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婦女犯罪問題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犯罪作為一種客觀社會現象,它是社會生活中諸多矛盾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反映。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角色,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因而,無論是從宏觀上,還是從微觀上看,女性犯罪原因都很復雜。經過調查和相關資料其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經濟貧困原因
經過對本縣人民法院近三年以來所受理的案件顯示得出70%以上的女性犯罪屬于財產性的犯罪,犯罪動機就是非法獲得利益為目的。其主要表現在:
物質方面的貧困,部分女性由于受客觀條件的制約,資源缺乏、先天不足、家庭經濟非常困難,長期過著貧困落后的生活,渴望早日脫貧致富。如2007年本縣刑偵一大隊破獲的2個男嬰的案件中其中涉嫌犯罪的女性參與者也僅僅是為了每賣一個嬰兒能從中獲取一二百元的蠅頭小利。也有的女性日子過的很不錯,不缺什么,但是一直想過富人生活,這些女性追求物質權力,貪圖錢財錢財唯利是圖,在物質誘惑下容易超過法律底線,甚至為了牟利不擇手段實施犯罪。2008年3月本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兒媳婦為了取得公公的巨額財產持刀殺害公公。
二、社會原因。
作為女性,其獨特的心理而形成和變化,是她在出生之后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的,是女性個體生活和成長的整個外部環境的反映。社會、集體、家庭等保護環境的破損和喪失,是促使女性尤其是女性青年違法犯罪的一種重要客觀因素
1、不良社會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許多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現象。婚外情,包二奶,非法同居等現象的日益蔓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攀比的現象盛行,使得女性深受其害。女性意志較為薄弱,自我保護意識差,對他人,對社會依附較強,因而更易受負面影響。
2、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欠缺。良好家庭是最好的老師,個人最重要的社會化機構之一,是每個人最早接受教育的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則可以促使人健康成長,培養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抵制犯罪心理的產生和發展,反之則容易導致犯罪心理的產生例如,道德教育一向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很多女性犯罪人道德準則低下分不清是非善惡,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利己主義的思想表現突出,這都是從小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引起的。另外,家庭不和睦、不完整、經濟條件差以及父母的不良言行都對青少年女性犯罪起著直接的影響。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女性犯罪較多都是法盲,法律觀念薄弱,思想單純,甚至有的青少年女性在犯罪后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犯了罪,反而認為自己做得是合情合理的,這都是學校對于學生的法制教育不夠,造成學生不懂法,不畏法的現象。除此之外,學校的校風校紀以及教育方式的好壞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很多青少年女性就是厭學逃學,流浪社會從而染上社會的不良習氣而走上犯罪道路的。
3、擇友不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不慎是許多女性犯罪者誤入歧途的原因之一。很多青少年女性往往因為擇友不慎,結交社會上不良人士,而誤入歧途。還有,有的青少年女性比較任性,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不聽取家長老師的勸告,繼續結交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從而近墨者黑,使自己在這種社會的不良文化中越陷越深,墮落而不能自拔,以至最終犯罪而無藥可救。
4、垃圾文化的傳播。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各類媒體的發展也相當迅速,特別是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人們提供了方便,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目前,社會媒體很多都帶有色情、暴力兇殺、恐怖等色彩的垃圾文化。一些青少年女性,容易受到暗示,進而更容易去模仿學習,一些犯罪方法甚至都是從各類傳媒上學來的。女性多具有依附心理,服從權威,因而很容易受到社會上各類傳媒的暗示的影響,去想象,去模仿,去設計犯罪,最終在危害社會的同時也自作自受,自食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