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評估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鎮位于__縣西部,鄰近崇明縣明珠湖東側,轄區面積68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4528公頃。共有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41688人。現有持證殘疾人1089人,殘疾人占總人數2.6%。其中:視力殘疾151人,聽語殘疾117人,肢體殘疾513人,智力殘疾239人,精神殘疾67人,雙重殘疾2人。
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是政府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關愛殘疾人共同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工作。為了更好地開展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使更多的殘疾人得到康復需求。根據市、縣殘聯提出的要求:到2012年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在縣殘聯的關心和支持下,我鎮作為崇明縣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的試點單位,于2004年7月開展這項工作。通過開展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需求調查,目前需求康復服務對象830人與社區醫生簽約服務。(其中:視力殘疾98人,聽語殘疾89人,肢體殘疾399人,智力殘疾200人,精神殘疾44人。服務對象占持證殘疾人76.3%)雙方手續的履行體現了“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的目的,不斷確保殘疾人的康復權利。三年來,我鎮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工作始終圍繞殘疾人康復工作計劃、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及標準,積極穩妥地推進殘疾人康復工作,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提供了依據,也為這次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評估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領導重視,制訂方案,分工負責
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是殘聯工作的一項新內容,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評估工作是一項新舉措。為了進一步了解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開展情況,了解殘疾人對此項工作的滿意度與康復需求,根據縣殘聯的要求,我鎮接受“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評估工作。鎮政府把此項工作放在十分重要位置,按照市、縣殘聯制訂的工作要求和時間節點,及時召開送康復服務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認真制訂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評估工作方案,成立評估工作領導小組、評估工作小組、評估匯總小組。
為了確保評估工作的時間進程和質量效果,擬訂評估工作日程安排,對參與評估的同志提供信息以利工作的方便。為了體現效果評估真實性、代表性、指導性、可操作性,隨機抽樣20%從被服務對象檔案資料中以逢五逢十的數字抽取,從而確保20%對象評估的公正性。
這次參加評估的有:民政、殘聯干部2人,社區衛生中心專職醫生2人,縣人大代表1人,退休教師1人,鎮村助殘員33人。還舉辦培訓班、召開相關會議,讓大家明確評估工作目的,了解送康復服務方面的落實情況,通過調查上門訪談了解殘疾人對康復服務的滿意度,掌握殘疾人對“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的認同度。
二、深入調查,分組匯報,分析情況
我們把這次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評估工作作為推進和不斷完善、鞏固送康復服務的基礎和動力。自九月二十一日至九月二十八日分成六組突擊九天時間逐戶上門分別對轄區內康復需求的830名殘疾人進行效果測評問卷調查和隨機抽樣的166名殘疾人進行滿意度調查表問卷訪談。為了確保評估工作進程和掌握評估工作第一手資料,鎮殘聯干部、康復指導員分別到協進、育新、育德、西新等村逐戶上門訪談評估,認真聽取殘疾人對“送康復服務上門”滿意度、社會對送康復服務認可度。這次入戶調查830人,發出問卷830份,收回問卷830份,問卷回收率100%,隨機抽樣20%對象,發出問卷166份,收回問卷166份,問卷回收率100%。
(一)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滿意度調查表匯總分析:
1、社區醫生每次按時上門提供服務
按時143人占86.15%,基本按時22人占13.25%,不按時1人占0.6%。
2、社區醫生每次上門服務的時間。
一小時30人占18.07%,半小時至一小時123人占74.1%,半小時以下13人占7.83%。
3、社區醫生服務時間約定情況
能預約117人占70.48%,基本約定48人占28.92%,從不約定1人占0.6%。
4、社區醫生服務態度
認真的158人占95.18%,比較認真8人占4.82%。
5、社區醫生提供需要康復服務情況的服務內容
159人認為醫生提供需要服務的內容占95.78%,7人認為醫生提供需要服務的內容占4.22%。
6、社區醫生服務后雙方的簽字情況
163人確認每次服務簽字占98.19%,3人有異議的占1.81%。
7、社區醫生服務滿意度
161人對社區醫生服務滿意占96.99%,5人對社區醫生服務基本滿意占3.01%。
(二)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效果測評問卷中匯總分析
1、第一次知道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
鎮助殘員15人,村助殘員503人,村干部4人,社區醫生300人。親友3人,其他殘疾人1人,康復宣傳資料1人。
2、了解“送康復服務上門”內容
康復知識咨詢713人,康復知識宣傳736人,心理咨詢606人,康復訓練441人,基本保健813人,防病知識宣傳682人,轉介服務15人,營養衛生指導537人。
3、“送康復服務上門”帶來哪些改變
生活自理能力有所增強109人,心情更為舒暢368人,對藥物使用更加了解78人,對自身健康更加了解125人,對疾病防治知識更加了解42人。
對自身殘疾的康復訓練和預防知識更加了解35人。
4、對目前享受“送康復”服務是否滿意
調查中滿意801人,占96.5%,基本滿意29人,占3.5%。
5、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還存在哪些問題,應有哪些建議:應繼續加強“送康復服務上門”,特殊人群分類服務。例:長期臥床的每月二次。
(三)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服務記錄表評估匯總分析
為了真實掌握社區醫生的康復服務質量,評估小組對康復需求的830份服務記錄進行逐份分析評估。
1、基本情況(基本信息)平均得分1.77分,康復需求平均得分0.73分,服務確認(雙方簽字)平均得分1.52分,服務次數平均得分1.93分,服務記錄(服務內容)平均得分1.91分,總分的最低分為7分,最高分為9.3分,平均得分7.86分。最后逐一審定,有6人在80分以上,其中2人在90分以上。70分到79分有15人,康復醫生普遍受到殘疾人的好評。
三、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通過評估匯總,我們認識到開展“送康復服務上門”工作普遍得到殘疾人的接受和社會的認同,社區醫生逐步了解殘疾人在康復醫療方面的需求,殘疾人也逐步認識到通過康復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從而激發了殘聯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
通過評估工作,我們認為:
1、成效顯著
(1)、社會效應擴大
開展為殘疾人“送康復服務上門”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殘聯工作的知名度,各級政府對殘疾人的關愛使殘疾人的待遇不斷提高。一些智障人士通過陽光之家的活動和社區醫生的康復服務,走出家庭融入社會,參與社會的各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