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大學培訓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和全縣58名干部一道,在中央農業干部培訓中心西南大學分院西南大學培訓學院參加了《生態產業與現代農業建設》培訓班學習,這次學習,共學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循環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旅游業、我國生態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等10多個專題。學院10余名教授、副教授為我們作了專題講解。各位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見解獨到、理論性強、觀念新穎、內容豐富,對鳳岡發展縣域經濟特別是生態經濟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對于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提高理論素養、運用理論指導工作很好的啟迪和啟發。個人自參加培訓班學習以來,受到了一次教育,結合鳳岡縣“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發展戰略和最近鳳岡提出的“開發三生產業,打造生態經濟”的戰略思想,有一些膚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發展生態經濟的重要意義
發展生態經濟,具有三方面的意義
(一)發展生態經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選擇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工業文明得到了極大發展,物質文明得到了空前繁榮。然而,300多年的工業發展史充滿了喜悅和悲哀,一方面,極大地滿足和方便了人類生活,另一方面,又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對人的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有鑒于此,可持續發展理念開始逐漸被許多國家接受和推崇,我國也在工業化進程中經過探索和借鑒西方的文明成果,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要解決近年來地球頻發的溫室效應、洪澇災害、土地沙化等生態災難,必須順應自然法則和發展要求,走生態經濟之路,這是造福社會和人類的歷史選擇。
(二)發展生態經濟是人類健康追求的歷史使命
由于工業文明帶來的各種污染,不僅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而且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近年來頻頻曝光的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已經對人類敲響了警鐘。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的不理性行為必將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后果。發展生態經濟,按照自然規律進行經濟活動,特別是把自然界的食物鏈借鑒到農業和工業生產中,生產綠色和有機食品,形成人與自然在生存和生活上的和諧統一,是我們每一個自然人都應擔當起來的社會責任,也是人類追求健康的歷史使命。
(三)發展生態經濟是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體現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這本是一對背反兩律的矛盾,但是現代科學技術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求我們在發展經濟中做到五個統籌,實現和諧。作為一個生態環境良好的西部山區縣,發展生態經濟具備較好基礎,但是經濟發展滯后又是全縣必需直面的重要問題。發展生態經濟怎樣解決好科技的研究和投入,解決好農民的收入問題,值得各級各部門深思。所幸的是,鳳岡在西部大開發中,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產業”發展戰略,通過近10年的探索,找到了一條經濟與環境良性互動的紐帶,即“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在農業發展中,茶葉、大米、油脂產業都按綠色、有機的標準進行打造,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村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農民從心態上接受了綠色產業。發展生態經濟,就是要在富民的基礎上,實現整個縣域經濟的騰飛。努力研究生態經濟,發展生態經濟,必將實現鳳岡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生態經濟的科學設計
借鑒西南大學各位資深教授的觀念,發展生態經濟,既要理性思考,又要進行科學設計,要通過實踐來進行研究和完善。要善于從一些長期困擾發展的薄弱環節著手,比較分析,認真研究,提出切合實際的科學規劃,有序推進。
(一)理論是導向
發展生態經濟,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課題,也是新的發展思路。任何新事物或新思路的產生,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理論是指引航船前進的燈塔,是帶領隊伍前進的紅旗。理論確定思路,思路確定出路,弄清楚生態經濟的理論,有助于我們找到工作的方向和著力點。思路需要理論作支撐,政治上的清醒來源于理論的成熟,我們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加強理論修養,增強貫徹落實生態經濟的自覺性。通過教授解惑釋疑,我初步掌握了生態經濟的一些知識,感知世界各地發展生態經濟的做法,只有按自然規律進行經濟活動,使發展符合自然法則,才能增進人類福祉。
(二)規劃是龍頭
發展的方向模式確定之后,最重要的是規劃,規劃是龍頭和先導,做好生態經濟發展規劃是鳳岡縣的當務之急。要請專家教授把脈,把自己的資源條件、氣候狀況、地質地貌等弄清楚,結合實際做好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的發展規劃。采取先易后難、先試點后突破的原則逐步推進,分步實施,逐漸發展壯大,形成規模,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三)科技是前提
發展生態經濟,沒有科技行不通??萍际侨祟愡M步的動力,工業文明是科技的重要成果,要解決工業文明帶來的生態災難,更要科技發揮作用?!敖忖忂€需系鈴人”,利用科技,建立適合經濟發展的循環模式;利用科技,建立生態產業園區;利用科技,逐漸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通過學習,讓我認識到一些不可能之事卻能在科技的力量下開花結果,沒有科技,可以引進,可以與大學院校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請專家實地到鳳岡考察,在做好生態經濟規劃的前提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包裝改進每一個環節,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帶動鳳岡生態經濟的發展。
(四)人才是關鍵
決定了發展思路,人才是決定性因素。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工程,周期長,成本大,見效慢,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一是培養,二是引進。走引進人才的路子最能費省效宏,最能立竿見影,最能解決關鍵問題,把人才引進和科技推廣有效結合起來,把引進和培養結合起來,把邊引進邊實踐結合起來,努力解決瓶頸制約問題。
(五)企業是核心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企業的帶動和發展。企業是市場主體,而龍頭企業能夠解決市場問題。企業同樣可以引進、培育,可以內引外聯。有企業對接市場,農民生產的產品才有可靠的銷售渠道,避免傷農賤農。發展生態經濟更需要企業來帶動,方法有兩條,一是對現有的基礎好的企業按生態的模式逐漸進行改造,二是引進在生態行業做出成效的企業,特別是知名企業,對鳳岡的資源進行整合,開發和綜合利用,實現生產清潔化,環境無害化,效益最大化,使資源得到永續利用。
(六)環境是基礎
發展生態經濟,按教授的觀念,必須保護好生態環境,使整個自然生態系統保持良好的循環。沒有良好的環境,決不可能發展生態經濟,即使發展,必將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鳳岡縣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定會事半功倍,要保護和發揮好這個優勢,就要繼續加大保護力度。一是要做好綠色環境的培育;二是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減少新的污染;三是提高準入門檻,使新企業符合生態發展戰略,通過行政、經濟、法律的手段,形成全民保護環境的強大合力,為生態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石。
(七)產業是出路
發展生態經濟,主要目的是在富民強縣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良性互動。按照鳳岡的資源條件和環境狀況,利用已創造的基礎,走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發展道路。
1、發展安全的生態農業
農業在現代社會進程中的作用,主要不是解決溫飽,而是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種子、農藥、肥料、管理、加工、運輸等環節入手,從源頭做起,在每一個環節都加大監測檢查力度,確保整個環節都是的安全,實現終端產品的安全健康。要通過認證、使用標志等市場手段,建立農業產業循環體系,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達到富民增收的目的。從鳳岡的情況看,發展優質大米、油菜、茶葉、畜禽、水產基地大有可為,也可以發展中藥材、養蜂等新興產業,關鍵是圍繞市場抓產業,圍繞安全抓質量,圍繞效益抓規模,圍繞企業建基地,形成生態農業的全面起步。
2、建立循環的生態工業體系
工業發展必須借鑒幾百年進程的經驗教訓,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惡性循環。根據劉蕓教授帶給我們的啟迪,發展生態工業就是要借鑒自然界食物鏈的模式,建立工業園區,形成各企業間的循環,從而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企業自身的產品也要安全、健康,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要按照生態農業要求,建立基地、實施加工、打造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通過互動,使農業和工業融為一體,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3、打造回歸自然的生態旅游業
主要是通過規劃引導,把生態資源保護好,加上生態農業、生態工業體系逐漸完善,配套必要的環保設施,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要大力倡導返璞歸真,把人的行為用宣傳、道德、行政、法律的手段進行約束和規范,形成全民重視文明健康的良好氛圍。大力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資源和產品,讓游客從旅游中感受自然的賜予,體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
總之,通過培訓,讓我們從不同層面都受到了教育和啟發,這對今后工作大有裨益,同時希望校(院校)政(政府)聯合的模式在西南大學和鳳岡政府之間得到良好的體現,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