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淺談國企領導干部職務犯罪的成因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依法打擊發生在國有企業中的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私分國有資產等犯罪,是檢察機關為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服務的重要手段。近幾年來,我院認真堅持"三個有利于"的原則,在正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的同時,先后在我市國有廠礦、企業,依法查辦廠長、經理職務犯罪案件十余件,為國企改革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有利的促進了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展。針對企業領導職務犯罪突出這一問題,近日,我們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廠礦、企業進行調研,并就犯罪成因及防范對策進行了探討。
一、國企領導職務犯罪的成因
1、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觀念淡化。在當前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體制逐步轉軌中,某些廠礦、企業領導者一味追求生產經營、經濟效益,而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及法律法規的學習。有些主要領導徹底放松思想改造,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抵御不了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一步一步滑向罪惡的深淵。這些領導干部在走上領導崗位時,還能從嚴要求自己,工作有業績,群眾口碑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位的變化,外部環境的影響,他們放松了思想改造,私欲開始膨脹,進而利用職務之便,大肆實施職務犯罪。
2、民主意識較差,特權思想嚴重。隨著國企改革和發展步伐的加快,在轉換經營機制中,由于沒有以往的經驗可借鑒,其經營體系和監督機制不可能盡善盡美。針對這些新問題,在決策方面,個別企業領導不走群眾路線,不發揚民主作風,一意孤行,搞一人說了算。加之重效率、輕管理,重經營、輕監督的錯誤思想支配,致使不照章辦事,規章制度形同虛設,給經濟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
3、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個別企業管理混亂、粗放,不按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甚至有些是家族式管理,從原材料購進到產品銷售都沒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既便有制度也不去執行,也沒有人監督制度的執行。財務報銷由領導一支筆簽字,會計只能履行核算職能,而對監督職能的履行感到畏難。有的重大項目招投標,不能按程序運作,有的甚至暗箱操作,這些作法為滋生腐敗埋下了禍根。
二、國企領導職務犯罪的有效對策
1、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法制觀念。作為一名企業領導,注重經濟效益固然很重要,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就會迷失航向,不認真學習黨的有關政策和國家相關法律,就會偏離航向。因此,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檢察機關等部門,都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教育活動,使每一位身居要職的企業領導干部真正樹立共產主義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強化干部考評、考核及任用制度,將干部管理引入"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機制。
2、建立健全內控機構,強化內部管理和監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一種自我調整、自我制約、自我控制的制衡機制。隨著改革和發展,企業內部的控制顯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少數國有企業的負責人,利用改革、兼并、租賃、承包經營、股分合作制、出售等改制之機或在經營過程中,采取多種手段侵吞國有資產。因此,應結合實際,加強國企內部的管理體制,層層建章,環環立制,并狠抓落實。同時,實行領導責任制,哪個部門出問題,就要追究哪個部門的領導責任。把從嚴治企放在突出位置,把從嚴管理作為重要內容來抓,同部署、同監督、同落實。建立民主理財的制約機制,實行企務管理制約措施,從而增強企業領導工作的透明度,是有效遏制國企領導干部職務犯罪的途徑。
3、加強廉政建設,充分發揮紀檢監察部門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各級黨委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作用,加大工作力度,不斷研究分析在國企改革和發展時期,干部的思想動態和特點,進一步加強廉政勤政教育,對身居要職的企業干部,建立名副其實的廉政檔案,簽定廉潔自律責任書,實行一票否決制,在企業內部聘請廉政建設監督員,擴大監督視野,定期對企業領導進行評議,嚴肅各項紀律,保持國企干部隊伍的純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