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采取紀委主任以上干部聯系企業、上門走訪、電話聯系、發放征求意見函、街頭調查等多種方式對全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情況進行跟蹤監測,著力解決監督不力問題。至今為止,我縣先后在全縣范圍內建立了73個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涉及多個行業,初步形成覆蓋全縣、多方位的監督網絡。其中,**縣青葉食品有限公司為省級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該公司董事長謝玉才為省級監督員。今年1—4月,我縣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共監測相關事項473次,涉及本縣部門136個次。從監測情況來看,反映優的374次,反映良的88次,反映一般的3次,反映較差的2次,反映差的6次,優良率為97.6%。
二、工作成效
在推進機關效能建設工作中,我縣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提高項目審批和建設效率為重點,以“依法高效、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措施,注重實效,實現了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新突破,突出表現在“四新”:
一新是:工作作風有新轉變。辦事程序透明度進一步提高,對來縣辦事的單位或個人,嚴格按照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執行,主動、熱情、周到地進行接待,真正做到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謀群眾之所利。通過發放征求意見函、召開座談會、設置征求意見箱等形式,98%以上的服務對象對我縣機關工作人員在機關作風、工作效率、辦文辦會辦事、服務水平、依法行政和廉潔自律方面的表現表示滿意。
二新是:辦事效率有新提高。針對群眾和基層單位關注的重點、熱點問題,我縣認真研究制定了辦文辦會辦事中的服務承諾事項,實現了辦文辦案效率大提速。縣委、縣政府收到下級機關上報的或部門之間收到的請示報告等公文,只涉及到一位縣領導或一個部門的,自受理公文之日起15日內辦結;涉及兩位以上縣領導或兩個以上部門的,自受理公文之日起40日內辦結。全縣48個具有行政審批職權的單位全部按照“兩集中、兩到位”原則,成建制進駐行政服務中心辦理業務,一般承諾件由法律規定的20天內辦結縮短為5天內辦結。
三新是:長效機制有新突破。開辦“效能學院”,利用縣領導干部星期天學院這一平臺,邀請外界專家學者授課,加大干部自身素質的培訓力度;建立“效能檔案”,加強干部平時的考核、考查、監督力度,并整理成冊,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依據之一;開具“效能罰單”,加大對效率不高、能力不行、作風不實等違紀違規干部的查處力度,及時給予組織處理。今年來,黨紀政紀處理黨員干部20人,其中黨紀處理16人,政紀處理4人;科級干部1人,一般黨員干部19人。
四新是:和諧發展有新氣象。通過抓效能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干部形象,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為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三保工程”奠定了扎實基礎。今年1—4月,全縣財政收入達1.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1%,其中地方性收入達7036萬元,同比增長49.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3.05億元,同比增長6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億元,同比增長19%。
大干部自身素質的培訓力度;建立“效能檔案”,加強干部平時的考核、考查、監督力度,并整理成冊,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依據之一;開具“效能罰單”,加大對效率不高、能力不行、作風不實等違紀違規干部的查處力度,及時給予組織處理。今年來,黨紀政紀處理黨員干部20人,其中黨紀處理16人,政紀處理4人;科級干部1人,一般黨員干部19人。
四新是:和諧發展有新氣象。通過抓效能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干部形象,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全縣社會和諧穩定,為保發展、保民生、保穩定“三保工程”奠定了扎實基礎。今年1—4月,全縣財政收入達1.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1%,其中地方性收入達7036萬元,同比增長49.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3.05億元,同比增長6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2億元,同比增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