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廣電局加強電網改造規劃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尊敬各位領導:
長期以來,*電網的建設與改造工作得到了政府及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解決了電網建設中的很多困難。在此請允許我代表*電力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向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為*電網建設、運營、維護、管理的主要單位,*電力公司高度重視*電網的建設與改造工作,積極踐行國家電網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積極履行“四個服務”;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推進“戶戶通電”工程。將*電網建設成為堅強電網,有效保證*市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用電需求。
現將*電網“十一五”規劃總體情況以及有關問題和建議匯報如下:
一、“十一五”期間*地區國民經濟發展概述
*市是*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省省會所在地,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戰略地位,是具發展帶動作用的城市。*市2000年GDP為1643.26億元,20*年GDP為7270.14億元,“十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7.1%。人均生產總值達到了4*3美元。
根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一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努力建設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國創新型大城市和教育名城、構筑全國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打造全國交通通訊信息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綜合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區域中心地位明顯提升。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人文化特色更加突出,生態化建設成效明顯,山水園林城市初步顯現;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形成,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城鄉一體化邁出新步伐;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城鄉人民收入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社會更加安全、穩定、民主、和諧。
“十一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2010年達到1258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8600美元。
二、*地區電網概述及存在問題
1、*電網現狀
*地區電網主網最高電壓為500千伏。目前區內供電電源有….
*地區電網主網架結構是在規劃的中心城市由南至北共14座500千伏樞紐變電站與相應聯絡線組成500千伏送電網網架;在中心市區建設的220千伏高壓負荷變電站由220千伏變電站或110千伏樞紐變電站出雙回線路供電,全網分區、分片運行,互為備用,形成輻射型或小環網供電區,全網共分為7個供電區域。
*供電局管轄變電站107座,其中:500千伏變電站11座,220千伏變電站13座,110千伏變電站137座,35千伏變電站132座。
以110千伏及以下接入*電網的電廠有*電廠、*電廠、*熱電廠、*電廠及周邊小火電廠,總裝機容量為1810.5兆瓦。
2、*電網目前存在問題
1)500千伏變電站主變備用容量不足,不能完全滿足*市用電負荷發展的需要。
500千伏*變、yy變、zz等變的主變由于負荷增長迅速,在近年來夏季負荷高峰期均已接近滿載,負荷率均已超過80%,已無備用容量,一旦遇到主變檢修或故障,過負荷情況將更加嚴重,危及電網的安全運行。因此,我們加快了500千伏變電站的建設,20*年、20*年夏季負荷高峰前分別建成投運了500千伏ww變、kk變。
按照《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中“N-1”安全準則對主變最大運行率的要求,三臺變壓器的最大運行率為87%,二臺變壓器的最大運行率在65%。從今年夏高峰期間各500千伏變電站的主變運行率分析,*電網500千伏變電站主變備用容量仍不足;同時,按照《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對于500千伏容載比要求,目前*電網500千伏容載比不能滿足要求。
因此,隨著*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市的用電需求也將大幅增長,*500千伏變電站的主變備用容量不能完全滿足負荷增長的需求。*電網仍需加快建設新的500千伏電源點,從而滿足*地區負荷日益增長的需要。
2)中心市區負荷密集,變電站建設用地和線路走廊緊張,500千伏變電站向城區送電能力不足,送出線路普遍滿載。
*市中心市區(三環內)現有變電站共計32座,20*年中心市區負荷已達180萬千瓦,占全網最大負荷的64%,同比增長23%。二環以內地區最大負荷已達91萬千瓦,占全網最大負荷的33%,同比增長20%。目前一環供電區變電站5座,夏高峰期間4座變電站滿載或過負荷運行;一環至二環內供電區變電站8座,夏高峰期間6座變電站滿載或過負荷運行;二環至三環供電區變電站19座,夏高峰期間8座變電站滿載或過負荷運行。在負荷高峰期間,31條配網線路采取了限負荷措施來保證供電可靠性,其中在中心市區有13條線路。
同樣按照《城市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對于110千伏容載比應達到1.8-2.1的要求,由于電力負荷的迅速增長,*地區全網110千伏容載比從20*年的1.93降至今年的1.73,中心市區供電區110千伏容載比從1.92降至1.56。
因此,在中心市區內急需新建110千伏變電站,從而緩解現有供電設施能力嚴重不足的運行壓力,同時滿足負荷增長的需求。但是由于選址、征地、拆遷難度等問題的限制,目前城區內110千伏變電站的建設速度遠遠不能滿足負荷增長的需求。
3)城區內變電站、開閉所選址、選線困難重重,投資巨大。
隨著*市城區建設改造力度的加大,中心市區用電負荷快速增長。在中心市區建設變電站、開閉所不可避免的涉及選址難、征地難、拆遷安置難、選線難等問題。為滿足*中心市區用電負荷快速增長的需求,新增變電站、開閉所布點十分必要,但選址、選線、征地、拆遷安置難的問題造成工程投資大,工程不能及時開工建設,限制了居民生活用電,不能滿足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地區“十一五”電力需求預測
*電網是*電網的核心,在全省電網中占有重要地位。*市20*年最大負荷和年用電量分別占全省的32.5%,29%。在20*年夏高峰期間,最大負荷占全省電網的32.6%。
*市在“十一五”期間實施“產業強市”戰略,通過政府導向,進一步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業、現代化服務業和文化產業五大主導產業,提升工業化水平。因此,*經濟的高速發展,勢必帶動電力需求的高速增長。
“十五”期間,*地區最大負荷和用電量年均增長率為8.9%、10.1%。預測2010年*地區最大負荷和用電量將達到401萬千瓦和193億千瓦時,“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7%、10%。
四、*地區“十一五”電源發展情況
“十一五”期間,*電網將新增的大型電廠有SS熱電廠(3×300兆瓦)、YY電廠(4×300兆瓦,已建成)。同時,2座熱電廠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地區及周邊地區電廠的建設和擴建,將源源不斷地向*電網輸送電力能源。
五、*地區電網“十一五”電力建設
在國家電網公司“十一五”電網規劃的指引下,結合*地區經濟“十一五”發展,*省電力公司組織編制了*地區“十一五”電網規劃。20*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下發了《關于印發*城市電網“十一五”規劃評審意見的通知》。*地區電網總投資186億元。在進行規劃審批前期工作中,我們自始至終都得到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市是經國家電網公司審核通過“十一五”建設與改造規劃的第一個城市。
繼*電網“十一五”規劃得到批復后,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與*省人民政府書記、省長就我省電網“十一五”發展規劃舉行會談并簽署會談紀要。這標志著我省電網發展,特別是*電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地區電網“十一五”建設與改造規劃順利實施后,*城市電網供電能力將有較大的增強,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城市電網保持可持續性發展,將更好地維護*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發展,為*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20*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是*電網建設與改造極為重要的階段,是繼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工作之后又一個超常規發展的階段。只有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電網才能邁入更好的發展階段,極大地促進*市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我們請*市委、市政府在對*城市電網建設發展一如既往支持的基礎上,繼續給予大力支持,以便我們爭取并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與資金支持,完善電力基礎設施,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建議市政府組織有關區政府、電力部門盡快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一批急需建設的變電站遇到的選址、征地、拆遷等問題,以便工程能夠早日開工建設,緩解中心市區用電緊張形勢;在城市控制性規劃中將變電站用地明確標注,在城市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將變電站、開閉所等電力建設用地以及電力走廊給予預留;借鑒其它城市的做法,在變電站、開閉所等電力設施建設用地上采取政府劃撥的方式,出臺統一的政策和詳細的操作程序,由規劃、國土、拆遷、區縣政府、電力等部門共同完成。
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道路建設與電力架空線路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資金的問題,電網改造和市政道路建設不同步,電纜溝道的建設不能與道路建設一并實施,一方面造成新建道路重復開挖、重復投資,群眾意見大;另一方面,電力架空線無法落地,影響了城市形象。
2007年3月,*市人民政府下發了架空線纜落地整治工作總體方案的通知,爭取用3年時間完成二環內城市主次干道和三環內城市主要出入道的架空線落地工作。該項工作工程量大、資金大,涉及面廣,需從電費加價中解決建設資金。
20*年市政府與*省電力公司聯合向省政府行文上報關于電價政策的函,至今未得到回復。
建議:市政府將與電力部門抓緊催辦已向省政府上報的關于電價政策的文件,爭取盡快得到批復,出臺我市的電價政策,落實建設資金。
“十一五”將是我市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電力行業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國家電網公司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我們將繼續全力加快電網建設,加強電網運行管理,嚴格履行優質供電服務承諾,圓滿完成電網建設的各項任務,為確保*市工業生產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保證*地區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用電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