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衛生服務項目通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醫療衛生單位:
為了切實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堵塞工作漏洞,扎實推進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我局于最近組織人員對全縣農村公共衛生工作進行了督查、考核、調研,現將情況通報如下:
一、我縣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進展情況
(一)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全縣各村居基本設立了健康宣傳欄,有計劃地刊出、張貼了健康畫報。向廣大村民廣泛宣傳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內容和要求,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鄉鎮、村兩極共設置宣傳欄881個,覆蓋率達97.2%。去年6月至今年6月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6.8萬份,健康讀本25萬本,健康處方60萬張,宣傳資料入戶率達78%。
(二)認真做好各項學習培訓工作:去年7月份分2期對我縣530名責任醫生進行為期3天的業務培訓,邀請市里有關專家授課;今年5月份舉行了重點傳染病和高血壓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基本知識講座師資培訓;7月份又對全縣的責任醫生進行分片區培訓。
(三)加強食品、公共場所、職業衛生和飲用水的監督工作。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認真配合衛生監督部門做好監督檢查和樣本的采集等各項工作。
(四)認真落實《母嬰保健法》,切實加強孕產婦及兒童保健工作。各單位積極開展孕產婦及兒童系統管理工作,各鄉鎮孕產婦及兒童系統管理率均保持在95%以上。
(五)加強慢性病與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工作。各單位能夠積極為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對發現的慢性病人能夠進行規范管理,定期進行隨訪和健康教育指導,慢性病人隨訪率保持在80%以上。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去年和今年兩次考核評估,發現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問題如下:
(一)組織功能發揮不到位。縣、鄉、村三級農村公共衛生管理網絡和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雖然已基本建成,但沒有發揮相應的功能作用,特別是部分鄉鎮政府、村兩委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認識不到位,認為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是衛生部門的事,與他們關系不大,沒有把衛生工作作為他們的本職工作來抓。個別衛生院項目工作的領導分工不明確,公共衛生辦公室人員的職責不明確,衛生院與鄉鎮政府及責任醫生與村衛生聯絡員的溝通和銜接不夠,沒有充分發揮參謀作用。
(二)措施不夠扎實。現在有關單位雖然都比較積極地開展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但個別單位的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結合其自身實際制定出有效的實施方案、考核方案,也沒有根據社區責任醫生的服務人口、服務范圍、服務數量、服務質量及轄區居民的滿意率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分配方案;對衛生服務站、衛生室及責任醫生的指導力度不大,檢查、考核后沒有明確的反饋意見和整改措施;部分衛生院的管理指導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很難起到有效的督導;個別鄉鎮衛生院的服務模式還未轉變,基本上還是坐門診等病人或服務對象上門的服務模式,“六位一體”上門的社區衛生服務開展不到位。
(三)臺帳管理比較混亂。部分鄉鎮健康資料臺帳堆放雜亂,沒有設立專門的資料室、資料柜,公文不規范,歸檔不及時。
(四)工作成效不明顯。目前責任醫生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責任醫生的業務知識不夠全面,造成農村公共衛生工作不能有效地得到落實。個別責任醫生對公共衛生服務認識不到位,對責任醫生的職能定位不夠,工作消極、被動,工作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上門服務意識。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城區以及邊遠山區等工作開展難度大的地方,沒有責任醫生愿意承擔工作,導致各地工作開展不深入,成效不明顯。一是社區慢性病管理未能有效開展。責任醫生在提供公共衛生服務過程中,基本建立了所轄區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但符合省考核標準的合格健康檔案的比率不高。主要是健康檔案中家庭及個人情況、體檢記錄、平時診療服務情況、重點疾病的隨訪記錄等內容不完整或基本空缺。對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的開展不夠深入,一些干預措施沒有落實到人。除高血壓病外其他慢性病基本上沒有或很少開展隨訪管理。上門服務缺乏采取針對性健康教育干預措施,也沒有提供其他更多的實質性服務,對農民的吸引力不大,農民滿意度不高。同時,縣、中心兩級機構在社區慢病管理中沒有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二是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沒有很好地掌握。個別單位沒有及時正確收集、核實、匯總和報告當地轄區人口出生、死亡,免疫規劃對象、兒童和孕產婦系統管理對象、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醫務人員傳染病報告意識不強,漏報、遲報現象嚴重,部分醫療機構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雖已報告,但未寫報告記錄。三是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與管理并沒有完全納入到公共衛生衛生服務系統之中。除了預防接種外,其他公共衛生服務,還沒有納入到常規的公共衛生管理中,而這些工作的開展對于控制導致疾病發生和傳播的危險因素是非常關鍵的。四是結核病、艾滋病重點傳染病管理不到位。個別鄉鎮衛生院,對結核病病人督導管理分工不明確,隨訪制度未落實,出現無人督導情況。傳染性結核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未能進行有效的調查,以致易感人群的大致分布情況不能很好的掌握。部分鄉鎮尚未意識到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艾滋病防治宣傳未能有效開展。五是兒童和婦女保健工作不夠深入。兒童入托、入學查驗預防接種證指導不到位,補正、補種不及時,高危孕產婦的篩查追蹤管理不到位,導致孕產婦死亡率居高不下。六是合作醫療便民服務沒很好地開展。部分單位合作醫療制度、政策未上墻公布,宣傳資料入戶率、政策宣傳覆蓋率均不高;每季度未能公示本村參合人員報銷情況;參保人員名冊項目記錄不齊全、登記準確率低。七是基本醫療惠民服務工作不規范。技術操作規范雖已經制訂,但執行情況不理想;處方合格率不高,尤其是在新的處方管理辦法實施后;查閱部分健康檔案,重點疾病診療情況記錄基本上沒有。八是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大。個別鄉鎮健康教育宣傳欄尚未按要求設置,部分已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管理不到位;部分鄉鎮對健康教育資料檔案保存不規范,接收和發放記錄不完整,活動后無小結,上門宣傳教育未做記錄等,未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工作被動,內容和形式單一。
三、下步工作意見
(一)強化責任,明確職責。各有關醫療衛生單位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健全“條塊結合、分片包干、團隊合作、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確保責任醫生每月下鄉7天服務。各鄉鎮衛生院要建立農村公共衛生工作例會,每月由鄉鎮公共衛生管理員、責任醫生、專職公共衛生人員、村級聯絡員等參加,通報情況、協調工作。各單位要設立專門的資料室、資料柜,公文規范,歸檔及時。做好各種業務統計報表,及時分析匯總并上報。
(二)突出重點,以點帶面。一是重點社區建設。開展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沒有現成的成功經驗借鑒的情況下,每個鄉鎮在全面落實轄區公共衛生工作的同時,要重點突出兩個村(居)公共衛生工作,通過這兩個村全面深入的工作并總結經驗后,全面推進轄區公共衛生工作。二是重點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檔案建檔、上門隨訪服務、重點疾病的管理、責任醫生的業務培訓、防疫、婦幼等工作,提高農民滿意度。
(三)強化考核,加強指導。各中心院要加強對轄區鄉鎮衛生院工作的指導,特別在業務指導和管理方面,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鄉鎮衛生院要根據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辦法和細則,制定本轄區責任醫生的考核辦法,并加強對責任醫生督查考核。要以提高群眾滿意率為目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疾病控中心、婦幼保健所、衛生監督所等縣級公共衛生單位,要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特別要根據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進一步規范鄉鎮衛生院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工作。
(四)加強宣傳,提高意識。一是各鄉鎮衛生院要加快工作進度,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結合當地實際,利用村居農村公共衛生網絡,采取經常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更有效、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借助各種載體和途徑廣泛深入地宣傳政府花大力氣推進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目的、意義。通過宣傳讓老百姓知曉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為老百姓健康服務的工作,目的是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減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現象,促使廣大農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二是以健康教育為手段,真心服務百姓為目的,通過健康教育和責任醫生上門隨訪服務,向老百姓提供一些有用的醫療衛生知識,促進溝通,提高老百姓健康意識,自覺接受公共衛生服務。
(五)嚴格專項資金管理。各地要進一步明確資金的使用范圍和補助標準。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按照“花錢買服務,辦事不養人”的原則,主要用于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成本支出和公共衛生服務技術培訓、責任醫生工資和農村公共衛生聯絡員補助等直接面向農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要強化監督檢查與績效考評,同時,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進行使用管理和績效評價,將績效評價情況作為今后年度安排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