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專學生厭學現(xiàn)象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兩年來,隨著全國高等院校的擴招和社會辦學力量的興起,職業(yè)中專學校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與此同時,中專學校學生“厭學”現(xiàn)象日趨嚴重,特別是臨近畢業(yè)的高年級學生,遲到曠課、不做作業(yè)、考試舞弊及違紀違法的事件也日趨增多。
筆者從事中專學生管理和招生工作多年,就如何在當前形勢下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糾正和克服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談點膚淺的意見和看法,與同行們作些有益的探討。
一、“厭學”原因
中專學生“厭學”其實不是一個新問題,過去也有個別中專學校反映不同程度也存在著這種現(xiàn)象,只不過沒有近兩年如此嚴重罷了。筆者通過近兩年的招生和廣泛與學生接觸交談,了解到發(fā)生“厭學”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部分學生文化基礎差,對現(xiàn)在所學的課程聽不懂,缺乏學習興趣,因而“厭學”。這部分學生當中又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天生就比較調皮,在文化學習方面智商不高;第二種是從小家庭管教不力,父母疏于對孩子的管教,或是獨生子女受到過于溺愛等,而耽誤了孩子的文化學習;第三種是有些偏遠的農村,教學水平相對較差,學生所學知識不牢固等等。
二是少數(shù)學生不是自愿進校的。這些學生初中畢業(yè)后因各種原因本來就不愿繼續(xù)就讀,迫于家長要求,無奈才隨便選擇了一所中專學校。還有少數(shù)是家長根本管不了學生,被當作包袱甩到學校的。這些學生大部分都對學習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因而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三是社會大環(huán)境也是造成現(xiàn)在中專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人們的日常經(jīng)濟生活和政治生活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改變也體現(xiàn)在中專學生身上,使他們的思想意識及價值觀和道德取向悄然改變著。社會上出現(xiàn)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各領域中的某些不正之風及社會道德水平滑坡等,無不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加上中專招生并軌以來,學生實行自己交費、自主擇業(yè),用人單位又流行“非大專本科生不要”的觀念,這些也都嚴重挫傷了中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是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教育沒有適應形勢的變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前,中專學校實行的是“精品”教育。那個時期中專的學生,大多是原學校的“尖子”,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俱佳,但自從中專招生并軌特別是高等院校擴招以后,中專招生形勢發(fā)生了根本性逆轉,生源質量嚴重下降。特別是不少中專學校辦學規(guī)模擴大了,而師資力量和學生管理水平并沒有完全跟上來;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力度和創(chuàng)新,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五是課堂教育未能調動學生興趣,學校一些從事一線教學的教師,未能依據(jù)學生的現(xiàn)狀科學組織課堂教學,仍然按照過去的模式,只顧完成授課計劃了事,很少顧及課堂紀律或學生是否學懂弄通了,教與學沒有得到有機的統(tǒng)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這些也是造成學生“厭學”的重要原因。
二、對策
中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是他們長知識長身體的黃金時期,也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他們出現(xiàn)的“厭學”現(xiàn)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糾正和克服,任其蔓延下去,勢必給學生的身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同時,也勢必敗壞校紀校風,給學校形象造成傷害。糾正和克服中專學生“厭學”現(xiàn)象,是一項綜合治理工程,涉及面很多。在此,筆者根據(jù)多年從事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實踐,提出幾點對策與大家探討。
(一)改進和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同志在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jīng)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要糾正和克服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首要的是從思想政治工作入手。通過積極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使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進和加強學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針對性要強。中專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是這些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自己的人生座標不明確,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思想教育就必須緊緊抓住這點,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要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競爭還會更加激烈,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輩子,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今后就很難適應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另一方面,要教育幫助學生正確分析當前社會的“用人”形勢,克服自卑心理,使學生認識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上仍需要大批有知識有技能的中等專業(yè)技術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中專學生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一定要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2、形式要活潑多樣。做好“厭學”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課堂教學,大型報告會、主題班會等集體教育形式外,關鍵是在這些教育和活動之后要趁熱打鐵,及時做好學生的個別思想教育工作,校領導、學生工作者、班主任要多找學生個別談心談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教育他們、感化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校的關懷和溫暖。同時,還要發(fā)動同學之間互相教育、互相幫助。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工具,如廣播、黑板報、墻報等形式,表彰先進、樹立典型,特別是要大力表彰和樹立由后進生變先進的典型。
3、把長期性工作和階段性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jīng)驗。糾正和克服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一刻也放松不得。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出現(xiàn);應屆學生畢業(yè)了,又要招進新學生,而且由于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潮的影響,學生的思想也會出現(xiàn)波動和反復。學生教育管理部門,除在每年的工作計劃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教措施外,還應該分階段制定工作目標和任務,并隨時進行檢查和督促落實。
4、加強班主任隊伍的建設。中專學校的班主任是中專學校最基層和最直接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個班的班風和學習風氣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學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實,這個班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肯定會少,學習風氣肯定會好。因班主任必須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是,有些班主任往往是任課教師兼任,他們的授課任務本來就很重,又要他們去擔當班主任,勢必造成“兩難全”的局面。因此,根據(jù)學校實際需要,聘任有一定學歷且富有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驗的人才擔任專職班主任,能給學校班主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力口強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行為規(guī)范管理方面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前面在分析中專學生“厭學”的原因中,其中一條是教師不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采取有效的授課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盡管教師學識淵博,在講臺上講得天花亂:墜,但有些學生還是不愿聽他的課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結果是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學生則埋怨教師授課聽不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
1、學校教務部門在新生入學時,應組織一次文化考試,以考試的成績作為學生編班的依據(jù)。對文化基礎較差的學生,應加強他們的文化補習,而不應匆忙就讓他們接觸專業(yè)課;也不應把他們編入文化基礎較好的班,以免他們跟不上課。要給他們一定時間的觀察期,并在觀察期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教師要了解各個年齡段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所教班級的班風、學風,采用相應的措施和教育方法。
3、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教師要與學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對教師無比信賴和崇敬,才會喜歡教師所教的這門課程。要正確地選擇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不能簡單地告訴學生答案,而應該提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學雙方有了良好的認知基礎,學生自然學得起勁,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逐步高漲。
(三)齊抓共管,從嚴治校,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學校與家長齊抓共管。糾正和克服學生“厭學”現(xiàn)象,學校領導、學生管理部門和班主任要積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師要因勢引導,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此外,還要充分發(fā)揮共青團組織、學生會和班干部的作用,鼓勵他們主動作好“厭學”同學的工作,在思想和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輔導和幫助他們。這樣做,既能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使有“厭學”情緒的同學消除孤獨感,同時也能有效地防止有“厭學”情緒的同學在班上形成“小氣候”。班主任還應該及時與有“厭學”情緒的家長取得聯(lián)系,讓家長配合學校進行教育。通過齊抓共管,學校與家庭形成合力,再頑皮的學生也會感到有壓力,從不自覺的學習階段上升到自覺的學習階段,再上升到認真刻苦的學習階段。
2、堅持從嚴治校,不斷改善學校的教學生活環(huán)境,是糾正和克服學生“厭學”情緒的又一重要途徑。首先要對那些嚴重擾亂學校的教學生活秩序、道德敗壞而又屢教不改的學生,進行堅決清退;其次,積極改善學校的教學生活設施,盡可能滿足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第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文體活動,如舉辦多種類型的文藝體育比賽,舉辦特長培訓班,開展各種社團活動等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這種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能夠無聲地起著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走上戀學、勤學的階梯。
(四)積極拓展就業(yè)渠道,使學生學有所用,對前途充滿信心。
中專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是“厭學”情緒滋長和漫延的重要原因。有的中專學校本來新生報到率僅為40%左右,不到一年,又有不少學生要求退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是學校招生的指揮棒”,“是學校辦學方向的指揮棒”。為此,學校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工作。
首先,要瞄準國有企業(yè)正復蘇的大好時機,積極主動地推薦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去應聘工作。
其次,要教育學生打破鐵飯碗的舊觀念,積極鼓勵和推薦學生到與專業(yè)相關的合資或獨資企業(yè)去工作。
第三,對一時找不到對口專業(yè)的學生,也應該為他們積極拓展就業(yè)渠道,廣泛與廠家和商家接觸,積極介紹和推薦他們去工作。
第四,教育學生牢固地打下就業(yè)的知識基礎,自己創(chuàng)天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
只要學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渠道打開了,用人單位滿意了,就可以建立長期的用人關系,也就使在校的學生能夠安安心心、認認真真的靜下心來進行學習。
同時,學校還可采取就業(yè)的畢業(yè)生回校作報告,或請有關經(jīng)濟問題專家來校作形勢報告等,對學生進行專業(yè)職業(yè)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使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綜上所述,中專學生“厭學”,除學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質較差外,也與學校的教育管理和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幫助這些同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同時,注意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齊抓共管,從嚴治校,想方設法拓展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渠道,那么,中專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就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扼止。