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女性思想品德現狀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黨的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黨的大報告更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全面了解江蘇婦女思想道德狀況和迫切需要解決的思想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婦女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促進我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與和諧江蘇建設,年58月,江蘇省婦女研究所在全省13個省轄市開展了"江蘇婦女思想道德狀況問卷調查"發放有效問卷1350份。其中男性占305%女性占695%;被調查者中國家和社會管理者占118%專業技術人員占213%私營業主與個體工商戶占58%商業服務人員占135%產業工人占158%農業勞動者占76%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人員占56%軍人占24%教師占8%學生占82%年齡25歲以下的占142%2635歲的占336%3645歲的占354%4655歲的占141%56歲以上的占26%。
以及道德教育的不斷加強,研究表明: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江蘇婦女的思想觀念,道德水平及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取得了長足進步。理想信念堅定,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充滿信心;倡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對傳統美德有著更多的執著與堅守;認同"八榮八恥"道德底線,追求平安幸福的人生觀,價值觀;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與道德實踐活動,追求理想人格。然而調查中我也發現,女性道德建設中也存在著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的認知度尚顯不足,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需不斷強化;道德知行尚未統一,"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需要不斷深化;公民道德教育還存在著差異性,"三德"教育水平尚不均衡,道德教育的形式有待創新與完善;重大先進典型的社會知曉率偏低,迫切需要大張旗鼓地加以宣傳。
一。江蘇婦女思想道德現狀
研究顯示,將本次調查結果與1998年我開展的"當代女性思想道德研究課題"相關數據及座談會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十年來,江蘇持續開展的全民道德教育成效較為顯著,社會道德水平總體有較大提高,被調查者認為"當前社會上道德總體狀況較好的"占461%比1998年提高了231個百分點(見圖1;認為社會公德較好的占406%比1998年提高了176個百分點;認為職業道德狀況比較好的占467%比1998年提高了247個百分點;認為家庭美德較好的占585%比1998年提高了185個百分點。
1堅定理想信念。
擴大開放以及黨的富民政策,深化改革。給江蘇經濟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部分地區人民生活率先實現了小康,廣大婦女從生活水平的實質性轉變中,切身體會到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偉大,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并由衷地擁護黨和國家一系列的方針和政策,政治觀點鮮明,政治立場堅定,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對江蘇"兩個率先"及和諧社會的建設充滿信心。調查顯示,81%女性贊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783%女性同意"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是實現國家富強社會和諧生活幸福的根本保證"這一觀點;925%女性認為現階段江蘇社會是和諧的;901%女性對"未來收入增長"有信心(見圖2。
2倡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從而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深刻而樸素的理解和認識。909%婦女認為,當代江蘇婦女對"大力弘揚我黨創造的革命精神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對外開放的條件下,面對經濟全球化,社會仍然需要倡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江蘇"創業,創新,創優""三創精神"已深入人心,883%女性認為在中國改革開放進行了29年的今天,仍然要大力倡揚"改革創新"時代精神。日益注重功利的當今社會,江蘇婦女對繼承傳統美德及自覺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取向,有著一份執著與堅毅:誠實守信,919%女性認為要講究誠信,不能隨便失信于人;樂于助人,883%女性能乘車時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盡力幫扶弱勢群體;講求公正,825%女性認為在處理事情時,應當講究原則和公平;見義勇為,808%女性認為當有人遇到危險需要幫助時,應挺身而出,立即予以援助。
3認同"八榮八恥"道德底線。
有著自己獨到見解。認為,江蘇女性對社會發展問題的關注趨于多元化和發散性。當前在"八榮八恥"教育中特別需要強化的價值追求和道德理念是誠實守信(663%遵紀守法(549%熱愛祖國(479%;而當務之急最需擯棄的不道德行為是前三位):違法亂紀(223%損人利已(182%見利忘義(158%江蘇婦女對人生的幸福觀和價值觀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較高的境界,追求平安人生,認為健康平安是最大的幸福。有496%女性選擇"不求有多大作為,但求平平安安"作為自己人生的信條(見圖3;回答"您認為人生的幸福是什么"時,248%女性選擇的"無病無災"這一比例是所有選擇中最高的以下依次是"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151%"良好的職業環境"145%"受別人尊敬"110%有知心朋友(108%等,比例最低的"有錢有權"僅占36%同時,期待自我價值的實現,期望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為人民多作貢獻。對自己的職業認同度較高,超過2/3女性喜歡自己目前從事的工作;女性工作態度認真負責,913%婦女在日常工作中態度認真,愛崗敬業。渴望與男性攜手,共同發展,期待著用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來贏得社會的尊重和承認。
4關注社會發展。追求理想人格。
關注熱點問題,江蘇女性主動融入社會發展的潮流。探討解決途徑。認為當前最需要強調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是和諧(383%誠信(267%公正(209%民主(103%自由(08%理解社會轉型期經濟社會發展中難免存在一些難點問題,對當前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制約社會道德進步的各種因素相當重視,特別是對違法亂紀問題(包括腐敗問題)收入分配不均造成的貧富差距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和失業問題,以及思想道德失范問題尤其關注。為了更好地構建"和諧江蘇"認為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前五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166%完善社會保障制度(156%解決就業問題(134%縮小城鄉差距(108%加強廉政建設(105%此外,對養老,失業,醫療改革,社會治安等社會熱點問題也十分關心。還關注傳媒,744%女性認為目前的傳媒中暴力與色情的內容太多了應當加以制止。
成為各類道德實踐的積極主體。熱心公益,江蘇婦女見賢思齊。94%女性樂意參加社會慈善捐助活動(圖4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各級婦聯開展的"社會媽媽"活動中,廣大婦女是實踐的主體;家庭美德建設的積極實踐者,倡導男女平等,尊老愛幼,鄰里團結,勤儉節約,環境保護,崇尚為國教子;教育子女注重民主,平等并講求個性發展,401%女性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合理引導,讓孩子自由發展";899%女性把"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幫助"作為處理鄰里之間的關系準則;983%女性在日常消費中,比較節約,按需消費,量入為出。一大批婦女成為環保志愿者,家庭環境保護的主力軍。江蘇的道德實踐活動造就出一批批女性道德模范,2007年江蘇省道德楷模評選活動中,30個候選人中就有9位女性,殷雪梅,候晶晶等女性成為新時期江蘇婦女學習的榜樣。
二。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
不同經濟成分的并存意味著多種利益主體的并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因而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反映不同利益主體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調查發現,女性道德建設中一些問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的認知度不足。
價值標準和道德規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理想信念。社會主義制度的精神內核。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導,社會主義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失去動力。通過調查我發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廣大婦女中的知曉率還不太高,有826%女性"沒聽說"或"不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同愛社會主義祖國是緊密相連的調查中還發現,如果可以自由選擇,有301%女性"愿意成為中國大陸以外的人"其中有156%女性選擇"成為西方發達國家人"見圖5同期進行的江蘇女大學生價值觀念調查的問卷顯示,549%女大學生愿意成為中國大陸之外的人(見圖6可見,反對和批判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更好地確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地位,積極引導公民養成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公民的自覺追求,任重而道遠。
2知行尚未統一。
對傳統價值觀形成巨大沖擊,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人們價值取向趨于多元,誠信缺失的危機感較為普遍,對社會的認知失衡。雖然婦女普遍認識到應當講求誠信,但在實現生活中,仍然有為數不少的人對道德觀念的認知與行為并不統一。一方面,女性在如何看待目前社會中的"誠信"時,587%被調查女性認為"大多人還是講究誠信"265%女性認為"別人誠信與否我不管,但是要講誠信"僅有100%人認為"現在人們普遍不講誠信";另一方面,卻有38%女性周圍人在工作中"根據自己的需要,會夸大或弄虛作假"甚至有占14%女性選擇"一貫夸大或弄虛作假"見圖7有637%女性承認自己在無警察的路口闖紅燈,這一數據比十年前增加了227個百分占;431%女性承認自己在公共場所旁若無人地大聲說話,比十年前增加了51個百分點,368%女性承認自己隨地吐痰。由此可見,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的任務還很艱巨。
3公民道德教育存在差異性。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同時,改革開放。也給道德領域和社會關系帶來深刻復雜的變化。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確立全社會普遍奉行的道德規范,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文明的社會風尚,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江蘇各地抓住《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的機遇,加大對公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大力開展群眾性道德實踐活動,積極探索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建設,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然而"三德"教育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調查顯示,女性對當前家庭美德建設的認同度最高,58%女性認為家庭美德建設較好;其次是職業道德建設,468%女性認為當前職業道德建設較好;最后是社會公德建設,僅有407%女性認為當前社會公德建設較好。北京奧運會即將召開之際,加強社會公德建設無疑應當成為當務之急。
53%女性認為,廣大被調查者認為道德教育的形式仍嫌單一。綱要》頒布對思想道德建設的作用"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方法單一";13%女性甚至認為"收效甚微"見圖8同期開展的江蘇女大學生價值觀念調查數據顯示,有759%女大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很不吸引人"或"不太吸引人"新形勢下,道德教育載體需不斷創新與完善,教育形式迫切需要推陳出新。
4先進典型知曉率偏低。
江蘇并不缺失模范和先進典型,道德領域。不僅有新近獲選"全國道德模范"殷雪梅(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張云泉(全國敬業奉獻模范)更有多年來在各行各業涌現的具有時代特色的先進典型:徐州"下水道四班"連云港"雷鋒車"南通"莫文隋"如皋"愛心郵等,但是廣大婦女群眾對這些先進典型的知曉率偏低,影響了道德模范榜樣作用的發揮。調查發現,有335%被調查對象"從沒聽說過"或"聽說過但不了解"全國聞名的勇救學生而獻身的女教師殷雪梅,"知道她但了解不多"高達355%其他先進典型的知曉率更是大幅低于女英雄殷雪梅(見圖9與此同時,"樹立各行各業的先進典型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建設"意義,794%女性認為"很需要""比較需要"認為"不需要""很不需要"僅占27%調查數據顯示,既不是廣大婦女群眾認為先進典型對于道德建設不重要,也不是不接受先進典型,不愿意去學先進趕先進,而是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迫切需要作為建設重點,下大力氣予以加強和改進。
三。對策建議
滲透在精神文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之中,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的現實要求。
1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的研究。
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當前需要加強對"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效地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進行認真研究,黨的大報告指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特別要研究如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婦女力量的辦法;研究抓住奧運召開的契機倡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辦法;研究抓住江蘇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弘揚"三創"精神,將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發揚光大的辦法;研究如何抓住建設文化強省的契機,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的辦法。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到廣大婦女群眾中去,教育和引導婦女群眾從實際生活出發,從點滴小事做起,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奉獻中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要求,廣大婦女群眾中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
2搭建長效道德實踐活動平臺。
展示人生的價值。而有效的道德實踐平臺可以將道德教育長效化,道德實踐需要提供實踐的平臺。制度化。道德實踐平臺不僅可以把個體的為善行為變成群體的為善行為,而且可以把自發的為善行為上升為自覺的為善行為,從而提升社會公民的道德觀。南通市的江海志愿者服務站是建立社會志愿體系的一種嘗試,應當在全省,乃至全國加以推廣。"服務站"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志愿者,為孤寡老人,軍烈屬,見義勇為英雄家屬,離休干部,下崗職工和特殊困難者傳遞服務需求信息,并提供無償服務,受到群眾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許多曾經接受過江海志愿者服務的人主動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這種道德實踐平臺的意義不僅在于鞏固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善行為的社會基礎,深化了個體的榮辱心理體驗,增強了道德信念,形成個體道德行為和社會環境的一種良性互動,同時,也是道德教育創新的一種形式和載體,使身邊的人們獲得道德的洗禮,感受道德的力量,"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道德教育往往更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更容易內化為日常的行為,更能讓眾多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舉動。
3充分運用傳媒宣傳優勢。
需要發揮先行者的榜樣示范作用,道德實踐作為先進性要求的體現。形成一定的范導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中,以榜樣示范來引領社會風氣,發揮榜樣對道德建設的啟動作用十分重用。要充分利用大眾傳媒,廣泛宣傳以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生動實踐和先進典型,倡導和激勵人們爭做"引領"工作的熱心人。面對先進典型知曉率偏低的癥結,運用傳媒強大的宣傳優勢,加強對先進典型的宣傳,以典型來引路,讓各行各業的人們感受到:道德就在身邊,模范也很平常。要將當前江蘇道德楷模的評比與宣傳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評選的過程成為參與的過程,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專題片,公益廣告,張貼宣傳畫,創作文藝節目等形式大力進行宣傳,讓公眾感受到模范來自普通群眾,平凡而樸實,和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一樣"但又有很多的"不一樣"使他對"道德"二字有更多的理解,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更多的堅守。要把運用大眾傳媒手段同組織群眾參與結合起來,增強社會主義道德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過強化榜樣示范,以其杠桿作用,撬動社會風氣的好轉,增進文明精神的傳承。
4建立道德教育的獎懲并重機制。
必須以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之提供動力和保障。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從道德教育到道德實踐。傳統社會中起整合作用的價值規范的約束力被弱化,而新規范的權威尚未被確立。此背景下,建章立制,借助制度力量來增強道德規范的權威性和約束力顯得尤為迫切。因此,要建立道德教育的獎懲并重機制,借助制度力量增強道德規范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把道德規范融入各種管理制度中,提高制度執行的剛性,真正使制度成為規范人們行為的依靠力量。
一要強化對男女平等。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等行為的社會褒獎力度,建立對不良道德行為的懲罰機制。
二要分層次建立"四德"規范教育機制。黨的大將道德建設擴展為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道德四個層面,要加大運用行政手段對違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等公共領域道德行為的懲處力度,同時,加大運用道德監督的手段對違反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私領域道德行為的懲誡力度。通過堅定地支持正義行為,反對不道德行為,約束和培養廣大婦女群眾遵守公共道德與私領域道德觀念,使她實際生活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5發揮群團橋梁紐帶作用。
婦女思想活動的獨立性,當前。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充分發揮婦聯等群眾團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共青團。發揮行業組織,社會中介組織,民眾自治組織的輔助作用。公民道德教育的層次性需進一步劃分,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滲透到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職業規范,學生守則等具體行為準則之中。
作為婦女群眾的娘家,婦聯組織更是要加強調查,認真做好婦女思想狀況的信息收集和反饋工作,深入研究和把握婦女群眾在思想觀念,利益需求等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探索新規律,總結新方法,分層次對廣大婦女群眾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倡導"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要在婦女工作的傳統工作領域,加大家庭美德建設,通過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廣大家庭成員特別是婦女的思想道德素質,引導婦女樹立為國教子的家教觀念。
同時,要大力開展群眾性道德實踐活動,使廣大家庭成員在參與中受到熏陶教育,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婦聯組織開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創建活動,極具生命力的家庭美德建設品牌活動,新形勢下要不斷推陳出新,提高對婦女群眾思想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