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大社區財政決算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政府委托,向區人大常委會報告*區*年決算情況,請予審議。
*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區財政部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組織實施區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預算,嚴格依法理財,深化財政改革,進一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面,全年預算執行情況良好,為我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提供了財力保障。
一、*年決算情況
根據《預算法實施條例》,我區嚴格按照“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的基本原則,認真完成了*年的決算編制工作,決算結果如下:
*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64275萬元,完成年度預算計劃230083萬元的114.86%,比上年增長20.60%,增收45148萬元。*年財政一般預算總支出346845萬元,剔除市一次性補助支出24302萬元后,區級支出為322543萬元,完成年度預算計劃299206萬元的107.80%,比上年增長15.17%。(附表一)
按照現行財政體制計算,*年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加稅收返還等收入,全年可支配財力為339877萬元,加上年結轉專款32362萬元,減區級支出322543萬元、增設預算周轉金4000萬元和結轉下年度專款45471萬元,年終凈結余225萬元。
*年區級基金預算收入完成9281萬元,比上年增長17.73%,增收1398萬元;區級基金支出完成4086萬元,比上年下降8.43%。(附表二)
上述各項數字以市財政決算批復為準。
*年我區財政運行的主要情況:
(一)財政收入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全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6億元,增幅創近幾年最高水平。其中國稅部門組織的收入47947萬元,同比增長25.02%,增收9597萬元;地稅部門組織的收入192095萬元,同比增長14.15%,增收23810萬元;財政部門組織的收入24233萬元,同比增長93.99%,增收11741萬元。區內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總部經濟穩定發展,帶動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全年稅收入庫比上年增長16.17%,增收33407萬元,對財政增收的貢獻率達73.99%。其中企業所得稅成為今年增收亮點,全年增長50.96%,增收15852萬元,拉動財政收入增長7.23%。
(二)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擴大公共財政覆蓋面。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48條惠民措施,發揮好財政的職能作用,優化支出結構,增強節儉辦事觀念,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加大對民生投入,重點支出保障有力,促進了社會各項事業發展。
(三)財政超收收入主要落實各項政策性增支和解決以前年度的歷史欠賬,同時增加了對治安、社保、教育、科技和城市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年,區財政收入比年初計劃超收34192萬元,加上批復決算追加補助以及動用上年專項結轉共6293萬元,扣除需結轉下年的專項收入3212萬元后,新增支出37273萬元。按照“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和“兼顧一般,保證重點”的原則,共安排*年調資款、計生獎、年終雙薪以及提高住房公積金比例等所需資金16070萬元;消化2004年財政墊支的教師崗位津貼3483萬元;解決并區前各單位住房貨幣補貼8500萬元;追加社會申辦退休人員過渡性醫療保險金、企業早期退休人員社保資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等共2284萬元;落實社區衛生醫療設施配套及基本醫療補助320萬元;安排政策性增加人員補貼經費1487萬元,其中公安分局新增執勤崗位津貼及政法系統增加警銜補貼等經費共1451萬元;安排創衛專項經費970萬元;追加城建、城管系統工作經費1576萬元;追加各部門業務經費1983萬元;另按照法定支出要求增加科技三項費用600萬元。區財政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情況,區政府充分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并向區人大常委會作了專題報告。
二、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區各項事業發展。
*年,區域經濟保持較快發展,為財政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但隨著部分重點稅源外遷,財政收入增長的后勁有所削弱。針對這種情況,財稅部門采取措施狠抓收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和引導作用,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一)積極落實扶持政策,強化征收管理,促進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積極與稅務部門緊密配合,大力組織收入,培育和擴大稅源。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綜合運用財政政策,落實扶持總部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實施總部帶動戰略,推動我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鼓勵對我區財政收入貢獻大的產業、行業如現代服務業、高科技術產業優先發展。加大依法治稅力度,堅持執行財稅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收入分析和預測,掌握重點稅源變化情況。充分發揮街道協稅護稅小組熟悉轄區內情情況的優勢,完善納稅人信息數據采集、稅收資料檔案管理,有效防止稅收收入的流失;依法依規加強非稅收入征管,認真落實《*市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提高非稅收入征管效率和質量,同時加大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力度。
(二)加大民生和公共投入,保證重點需求,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一是落實社會保障和福利救濟經費投入,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035萬元,投入各項撫恤安置救濟經費2504萬元,提高了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改善優撫對象生活條件;落實早期企業退休人員生活補貼1000萬元,投入社會申辦退休人員過渡性醫療保險金1363萬元,資助近800人享受醫療保險;投入再就業專項資金和再就業崗位補貼1777萬元,進一步促進充分就業。
二是加大對科教文事業的投入。全年教育投入11.95億元,其中投入教綜改工程資金9000萬元、教育信息化工程3000萬元,促進我區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科學技術支出7254萬元,其中投入我區創意產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區電子政務系統工程1600萬元等,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了區信息化建設。落實22條街道文化站工作經費760萬元,投入創建文明城區和精神文明建設經費315萬元、體育競技活動經費270萬元,提高公共文化體育供給水平。
三是大力支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全年共投入醫療衛生經費19199萬元,其中按區域常住人口人均20元標準投入社區公共衛生項目經費2300萬元,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水平;投入疾病預防控制及免疫接種經費1594萬元,繼續做好重大傳染病的預防控制;落實社區衛生業務用房改造資金800萬元,支持社區衛生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是加大治安保障力度,維護社會穩定。全年公共安全支出60206萬元,其中投入公安的支出52880萬元,包括治安整治專項經費5862萬元,公安派出所建設經費1380萬元等,促進了我區治安形勢取得歷年最好成績。
五是保障城區環境管理的資金投入,優化人居環境。全年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7655萬元,增長21.76%,主要投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年共投入道路維修改造和綠化維護專項經費6658萬元,環衛保潔經費11863萬元,小區整治經費1100萬元,創衛專項經費970萬元。
(三)加大財政改革力度,健全管理體系,提高財政合理統籌運用能力
全面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實現了新舊科目平穩過渡,提高了政府預算透明度。加快部門預算改革進程,規范支出定額標準,部門預算*年首次全部上報區人大(共61個一級預算單位,252個部門)審議通過;統一啟用軟件系統編制2008年部門預算,進一步細化預算,強化預算剛性,繼續實施綜合預算管理,提高財政的保障能力。推進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規范資金支付、結算流程,啟動財政支出管理電子系統,實行預算指標管理和國庫支付管理相結合。完善政府采購各項管理,努力提高采購效率,編制《*區政府采購手冊》,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區屬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動態長效管理,嚴格了資產的進出審批手續,促進資金管理與預算管理、單位財務管理有機結合。
(四)強化監督管理,推進依法理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強化預算約束和預算執行監督,進一步加大事前審核和事中監控的力度,建立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年度稽查制度,對個別重點建設項目實行全過程的財務監督。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推進區屬單位支出項目自我績效評價工作,并對衛生事業支出項目進行重點評價。加強票據管理,制定了《*區財政票據管理實施細則》,確保財政票據使用規范化、合法化。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工作,不斷提升會計隊伍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
嚴把財政投資評審關,加強評審數據管理,項目評審前移至概算審核。*年共審核工程1008宗,評審金額52732.41萬元,核減資金8003.65萬元,核減率15.18%。
一年來,區財政運行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仍然面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供養人員多、歷史包袱重,各項政策性增支因素較多,出口退稅負擔日益加重,財政支出的壓力十分巨大;財政支出預算管理的剛性有待加強,財政各項改革措施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理順,資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因此,我們要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加快財政發展為根本,以深化財政改革為突破口,以增收節支為重點,強化管理與監督。一方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創新財政支持方式,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都市核心功能。另一方面繼續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落實優民惠民措施,著力改善民生。同時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深化各項財政改革,樹立績效觀念,促進我區經濟和社會建設又快又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