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調研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建設情況。
(一)監管力量到位,組織程度有了新提高。市政府對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成員重新進行了調整,以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的統一領導和協調。明確了各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負責抓好通村公路建設和協調工作,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針對去年農辦專職人員少、任務重、責任大的薄弱環節,我局20*年3月份,專門抽調工程、質監、財務、監察、審計和中心試驗室等部門人員調整充實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隊伍,形成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廉政監察等全方位的監督機制,納入了全局工作范圍。對抽調人員明確工作責任,分片掛鉤包鎮,深入工程一線,加強了醞ù騫方ㄉ璧娜碳喙堋?
(二)工作措施到位,全面控制有了新加強。一是嚴格工程招投標。所有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全部采取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確定施工單位,招標時我局派紀檢人員全程參與,確保陽光操作,選好施工隊伍。為確保“工程優質、干部優秀”的雙優目標,項目業主在與施工單位簽定施工合同的同時,簽定廉政合同。去年我們對我市44條農村公路全部進行了招投標,全部簽定施工合同、廉政合同。二是嚴格開工報告制。目前我們所有農村公路開工,必須全部履行開工報告的審核。確保了施工人員、進場設備、原材料試驗、配合比全部符合要求。三是加強現場質量管理。今年我們建立健全了“政府監督、部門指導、專業監理、社會監督、企業自檢”五級質量保證體系,對農村公路建設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驗收制,嚴格執行工程項目公示制、工程質量責任人制、檢查考核通報制和質量責任追究制。20*年,我們制定了《關于加強我市通村公路建設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鎮進一步強化質量第一的意識,從明確質量標準、規范內業資料、設立資金專戶、接受社會監督等方面加強管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嚴把工程備料、路基壓實、路面澆筑、工程驗收四道關,做到材料送檢要合格、路基工程要夯實、路面模板要達標、澆筑試塊要送檢、工程完工要養護、取芯試驗要嚴格。四是抓好資金使用管理。為加大各鎮配套資金的籌措力度,降低對省補資金的依賴程度,努力克服“等、靠、要”消極思想,多渠道籌措配套資金,今年我局暫不下撥啟動資金,待我局對主體工程驗收合格后再撥付省補資金,資金與質量直接掛鉤,不但提高了各鎮對質量的重視程度,也增強了施工單位的質量意識,從思想上、工作上確保了農村公路的工程質量。
(三)整改落實到位,解決問題有了新力度。20*年3月份我局會同市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就農村公路工程管理、招投標、工程質量、資金使用管理、廉政建設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通報,要求有關鎮限期整改,整改結果直接與今年農村公路省補資金撥付掛鉤。12月份,我們陪同市紀委執法室對我市十二個鄉鎮的農村公路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主要檢查各鎮資金使用情況與農村公路建設臺帳情況。檢查中,市紀委執法室對我市各鎮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我局同時還積極配合市審計局完成了2004年度農村公路項目工程審計。通過專項工程審計,各鎮普遍加強了農村公路的規范管理工作,并進一步加大了整改落實力度。由于狠抓了全市農村公路的開工率和合格率,不但使農民走出了爛泥路,走上了水泥路,而且促進了農民致富,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改善了投資環境,使農村公路變成了農民的致富路。
二、存在問題。
一是有的鎮配套資金不能到位,部分鎮將地方配套資金全部下到沿線村籌措,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籌資的難度。
二是路橋不同步改造比較普遍,“好路危橋”、“建路不建橋”導致農村公路建成后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三是農村公路養護問題日益突出,管理經費沒有來源渠道,建成后農村公路的養護普遍不到位,導致道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四是農村公路建設規劃有待調整和完善。由于漏報和行政區劃調整等原因,部分行政村不在規劃之內,使現有的農村公路滿足不了農民的出行、農村經濟的發展。
五是專項資金使用不規范。有的鄉鎮對資金存在“公款私存”、“錢路不符”、“資金混用”、“體外循環”等現象,對資金的專戶存儲、專款專用的財務資料不齊全、不規范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到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的全面發展,我們將認真研究對策,及時加以解決。
三、工作打算。
(一)創新投入機制,不斷破解“瓶頸”制約。一是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各項政策。在用足用好省補資金的同時,利用市政府對經濟薄弱鎮的扶持政策、市財政對農橋補助等政策,積極上爭資金。二是多渠道籌集地方配套資金。各鎮本級財政出一點、機關干部捐一點、企業老板拿一點、施工單位墊一點的辦法,籌足配套資金。還以冠名、立碑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能人資助農村公路建設。三是借助民力,降低成本。沿線鎮通過發動群眾備土、自我完善排水設施、植樹綠化等渠道,減少工程支出費用。四是運用市場機制籌資。先由施工單位帶資建設,工程竣工后分期支付工程款。籌資渠道的拓寬和方式的創新,不斷破解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瓶頸”制約。
(二)創新監管機制,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根據職、權、責相統一的原則,我們將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管理責任和建設責任。一是強化領導責任。農村公路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各鎮人民政府是農村公路的建設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將全面負責轄區內農村公路工程的建設工作,在即將召開的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會議上,市政府將與各鎮簽定目標責任狀,并加強對責任書執行情況的考核檢查,對按期完成建設目標的鄉鎮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未能完成目標或質量不達標的鄉鎮,將嚴肅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二是強化監督責任。我局將強化農路辦管理職能,加大監管力度,分工人員具體負責掛鉤鄉鎮農村公路工程監督管理,并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確保農村公路建設的各項資金、質量、招投標等管理制度和監督體系落實到各個鎮,每條路。三是強化施工責任。施工單位是工程質量的全部責任人,通過工程評優、公開曝光、通報表彰,資金與質量持鉤以及一次驗收不合格的施工單位實行淘汰制等辦法,全面推行項目經理質量終身制,從源頭上控制質量“盲區”。
(三)創新養護機制,不斷提升道路質量。針對農村公路重建輕養的實際情況,市政府將研究出臺有關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養護責任主體、養護經費來源、養護具體內容等。重點強化四個方面的管護:一是限制超重車輛行駛,防止損壞路面。二是保持附屬設施的完好,認真做好公路兩側坡腳、邊坡、路肩的平整、培土。三是加強公路兩側美化、綠化,抓好公路兩側樹木、花草的種植、管護。四是嚴禁各種損路行為的發生。五是多渠道探索解決“好路危橋”的新途徑,在確保完成全年建設任務的同時,力爭同步改造好公路危橋,最大程度地發揮農村公路的使用效能,改善農民的出行條件,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努力開創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的新局面。
(四)創新工作思維,不斷完善路網規劃。按照全省和我市公路交通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結合現階段農村公路建設和鎮村區劃調整情況,以現階段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分布為框架,以行政村結點間的通達要求為目標,到“十一五”末規劃建成一個“內延外接、聯網暢通”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主要抓好三個方面的規劃:一是對我市第一輪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的繼續和完善,重點對部分原建設規劃遺漏的通行政村建設項目,給予必要的調查和補充規劃。二是推進農村公路的“聯網、暢通”,基本消滅“斷頭路”。我們將重點開展原規劃建設的鎮通行政村項目延伸規劃,即就近連接到附近的等級公路;同時,針對行政村之間連通公路的需要,開展連接行政村之間的農村公路規劃,從而實現對當前農村公路建設的繼續深化和整個農村公路的“聯網、暢通”。三是重點對農村公路項目上的大、中橋進行調查、統計,并開展分期建設規劃,真正實現路橋同步實施,提高新建成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的服務水平,確保道路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