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計劃草案的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作荔波縣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08年計劃(草案)的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7年,在中共荔波縣委的領導下,全縣各族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協調健康發展,全面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一)經濟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
2007年全縣GDP完成91475萬元(現價),占計劃數87000萬元的105%,比上年增長13.65%(現價同比增長18.99%),其中:第一產業27221元,同比增長8.8%;第二產業29042萬元,同比增長14.3%;第三產業35212萬元,同比增長16.8%。
(二)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農業總產值完成情況較好,2007年農業總產值完成22339萬元,占計劃數21930萬元的101.87%,同比增長8.78%。二是糧食總產量達58329噸,為計劃數58300噸的100.05%,比去年的57728噸增加601噸,增長1.04%。三是畜牧業受市場波動影響,各項指標有小幅下降。大牲畜存欄87524頭,出欄24333頭,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08%和增長2.24%;生豬存欄數和出欄數分別為89269頭和93327頭,比上年同期下降13.23%和16.96%;肉類總產量10123噸,占計劃數11700噸的86.52%,比上年同期下降5.13%。四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較大,2007年完成2159元,增收408元,比去年增長23.30%。五是通過實施板寨、木朝、板旺、拉片、水浦等新農村試點建設工程和黨的基層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工程,全縣一批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改善,農村教育、衛生、文化、娛樂等生產生活條件得以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以加強。六是通過種桑養蠶和甘蔗種植工程的實施,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三)工業經濟穩步發展,主要工業產品增長較快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47331萬元,占計劃數42000萬元的112.69%,同比增長29.02%。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14496萬元,占計劃數14200萬元的102.08%,同比增加29.20%。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28508萬元,占計劃數28500萬元的100.03%,同比增長10.68%。鄉鎮企業工業增加值完成20005萬元,占計劃數20000萬元的100.03%,同比增長11.16%。原煤產量118萬噸,比上年增長5.7%。發電量完成41426萬度,比去年同期增加35.91%。磚產量完成22815萬塊,比去年同期增長47.91%。
(四)金融存款大幅增加,貸款速度放慢,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2007年,全縣各項存款余額106275萬元,同比增長31.06%;各項貸款余額42362萬元,同比增長7.87%。財政收入完成14535萬元,占計劃數13985萬元的103.93%,比上年同期增長12.26%。
(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重點項目建設情況較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
今年,抓緊抓好全縣重大項目的申報和實施,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000萬元,占計劃數60000萬元的101.67%,比去年的46265萬元增加14735萬元,增長31.85%。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縣城北出口公路改造工程全部竣工;樟江大街房屋立面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恩銘大道、江濱路建設工程一期已投入使用;縣城防洪提建設已完成770米;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環境整治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完成小七孔東門至龜背山道路改造等子項目;露天會場和世界自然遺產展示園區一期工程在旅發大會期間已投入使用;民族風情街改造工程正按計劃實施;景區7個旅游公廁全部竣工,縣城4個旅游公廁已基本完工。荔波機場建成并正式通航;機場公路建設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洞塘至茂蘭、茂蘭至佳榮油路工程全部竣工;董莽至翁昂、瑤山至撈村油路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洞塘、立化兩個鄉鎮客運站建設工程全部完工,瑤山客運站已開工建設;改擴建200公里通村公路工程順利實施。新建90平方米以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20個,全部通過省、州驗收并投入使用。二中建設項目已完成學生宿舍和食堂建設,教學大樓正在緊張施工。大力實施人飲解困工程,解決了播堯、方村等鄉鎮3500人的飲水困難問題。通過重點項目的實施,全縣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六)加大項目協調和資金籌措工作力度,確保第二屆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
2006年12月,省委、省政府決定由我縣承辦第二屆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州、縣領導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策劃“旅發大會”項目。3月中旬提出了總投資為148億元的39個五年提速項目和總投資29031萬元的29個旅發大會召開前必須完成的建設項目。結果實施的旅發大會必建項目為34個,估算總投資3.4億元。根據基本建設程序要求,政府投資所有建設項目均要進行立項審批。因為旅發大會項目的特殊性,我縣各相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協調省、州有關部門簡化程序提高辦事效率,采取特事特辦的方式在立項審批上予以大力支持。甚至個別項目采取了先立項后補資料的做法,確保了旅發大會項目立項審批的順利進行。在27個旅發大會項目中需立項審批的有22個,已獲立項批復有16個,目前尚有露天演藝場、露天會場、江濱公路及綠化、王蒙大街整治、板莪大道、樟江兩岸及大小七孔景區、茂蘭保護區退耕還林綠化等6個項目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尚在辦理立項審批之中。為了爭取省對我縣項目建設的支持傾斜,經過我縣努力,省發改委把北出口公路改造、恩銘大道、江濱路、世界自然遺產展示園區建設、縣城防洪堤工程等5個項目列為省重點項目。資金籌措方面,在旅發大會籌備期間共籌集資金22658萬元,其中本級財政撥款2199萬元,省、州部門撥款951萬元,財政借款4312萬元,銀行貸款13000萬元,縣級部門借款2196萬元。至2007年11月26日止已到位資金21307萬元。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工作,確保我縣成功舉辦了第二屆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進一步提高了我縣旅游知名度,為把荔波建設成為國際化專業旅游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七)全面完成招商引資目標任務
2007年全縣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6188萬元,為計劃數26000萬元的100.72%,比去年同期增長23.54%。由于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受旅游發展規劃、土地審批等因素的制約,土地報批時間長、速度慢、辦證難,影響了招商引資上項目工作的進度。
(八)社會消費增長較快,物價水平漲幅明顯
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6200萬元,占計劃數25600萬元的102.34%,同比增長20.09%。城鎮消費仍是全社會消費增長的主導力量,農村消費增幅明顯,服務性消費增長快于商品性消費增長,生活資料消費受物價驅動增長較快。今年5月以來,物價上升幅度較大,結構性特征比較明顯,食品價格漲幅大大高于非食品價格漲幅,平均達到2位數的增長水平。
(九)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全縣2007年新增就業人數380人,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4200人。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城鎮基本養老、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對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方面的投入進一步加大,2007年實施涉及教育的項目共16個,總投資達1059.1萬元。截止目前,已有水撈小學教學樓、架橋小學教學樓等8個項目已全部竣工,其它7個項目除二中科技樓還未開工建設外已全部動工并加緊實施;縣幼兒園改擴建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的投資計劃已經下達,目前正按計劃實施;完成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新建項目的可研報告并上報省、州,待計劃下達后即可開工建設。各位代表:2007年,我們完成了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為:全縣區域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結構單一,經濟社會的發展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還有相當的矛盾;農業基礎建設薄弱,農業科技含量小,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緩慢。煤礦安全生產壓力大,技改資金投入多,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全縣煤炭產量在短期內難有大的突破;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任務重,投入資金多,2008年后,國家將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而我縣的投資對國家、省、州的依賴性強,因而繼續保持投資強度的壓力較大。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切實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解決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努力保持荔波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2008年是保持我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乘勢而上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環境和條件,2008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州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按照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和旅游強縣戰略,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中央和省、州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按照適度微調,把握大局、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留有余地的原則,確定全縣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110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25%(現價);——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6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65%;——農業總產值24580萬元,比上年增長10.03%;——鄉鎮企業增加值33070萬元,比上年增長16%;——鄉鎮企業工業增加值2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97%;——原煤產銷量130萬噸,比上年增長10.17%;——糧食總產量58330噸,與上年持平;——肉類總產量11000噸,比上年增長8.66%——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0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9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6250萬元,比上年增長25%;——財政收入16550萬元,比上年增長13.86%;——招商引資31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28%;——農民人均純收入2359元,比上年增加200元;——年末總人口控制在17.66(含流動人口)萬人以內,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22‰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7‰以下。以上預期目標是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全縣“十一五”規劃目標的要求,依據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經過充分考慮和綜合分析提出的。當前,發展仍是我縣經濟工作的第一要務,只有加快發展才能使我縣盡快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2008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任務雖然艱巨,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要實現全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仍具備許多有利因素:一是中央和省、州長期的大力支持為我們提供堅強的精神動力。二是經過全縣人民的長期努力,全縣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明顯改善,隨著荔波機場的建成通航,貴陽至廣州快速鐵路、高速公路、麻尾至荔波至荔波機場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等,我們在大開放中必然可以尋求大機遇,促進大發展。三是全縣政治穩定、社會和諧,廣大干部群眾盼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的愿望十分強烈。四是通過第二屆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成功舉辦,荔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增強,為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只要我們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團結一致、扎實工作,相信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各項預期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此,我們必須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把發展農村經濟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抓緊抓好
堅持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切實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增加財政支農投入力度,提高農村固定資產投資增量,重點加強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發展農村經濟,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在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前提下,加大工作力度,抓好糖料甘蔗種植和種桑養蠶工作,積極引導農民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繼續鞏固、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主要措施是“四個增加”:增加對農民的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綜合補貼。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布局,積極引導農業主導產業、特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高質量抓好特色果、蔬、茶、藥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提高農村生產和農村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對農民提供技術服務,以及經營環節、流通環節的各種社會化服務,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對農民的信息服務,同時著力培養農村的各種人才。進一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農村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農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的完善。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督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爭取國家資金,加大對肉牛、肉豬等生態養殖基地投入,鞏固和擴大養殖基地規模,加快畜牧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業裝備水平,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加強動植物疫情監測和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農村沼氣工程建設,加大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力度,推進生態農業建設。繼續高質量抓好坡改梯、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新階段扶貧開發等工程,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二)繼續加強固定資產投資強度,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荔波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為基礎,抓緊抓好全縣重大項目的儲備、申報和實施,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強度,拉動全縣經濟快速發展。繼續加強煤礦技改資金的投入,抓好煤礦安全整頓工作,切實加強以煤礦建設和水電開發為重點的能源經濟建設,做大做強能源經濟。加快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認真做好麻尾至荔波至荔波機場高速公路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力爭2008年開工建設;配合荔波機場的開通營運,抓緊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完善第二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相關項目的后續工作。加強土地管理,做好國有土地儲備和政府壟斷一級市場工作,提高土地開發效益。加強規劃管理,清理整頓開發項目,搞好已供地項目的開發建設進程。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完善小城鎮功能,加強中心鎮、特色鎮建設,使小城鎮成為推進農村人口轉移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繼續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抓好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設和村莊整治。加強以交通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農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信息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投入,促進全縣城鄉統籌發展
(三)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提升發展
加快建立健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體制保障。切實履行好總體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健全體制改革協同推進機制,組織協調好各項專項改革。積極推進投資、資源性產品價格、壟斷行業、社會事業等方面改革。探索利用外資新途徑,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積極推進中介招商、專業招商、網絡招商,突出企業招商引資的主體地位。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拓寬利用外資的領域,加大各產業的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帶動力強、示范作用明顯的基地型項目,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大力培育規模企業。著力提高項目質量,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的導向機制、準入機制、評估機制和監管機制,積極支持關系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社會事業、農業農村建設項目以及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產業項目建設。加強對引進項目的服務和管理,提高項目供地率、開工率、投產率。
四、認真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社會和諧
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鞏固“兩基”教育成果,搞好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投入,進一步改善全縣教育基礎設施,提高辦學水平。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城鎮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城鄉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實施好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搞好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相關項目的建設,積極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整臟治亂活動,大力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深入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加大項目工作力度,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廣播電視大樓和體育活動中心。繼續以創建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為目標,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培訓和新技能培訓,加快建立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加大對困難群體、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被征地農民的就業扶持力度。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加強突發公共危機預警體系建設,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食品、藥品領域的安全監管,防止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妥善處理各類群體性事件。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繼續改善執法環境,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開展各類專項整治活動,營造公平競爭的社會信用環境。進一步加強價格監管,努力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定。提高廣大縣城市民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引導市民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逐步形成崇尚文明、追求文明和建設文明的良好風尚,為建設美好荔波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各位代表,2008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期目標已經明確,任務相當繁重,相信我們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人民萬眾一心,頑強拼搏,一定能夠圓滿完成2008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各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