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事求是與做人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能否堅持實事求是,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成敗。然而,我們僅僅有一個堅持實事求是的良好愿望是不夠的。因為,實事求是并不是一個抽象的原則和簡單的出發點,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艱難復雜的過程。在實事求是實現過程中,往往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既有來自實事求是活動結構要素——主體、客體和中介的制約,又有來自實事求是活動環境的制約。正是由于這些制約因素的作用,使得一些人雖然主觀上想實事求是,但在實踐中卻偏離了實事求是的軌道,實踐中經常出現“說易行難”的情況。就主體因素來說,主體因素的存在是實現實事求是的必要前提,但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主體因素會成為實事求是的直接障礙。因此,堅持實事求是,就要實現主體因素的優化,這對領導干部來說,尤為重要。本文就實事求是主體的優化問題,重點就實事求是對做人的要求談幾點認識。
一、堅持實事求是,做老實人
所謂老實人,就是老老實實按科學態度辦事的人。做老實人,是對實事求是主體的最基本要求。如果實事求是的主體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圖,主觀地、片面地對“實際”和“實事”進行剪裁;如果主體辦事唯上、唯書,或把個別經驗絕對化;如果主體的利益觀念有誤,價值取向錯位,價值標準失當;如果主體對實事求是的理解簡單化,作風浮躁,了解情況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研究問題淺嘗輒止,都會成為實事求是實現過程中的不利因素或直接障礙。
首先,為人民服務要實心實意。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歸根到底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所以,要堅持實事求是必須樹立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實際工作中,要站在人民群眾和國家立場上考慮問題,在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如果,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患得患失甚至以權謀私,哪里還會堅持實事求是呢?
其次,在客觀規律面前,要老老實實。一切決策、計劃、方針、政策都要建立在對實際情況和客觀規律的正確了解的基礎之上,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按客觀規律的要求辦事。
再次,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工作作風要扎實。要經常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注重調查研究,同人民群眾時刻保持廣泛的、密切的聯系,隨時了解客觀情況的變化,勇于承認和糾正工作中的失誤,使各項工作計劃、方案、決策力求符合實際。同時,工作要注重實效,真抓實干,狠抓落實。要善于把正確的決策、計劃變成群眾的實際行動,鼓實勁、干實事、見實效。工作中,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了解實際情況的新變化,傾聽群眾的呼聲,使領導的認識更加符合實際,以指導新的實踐。
做老實人,貴在求真務實。在實際工作中,一切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和弄虛作假的做法,都是同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相背離的。有的人整天爬“文山”、游“會海”,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有的人對待上級指示,常常采取照抄照轉的態度,草草傳達一遍,很少認真研究、認真討論、認真思考,不問“為什么”,也不問“怎么辦”,提不出符合當地實際的貫徹意見;有的耍小聰明,憑老經驗和想當然辦事,甚至“跟著感覺走”,熱衷于搞形式主義;有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報喜不報憂。這些現象的存在,制約著實事求是的實現,影響了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落實。
二、堅持實事求是,做明白人
做明白人,是對實事求是活動主體的重要要求。如果主體的理論素質差、文化水平低,缺乏理性思維的能力;如果主體受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思想觀念影響,不善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考問題,思維方式陳舊或僵化;如果主體受封建迷信觀念的侵蝕,知識結構封閉,又不善于接受新知識,等等,都會妨礙實事求是的實現。
做明白人,必須具有理論思維能力。實事求是,“求”是關鍵。“求”就是主體運用概念、判斷、推理進行理性思維的過程。因此,主體必須注意提高理論水平,注意理論思維能力的培養,尤其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這一點,對于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廣大領導干部來說,顯得更加重要。當代社會非常復雜,特別是當代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很多,變化也很快。面對紛繁復雜的情況,必須做明白人,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高瞻遠矚,具有分析和解決復雜矛盾的智慧和能力。領導者不僅要有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還要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指導工作,注意克服思想方法上片面性、表面性、絕對化。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以他政治上的睿智,處理了許多高難度的復雜問題,給我們提供了許多經典性的光輝范例。比如,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要重視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既要堅持改革開放,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實現祖國統一問題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在外交戰略上,“朋友還要交心中要有數”;特別是,明確提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等等,都體現了他豐富的政治經驗,政治家純熟的辯證思維,戰略家深邃的眼光和謀略。正因為如此,他才能每臨重要關頭和重大問題,頭腦清醒,胸有成竹;對問題的分析深刻全面,一針見血;處理問題緩急有序,輕重有別,恰到好處。鄧小平同志的示范,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無疑是經典性的寶貴財富。許多事情表明,領導者的思想方法一旦出了毛病,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就會不清醒,就會迷失方向,甚至會導致政治上的失誤,給黨的事業造成損失。
做明白人,就要不斷提高主體的科學文化素質。實事求是,不能脫離人類文明的大道,而應該吸取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用科學文化知識,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做明白人,說起來簡單,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實際情況錯綜復雜,新情況又層出不窮。面對這個“實際”,必須具有較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較高理論水平,并注意知識更新,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善于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實事求是的科學方法、先進的工具和手段;才能對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系統的、深刻的、動態的考察,并使認識不斷深化。反之,認識和實踐的能力,只能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這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是不能真正實現實事求是的。
三、堅持實事求是,做勇敢的人
勇敢的人,是指具有風險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人。這不僅是現代領導者必須具備的人格,也是實事求是主體的內在要求。實事求是,是一種探索性、創造性的活動。實事求是,不是滿足于或拘泥于舊有的思想觀念,而是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發展新的理論。因此,作為實事求是的主體來說,必須勇擔風險,勇頂歪風,知難而上,剛正不阿;勇于堅持真理,勇于修正錯誤;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科學的理性精神,破除一切陳舊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如果主體缺乏膽識和謀略,不思進取,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害怕擔當責任;如果主體的意志力薄弱,畏首畏尾,縮手縮腳,知難而退,都不能做到實事求是。
做勇敢的人,是實現實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我們黨探索中國革命和建設客觀規律的歷史經驗表明,沒有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沒有大無畏的理論勇氣,是不可能成功的。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最富有創造性的理論,是實事求是、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的偉大成果。實踐證明,沒有勇敢精神,我們什么事情也辦不成,一步也不能前進。因此,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要有創造性”,一貫倡導勇敢精神。他曾滿懷豪情地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開不出新的事業。不冒點風險,辦什么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把握,萬無一失,誰敢說這樣的話。”鄧小平同志這里說的“氣”和“勁”,是一種革命的豪氣、膽氣、沖勁、闖勁,是創新精神和風險意識。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一條徹底的唯物主義路線,只有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才有可能完全理解它,始終不渝地堅持它。堅持在一切問題上,一切工作中都始終堅持實事求是是不容易的。堅持這條路線,往往要擔風險,花代價,付出犧牲。比如,對腐敗現象和各種不正之風,群眾切齒痛恨,糾正起來卻困難重重,原因之一就是有的同志不敢講真話,怕得罪人,怕個人擔風險。其實,個人不肯付出小的代價,我們的黨和國家就要付出大的代價。日常工作中,評價一項工作、評價一個人、評價一件事,作為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或一個地區的領導者,應該講真話、講公道話、辦公道事。但是,如果連這點也做不到,那么,遇到生死考驗就可想而知了。
無私才能無畏,堅持實事求是的膽識和力量根源于人民群眾之中。只有清楚的認識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才能具有實事求是的理論勇氣和實踐勇氣。鄧小平同志在他漫長的革命生涯中,一貫熱愛人民,尊重群眾,把自己看作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時刻關注著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把人民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擁護不擁護作為制定一切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所以,他才能在“三落三起”的坎坷經歷中,不顧個人恩怨得失、榮辱安危,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堅持黨性原則。他在悼念同志的文章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感人肺腑的話:同志“為實現自己的信仰,鞠躬盡瘁,萬死不辭。……順境也好,逆境也好,無論何時何地,客觀情況有什么變化,他始終把自己的一切貢獻于、服從于黨的需要,把自己融于黨的事業之中,毫無個人榮辱得失的考慮,真正達到了忘我的境界。”只有達到這樣的境界,有了這樣的人品,才能做到無所畏懼地求真務實,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綜上所述,做老實人、做明白人、做勇敢的人,是對實事求是活動主體的三個基本要求,是保證實現實事求是的必要條件,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需要。要做這樣的人,必須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如果我們各級領導干部都能成為這樣的人,那么,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就會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就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更加輝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