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充分認識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深層阻力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推行行政執法責任是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但這項工作在一此地方的基層進展緩慢,成效甚微。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進行了深入調研的思考,認為目前存在的八個方面問題,成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的主要障礙,值得引起重視。
一是權力自設排斥權力法定。這集中表現在權大于法。一些部門的領導自行設定權力,模式糊中越權行事。突出表現是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和政策規定的情況下,上級行使下級的權力,正職行使副職的權力,政府行使部門的權力。久而久之,人們對此習以為常。
二是權力無限排斥權力有限。政府有權力有多大,部門的權力有多少,各級行政首長的權力的幾項,隨著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推行,都會十分明確。但目前在一些地方,權力歸口底數不清,不該審批的也要審批,不該強制的也要強制。因此,一些掌握實權的部門領導不愿意明確行政權項,工作消極應付,有抵觸情緒。
三是權力濫用排斥依法行政。本來,權由法授,依法行政,這是總的原則,但有些部門從行政首長到中層領導到普通執法人員,行政執法過程中主觀隨意性很大,不受約束。隨之而來的是權力設租,權力尋租,形成執法中的腐敗。
四是監督失語排斥責任追究。行政機關的行政瑕疵無人管,行政違法行為很少有人管,領導干部的不作為沒人過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旦要認真追究責任,畏之、陰之。
五是消極作為排斥效率監督。本來簡單的公務總是搞馬拉松,沒有期限要求。《行政許可法》對許可時限有了要求,但日常行政管理時總是淡化期限,工作效率低下,不按期限辦結。
六是形式公開排斥內容公開。政務公開多是從形式上公開,著眼于應付人言,真正每一項權力的設定依據、條件、程序、步驟、時限等都應該公開的內容往往簡化應付。
七是義務缺失排斥義務法定。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既要明確法定權力,更要明確法定義務,但現在一些地方多是強調權力,淡化義務。
八是主仆倒置排斥正本清源。行政機關作為權力的執行機關,本來應該是為民執政、為民執法、為民服務,現在一些地方反其道而行,把自己擺到主人位置上,本職范圍的事也要讓人領個情,讓人請頓飯。
以上八個方面的阻力,使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步履艱難,再加上一些錯誤的認識,嚴重影響了工作質量。這些錯誤的認識,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第一種是負擔論。認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是扎扎實實走過場,轟轟烈烈搞浪費。不搞不行,搞也不成,白白投入人力、物力、精力、時間,應付應付。
第二種是無用論。認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是“新瓶裝老灑,換湯不換藥,”是形式主義。
第三種是枷鎖論。有的領導認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束縛行政執行人員的手腳,有百害而無一利,不能干。普通執法人員則認為是領導與下級過不去,認識上誤入歧途。
第四種是畏難論。認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是好事,但做不下去,于是就懷疑、擔心、觀望、等待,畏葸不前。
第五種是應景論。認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是搞時髦、出風頭,是應景、擺設。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任務艱巨。要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抓緊抓好,必須做到七個結合:
一是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本部門、本單位的業務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
要正確認識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日常工作的關系。行政執法責任制對行政執法工作引入了新的機制,注入了新的生機,采取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同時,行政執法責任制還是治“平”的良方,是治“庸”的猛藥。
二是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信息化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抓住權力責任化這個核心,通過結合信息化手段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一種“齒輪傳動式”的監督機制,確保權力運行的公開、規范。
三是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工作責任制、崗位責任制、政府目標責任制的推行緊密結合起來。
四要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公務員考核、行政監察和糾風等工作結合起來。對相當一部分公務員來說,對工作的考核就是對執法工作的考核。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推行不公能夠避免和減少違法和不當行政行為的發生,同時還能夠日月確責任,為責任追究奠定基礎。
五要把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公務員考核、行政監察和糾風等工作結合起來。使行政執法責會制成為統手電筒行政執法工作并對具體業務具有激勵、競爭、制約、糾錯的功能,進而提高行政執法水平,促進依法行政。
六要把推行行政法責任工作和優化投資環境結合起來。推行執法責任制,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法制保障。
七要把這次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與過去的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結合起來。這次推行行政執法責任是過去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完善、規范、深化和提高,要多與人大溝通,贏得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多與政協溝通,取得政協的協商監督推動;多請媒體參與,增強媒體的監督推動,形成全社會重視、多層面監督、扎扎實實、講求實效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