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保局發展節能減排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人大常委會: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年工作安排,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將在本月召開的第三十四次會議上聽取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節能減排情況的專項報告》。為此,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作委員會于4月上旬組織市發改委、市建委、市環保局、市國土資源局等單位,在各自職能范圍內對全市貫徹落實節能減排相關法律法規和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的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市的節能減排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及相關部分領導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熟悉和重視程度不斷進步,具體工作主要由市人民政府發展改革、環境保護部分分別負責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各相關部分在職責范圍內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主要做法有:
1、編制規劃,整體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市政府為貫徹落實國家“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保證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編制了《*市發展循環經濟“十一五”規劃》、《*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實施方案》。對“十一五”期間全市節能減排工作進行了統盤計劃。編制了《20*年*市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市20*年節能實施方案》等年度實施方案,用政府規章引導和規范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工作。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以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為突破口,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淘汰落后生產產能,確保完成我市“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20%、二氧化硫減排23.2%,化學需氧量減排10.1%的目標。
2、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積極推進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市政府將“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層層分解到縣(市)區和重點耗能企業,初步建立了節能減排目標考核體系。能耗5萬噸以上的企業編制了能源審計節能規劃,列進國家“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6家企業能源審計和節能規劃通過了省專家的審查,列進省“3515節能行動計劃”企業的能源審計和節能規劃也正在審核中。在其它重點耗能企業中,開展了節能對標等活動。全市各級環保部分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加大對電廠脫硫工程和污水處理廠的監管力度,確保二氧化硫總量(含新增量)控制目標為24.56萬噸,COD為4.19萬噸。
3、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引導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施節能減排。從*年7月1日起,對我市第一批25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行了差別電價,其中限制類企業24家,每千瓦時加收0.15元,以經濟杠桿促進落后產能淘汰出局,為技術先進的產能提供發展空間。
4、以燃煤電廠脫硫工程建設為突破,努力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近年來,二氧化硫減排工作納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盤子統籌安排,列進市政府重要工作議程。全面啟動火電企業脫硫計劃,與各縣(市)政府和相關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采取市政府領導分包督辦、市財政補貼資金、新聞媒體跟蹤報道、定期公布進展情況等措施,全面推進火電企業脫硫設施建設。截止目前我市已有大唐*首陽山電廠、*豫能陽光熱電有限公司等11家燃煤電廠的2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3945MW)安裝運行了煙氣脫硫設施,年可削減二氧化硫9萬噸。
5、采取行政手段、技術手段,加強節能減排監視治理。采取了半月調度、月督查、季通報的形式,積極推進重點減排工程建設進度,督促落后生產工藝定期限封閉。對已經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水質進行嚴密監控,在已經運行的9個污水處理廠進出口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對已經建成脫硫設施的燃煤電廠加強在線監控,確保其脫硫設施正常運行。市政府各有關部分把節能減排工作為其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安排部署,結合自身職能,做了大量的工作。市財政局及時、足額撥付用于環保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污染治理等環保重點工程項目的國債和財政專項資金;對依法封閉的違法企業,市工商部分依法吊銷其工商營業執照,供水部分停供其生產用水,電力部分停供其生產用電。通過多部分聯合執法,積極推進減排工作,確保了減排目標的完成。
6、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廣建筑節能。20*年8月1日以市政府86號令公布施行《*市民用建筑節能治理辦法》,制定了《*市“十一五”建筑節能規劃(草案)》。今年開始在縣(市)全面執行居住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公共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全市開展“禁實”以來,先后關停粘土磚窯600余座。并逐步對現有5652.8萬㎡的建筑完成20%以上。近年來的主要做法:一是抓試點工程,啟動我市民用建筑節能工作;二是發揮示范工程帶動作用,使建筑節能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三是緊抓國家政策,鼓勵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僅地源熱泵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中應用面積已達40余萬m2,為我市建筑領域節能減排工作貢獻突出;四是實施閉合治理,強力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全市在建、擬建的民用建筑項目,大多執行了新的建筑節能設計強制性標準;五是積極鼓勵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今年省財政廳、建設廳為推進全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擬對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實施財政資金獎勵的政策,這一政策必將對我市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產生積極作用。
7、尋找合作伙伴,整體推進*市節能減排工作。我市是重產業城市,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加上缺乏資金,技術氣力不足,更增加了節能減排改造的難度。市政府于元月21日和新奧燃氣投資公司簽訂了節能減排的合作協議,借力在全市整體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新奧燃氣投資有限公司有雄厚的技術上風、資金上風、新能源上風、引資融資上風,由政府引導、企業行為、項目運作,采取遠近結合、整體規劃、重點突破,將會加快推進全市節能減排工作的步伐,實現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
8、以污水處理廠建設為重點,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近年來,我市投資10多億元,先后建成市級污水處理廠3個,總處理能力41萬噸/日,分別是:20c年建成投運的澗西污水處理廠、20*年建成投運的澗河污水處理廠和20*年建成投運的*污水處理廠。截止20*年底,偃師市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和*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用。
9、嚴格執行環境評價和“三同時”制度,確保增產不增污。多年來,我市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98%以上,環保“三同時”執行率達82%以上。對新建項目,凡是沒有得到環保部分批準,沒有辦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手續的不得開工,工商治理部分不予辦理營業執照,電力部分不予供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部分密切配合、共同把好污染物排放進口關的工作機制。通過“以新帶老”、“上大關小”等措施,近3年來削減化學需氧量排放量500余噸,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2.6萬噸。
10、大力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實現產業聚集和節能減排。為加快標準化廠房建設,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對標準化廠房的單位在用地和項目審批、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或扶持。同時,各縣、區政府加強此方面的工作領導,抽調專人負責協調標準化廠房建設。截至*年底,全市累計建成標準化廠房面積112.89萬平方米。
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堅持能源開發與節約并舉,全面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的節能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節能減排總量雙下降。一是節能效果明顯,20*年我市單位GDP能耗預計下降4.2%。二是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在將新增量全部削減后仍然雙雙下降,二氧化硫減排率為7.3%,化學需氧量減排率為13.3%,城市區域優良天數達到3*天,空氣污染指數達優良的天數占全年天數比例為84.11%。全市地表水環境質量在全省排名前列,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地表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83.33%,達標率比*年上升13.89個百分點,全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2、淘汰落后產能,優化了產業結構。截至目前全市共封閉淘汰167家企業落后生產線262條,關停鋁礬土窯140家,耐火材料廠13家,關停取締271家小冶煉、小鑄造、小鑄造、小石灰窯,等高耗能企業。相繼關停*、偃師電廠、*熱電廠、*熱電廠等一批小火電,關停30萬千瓦發電機組,共削減二氧化硫4176噸。全部淘汰機立窯,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40萬噸,可實現年節約能源25萬噸標準煤,*豫翔紅星陶瓷有限公司等2家陶瓷企業的落后生產工藝。強力推進資源整合工作,查處非法盜采礦點234個,封閉91個;拆除黏土磚瓦窯廠600多個。煤炭企業由原來的215家整合為64家;單位產業增加值能耗下降7.23%。
3、抓好示范項目,建筑節能初見成效。在全市執行了居住建筑節能65%的標準,年均竣工節能建筑面積240萬m2左右,占年竣工面積的87%左右。“*國際大廈”、“*區*家園住宅小區”、“*凱旋花園(時代城小區)”獲得“河南省建筑節能示范項目”,有力地促進了我市建筑節能工作開展。截至20*年底,我市累計竣工節能建筑約660萬m2,僅20*和20*兩年的采熱期,我市城市規劃區新建節能建筑已實現年節約標準煤9.*萬噸。
4、積極探索和開發利用了新的能源。大力推進農村戶用沼氣,全市已發展農村戶用沼氣32萬戶,每年可節能6.73萬噸標準煤。啟動了*、*各2臺1.2萬千瓦秸稈發電項目,年可消耗秸桿薪柴37萬噸,可發電2.7億千瓦時,折合10萬噸標準煤。我市地源熱泵可再生能源技術在建筑中應用面積已達40余萬m2,“*國際大廈工程”、“和光園小區工程”兩項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被推薦申報列進國家建設部、財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國家財政將分別于20*年底和20*年初,分別給予296萬元和520萬元進行財政資金支持。
5、加快重點節能項目建設,推進工程節能。依據國家“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方案,我們捉住機遇實施了一批重點節能工程,其中,一拖團體的電液錘節電改造、煤氣系統節能改造,洛玻煙氣治理及余熱發電項目、中信重油改煤氣爐、黃河同力水泥窯爐余熱發電等八個項目列進國家節能專項資金計劃,可獲得5763萬元節能獎勵資金支持。項目個數和獎勵資金數均列全省前列。*縣三個南水北調產業污染源治理項目也列進國家支持項目中。這些項目竣工后可實現節能21.25萬噸標準煤。市政府也安排了節能專項資金用于節能減排項目建設,這些節能項目的實施,為實現節能目標提供了有效支撐。
、城市污水處理成效明顯。20*年以來,我市投資7.5億元,新建成廛東、澗河等污水處理廠12座,污水處理處理能力40.5萬噸/日,共可減排化學需氧量1.3萬噸。建成污泥處理廠一座,日處理含水率80%的污泥280噸。澗西污水處理廠自20*年建成以來,日處理污水20萬噸,一直保持穩定運行;廛東污水處理廠20*年12月開始運行,已向華潤電力團體供給中水近千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節能減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難和題目
1、高能耗、高污染產業比重大,我市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重。我市煤炭、石化、化工、建材、冶金、有色、電力等七大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占規模以上產業能源消費量的比重為95%,其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產業增加值的73%,在這種經濟結構下,要謀求經濟發展的新發展,又要搞好節能減排工作,難度確實很大。我市*、*連續兩年沒有完成節能降耗目標,增大了“十一五”后三年的壓力,均勻降幅5%以上才能完成“十一五”目標;“十一五”全國二氧化硫削減目標10%,全省17.4%,因我市是全省二氧化硫排放大戶(近全省的三分之一),下達我市目標為32.8%,這個目標的完成難度非常大;總之,我市節能減排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重。
2、有些地方、單位對節能減排的熟悉、投進、監管不夠到位,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氛圍不夠濃厚。對節能減排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熟悉不夠到位,還沒有完全擺脫依靠“拼資源、拼消耗”維持經濟快速增長的模式,對節能減排宣傳教育的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政府財政對節能減排資金投進不夠到位,沒有建立單獨的節能減排專項扶持資金,造成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緩慢,建成的項目也很難正常運行;節能減排行政監管和執法機構存在沒編制、少職員、無經費的題目,城市區環保行政治理體制有待理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的現象還很普遍。
3、經濟快速發展與環境容量、降低能耗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地方不能正確熟悉和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當前與長遠、局部和全局的關系,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片面追求GDP增長;一些企業單純追求經濟效益,逃避社會責任,不執行環評制度,不落實環保“三同時”,不建設污染防治設施;有些地方領導干部節能、環保法律意識不強,干預執法,包庇違法,違法違規審批項目、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還比較普遍;有的地方環保部分迫于壓力,對違法行為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也造成監管不力現象的嚴重存在。
4、節能減排的目標責任制、激勵政策落實不夠到位。20*年市政府下達了我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從年底考核情況來看,大部分縣市未完成控制任務。其主要原因是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沒有建立節能減排的激勵政策,沒有將政府的環保責任落實到行政首長身上,沒有將環保責任制納進干部任用考評體系,沒有形成真正有效的考評機制。造成有關領導對環保工作不重視,各縣(市)與基層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內容不具體,不切合實際,針對性不強,甚至根本未將目標分解落實,未簽訂責任書;有些重點企業責任意識不強,擅自停運治污設施、違法排污現象屢有發生。
5、城市環境整治工作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我市自實施碧水藍天青山綠地工程以來,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也存在很多題目,一是城市地表水水質有待進步,特別是澗河、廛河水質惡化,整治迫在眉睫;二是大氣污染治理成果需要進一步鞏固,建筑揚塵、道路揚塵、機動車尾氣污染題目還十分突出;三是高能耗、重污染企業減排工作壓力大,完成減排目標需要有大的決心和長期的踏實工作。
6、建筑節能治理工作存在監管盲區,影響節能工作的整體推進和健康發展。重點工程項目從施工圖節能審查、節能工程質量監視、節能專項竣工驗收備案、房產證辦理等環節,規避了建設行政主管部分監管,大部分工程未采取或未按節能標準進行設計和施工。《節能法》明確了建筑節能監管主體為縣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分,在推進建筑節能工作中,必須依法嚴格查處包括重點工程項目在內的建筑節能違法案件,確保我市建筑節能工作順利推進和健康發展。
市人民政府對以述題目應給予高度的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假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將直接影響《節能法》和《環保法》在我市的貫徹落實,也直接影響節能減排目標的完成,對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帶來不利的影響。
五、對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建議意見
1、認真宣傳貫徹落實《節能法》和《環保法》,加快出臺節能減排配套政策文件并認真抓好落實。在20*年擬出臺的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監測體系實施辦法、*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實施辦法、*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考核體系實施辦法、關于對節能目標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的實施意見、節能減排工作協調機制實施意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計分方法和關于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應盡快以市政府文件下發并認真抓好貫徹落實,要高度重視并加大《節能法》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節能減排的社會氛圍,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2、強化目標體系考核,強力推進我市節能減排工作。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目標考核體系,可以鑒戒先進省、市經驗制定科學的考核辦法,建立完善切實可行的監視、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為落實節能減排政策措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把節能減排目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各委局及重點耗能企業,與被考核單位和企業訂定目標責任書,明確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責任人,加強對責任人的責任目標考核,將節能減排納進到對各單位的目標考核體系;要建立健全協調例會制度,充分發揮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協調作用,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分的作用,重大題目提交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及時分析研究節能工作的進展情況、存在的題目及下步工作安排,做到題目早發現、早解決,共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3、盡快建立健全節能減排行政監管、行政執法隊伍和檢測、監測機構。國務院和省政府在《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建立節能監察、檢測機構,并把機構建設與資金支持作為節能指標考核的主要內容。節能降耗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節能法》是從法律上規范節能行為的有力保障。我市應盡快成立節能監察和檢測機構,改變目前我市無節能監察和檢測機構的現狀,加強我市的節能監察和檢測工作,確保完成后三年單位GDP能耗的目標任務。
4、加大政府財政支持力度,鼓勵和獎勵節能減排。落實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是政府引導企業搞好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市、縣兩極財政要在年度預算中安排一定數目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持節能示范工程和被國家列進資金支持的項目、高效節能產品和新技術推廣、節能減排治理及能力建設,把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投進作為考核百分制的重要內容。各級財政預算要設立獨立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科目,切實做到專款專用,支持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5、建立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大力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和燃煤電廠脫硫工程建設。市政府盡快出臺產業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辦法,按照國家新開工項目六個前置條件要求,凡是新上的項目,總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都要進行節能減排評估和審查,把節能減排評估審查作為項目核準、審批、備案和開工建設的前置性條件,對未能通過節能和評估審查的項目不受理審批、核準和備案的申請,從項目源頭嚴格把好能源消耗關。要加快新建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進程,大力推進燃煤電廠脫硫工程建設,加大結構性減排力度。
6、要制定建筑節能計劃,發揮政府帶頭作用,杜盡規避監管行為,大力推進既有民用建筑節能改造。全市95%以上既有建筑屬高耗能建筑,各級政府要認真制定推進建筑節能的規劃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大力推動全市的節能建筑改造工作,實現建筑領域節能降耗。政府及其部分應率先對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體建設的既有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所屬產權的現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杜盡建筑節能“監管盲區”,確保建筑節能工作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