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整治通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我省水環境保護工作。經省政府同意,7月6日,省*、*江流域綜合整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在*市召開了*江流域水環境整治工作會議,今天在南平市召開*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會議。南平市政府為這次會議做了大量會務工作,提供了熱情周到的服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現就*流域整治進展、存在問題和今年的任務作個通報。
一、*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二期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
*是我省第一大河流,是福建人民的母親河,由沙溪、建溪、富屯溪等支流和*干流組成,主干流長559公里,常年逕流量621億立方米。*流域面積6.1萬平方公里,約占福建省陸域面積的一半,涉及到福州、南平、三明、龍巖、寧德、泉州等市的36個縣(市、區),流域人口約占全省人口的35%,經濟總量約占全省的38%,是我省重要的經濟區之一,在全省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環保部門在流域主要河段設置了57個監測斷面(含29個交界斷面)進行常年監測水質,并在設區市交界斷面及主要入海河口斷面設立3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連續、自動監測水質。
由于歷史原因,*曾受到嚴重污染。“九五”期間,省委、省政府組織實施了以工業污染治理為重點的*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一期),20*年全流域91.5%水質達到或優于國家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比1995年提高了48個百分點,實現了“五年使*水基本變清”的總體目標。但由于流域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活污水處理率低、部分工業企業污染反彈、水電過度開發,以及20*年、20*年受歷史罕見持續干旱少雨氣候,導致地表徑流比常年減少40%-50%,使水體納污能力明顯減弱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水質有所下降。
為此,20*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組織實施*整治二期工程,并將其列為20*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兩年多來,在省和流域各市、縣(區)政府大力推動下,*流域水環境保護呈現良好態勢,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水質保持在良好水平。20*、20*年,*達到和優于三類標準的水質比例分別為92%和95.6%,分別比啟動二期整治前的20*年提高9和12.6個百分點;水域功能達標率分別為92.9%和97.4%,分別比20*年提高8.6和13.1個百分點,均達到了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且水質明顯優于全國7大水系和周邊省份河流。今年上半年,*流域整體水質狀況為優,I類-Ⅲ類水質比例和水域功能達標率分別為97.7%和98.8%,分別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4和1.7個百分點,Ⅳ類水質比例為2.3%,未出現Ⅴ類、劣Ⅴ類水質。
*水質的改善,是流域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不斷加大整治力度的成果。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概況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不斷完善流域水環境保護機制。在省政府的組織和推動下,*流域水環境保護基本形成以規劃帶項目、以項目促落實,上下游之間、部門之間協同配合的格局。在工作機制上,成立了以分管副省長為總召集人的綜合整治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推進水環境治理項目,各市、縣(區)政府也都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在管理機制上,省政府批準實施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整治工作意見、年度整治計劃、污染物總量控制標準,沿江各市、縣也分別制定實施規劃或計劃,落實重點整治項目。實行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經過省政府協調,確定20*至2010年,福州市每年安排1000萬元,三明、南平市每年各配套500萬元,省發改委每年安排1500萬元,省環保局每年安排1500萬元,專項用于*流域重點整治項目。目前,國家擬將我省列為生態補償的試點省份。
2.不斷加大部門聯動工作力度。省財政廳、環保局、發改委研究制定《*、*江流域水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對*整治重點項目的扶持力度。省建設廳、發改委、環保局等部門協力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工作,開展“清潔家園行動”。省農業廳會同省發改委、環保局指導督促各地開展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對禁建區內規模化養殖場進行關閉、搬遷、治理,同時積極組織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省水利廳開展水電開發項目清查,會同省發改委制定或修訂全省68條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流域的綜合規劃。省環保局組織對流域綜合規劃進行了環評,積極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綜合決策。省經貿委、環保局督促企業認真落實節能減排工作要求,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工作。省國土資源廳牽頭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青山掛白”綜合整治,恢復流域生態環境。省科技廳加大對*流域水環境保護可研課題的立項、扶持力度。在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水環境保護工作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格局逐步形成。
3.扎實推進重點治理項目建設。省政府批轉的《*流域水環境保護規劃》和《關于加強*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20*-2010年要著力推進8大工程建設。在各地的努力下,20*年度168項和20*年度130項省、市重點治理項目大部分已完成。目前,流域所轄各縣均已劃定水源保護區,大部分鄉鎮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已通過聯合會審;三鋼集團、青山紙業等30多家企業已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德化縣推進縣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其他4個生態工業園區(循環經濟試驗區)規劃通過國家環保總局評審;三明市區等地禁建區內養殖場基本完成治理或搬遷,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設施建設和豬-沼-果(菜、魚、電、草等)生態立體種養殖模式得到推廣,農村戶用沼氣建設進一步加強;流域已建15座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能力達71.5萬噸;完成50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綜合規劃編制及規劃環評,并對其中69個水電站提出不予推薦的意見,對95個電站提出進一步論證的要求,從源頭防止水電無序開發造成的環境問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深化,福州市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稱號,三明市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南平市開展國家級生態示范市建設;生態公益林保護、水土流失治理和有機食品基地、生態農業試點建設等工作不斷推進。
4.努力提高環保監測監管能力。我省于20*年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全省環境自動監測監控系統,目前自動監測監控體系初步形成,*流域已建水汾橋、竹歧、白巖塘等3個水質自動站、46個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已納入省監控中心監控范圍。省和福州市還配備了環境應急監測車。各級環保部門初步建立突發性污染事故應急處置機制,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妥善處理處置了一系列突發性環境事件,努力保障環境安全。每年都開展嚴查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同時結合組織開展明查暗訪,各級環保部門加強溝通配合,加大執法力度,查處違法排污現象。
5.不斷增強公眾環境保護意識。隨著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對整治工作的認識不斷深化,各級人大、政協加強對整治工作的執法監督和民主監督。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普遍增強,對改善水環境質量的愿望日益強烈。近年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針對*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和提案,對推動*整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整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二期整治工作已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環境保護的地位將更加重要、要求也將更高,我們必須對當前流域存在的水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問題予以高度的重視。
1.*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質狀況總體較好,但部分小支流污染仍較嚴重。目前,*水質特別是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質有所改善,但個別斷面仍然出現超標。如,三明與南平市交界的水汾橋斷面水質略有好轉,但仍然劣于功能區要求;邵武曬口大橋斷面水質雖達到功能區要求(Ⅳ類),但較以往的Ⅲ類水質有所下降。此外,一些小支流污染問題尚未解決,如閩清梅溪支流因建陶企業廢水揮發酚超標導致20*年*干流梅溪口斷面超標;南平安豐溝、閩侯蘇洋鄉、沙縣東溪等支流因水質污染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對于閩清梅溪建陶企業污染、南平安豐溝污染問題,今年黃小晶省長批示:個別地方的污染嚴重危害了環境安全,地方主要領導有這個責任,若在任期間此狀況仍無明顯改善是有過的,要繼續督辦。蘇增添副省長批示:去年工作有成效,但從存在的問題來看仍不能樂觀,20*年要繼續推進整治工作,下半年第三季度再檢查,如沒有整治到位,一是要列入效能督辦,二是新聞公開監督。
2.畜禽養殖面源污染突出,其污染負荷約占全流域的60%。據統計測算,20*年末*流域福州、三明、南平市共有存欄生豬579.3萬頭、牛49.8萬頭、禽3133.34萬羽,其排放的化學需氧量(COD)和氨氮均約占整個流域排放總量的60%以上。盡管已開展了多年的整治,但有的地方養殖業污染整治進展與目標要求相比尚有較大差距。南平市20*、20*連續兩年將省*整治專項資金(共2000萬元)全部用于養殖業整治,但至20*年末全市544家規模養殖場中,開展治理的僅185家,治理率35%;特別是禁建區內143家規模養殖場中,開展治理的僅98家,治理率僅68.5%,與省政府提出的20*年內完成禁建區養殖場整治工作的要求有明顯差距。福州市倉山區養殖業整治、閩侯鯉魚洲國賓館周邊養殖場整治也無明顯進展。此外,一些養殖場雖已建設治理設施的,但處理能力不足、管理不善,污水超標排放。
3.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生活污水處理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流域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超過工業污水排放量,但全流域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僅49.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8.4個百分點,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已滯后于城市化進程。除福州、三明、南平、永安、長樂、德化已建污水處理廠,沙縣在建外,其余各縣(市)均未開工,包括要求在20*年底前建成的邵武、建甌、建陽、閩侯、古田,以及20*年底前建成的永泰、連城縣。部分已建的污水處理廠因管網配套程度不高、污水收集率較低,未能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如,福州金山和大學城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都不到40%,三明列西和南平塔下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到20%。還有一些污水處理廠無法穩定運行,存在超標排放問題。
4.部分企業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存在污染反彈現象。*流域是我省工業相對集中的地區,流域內工業企業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都約占全省的35%。在全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前50位的企業中,*流域分別占22家和19家。近年來,流域經濟快速發展,同時污染物排放總量逐漸增加。一些企業排污口不規范,污染治理設施未能正常穩定運行,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個別工業企業甚至擅自停運治理設施,私設暗管偷排漏排污水。前不久,省環保局組織對邵武、沙縣、閩清部分企業進行了明查暗訪,發現邵武永飛化工、華新化工、邵武化肥廠、南平針織廠,沙縣宏光化工,閩清廣源陶瓷、金得利陶瓷等企業存在違法排污、超標排污問題,特別是閩清廣源陶瓷在今年4月和7月初兩次被環保部門發現違法排污后,沒有采取措施整改,7月中旬省環保局、監察廳再次發現其超標排放。
5.部分小水電站無序開發,對水體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部分水電站無序開發、違規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使河流變成平湖,流速減緩,污染物淤積,自凈能力下降,水質變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日益凸顯。已建的大部分水電站沒有按要求保證必要的最小下泄流量。除此之外,流域內還有大量未經規劃、環評、審批就擅自建設的違規電站。流域生態環境還比較脆弱,森林覆蓋率雖較高,但森林結構不盡合理,生態功能的發揮受到制約;礦產開發、基本建設和工程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
6.突發性污染事故時有發生,水環境安全受到威脅。*流域重化工行業在我省具有重要地位,危險品的生產、貯存、運輸對水環境安全構成了威脅。去年浦城、清流縣就發生了因化學品交通事故造成的環境安全事件。一些地方由于規劃布局不盡合理,工礦企業、畜禽養殖業等污染問題已對城鄉飲用水源構成威脅,加上一些地方水源地保護存在漏洞,飲用水安全面臨著突發性環境事件、環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威脅。
7.部分重點項目進展緩慢,整治工作力度需進一步加大。有的地方思想認識和工作力度還不夠,還不能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個人政績和百姓利益的關系。有的地方對整治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認為水質改善了,*整治的力度不必那么大,要求不必那么嚴。部分重點整治項目因資金、技術、工作力度等因素影響,進展比較緩慢。20*年度整治項目中,除2家企業因停產無法實施外,還有9個項目未啟動或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南平市8項、福州1項。特別是南平市所轄邵武、建甌、建陽市污水、垃圾處理場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進展緩慢。
這些問題都說明*流域水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整治工作還處于最重要的攻堅階段,一些水污染問題和違法排污現象依然存在,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積極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決,力爭讓群眾喝上更干凈、更放心的*水,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三、認真落實省政府有關整治工作的要求
*流域水環境保護是一項社會性、綜合性、系統性事業。省政府已批準實施了20*年度流域整治計劃,明確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力爭全流域省控監測斷面水質功能區達標率穩定在90%以上,其中沙溪段達85%以上,*干流南平段達90%以上,富屯溪、建溪和*干流福州段分別達95%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基本達到功能要求,完成COD總量削減目標。為此,省政府還明確了要重點推進的八大工程92個項目。我們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來,充分認識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嚴肅性,進一步增強責任心和緊迫感,根據近、中、遠期結合,突出近期整治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一個一個落實,一項一項推動,把流域保護的各項工作做好做到位。
1.繼續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程。農業(畜牧)部門會同環保、發展改革等部門抓緊編制實施畜禽養殖發展規劃和污染治理規劃,落實畜禽養殖污染整治任務。各市、縣(區)政府要組織對畜禽養殖業禁建區內養殖場進行檢查,對禁建區劃定后建設的養殖場、禁建區劃定前建設但于20*年底前仍未治理達標的養殖場責令限期拆除、關閉。要下達實施禁建區外養殖場限期治理計劃,于20*年底前完成全流域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治理。要抓緊開展零排放養豬技術試點,推廣先進適用的治理技術。年內重點實施南平市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福州市倉山區和鯉魚洲國賓館周邊、三明市、連城縣、古田縣養殖業污染整治等6項工程。
2.繼續推進城鎮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要落實省政府有關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政策,鼓勵各種經濟成分采取BOT、TOT等形式,積極參與污水、垃圾處理廠的建設。各級政府要投入資金重點解決污水管網和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配套和完善。重點實施福州洋里污水廠二期、邵武市、建陽市污水處理廠等5項城市污水處理項目,以及福州紅廟嶺垃圾焚燒發電廠、武夷山市、建陽市垃圾處理場等8項垃圾處理工程。
3.繼續推進重點水源保護工程。嚴格執行各城市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劃定方案,各地要對當地集中式生活飲用水一、二級保護區進行檢查,對20*年底前尚未拆除的污染和破壞水源的設施予以拆除。各設區市政府要繼續開展轄區內建制鎮集中式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并于20*年底前完成。年內重點實施福州西北區水廠水源地、三明東牙溪水源地等6個水源保護項目。
4.繼續推進污染防治及清潔生產促進工程。經貿、環保部門確定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名單。環保部門要繼續組織開展企業環境行為評價試點工作,牽頭依法督促污染物超標和超總量排放的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鼓勵建設循環經濟實踐區、生態工業園區和污染集中控制區,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產業集約發展。鼓勵企業開展創建環境友好企業活動,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年內重點實施30項污染防治和清潔生產項目。
5.繼續推進生態功能保障工程。以保障流域生態功能為目標,重點推進礦山整頓、水土流失治理、生態林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國有林場建設等,恢復生態功能,維護生態平衡,發揮生態優勢,年內重點實施23個項目。
6.繼續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工程。組織實施全省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加快制定促進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相關標準和評價體系。繼續促進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試點、青口汽車生態工業園區試點、三鋼(集團)生態工業園區試點、延平區爐下鎮循環經濟實驗區、太平鎮循環經濟南坪溪試點項目,以及德化縣域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等*流域循環經濟試點建設。
7.繼續推進生態農業示范工程。加大生態農業建設力度,大力推廣成熟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大農村沼氣示范工程建設,積極開展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活動,推動農業、農村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8.繼續推進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工程。要加快流域市、縣環境自動監測監控分中心建設,制定重點工業企業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計劃,20*年底前,COD、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物污染負荷占所在設區市相應污染負荷60%以上的重點工業污染企業都要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設備并與省、市監控中心聯網。
總之,我們要根據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進一步加大力度,切實抓好*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環境安全,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